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生豬產業發展規范

生豬產業發展規范

發布時間:2021-01-01 21:57:30

1. 生豬養殖2020年國家新政策

我豬場在2018年鄉政府拆除了,今年還能在原地重建養豬嗎?

2. 生豬養殖場規章制度

你可以參考下這份:豬肉安全生產管理操作指南一、養殖場生產環境 養殖場應建在水源保護區、交通要道、城鎮居民區、學校、醫院等禁養區域以外。生產和建築布局應符合相關工藝要求,有防疫隔離設施,生產區、生活區、緩沖區。空氣質量和水質量應符合養殖業環境質量要求。即符合GB/T18407.2-2001《農產品安全質量無公害畜禽產地環境評價要求》、農業部NY/T388-1999《畜禽場環境質量標准》和NY5027-2001《無公害食品畜禽飲用水水質》等標準的規定。 二、養殖場生產工藝和養殖規模 養殖場應具有合理的生產工藝、先進的養殖技術,符合養殖品種的規模化、專業化生產流程,按照全進全出等合理的飼養工藝進行生產;應養殖符合市場需求、生產性能優良的品種;自留種苗要符合良種繁育體系建設規劃要求。記錄和技術資料齊全。符合農業部NY/T5033-2001《無公害食品生豬飼養管理准則》標準的規定。 三、養殖場規章制度 養殖場應遵守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同時,應建立、建全相應的生產、管理規章制度,並張榜明示,各項生產指標與崗位責任制明確。整個生產過程應嚴格遵守養殖技術規范。所有記錄檔案保存完整,並應盡可能長期保存,最少應在清群後仍保存2年。 四、投入品使用規范 (一)飼料及原料:飼料及原料應符合營養指標和衛生指標要求。執行標准GB13078-2001《飼料衛生標准》、NY5032-2001《無公害食品生豬飼養飼料使用准則》。所使用的飼料添加劑產品必須是農業部公布的《允許使用的飼料添加劑品種目錄》中所規定的品種和取得試生產產品批准文號的新飼料添加劑品種,並由取得飼料添加劑生產許可證的企業生產的具有產品批准文號的產品。葯物飼料添加劑的使用應符合農業部發布的《飼料葯物飼料添加劑使用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農牧發[2001]20號通知」)和無公害養殖對葯物使用的要求。按國家要求增加或減少葯物飼料添加劑使用品種,嚴格執行休葯期制度。飼料中直接添加獸葯用於疫病治療和防治,要嚴格遵循獸葯使用規范;不得添加國家嚴禁使用的鹽酸克倫特羅等違禁葯物。 (二)葯物的使用:對動物疾病進行預防、治療、診斷所用獸葯必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獸葯典》、《中華人民共和國獸葯規范》、《獸葯質量標准》、《進口獸葯質量標准》和《飼料葯物飼料添加劑使用規范》的相關規定。所用獸葯必須來自具有獸葯生產許可證和產品批准文號的生產企業,或者具有進口獸葯許可證的供應商,所用獸葯的標簽應符合《獸葯管理條例》的規定。購進的獸葯必須來自具有獸葯經營許可證的企業。葯物的使用嚴格遵循NY5030-2001《無公害食品生豬飼養獸葯使用准則》規定的葯品名錄、制劑、用法與用量、休葯期,禁止使用未經批准或已經淘汰的獸葯和違禁葯品。 五、飼養管理規范 飼養過程中應按GB8474《豬的飼養標准》和NY/T5033-2001《無公害食品生豬飼養管理准則》等標准進行管理。飼養人員應定期應進行健康檢查,並依法取得健康證明後方可上崗工作,傳染病患者不得從事飼養工作。技術人員應有專業學歷證明或經過職業培訓,並取得綠色證書後方可上崗。飼喂應按養殖技術規范進行,每次飼料添加量要適當,防止飼料污染。根據飼養工藝進行轉群,做好生產計劃安排,創造適宜養殖的生產環境,認真做好日常生產記錄。 六、防疫檢疫規范 養殖場應建立、建全嚴格的防疫管理制度。定期做好養殖場所、環境和生產用具的消毒工作;實施動物免疫登記證制度,對國家和北京市獸醫管理部門確定的必須免疫的動物疫病嚴格按免疫程序實施免疫;積極配合動物疫病檢測機構對疫病進行檢測和監督。確保全年無一、二類傳染病發生。 (一)防疫:對人流、物流進出消毒;內、外環境進行消毒;銷售和外購動物隔離檢疫;動物疫病定期檢測凈化,及時進行疫情報告、疫情處理、疫情發布等工作。 (二)衛生消毒:選擇對人和動物安全、沒有殘留毒性、對設備沒有破壞、消毒效果好、不會在體內產生有害積累的消毒劑進行消毒,重點做好動物養殖場所、環境、生產用具的消毒工作。 (三)疫病的預防接種: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北京市動物檢疫條例》及相關規定,進行動物防疫性預防接種。按國家確定的必須免疫的動物疫病,實施計劃免疫。依據當地疫病流行和受威脅情況,對計劃免疫以外的動物疫病進行免疫。疫苗來源於具有動物生物製品經營許可證的生產經營單位。加強疫苗的管理和保存。疫病的預防接種按免疫程序進行,實施動物免疫登記制度,做好登記記錄。 (四)寄生蟲控制:選擇的驅蟲葯應具有高效、安全、廣譜的特點,符合無公害養殖獸葯使用准則規定的葯品,按驅蟲程序進行驅蟲,作好驅蟲記錄。 (五)動物疫病監測: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及相關法規要求,制定疫病監測方案。對一、二類動物傳染病實施常規監測,依據疫病流行和受威脅情況對其他疫病進行監測。要積極配合動物疫病檢測機構對疫病進行檢測和監督。 (六)疫病控制和撲滅:發生疫情或疑似發生疫情,獸醫和防疫員應及時診斷,並向當地獸醫管理部門報告疫情。確診發生國家或地方規定的必須撲滅的傳染病時,應配合當地獸醫管理部門,實施嚴格的隔離、撲殺、封鎖。發生國家或地方控制需凈化的疫病時,應對動物群體實施清群和凈化。發生疫病的養殖單位,應按國家要求進行消毒,對病死或淘汰的屍體進行無害化處理。 七、產品質量 產品質量應符合DB11/154《豬肉安全衛生要求》的規定。並通過生產環境、疫病、葯殘全過程的檢測和監測,取得綠色或安全食用農產品認證。 第二部分 屠宰廠有關要求 一、總平面布置和環境衛生 (一)屠宰廠應建在遠離學校、幼兒園、村莊、居民區、地表水二級保護區、地下水源防護區、畜牧場和其他有動物防疫要求的場所500米以上。並位於居民區主要季風下風處和水源的下游。 (二)屠宰廠周圍應有良好的環境衛生條件,有與屠宰規模相適應的充足水源,水質符合GB5749-1995《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的規定。並應避開產生有害氣體、煙霧、粉塵等物質的工業、企業及其他產生污染源的地區和場所。 (三)屠宰廠應劃分為生產區和非生產區。生產區必須單獨設置活豬、廢棄物、產品和人員出的出入口,且產品與活豬、廢棄物在廠內不得公用一個通道。 (四)生產區各車間的布局與設施必須滿足生產工藝流程和衛生要求。必須遵循健康豬和疑病豬嚴格隔離的原則。原料、半成品、產品等加工應避免迂迴運輸,防止交叉污染。 (五)設有與屠宰規模相適應的獸醫檢疫設施。 (六)備有適用的消毒設施、消毒葯品,建立健全消毒制度。 (七)廠區的路面、場地應平整無積水。主要道路及場地宜採用混凝土或瀝青鋪設。 (八)活豬進廠應設置與門同寬、長3m、深0.1m~0.15m,且能排放消毒液的車輪消毒池。急宰間、不可食用肉處理間及隔離間的出入口處應設置便於手推車出入的消毒池。 (九)廠區內的室外廁所均應採用水沖式的,且有防蠅設施。(

3. 2019年2月1日起農業部對生豬有什麼規定

近日,農業農村部印發了《非洲豬瘟疫情應急實施方案(版)》(以下簡稱《方案》)。對此,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負責人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出台《方案》的背景是什麼?
答:我國發生非洲豬瘟疫情以來,各地各部門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逐級壓實責任,全力抓好防控措施落實,所有已發疫情均已得到及時有效處置,目前疫情呈點狀發生,總體可控,防控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但目前非洲豬瘟病毒在我國已形成了一定污染面,傳統的生產、流通、消費方式短期內難以根本改變,疫情傳播途徑錯綜復雜,風險難以完全阻斷,且目前尚無有效疫苗,以上因素共同決定了防控工作的復雜性和長期性。立足於打好打贏防控持久戰,農業農村部系統總結了非洲豬瘟疫病流行規律和過去近半年的應急處置經驗,結合當前形勢,在原《非洲豬瘟疫情應急預案》和《非洲豬瘟防治技術規范(試行)》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應急處置措施,制定印發了《方案》,指導各地嚴格規范做好疫情應急處置,提高疫情應急處置能力。
問:與《非洲豬瘟疫情應急預案》相比,《方案》最主要的變化有哪些?
答:這次《方案》內容調整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
一是明確非洲豬瘟疫情的確診和報告程序。明確首次發生疑似非洲豬瘟疫情的省份,省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根據檢測結果判定為疑似疫情後,應立即將樣品送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確診。明確再次發生疑似非洲豬瘟疫情的省份,由省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進行確診。同時,要求地方各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按程序上報非洲豬瘟疫情並採集樣品送檢,並由農業農村部認定和發布疫情。
二是細化疫情的分級標准。根據疫情的流行情況、危害程度以及發展趨勢,細化完善了原來的疫情分級標准,由三級調整為四級,分別是:特別重大(Ⅰ)、重大(Ⅱ)、較大(Ⅲ)和一般(Ⅳ)。並根據不同的級別,分別規定了相應的響應措施。嚴格限制生豬產品由高風險區向低風險區調運,對生豬及生豬產品調運實施差異化管理,具體的調運監管方案由農業農村部另行制定發布並適時調整。
三是調整了應急處置措施。重點對應急處置措施、解除封鎖和恢復生產相關內容進行了優化和完善。
四是強化了技術要求。結合前期我國非洲豬瘟發現與處置的具體情況,《方案》增加了對非洲豬瘟診斷、采樣、消毒、無害化處理等方面的技術要求。明確了從事非洲豬瘟病毒分離鑒定工作必須經農業農村部批准。
問:您剛剛提到《方案》調整了應急處置措施,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在應急處置措施方面,主要做了以下五個方面的調整。
一是明確了運輸途中發生疫情的處置措施。對運輸途中發現的疫情,以運載病豬的車輛、船隻、飛機等運載工具為疫點,及時採取應急處置措施,不得勸返。同時,當地要開展非洲豬瘟的風險評估工作,根據風險評估結果,確定是否劃定疫區、受威脅區及採取的處置措施。
二是調整了撲殺范圍。明確對疫點內生豬全部進行撲殺,對疫區內的存欄生豬要進行嚴格隔離並開展實驗室檢測,病原學檢測為陽性的場點必須進行撲殺,陰性場點要徹底排除疫情擴散的風險後,方可繼續飼養或進行屠宰。
三是優化了解除封鎖的條件。對發生疫情的養殖場,在解除封鎖過程中引入哨兵豬,通過採取哨兵豬監測措施,將解除封鎖時間縮短為30天;對未採取哨兵豬監測措施的養殖場疫情,解除封鎖時間仍為42天。
四是根據屠宰場主體責任履行情況,對恢復生產時間進行了差異化安排。對屠宰場主動報告的疫情,經徹底清洗消毒、實驗室檢測合格和通過風險評估,再過48小時後就可恢復生產。對畜牧獸醫部門排查發現的屠宰場疫情,在採取前述措施後,需經過15天才能恢復生產。
五是調整了養殖場解除封鎖後空欄時間。根據防控實際,在解除封鎖後,對疫點和疫區應撲殺范圍內、需繼續飼養生豬的養殖場戶,引入哨兵豬進行臨床觀察,飼養45天後,臨床無異常且實驗室檢測為陰性的,方可補欄。空欄時間由原應急預案規定的6個月縮短為45天。
問:《預案》實施後,原應急預案、技術規范是否還繼續執行?
答:《預案》發布實施的同時,《農業部關於印發<非洲豬瘟防治技術規范(試行)>的通知》(農醫發〔2015〕31號)和《農業部關於印發<非洲豬瘟疫情應急預案>的通知》(農醫發〔2017〕28號)已同時廢止。之前發布的相關文件與本《方案》不一致的,也應當以本《方案》規定為准。各級畜牧獸醫部門應當嚴格按照《預案》有關規定,開展非洲豬瘟疫情應急處置等工作。
問:各地貫徹落實《方案》,需要抓緊做好哪些工作?
答:《方案》修改完善了許多新的措施,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為確保全面、規范、科學實施,近期,各地需要抓緊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要做好宣傳解讀。強化權威宣傳解讀,重點針對《方案》主要制度、措施要求特別是新的規定進行詳細解讀,確保行業特別是管理相對人充分了解要求。同時,要加大對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強化責任意識,提高應急處置的科學化、規范化水平。
二要抓緊制定落實方案。要按照《方案》要求,結合防控實際,加快制定完善本地區應急實施方案。凡與《方案》要求相抵觸或者不一致的,應當及時予以修改或者廢止,確保《方案》有效實施。
三要強化應急處置保障。要按照《方案》規定,建立完善應急防控機制,強化應急設備、人員防護、消毒用品等儲備,建立疫情應急處置隊伍,明確財政支持等各項要求,為非洲豬瘟疫情處置提供有力保障。

閱讀全文

與生豬產業發展規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