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貧困村3十1特色產業指的是什麼
以武侯為例,是現代商務商貿業、科技研發服務業、新興房地產業和都市休閑旅遊業。
1、現代商務商貿業。依託區位優勢、載體優勢和環境優勢,把握現代商務商貿業高端化、融合化發展趨勢,著力提升現代商務商貿業發展規模和能級。
2、科技研發服務業。發揮科技資源和人才優勢,依託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形成的良好基礎,瞄準管理、研發、設計等高端環節,在中心城區形成科技研發服務業集聚發展優勢。
3、新興房地產業。依託武侯新城產城一體發展、舊城區改造和專業市場搬遷等帶來的機會空間供給,優化發展新興房地產業,為現代服務業發展提供有力、高效的支撐。
4、都市休閑旅遊業。以環城生態區優質生態資源為依託,以區內文化因素為特色,發展都市休閑旅遊業,彰顯商旅休閑服務功能,推進旅遊由觀光到休閑的邁進。
3十1特色產業組織實施。
1、產業發展由各產業發展牽頭部門具體組織實施。
2、每季度次月各產業發展牽頭部門完成牽頭產業的運行分析,並報區委區政府目督辦、區發改局。
3、區委區政府目督辦、區發改局,每半年至少組織召開一次產業運行分析會,綜合分析產業發展現狀、通報各產業目標進展情況。
4、加快「3主導+1特色」產業體系發展是我區產業發展的重要任務,全區上下,尤其是產業發展牽頭部門、統計部門要緊密結合實際,加強溝通,相互協調,各司其職,合力推進。
② 財政資金用於扶貧貧困村產業發展支出適用哪個經濟科目
貧困村的村民喜歡什麼產業的發展,而不是政府想發展支出適用哪個經濟科目
③ 社會扶貧 處工作開展情況,存在哪些問題
(一)宣傳引導不夠廣泛深入。目前,精準扶貧與精準脫貧工作的宣傳引導還不夠廣泛深入,利用各類媒體採取不同形式宣傳扶貧攻堅的先進經驗和典型方面還需要加大力度,一些村組幹部、貧困人員對扶貧政策知曉不多,對縣里出台的《精準扶貧工程業發展實施辦法》等扶貧政策了解不夠透徹,運用扶貧政策不夠充分,缺乏切實可行的脫貧致富規劃及措施。
(二)貧困戶發展動力不足。一是多數貧困人口文化素質低、思想觀念陳舊落後,依然停留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時期,安於現狀,沒有發展動力;加之受自然條件限制和農產品、畜產品市場價格波動大等因素影響,部分貧困戶主動發展產業的積極性不高。二是部分貧困戶不遠積極就業,不謀求發展思路,一心想吃低保,享受國家救助,「等、靠、要」依賴思想嚴重。三是社會參與度不高。部分民營企業,個體工商老闆的社會責任感不強,沒有主動產於社會扶貧的意識,特別是對扶持貧困戶發展經濟、發展產業興趣不濃,有的企業雖然熱心公益事業,卻忽視了支持農戶發展,增加造血功能這一重要內容。
(三)產業扶貧成效不明顯。有的貧困村產業發展緩慢,缺少能夠支撐長效增收、脫貧致富的特色效益產業,有的貧困村雖然已發展一批產業,也僅處於起步階段,特色效益尚未凸顯,帶動長效致富的能力不強;在精準扶貧到戶實施過程中,由於各戶的情況和產業發展需求不同,鄉村在一戶一策,因戶制宜、因地制宜的引導上做的不到位,造成個別弄戶對扶持項目不感興趣,參與的積極性不高、產業項目推進落實困難;同時,大戶帶散戶、公司帶農戶、合作社帶社員涉及貧困戶甚少,多數貧困戶缺乏技術指導,產業扶貧效果不明顯。
(四)駐村結對幫扶需加力。駐村幫扶參差不齊,幫扶效果不理想,幫扶措施單一,對幫扶工作僅停留在對貧困戶的物質幫扶上,有的單位把幫扶按照民政救濟來做,搞搞看望慰問、發發油米紅包就算幫扶,流於形式,在立足村情和貧困戶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項目扶持、技術援助、人員培訓等方面缺乏有效支持,沒有起到開發式扶貧幫扶應有的作用;有的駐村幹部不熟悉基層工作,知識面廣,在協助村「兩委」班子理清發展思路、制定村級扶貧規劃等方面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