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我國稀土產業發展理論

我國稀土產業發展理論

發布時間:2020-12-31 19:52:18

㈠ 如何實現稀土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從資源合理開發、清潔生產、高效利用,提高國際話語權,稀土材料終端產品應用等多方面考慮,要對我國稀土產業政策、產業規模、上下游產業協調發展、稀土元素使用平衡等問題進行重新定位和思考。
我國稀土產業發展戰略需要對稀土產業進行准確定位。基本思路是既重視稀土產業發展的速度和規模的擴張,同時更加重視產業發展的質量。從國家戰略角度出發,稀土產業發展戰略應表現在以下七個方面。
(一)構建系統穩定的產業政策體系,實現稀土企業一體化戰略
充分考慮中國稀土產業的比較優勢、弱勢及面臨的威脅,從產業准入、產業組織、產業結構、產業布局、產業促進、生態環境等方面加強管理,在稀土產業發展、演變和轉型中抓住機會。通過「國內競爭,統一出口」的原則,掌握定價話語權,對稀土原料和中間產品的出口嚴格限制。
針對大多數稀土企業規模小,設施簡陋,並購成本不高的特點,稀土企業應充分利用自己在產品、技術和市場上的優勢,使企業不斷向深度和廣度發展實施一體化戰略。加快稀土企業的整合,加速企業的並購重組,培植若干大型企業集團,一體化戰略有利於深化專業分工協作,提高資源的深度利用和綜合利用率。實施縱向一體化戰略可使企業通過行業價值鏈上的延伸來擴大業務范圍;實施一體化戰略可使企業獲取規模經濟、減少競爭對手和擴張生產能力。
(二)建立稀土產業技術創新體系,提高科研創新能力
稀土產業鏈的重要特點是產值沿產業鏈呈裂變式的增長[4],針對我國存在的終端應用產品技術落後、開發能力不足等問題,目前最重要的是加快建立稀土產業技術創新體系,提高科研創新能力,改善稀土產品結構不平衡的現狀,走精深加工之路。
稀土企業作為技術創新及產品開發的主體,其應結合自身生產特點,與科研機構和高校在稀土功能材料領域,高精尖產品開發等方面進行廣泛而深度的合作,研發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藝技術。同時應系統全面地部署,加快新型技術工藝的產業化應用進程,迅速投入生產並盡快產生相應的經濟效益。
(三)推動資源產業集群,發展產業鏈
產業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領域具有相互聯系的企業和機構在特定地域上所形成的產業空間集聚現象。稀土產業集群的建立可以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營造創新氛圍、增強區域自主研發能力、成果轉化和消化吸收能力,同時降低企業間的信息溝通成本和交易成本。將稀土生產環節內部的完整鏈條集群化,這樣一方面有利於企業同步研發、轉換、生產,提高生產經營的效率和協調性,另一方面,產業鏈終端的引入使得企業可以迅速、充分地了解市場需求,不再盲目制定產量和產品種類,適應了市場競爭,大大增強稀土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四)建立國家稀土資源戰略,穩定管理和政策框架
中國的稀土資源管理一直缺乏統一、穩定、嚴肅、長期持續的政策框架,產業管理涉及諸多部門,不同時期主導部門側重不同、作用迥異,部門協調沒有理順,稀土資源管理一直沿襲由工信部主管生產總量指標,由商務部主管出口配額的管理機制[5]。當前應該以國家「十二五」規劃為契機,明確穩定國家稀土資源戰略目標,理順、明確稀土產業管理框架,把稀土這一重要戰略資源的管理職能統一到中央具體部門,相關部門在國家戰略目標的框架下,依據法律進行管理。對國家層面的稀土戰略准確定位,是事關稀土產業發展的全局性問題。
(五)資源開采與保護環境並重,加強立法和監督管理力度
可持續發展的概念,要求最充分而有效地利用礦產資源,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價值並使廢物產生量和環境影響降至最小。鑒於稀土開采冶煉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巨大危害,現有稀土企業應該採取各種措施,例如改進資源開采方式、開發高效清潔生產技術等以降低資源消耗、加強資源的回收利用、減少「三廢」排放。我們應該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循環利用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產生的「三廢」中的有用礦物和各種廢舊物資,同時加強產業鏈上下游及相關企業的建設,開發新型配套產業,形成從能源到中間產品,再到最終產品的閉路循環。
政策方面, 2012年,國家環境保護部與國家質監總局聯合頒布《稀土工業污染物排放標准》,以稀土工業企業生產中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作為控制項目,對「三廢」和放射性物質的排放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一標準的實施,意味著稀土行業環保要求的大幅提高,將迫使企業進行技術升級、購買新型設備,從而逐步淘汰生產技術水平低、裝備差、資源和能源消耗高的企業,同時提高行業進入壁壘。
(六)改進出口管理辦法,建立稀土資源出口管制體系 政府應進一步細化稀土出口產品的分類。稀土資源及其產品的范圍廣、種類多,需要根據稀土開采、生產、應用的實際情況,對各個稀土元素及產品種類進行細分研究,需求量大、資源量小的要納入管制清單進行嚴格保護。同時,根據資源儲量情況、技術水平的提高和產業結構的調整,適時更新納入清單的稀土資源及其產品種類。鑒於稀土對國防體系的不可或缺的地位,是保障國家和產業安全的重要資源,政府應將具有軍用價值的稀土元素分離出來,進行區別對待。對稀土產品的出口分別發放軍用許可證和非軍用許可證,從而實行不同的配額標准。
(七)發揮行業協會作用,使管理和政策框架相對穩定
我國稀土行業協會一直由政府直接主辦,缺乏基本的獨立性和代表性,使其應有的功能無法完全發揮。因此,政府應該放開行業協會的主辦和管制權,並給予其資金、法規等支持,幫助其迅速發展,統籌各地方稀土產業。這樣一方面可以發揮協會本身優勢,另一方面也可效仿美日等國,實行國內生產力和購買力的最大限度的整合,獲取價格優勢,有利於奪回國際話語權。

㈡ 稀土的中國發展

中國的稀土儲量最多時佔世界的71.1%,目前佔比在23%以下。
中國稀土儲量在1996至2009年間大跌37%,只剩2700萬噸。按現有生產速度,中國的中、重類稀土儲備僅能維持15至20年,在2040-2050年前後必須從國外進口才能滿足國內需求。
中國並非世界上唯一擁有稀土的國家,卻在過去幾十年承擔了世界稀土供應的角色,結果付出了破壞自身天然環境與消耗自身資源的代價。
日本開始在全球范圍內四處尋找能夠替代中國的稀土供應源。東京計劃投資12億美元用來改善稀土供應狀況。日本已經與蒙古閃電達成協議,從本月起開發該國的稀土資源。另一稀土消耗大國韓國也有類似的計劃。本月初,韓國宣布將投資1500萬美元,在2016年前儲備1200噸稀土。
產量
鑒於中國內稀土產業鏈的嚴重過剩,尤其是冶煉分離產能產能規模達到32 萬噸,遠超全球每年的消費需求近3 倍,而真實產量也遠大於政府的生產控制總量。我們認為單純分析全球供求平衡格局實質性意義不大,稀土未來投資機會關鍵在於尋找供給緊縮的事件驅動因素和下游需求的邊際改善空間。
從2013 年以來,政府對稀土私挖盜採的打擊逐步落到實處,同時稀土價格大幅回落,國內稀土的真實產量處於下降通道。
價錢低
當前純度為99.9%的氧化鈰為18元/公斤,過去最高賣到30元/公斤,有時稀土的價格甚至賤過豬肉。就拿提價的氧化釹來說,它的售價最少應該在110至120元/公斤之間,才能夠補償鑭、鈰、釔和部分重稀土元素積壓造成的損失。
稀土行業協會人士的共識是:全國30種稀土產品平均出口價格雖然均有所提高,但這個價格只是表面的風光,因為從5月開始國家取消了稀土企業的兩項出口退稅,同時大量壓縮了出口配額企業名額,如果折算這兩種因素,加上原輔材料及水電、運輸等價格上漲等因素,中國稀土價格仍徘徊在低谷。從1990年到 2005年,中國稀土的出口量增長了近10倍,可是平均價格卻被壓低到當初價格的64%。在世界高科技電子、激光、通訊、超導等材料呈幾何級需求的情況下,中國的稀土價格並沒有水漲船高。
一些來自稀土企業的代表說,按照當前的價格,稀土企業的利潤一般在1%至5%之間。就是最高達到5%左右的利潤,賣的也是土的價錢。
《中國稀土現狀余政策》白皮書透露,中國稀土儲量曾佔全世界的71.1%,但國務院新聞辦2012年發布的《中國的稀土狀況與政策》白皮書顯示,我國稀土儲量約佔世界總儲量的23%。 從71.1%到23%,反映出的不僅是國內稀土生產行業的混亂與無序,同時,也有稀土後端產業鏈的欠缺。如何讓稀土分離及其下游產業得到健康發展,仍然是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
中國稀土產業在世界上擁有多個第一:資源儲量第一,佔23%左右; 產量第一,佔世界稀土商品量的80%至90%;銷售量第一,60%至70%的稀土產品出口到國外。但為什麼我們卻沒有價格話語權呢?
專家指出,中國稀土產品價格長期以來一直受國外商家控制。國外一些有實力的貿易商和企業在低價時大量購進中國稀土產品,價格上漲時則停止采購、使用庫存,待再次降價時再行購進。這就逼著國內企業競相降價出售。國外都是大買家,而我們是100多家企業對外銷售。中國出口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使寶貴的稀土短線產品釹、鋱、鏑、銪等低價外銷,而鈰、鑭、釔等大量積壓,企業在微利線上掙扎。
中國2/3稀土已外流
中國是在敞開了門不計成本地向世界供應稀土。義大利稀土問題研究專家德古拉伯爵在其文章中稱:中國稀土在世界的比例,不久前說的是85%以上,但是當前中國的實際稀土量已經不足世界的30%。德古拉伯爵的觀點得到了中國官方數據的佐證:2012年6月20日,國務院新聞辦發布《中國的稀土狀況與政策》白皮書。該文件指出,我國以23%的稀土資源承擔了世界90%以上的市場供應。 美、俄以及一些是有稀土資源的歐洲國家均為從中國進口稀土。日本已經囤積中國稀土足夠其國內使用100-300年,從而掌握稀土的國際定價權。對比這些年國際鐵礦石、石油價格不停的翻倍增長,中國稀土的浪費讓人困惑。
稀土開采屬於重污染行業,白雲鄂博礦區的村民癌症比例很高,羊群的羊毛很難看,有些羊長著內外雙重牙齒。對稀土企業應當收取高額的資源稅、環保稅,不能讓資源出口,而把污染留給國內。而當前我們保護稀土的措施手段粗糙、政策愚蠢,沒有遵守國際博弈的游戲規則,導致授人以柄,被歐美進行WTO訴訟,國際處境非常被動。我們要利用規則進行博弈,控制國內市場炒高資源價格並且建立國家的戰略儲備,國內使用稀土的企業,可以進行高科技的補貼。這才是符合國際游戲規則的措施,才是利用規則維護國家根本利益的關鍵。 出口禁止
既然過去幾十年中,政府領導不可謂不關注,主管部門不可謂不盡心,專家學者們也提出了大量的建議,但中國的稀土開發依然還停留在低水平,那麼從長遠計,最有效而且最容易實行的方式,莫過於立刻禁止稀土出口,只維持國內生產以及研發所需的產出規模,或者乾脆從國際市場購買。
此好處有二:第一,能最大限度地保護不可再生的稀土資源,從根子上杜絕地方對稀土的無序開發以及偷盜行為,因為這些年,稀土的大量流失,正是因為一些政府和個人被國際市場的蠅頭小利所惑;第二,解決產業整合,淘汰生產。
稀土儲備
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趙雙連在2009年9月3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內蒙古正在和國家有關部門協商請示建立稀土儲備制度,從而使稀土價格能夠更加穩定。他同時表示,以包鋼稀土集團為龍頭對中國西部的稀土產業的整合基本完成。
包鋼稀土已經基本形成了一條貫穿上下游的完整產業鏈。以包鋼稀土為中心的北方大型稀土產業集團公司的已經初具雛形。當前,包鋼稀土對內蒙稀土資源控制力很強,已佔據壟斷地位。
聯合機制
稀土行業的七雄格局已經形成,包鋼稀土、廣晟有色、廈門鎢業、贛州礦業;國字型大小的三雄有中色建、中鋁公司、五礦集團。獨佔南方離子型中重稀土資源開采大權的廣晟有色、贛州礦業尤其引人矚目。但要監管、杜絕民采偷盜行為,單憑稀土龍頭企業的作為是不夠的,政府作為監管主體不可缺位。
2010年8月10日上午,南方五省(區)15市稀土開發監管區域聯合行動啟動儀式在廣東省河源市舉行。廣東、廣西、福建、江西、湖南五省(區)15市共同簽署《南方五省(區)15市稀土開發監管區域聯合行動方案》,共同規范中國稀土開發經營秩序,促進中國稀土產業協調發展。
稀土限采
國土資源部決定,2010年繼續對鎢礦、銻礦和稀土礦實行開采總量控制管理;2011年6月30日前,原則上暫停受理新的鎢礦、銻礦和稀土礦勘查、開采登記申請。
國土資源部發出通知,2010年全國鎢精礦(三氧化鎢含量65%)開采總量控制指標為80000噸,其中主采指標66480噸,綜合利用指標13520噸。銻礦(金屬量)開采總量控制指標為100000噸,稀土礦(稀土氧化物REO)開采總量控制指標為89200噸,其中輕稀土77000噸,中重稀土12200噸。
通知要求各省(區、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要按照國土資源部下達的控制指標,認真做好指標分解和下達工作,做到控制指標到市、縣、礦山企業。4月底前將指標分解和落實情況報國土資源部。各省(區、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要按照有關規定要求,簽訂開采總量控制責任書和合同書,落實專人對礦山企業控制指標執行情況進行監管。國土資源部將嚴格審核各地鎢、銻和稀土礦開采總量控制指標執行情況季報,並將組織開展鎢、銻和稀土礦開采總量控制指標執行情況檢查。
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中國的稀土行業存在不少問題,中國也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
稀土資源稅
2011年,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首次下發通知,決定自當年4月1日起,統一調整稀土礦原礦資源稅稅額標准,上調幅度逾10倍。當時調整後的稀土資源稅稅額標准為:輕稀土包括氟碳鈰礦、獨居石礦,60元/噸;中重稀土包括磷釔礦、離子型稀土礦,30元/噸。
商務部2015年元旦期間調整了出口許可目錄,稀土被取消配額管理,只需憑出口合同即可申領出口,無需提供批文。這意味著稀土出口新政如預期中的逐步落地。
2012年6月,國務院發布《中國的稀土狀況與政策》白皮書,全面介紹了我國稀土的現狀、保護和利用情況、發展原則和目標以及相關政策,以增進國際社會對我國稀土的了解。
首次稀土戰略收儲工作啟動
2012年7月稀土戰略收儲工作已啟動,國家財政資金將通過企業進行收儲。這是我國首次啟動稀土戰略收儲。
針對國內稀土行業集中度低、產業競爭力差、稀土定價權缺失等問題,工信部提出稀土行業將加速整合,形成2-3家大型稀土產業集團。根據工信部2012年8月份發布的《稀土行業准入條件》,當前50%左右的冶煉分離企業達不到行業准入標准,面臨著被整合或淘汰的命運。
國內首個稀土交易平台掛牌
2012年8月8日上午,我國第一家稀土產品交易平台將在包頭掛牌。包鋼稀土、廈門鎢業等12家稀土生產和流通骨幹企業,每家出資1000萬,在北方的稀土重鎮包頭成立國內首個稀土交易平台。
雖然全國性的稀土交易平台是第一次建立,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賣的問題,但是產的問題還是存在的。因為國內深加工水平比較低,單靠一個稀土的交易平台並沒有解決技術升級的問題,平台的建立和稀土深加工行業的發展會起到相互促進作用。
出口量統計
一季度稀土出口量增價跌,主要原因是國家配額增加使得出口量增多,而需求不振是制約稀土價格的主要因素。據悉,在商務部公布稀土出口企業首批出口配額中,包鋼集團公司獲得1811噸,其中包鋼稀土553噸。與此同時,稀土業存在產能過剩狀況,國際市場對中國稀土原料依賴度也有所減弱。
取消關稅
中國宣布到今年5月1日已經取消了違反世貿組織規定的稀土出口關稅。 今年早些時候中國也取消了對稀土的出口配額。
去年8月世貿組織在美國等夥伴國家提出申訴後裁決,中國對稀土出口實行配額和徵收關稅違法了世貿組織的規定 。

㈢ 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我國稀土賣了白菜價的原因,對於稀土行業存在的問題,應如何解決

長期以來,全球主要依賴中國出口稀土,中國的稀土儲量已開始大幅下降。中國不僅需要對稀土出口進行限制,更應盡快建立稀土戰略資源儲備制度,強化稀土資源保護,奪回國際定價權。
繼今年上半年歐美抗議我國稀土資源保護措施之後,近日日本借第三次中日經濟高層對話之機也要求中國放寬稀土出口限制。對此,商務部部長陳德銘表示,限制措施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中國提出自己的稀土發展戰略是追求自己的合法權益。
據悉,2010年,商務部已下達的稀土產品出口配額為30258噸,其中內資企業共分配到22512噸,外資企業共獲得7746噸。限制出口符合規則
相關專家表示,隨著國際貿易競爭日益激烈,作為後來者的中國正受到發達國家以技術為優勢的「夾攻」,稀土作為電子、軍事科技領域不可或缺的戰略資源,是中國重要的貿易砝碼。
據了解,稀土是發展電子信息產業,開發新能源、環保和國防尖端技術等不可缺少的新材料。稀土鎳氫可充電,已廣泛應用於行動電話、筆記本電腦、電動工具等方面。各種稀土材料在航天、航空和國防尖端技術中,如雷達、偵察衛星、激光制導和自動指揮系統等方面都獲得了廣泛應用。
面對歐盟、美國、日本的反對,陳德銘強調,中國不只是對稀土出口進行限制,而是對開采、生產、貿易的整個鏈條進行限制,這樣的做法符合世貿規則。業內專家認為,中國對稀土出口進行限制符合世貿規則,因此短期內不會因其他國家反對而妥協。另外,雖然歐盟、美國、日本對中國的稀土保護政策指責不斷,但其對中國的技術出口限制也是集體不放鬆。歐美日在指責中國稀土保護政策前,應該審視一下自己的技術出口限制政策是否符合世貿規則。
中國限制稀土出口,不僅符合世貿規則,而且也是基於對中國環境的保護。陳德銘表示,大量提取稀土會對生態環境造成較大損害,考慮到保護環境和國家安全等因素,限制出口是不得已而為之。據悉,在現有條件下,大量提取稀土對生態環境有很大的破壞。大量稀土企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仍是以資源的過量消耗和生態環境的破壞為代價的。例如包頭市白雲鄂博大量的稀土經過選礦流進了尾礦壩,尾礦壩因不斷加高容量擴大,又處在乾燥、少雨、多強風的高原地區,加劇了尾礦擴散成為砂塵源。南方風化殼淋積型稀土礦礦山的整體資源利用率低,造成大面積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和生態環境的破壞較為嚴重。此外,四川等省市也存在類似現象。

㈣ 全球化背景下我國稀土行業的發展格局(提綱) 畢業論文的要求 很重要 請大神予以指導



幫你的,,,。 好

㈤ 稀土產業擁有哪些優勢你對於稀土產業的發展有何看法

稀土是一種非常占重要的戰略資源,它在很多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而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資源界中有一句話,石油相當於工業的血液,而稀土相當於工業的維生素,有了稀土這個重要的因素,工業才能有一個更大的發展,有一個更加強壯的發展。現在國家有關部門正在抓緊出台有效的管用的舉措,加大稀土行業的整頓和規范的力度,同時,也將創新和完善有關稀土的相關管理機制,加快構建更加結構合理科技水平和更加先進的稀土資源保護、更加有效的行業發展格局,發揮好這重要的戰略性資源的特殊價值。通過以上的機制來規范稀土的開采形式,以及保護性的開採的理念。

㈥ 中國稀土行業的發展歷程

我國稀土金屬產業現狀及其發展前景
〔 作者:顏世宏,李宗安,趙斌,楊廣祿,龐思明,王志強 轉貼自:《稀土》2005年第2期 點擊數:2695 文章錄入:admin 〕
稀土金屬產業在整個稀土產業鏈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如釹已成為拉動我國稀土產業發展的主要元素,而釹主要是以金屬形式應用到稀土永磁材料釹鐵硼之中,在釹鐵硼產業的快速發展中,稀土金屬產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我國稀土金屬產業是隨著稀土火法冶金技術的進步和應用市場的不斷擴大發展起來的,可分為四個階段:( 1 )試驗研究階段( 1956 ~ 1966 年),這一階段主要研究制備稀土金屬工藝技術;( 2 )稀土火法冶金技術工業化階段( 1966 ~ 1980 年),這一階段主要是用試驗研究的工藝技術建立試驗廠;( 3 )稀土火法冶金工業技術完善階段( 1980 ~ 1985 年),這一階段主要是完善設備、優化工藝、穩定批量生產;( 4 )稀土火法冶金工業化技術提升階段( 1985 年以後),這一階段主要研究了新工藝技術和裝備,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

1、稀土金屬企業現狀

從產品來分,生產企業主要有三種類型:單一稀土金屬、混合稀土金屬、稀土硅鐵合金。其中部分單一稀土金屬生產企業同時也生產少量的混合稀土金屬,部分混合稀土金屬生產企業同時也生產少量的單一稀土金屬。

㈦ 結合材料一,從經濟生活角度分析,我國稀土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

存在的問題:
①稀土產業處於國際產業鏈低端,稀土研究和利用技術水平低;
②稀土資源利用和開發過度,產能過剩,致使出口價格一直處於低位;
③稀土資源行業秩序混亂,產業內部惡性競爭,處於行業監管的真空區。

㈧ 我國的稀土產業存在著哪些方面的具體問題

恐怕你對我國的稀土了解比較少,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稀土消費國,其稀土消費量佔世界稀土消費量的比重逐年增加,已佔據全球稀土消費的半壁江山。隨著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及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中國稀土產業經過40多年建設與發展,在生產和應用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特別是近十年的發展,形成了稀土原料向深加工方面發展、稀土應用向高科技領域發展的良好趨勢。
根據美國地質勘探局的資料顯示,全世界目前已探明的稀土礦藏約有9900萬噸,足以滿足21世紀全球對稀土的需求。而中國是唯一能夠提供全部17種稀土金屬的國家。內蒙古包頭市的白雲鄂博礦藏量巨大,是目前世界第一大稀土礦場。
從20世紀三四十年代開始,歐美等國開始進行稀土提取,此後都因環保等方面的問題而相繼停產。我國稀土資源的開發始於上世紀50年代,經過近60年的努力,已建立了較完整的產業鏈和工業體系,並發展成為世界稀土生產、出口和消費的第一大國,在世界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世界稀土冶煉分離工業的中心逐步轉到中國。2008年,我國稀土產品產量達到13.46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95%以上。
雖然我國產量高達,但世界各國都警惕環保利用率,所以他們是聰明的,我們國家也不能過分開采現有資源,應多我國現有的偏遠小島下手,因為領土是我們的但沒有人居住,往往造成臨國的侵入,造成國土資源流失,這是政府的大事.從外向內開發才是國策.

㈨ 結合材料一,從經濟生活的角度分析,我國稀土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

存在的問題:①稀抄土產業處於國際產業鏈低端,稀土研究和利用技術水平低;②稀土資源利用和開發過度,產能過剩,致使出口價格一直處於低位;③稀土資源行業秩序混亂,產業內部惡性競爭,處於行業監管的真空區。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應該:①提高中國稀土產業的科技水平,以科技為支撐,加快中國稀土產業發展方式轉變;②規范稀土產業秩序,加強監管力度,保障稀土產業健康發展;③制定實施《稀土產業發展規劃》,合理規范稀土資源利用總量和開發力度,保障稀土產業可持續發展。

與我國稀土產業發展理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