1. 台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
靠著媽媽跟親戚借的七萬人民幣左右
白手起家,
七萬人民幣,現在變成約四千億人民幣年營業額的公司
2. 蘋果公司佔有富士康公司多少股權
富士康是台灣鴻海的子公司,跟蘋果沒關系,深圳工廠也並不只代工蘋果一家的產品。最近連續的跳樓事件,直接責任人就是富士康、鴻海的管理者,當地政府和公安機關也有責任。
3. 蘋果公司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第一,減少供應商數量。蘋果將原先龐大的供應商的數量減少至一個較小的核心群體,開始經常給供應商傳送預測信息,共同應對因各種原因導致的庫存劇增風險。但是,蘋果對供應商也提出了一系列殘忍的完美主義要求,無論何時,如果一個項目沒有達到要求,蘋果都會要求供應商在12小時內做出根本原因分析和解釋。
第二,減少產品種類。這是整個改革中最基礎的環節,蘋果把原先的15種以上的產品樣式消減到4種基本的產品樣式,並盡可能使用更多標准化部件,從而大大地減少了產品生產的零部件的備用數量以及半成品的數量,能夠將精力更集中於定製產品,而不是為大量的產品搬運大量存貨。譬如,iPod nano幾乎使用了所有的通用IC,從而減少了在元件准備上的時間和庫存。2007年,蘋果獲得了快速的存貨周轉水平(50.8)和高速的業績增長(38.6%)。
第三,提供更多無形產品。迄今為止,蘋果公司的需求預測、庫存管理仍非常糟糕,但是,蘋果通過提供iTunes(iTunes 程序同樣是一個界面,管理受歡迎的蘋果電腦 iPod 數字媒體播放器上的內容。此外,iTunes 能連線到 iTunes Store (假如網路連接存在),以便下載購買的數字音樂、音樂視頻、電視節目、iPod 游戲、各種 Podcast 以及 標准長片。)音樂商店服務,讓消費者把錢大把地花費在一個近20億美元銷售額的零庫存商品供應鏈上。目前,蘋果的在線iTunes音樂商店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三大的音樂零售商,僅次於沃爾瑪和百思買。
蘋果的翻身仗說明,只有降低了企業的存貨成本才能直接的增加企業的盈利。
外包非核心業務
第一,生產外包。雖然大部分的iPod用戶總是津津樂道iPod是由蘋果生產的一款極其成功的音樂和媒體播放機,但是他們並不在意它是由誰生產或者在哪裡生產出來的,而這也正是蘋果想要的。來自於台灣的鴻海精密、華碩和英華達公司利用各自在大陸的生產廠裝配了數百萬台iPod,但是它們的名字卻鮮為人知。同樣的外包決策也發在在主板生產方面,蘋果過去一直生產PC機的主板,但在1998年的調查中發現,一些生產廠家生產的主板已經好於蘋果電腦自己生產的主板,於是在當年公司決定將這部分業務賣掉,並將以後的業務外包給供應商完成。
第二,設計外包。作為世界上最優秀的創新公司,蘋果卻不肯以自己擁有的資源來規劃創新戰略。據統計,2006年高科技企業的研發投入排行中,蘋果僅以7.15億美元列第15位,約為排名榜首的微軟的1/9。比如,McIntosh率先使用的滑鼠、iPhone所使用的Mutli-Touch技術都來自於其他公司,甚至iPod的最初開發工作也是外包完成的。
構建供應鏈聯盟
最初,蘋果有著製造全世界最精美電腦的聲譽,卻只有很少的軟體或者硬體能與Mac配套。今天,蘋果的生態系統已經從一個悲慘的小型高科技村落演變成一個全球帝國。
iPod+iTunes模式把龐大的消費類電子廠商、晶元製造商、軟體公司、音樂公司、電腦廠商和零售商的力量整合在一起,為客戶打造了播放、下載和視頻等客戶供應鏈系統。與此同時,蘋果還逐漸開展與便攜話筒、音樂播放器外殼及其他小硬體的製造商一起合作。譬如,寶馬首次在它2004年許多款車型的儀錶板上的儲物小格中加入iPod轉接器,通用汽車的2008凱迪拉克CTS將擁有一個具有iPod旋轉與點擊界面的中心控制台,不僅能將iPod中的音樂播放出來,還能播放廣播、CD 甚至衛星廣播。蘋果還與耐克合作,將運動與音樂結合起來,推出了創新的「Nike+iPod」系列產品。
同樣的故事也在iPhone上演。iPhone不僅僅是一部手機,而是蘋果試圖建立人們用來看網頁、聽音樂、看電視電影、打電話等方面的全新體驗,同時也是對手機製造商、網路運營商、製造商、電影和電視節目發行商以及計算機公司間實力的重新劃分。隨著iPhone的熱賣,勢必將有更多的合作夥伴成為蘋果供應鏈上的一環。
4. 蘋果7plus後面為什麼印的中國製造
因為蘋抄果的生產地和襲銷售地是在中國大陸,iPhone是蘋果公司設計,富士康中國工廠製造的。
5. 蘋果在中國的代工廠是什麼公司
富士康啊……鴻海集團
6. 蘋果/華為/小米等手機的零部件來自哪些供應商
說明:由於手機的零部件十分繁多,並且同一零部件又有眾多不同的上游供應商,因此以下只是部分的名單:
屏幕:LG、三星、夏普、JDI、京東方、信利、華星光電、天馬、友達
屏幕玻璃:藍思科技、伯恩光學、康寧
金屬外殼:富士康、比亞迪、長盈精密、捷普綠點
攝像頭:舜宇、歐菲光、信利、索尼、OV(OmniVision)、東芝
指紋:AuthenTec、Synaptics、Validity、FPC(Fingerprint Cards)、匯頂
內存:三星、海力士(Hynix)、東芝
電池:ATL(新能源)、德賽、比亞迪、LG、三星、松下
充電器:天寶、航嘉、偉創力、賽爾康、辰陽、比亞迪
PCB主板:富士康、比亞迪、深南電路、健鼎科技、華通電腦
藍牙技術:愛立信、東芝、IBM
排線軟板:比亞迪、臻鼎科技
CPU:蘋果、高通、聯發科、三星、華為麒麟、小米澎湃
CPU代工:台積電、三星、中芯國際
基帶:高通、聯發科、三星、intel、華為海思
代工廠:比亞迪、偉創力、富士康(鴻海)、和碩、華勤、英華達、聞泰、中諾、天瓏、龍旗
手機里每一種零部件的供應商都可能會有多家,其中只有少數是為人所知的大品牌,如手機屏幕里的三星、夏普、JDI、LG等品牌,如果採用這幾家的屏幕,往往會在手機發布會的PPT和產品頁面上有明顯的說明。反之,如果是其他供應商的屏幕,手機廠商只會簡單說明下屏幕的基本參數,而不標明供應商的品牌。
7. 鴻海集團除了富士康這個代工廠還有什麼產業
跳樓產業鏈~~
8. 蘋果調查富士康內鬼盜賣iPhone零件獲利3億元,為何鴻海集團死不認賬
因為鴻海集團清楚明白這是屬於監守自盜,要是給蘋果公司查出來,分分鍾鍾會影響蘋果公司對鴻海集團的信用度,也有可能會導致雙方合作崩盤,自然鴻海集團打死都不認了。
加上富士康要是承認這件事,那麼富士康就會失去蘋果公司的信任,要知道蘋果零件大部分是在中國富士康處生產的,要是雙方合作崩了,相信是富士康絕對無非承受的事情,自然要說沒有這件事了。
9. 從富士康「廠妹」到立訊掌門,王來春憑什麼讓郭台銘忌憚
從富士康“廠妹”到立訊掌門,王來春憑什麼讓郭台銘忌憚?
王來春可能看到了商機或者前景,要立訊迎頭趕上,畢竟,立訊跟鴻海的差距還是很大的,就算是如此,郭台銘對王來春還是比較在意的,尤其是她收購了蘋果代工廠的生產線以後。王來春還會有什麼突襲之舉,而郭台銘又將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