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球汽車產業鏈按下「暫停鍵」 中國或擔當重啟重任
豐田汽車公司目前暫停了日本國內5家工廠,共7條生產線的生產,停產計劃最長將持續到本月15日,據豐田汽車4月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該公司3月在中國的新車銷量同比減少15.9%,減至10.18萬輛。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2. 1981年美國的汽車行業面臨了怎麼樣的困難
美國汽車工業發展歷史
美國汽車工業是本世紀剛興起的一個工業部門,美國經濟的三大支柱之一;1978年,美國汽車產量達到歷史最高點—1290萬輛後逐年下降,美國三家最大的
汽車公司都出現了10億美元以上的虧損。
為此,這三家大汽車公司都在80年代著手進行了企業調整和改革;經過80年代上半期的改造與調整,美國汽車工業到
80年代後半期渡過了難關,使美國汽車產量連續幾年保持在1100萬輛的水平,三大汽車公司的汽車產量均居世界最先進行列;其中美國通用汽車公司高居榜
首,福特汽車公司在日本豐田汽車公司之後居世界第三位,克萊斯特汽車公司排在日本日產汽車公司、法國雷諾汽車公司和德國大眾汽車公司之後,居世界第七位;
進入90年代以來,因受美國國內經濟衰退的影響,美國汽車工業再次陷入困境;1992年2月,通用汽車公司宣布,3年內關閉12個工廠,裁員1.6萬人,
到1995年,該公司將關閉21個工廠,解僱7.4萬名職工;這是美國汽車工業衰落的一個縮影;
1991年,美國共銷售汽車1230萬輛,比1990年下
降11.5%,為1983年以來最低水平。通用、福物和克萊斯特三大汽車公司在美國汽車市場所佔的銷售份額也下降了4%,降至有史以來的最低水平—
68.9%;三大汽車公司的虧損額高達70多億美元,這一境況使布希總統1992年初訪問日本時,也要帶上三大汽車公司的董事長,以幫助美國汽車工業渡過
難關。
相關專業資料推薦:《中國汽車整車製造行業需求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很專業報告,希望有用。
3. 美國汽車行業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美國歷史上第一次汽車展覽始於1900年11月,在紐約市當時的麥迪遜花園廣場舉行。從歷次汽車展覽可以看出美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歷史,也可以看出美國汽車工業汽車造型及功能的發展。
19世紀末,美國的經濟已經達到了比較高的水平,工業生產開始處於世界前列,它的鋼鐵和石油化工等工業的發展為汽車工業的創造了條件。1908年,福特汽車推出了著名的T型車,這種售價不足500美元後降到300美元的汽車,只有當時同類汽車價格的1/4甚至1/10,美國一個普通工人用一年工資就可以購買到。福特的T型車戰略使汽車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大眾交通工具。1913年,福特公司首先在生產中使用流水線裝配汽車,這給汽車工業帶來革命性變化,美國隨即出現了普及汽車的高潮。
第一階段:1900年-1915年。1893年亨利?福特發明世界上第一輛以汽油為動力的汽車後7年,汽車開始大量生產,人們進入汽車時代。奧爾茲莫比汽車公司成立於1887年,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汽車製造廠商。該公司於1903年生產的Doctor Coupe是單汽缸引擎汽車,也是該公司第一批大量生產的汽車,1903年共約生產了4000輛。1909年福特汽車公司生產的福特T型汽車為汽車製造開創了新紀元,可以說是20世紀美國甚至是全世界讓汽車成為大眾交通工具的先驅,因為它是世界第一條生產線上裝配而成的汽車。當時的媒體一致推選福特T型汽車為20世紀最重要的汽車發明。福特採用大量生產方式,改善T型汽車,同時降低價格,也因此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1908年,當今全球第一大汽車生產廠商通用汽車公司成立。在這兩大汽車公司的耕耘下,汽車性能益發精進,銷售量蒸蒸日上,1916美國汽車銷量首度突破100萬輛,1920年再度建立超越200萬輛的新里程碑。
第二階段:1916年-1929年。汽車製造在這個時期日趨成熟。越來越多的中等階層擁有汽車,而汽車的造型已經成為汽車製造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步驟。通用汽車公司更率先成立藝術與色彩生產部門。在這個時期,富有人家流行汽車車身定做,即先購買某種汽車的機械部件,然後再另外設計定做車身。雖然許多被視為經典的汽車外觀都是這個時期的產物,但車身定做其實是費錢而不實際的。成立於1902年的凱迪拉克汽車公司一向以機械部件優良著稱。公司曾經有過把3輛汽車拆開,將機械零部件整個打散,再重新混合組合成3輛汽車的記錄。這項創舉,旨在強調凱迪拉克的零部件的標准化及一致性。另外,當時聲望極高的高級汽車製造廠商Pierce Arrow汽車公司從1901年至1938年在紐約上州水牛城生產汽車,公司早期即採用鋁合金車身並配備有動力剎車。這個時期,美國汽車工業為適合消費者需求已經能夠生產8缸引擎跑車,時速可達到115英里。1925年美國第三大汽車製造廠商克萊斯勒汽車公司成立。在美國經濟大蕭條前夕的1929年,美國汽車銷量沖破500萬輛。
第三階段:1930年-1942年,利用空氣動力原理,汽車的引擎設計在這個時期出現長足的進步。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讓汽車製造廠商投入軍事車輛及機械的製造,汽車外觀並無明顯演變,幾乎無造型可言的吉普車的出現完全是基於實際的需要。Packard汽車公司共製造7種時速可達100英里的高性能Packard Speedstar汽車,被視為當時豪華汽車的代表。當時全球市場上有15家廠商製造豪華型汽車,Packrad就佔了50%的市場。 Franklin Sport Runabout汽車公司自1902年至1934年在紐約州的雪城生產汽車,引擎開始使用空氣冷卻系統。
第四階段:1946年-1959年,隨著噴氣飛機時代的來臨,汽車造型也趨向更低、更長、更寬,並在車後加上大大的尾翅。這個時期的汽車造型有兩大特色,一是車身的防撞設計,一是尾翅的流行。50年代美國最具特色的汽車是家庭式旅行車(Station Wagon),象徵著郊區家庭的美好生活。這個時期,福特雷鳥汽車曾是公司跑車的代言者。1955年公司生產的雷鳥8缸雙人座敞篷跑車,車頂為活動纖維玻璃,其華麗造型獲得了高度評價,後因其控制輕巧,又被喻為私人車的象徵。1958年,美國汽車廠商專為紐約國際汽車展覽設計了一款只有1輛的Dual Ghia 100原型汽車,具有400馬力(294千瓦),最高時速為140英里(224公里),並配有當時車迷所夢想的盒式磁帶汽車音響。
第五階段:1960年-1979年,消費者拋棄以往強調越大越美的汽車造型,傳統而保守的造型蔚然成風,以甲殼蟲為代表的小型汽車大為流行。一些價格合理的小跑車如Mustang和Corvette 等普遍受到歡迎,小型汽車市場開始增長。美國三大汽車公司都有此類產品推出,1964年福特野馬跑車率先掀起小型車的革命。美洲豹E型汽車以玲瓏的流線型外型贏得消費者青睞。當捷豹XKE汽車第一次在1961年的紐約國際汽車展覽出現時,立刻造成轟動。這款雙人座雙門敞篷車時速高達150英里(240公里),而它創新的獨立後懸掛系統使其在當年的車展上備受寵愛。
第六階段:1980年-2000年,從80年代起,美國汽車工業幾乎難以招架日本汽車業的凌厲攻勢,日本的本田、日產、三菱和富士公司相繼在美國設廠。美國汽車工業為與日本汽車進行競爭,又不斷推出新造型汽車,被稱為小型箱式車(minivan)的客貨兩用輕型汽車一舉成為最受家庭喜愛的車種,這種汽車的外型更接近於普通小汽車,只是車廂後部增加了可以放置物品的空間,約占車廂的1/3,駕駛時的感覺也與普通小汽車類似。而家庭轎車、雙門轎車、跑車也都講究流線型設計,一改近20年來的直線設計。90年代,多功能車又獨領風騷,因為很多美國人喜歡有載貨和越野功能而又可以做代步工具,駕駛它上下班的汽車。
從20世紀初到現在,美國汽車工業已超過了100多年的歷史,在與同行的激烈競爭中不斷創新發展,迎合消費者對汽車造型的性能的需求,主宰了世界汽車工業,美國成為名副其實的汽車大國,工業大國。在這一過程中,美國通用汽車公司不僅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公司,也成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跨國集團(通用1993財政年度銷售額為1336億美元,約等於同年中國國民生產總值的45%。它消耗了美國10%以上的鋼鐵、25%以上的橡膠)。
4. 上海交大駱建文:受新冠疫情沖擊,全球汽車產業鏈面臨布局大調整
駱建文(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學行業研究院汽車行業研究團隊負責人)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已經深刻地影響了中國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對汽車行業而言,短期內汽車的生產和銷售將受到巨大沖擊;長期來看,疫情的"蝴蝶效應"會逐步顯現,將影響未來全球汽車產業格局。
此次疫情對汽車行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方面。第一,疫情將使得汽車及其零部件的供給不足,由此可能導致全球某些汽車供應鏈的中斷。因湖北、廣東、浙江、江蘇、山東、上海等主要汽車產地工人的延遲返崗甚至換崗、道路運輸的管制、進出口通關速度的降低,汽車零部件供給與汽車生產產量將急劇減少,部分供應甚至中斷,全球部分汽車的供應鏈可能存在斷裂風險。著名的汽車零部件集團德國博世集團已經預警全球供應鏈中斷,現代汽車集團因中國零部件供應中斷而宣布其韓國工廠全線停產。
第二,汽車及汽車後市場銷售更加艱難,網約車運營受限。大批汽車經銷商已經暫停營業,車展和促銷等活動被迫延期,使原本就是銷售淡季的一季度汽車銷售雪上加霜。同時也可以看到,消費者今後將更加謹慎選擇公共出行方式,一批私家車的潛在消費者,特別是家庭車保有量相對較低的中西部地區對私家車的購買需求會的短期加速釋放,但有待進一步觀察。各地政府和網約車平台會出台相關規章制度以保障網約車的衛生安全,這將降低網約車的供給意願;同時,疫情持續期間及其結束後較長一段時間內"宅"氛圍的持續也會降低網約車的需求和供給,並將波及以出租及網約車客戶為主的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汽車後市場中特別是汽車金融、汽車租賃等業務也會因汽車銷售減少和出行意願的降低而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第三,世界汽車巨頭為規避區域突發事件造成的供應鏈風險而可能對其汽車產業鏈進行重新布局。汽車行業巨頭會開始反思其供應鏈過度依賴某一區域的問題,通過增加對其他地區的投資,將在中國的供應鏈部分核心環節或者產能轉移至東南亞、南美等地區,實現多地域上的均衡分布和多元化的供應渠道,提升其對重大不確定性風險事件的抗干擾和抗風險的抵禦能力,增強供應鏈的魯棒性。
針對此次肺炎疫情對汽車行業的影響,汽車及其零部件企業首先需要關注相關戰略庫存和安全庫存的管理,防止供應中斷;同時也需重新審視准時制生產和"零庫存"管理理念,要針對不同的產品和零部件制定不同的采購與生產及庫存策略,並對人員和生產計劃進行更加科學的安排和部署,提升供應鏈柔性。
其次,要構建和完善汽車新零售模式,提升新推出車型的健康屬性。疫情暴露了實體汽車經銷體系的弊端,車企應積極擁抱融合大數據、虛擬現實、人工智慧等技術的汽車電商平台、綜合電商平台的汽車新零售模式,改造現有 4S 經銷體系。在此次疫情的催化下,像擁有 PM2.5 過濾、空氣細菌過濾等健康輔助功能將會是汽車消費市場上的加分項。今後的新車研發中應更加註重對車內空間的舒適性和空氣凈化等功能的開發,滿足人們日益提升的健康出行需求。
第三,提升產業黏性,規避被替代的風險。國內汽車及零部件企業應時刻保持危機意識,不斷提升自身供應鏈的競爭力,通過加強與上下游企業的研發合作、共享需求預測信息以及合作庫存管理或者賣方管理庫存等舉措,提升對產業鏈上下游的黏性,降低被東南亞、墨西哥等地區汽車製造及零部件供應商替代的風險。
以上分析可見,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的生產和銷售,網約車運營在短期內會受疫情影響。隨著疫情的結束,部分地區的汽車的購買可能會有小幅度上揚,但不太可能出現類似 2003 年非典後的大增情形。全球汽車產業鏈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可能會面臨重大布局調整,汽車銷售模式也可能會加速被重塑,中國汽車產業在全球汽車製造供應鏈鏈中的比重和地位將可能會受到一定的沖擊,但這同時也是我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和競爭力提升的新機遇,優秀的企業終將會脫穎而出,中國汽車的產業結構也會因此得到進一步的調整與優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5. 工廠停工,經銷商裁員,歐美汽車行業「不好過」
本報記者付鴻烈
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歐洲確診人數已超50萬,而美國確診人數也已超過20萬。多國宣布採取社交隔離措施,這不僅影響了當地居民的正常工作生活,更讓各行業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之中。
如今,美國各級地方政府已經加快了在國內控制疫情的步伐,很多地區進行了封鎖。這些地區對汽車銷售的限制加劇了美國各地展廳客流量的迅速下滑。因此,美國各地數以千計的經銷商不得不關閉展廳,而現在這些經銷商又不得不削減成本,其中就包括大規模裁員。
全美汽車經銷商協會(NADA)的數據顯示,2019年美國經銷商僱傭了110多萬名員工,其中直接從事汽車銷售的員工有22.5萬人。經銷商員工招聘公司Hireology預測,到5月份,零售商將不得不裁員三分之一。這相當於在幾周內有36萬甚至更多的經銷商員工會失業。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6. 美國汽車行業的規模
盡管美國汽車零部件銷售行業內的兼並重組一直未間斷過,但是,美國汽車零部件銷
售連鎖店卻在不斷增長。
現在,在美國的主要城市街道兩旁,大大小小的汽車零部件銷售店 「五步一崗、十步一哨」,彼此之間都可以相互看見,就像快餐店一樣。
1991年,美國10大汽車零部件銷售商共有3643家連鎖店,而現在,美國前5大汽車零部件商旗下的連鎖店達8356家。零部件銷售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一家降價,左鄰右舍馬上跟進。不過,對於消費者而言,這是既方便又實惠的事情。
最近幾年,美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內「大魚吃小魚」的事不斷,盡管大公司越來越大,但是,其產品的價格並未成比例下降,因為對於零部件業而言,較少受經濟波動的影響,因為這筆支出對消費者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想要一個新啟動器,那麼你就要買一個新啟動器。」 一位銷售商表示。
盡管零部件銷售業的兼並重組不斷,但是,整個行業仍然較散亂。美國五大零部件銷售商的業務量僅占整體業務量的30%。
在美國,除了全國性的連鎖店外,還有區域性的連鎖店。如AutoZone、 RepBoys等。此外,還包括汽車銷售商和個人獨立的銷售商甚至沃爾瑪等都在從事零部件銷售。
對於一些小規模的零部件商而言,之所以能在夾縫中生存,是因為這些小經銷商一般銷售一些小批量的產品,而這些產品大型連鎖銷售商不想經營。
美國最大的汽車零部件銷售連鎖企業AutoZone目前有3219家連鎖店,而1991年僅為57家。 2002年,AutoZone的銷售額達53億美元。排在第二位的是AdvanceDiscount,擁有2500 家連鎖店,2002年的銷售額為33億美元。
假冒零部件讓車商頭痛
據統計,假冒零部件每年給美國汽車業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120 億美元。此外,假冒零部件還有可能造成駕乘人員的傷亡,這些損失更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
在不久前由美國機動車及裝備製造商聯合會發起的研討會上,與會者一致認為,當前愈來愈猖獗的假冒汽配問題是讓美國本土及國外汽車廠商頭痛的主要問題之一。
通用零部件及服務部負責人表示,假冒汽車零部件是導致汽車業失業人員上升及駕乘人員傷亡的直接原因。
據統計,自1995年以來,由於假冒汽車零部件造成汽車廠商收入下降,進而造成整個汽車行業至少有21 0000人失業。
在大多數情況下,假冒零部件與原廠件在外觀上十分相似,但質量十分低劣。一般消費者很難分辨。一位與會者拿出了一個假冒乾粉滅火器,這個滅火器在外形上與正常滅火器並無二致,但是,滅火器裡面裝的是麵粉。這種假冒滅火器不但不能滅火,而且會助長火勢。其他的假冒產品還包括:用碎玻璃、鋸末或紙板壓制而成的制動片;用廉價的普通油染色後偽造的制動液;在翻車後容易泄漏的假冒油箱蓋;裡面填滿破布的假冒機油濾清器等。
據統計,大多數假冒汽車零部件來自於亞太地區,其中中國是主要假冒零部件生產地,其次是香港、台灣。
據報道,一位奈及利亞人因汽車的制動片為假冒產品而無法制動,造成翻車而一家7口全部遇難。這是成千上萬因假冒汽配造成的交通事故之一。
有時,甚至整輛車都有可能是復製品。
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是假冒汽配的最大受害者之一。其他公司也分別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據悉,美國一家著名的火花塞公司每年因被假冒而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2000至5000萬美元。
在多數情況下,假冒產品可以模仿原廠件的商標、包裝及外形。這些產品的標簽或說明甚至包含不少語法錯誤,其價格要比原廠件低40%至50%。而有些假冒配件的價格甚至高於原廠件。
有些厚顏無恥的假冒汽配廠商甚至將別人的產品專利權據為己有。這些假冒偽劣廠商甚至要求與原廠件進行合作。
假冒汽配不僅會影響公司的經濟效益,而且會損害廠商的產品聲譽。一位與會的知識產權專家表示,一旦消費者上一回當,那麼以後他就會對這個品牌心存疑慮,即使廠商花多少錢也難以改變這一看法。這位專家警告道,汽車廠商及零部件廠商要在所有銷售國注冊自己的商標。
在美國存在法律漏洞,使得汽車及相關產業尤其容易受到不法侵害。因為在美國只有正在使用的商標受到保護,如果廠商停用幾年而不再注冊,則商標就不再受保護,這樣,造假者就有機可乘。
1996年,美國出台了相關消費法,造假產品在海關可以被當場銷毀,而造假者可以被起訴,甚至以欺詐罪論處。
2002年,美國海關查獲了價值9800萬美元的假冒產品。美國聯邦法院制裁了1000起涉嫌生產假冒產品的犯罪嫌疑人。
專家指出,對於汽車及零部件廠商來說,最明智的辦法是自我保護,要注意保護自己的商標權,經常改變產品設計及包裝等。
小零部件廠商面臨困境
據美國汽車業專家表示,由於目前美國汽車市場不景氣及生產商削減產量,使得不穩定的美國零部件業雪上加霜,一些小規模的供應商很可能會倒閉或被兼並。
據悉,近年來,許多小規模的零部件供應商肩負沉重的債務,加上利潤越來越薄,已經舉步維艱,但是,得益於近幾年美國車市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的銷量,如:2000年銷量為1740萬輛,居歷史第一位;2001 年銷量為 1720萬輛,居歷史第二位;2002年為1680萬輛,居歷史第四位。這些小供應商仍能靠量來維持生計。
但是,由於戰爭危機、油價上漲及經濟不穩定的影響,美國汽車市場持續低迷,使得廠商的庫存上升,為此,通用和福特第二季度的產量分別削減了10%和17%左右。因此,在接下來的日子,小規模的供應商將面臨考驗。
汽車工業分析專家大衛·赫利表示:「只有那些最有實力的供應商才能生存下來,因此,接下來會有一系列兼並重組。」
汽車零部件商提供的零部件范圍十分廣泛,從底盤、內飾到轉向器、制動器及電器系統,占整車成本的70%左右。小規模的供應商的年銷售額在1000萬美元至5億美元之間,其產品供給製造商或其他更大的供應商。這些供應商中大部分以家庭為單位,雇員從50至5000人不等。
這些供應商崛起於上個世紀90年代,那時,汽車工業十分紅火,因此,這些供應商要麼建新工廠要麼兼並其他更小規模的供應商,並為此背上了沉重的債務。而當時製造商也支持和鼓勵它們這么做。
在過去10年中,零部件供應商的數量已大大減少,2000年為10000 家,相當於1990年的三分之一。而據美國原廠配套商協會的專家預測,到2010年左右,僅有4000至5000家能夠生存下來。
現在,汽車業面臨不景氣,而銀行又開始清理債務,因此,這些小供應商即將面臨關門或被兼並。
年銷售額在1000萬美元至1億美元的供應商最脆弱,特別是那些從事金屬沖壓、塑料鑄模及電子器件生產的供應商。
與此相反,那些零部件供應巨頭則會因此受益。汽車製造商已暗示,它們將與更少的供應商合作,這些供應商將為它們提供大型零部件模塊,這樣,使得汽車生產更專業化同時裝配速度更快,以適應顧客個性化需求。像德爾福、約翰遜控股公司及Lear集團之類的公司都具有這種實力並會因此受益。比如,現在的儀表盤包括空調出風口、收音機和其他電器組件,在裝配前已經是一個整體模塊單元,而在過去,這些東西是分散的,要在整車裝配線上進行組合裝配。
不過,像德爾福這樣年銷售140億美元的零部件巨頭也有所顧慮,因為它靠手下無數個子公司和孫子公司作支撐,萬一下面的小公司大量倒閉,處於金字塔頂的德爾福將面臨基座不穩的危險。因此,對於一些重要的旗下子公司,德爾福已經在採取措施。為此公司已派出了工程師和經濟師去這些小公司進行協管,以保證這些公司繼續運轉。
7. 2020年全球汽車銷量將減少1200萬輛,歐美市場佔一半份額
3月29日,相關消息表示,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Moody』sInvestorService)在報告中提出,再一次大幅下調2020年全球汽車銷售數據預期。從整體上看,今年全球汽車銷量或將跌破8000萬輛,下降近14%。
據汽車預言家了解,這並不是穆迪第一次調整今年全球汽車銷售預期。尤其從2月份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汽車行業的沖擊逐漸增大,穆迪也將銷量下降的幅度從0.9%提升至2.5%,而近日,這一數字已經超過了10%。
對於全球汽車市場而言,兩位數的下跌意味著整個汽車行業都在面臨嚴峻的形勢,同時在銷量數字上將減少1200多萬輛,這幾乎超過全球最大汽車生產製造商一年的銷售業績。在此基礎上,2020年全球汽車市場的發展情況究竟如何?具體到各個主要市場中,他們又將如何應對?
1
全球製造業受阻,汽車年銷量將跌破8000萬輛
截至3月底,在除中國以外的全球汽車製造的工廠中,已經有超過150多家關閉停工。從主流車企方面看,僅豐田集團停工工廠就達到30家,福特也關閉了巴西、阿根廷、德國等在內的20餘座工廠。
工廠的停工,直接影響汽車產品的全球銷售數據。相關數據顯示,在2019年中,全球汽車銷量實現9030萬輛,相比2018年降低了400萬輛。對此,有相關人士在疫情發生前進行分析,2020年的汽車行業發展仍將面臨很多困難,很大程度上將繼續保持下降趨勢。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穆迪開始逐步調整目標數字。2月底,穆迪將下降比例調整為2.5%,預計2020年全球汽車銷量將從9030萬輛下降到8800萬輛,整體下降230萬輛。與此同時,該機構表示汽車行業或將在2021年迎來反轉,實現小幅度的增長。在外界看來,該數據遠不如2019年的下降幅度,認為全球汽車仍在保持穩定發展。
在該形勢下,相關機構預計美國今年的輕型汽車銷量將下降15%,遠超過此前預計的1.2%。從數據上看,無論是歐洲還是美國,其銷量下滑幅度都將多於全球平均水平,同時,這兩個市場的疫情發展形勢仍在加劇,這意味著汽車工廠恢復正常生產還將有很長一段時間。
數據顯示,在2019年中,全球汽車銷量達到9030萬輛,其中,美國銷量達到1710萬輛,占整體份額的18.9%;歐洲汽車銷量2019年則實現微增1.2%至1580萬輛,在全球中佔17.5%。按照美國和歐洲市場分別下降15%和21%的幅度計算,該兩大市場在2020年中的銷量減少接近600萬輛。另外,這兩個市場共為全球貢獻了超過三分之一的產品銷量,從此方面看,當歐洲和美國汽車市場發生波動,全球都市場都將產生很大變化。
3
中國將成拉動汽車市場的主要動力
在這場全球范圍內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國是首個嚴重爆發的地區,同時也是汽車市場中最先受到影響的國家。但截至目前,中國各產業企業陸續復產復工,汽車市場幾乎恢復穩定發展態勢。
相關數據顯示,在2019年中,中國汽車總銷量為2576.9萬輛,同比下降8.2%。在穆迪的數據中,中國2019年銷量將下降10%,大於此前預測的2.9%。由此可見,雖然中國汽車汽車今年或將繼續下降,但該幅度小於全球14%的跌幅,且整體與2019年保持平衡。
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之一,中國已經迅速成為主流車企重要的發展領地。僅在2019年中,大眾品牌中國銷量達到316.3萬輛,同比上升1.7%,中國銷量在全球市場中佔比超過50%;豐田2019年在華銷量為162萬輛,占總銷量的15.1%,成為繼美國之後的第二大市場;通用汽車2019年在華銷量下降15%,僅為309萬輛,但在總銷量中佔比接近40%;福特在華銷量同比下降26.1%,為56.8萬輛;本田2019年在華銷量再創新高,達到155萬輛,在全球市場份額提升至32.2%。
基於目前全球經濟的經濟發展形勢,主流車企在其他地區的生產、銷售還將面臨更大考驗,短時間內無法恢復正常水平。全球主流車企已將中國市場作為未來主要的業績來源。由此可見,中國市場在主流車企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在整個2020年中,中國也將成為全球汽車市場最有效的發展陣地。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8. 美國的最大產業鏈是什麼
工業文明的象徵——蒸汽機的發明
現代工業文明的象徵——汽車工業
現代汽車工業文明的象徵——GE
電子——提供汽車操控系統元件
石油——提供汽車動力系統支持
化工——提供汽車製造所需材料
現代工業文明的尖端象徵——飛機工業
現代飛機工業文明的象徵——Boeing
電子——提供飛機操控系統元件
石油——提供飛機動力系統支持
化工——提供飛機製造所需材料
9. 觀察丨「閉關鎖國」下的汽車產業鏈之殤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曾說:「疫情對企業的生產經營節奏和影響都非常大。整車廠是全國配套,有一級、二級等多個級別供應商,只要有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影響整車生產節奏,現在零部件供應是非常大的問題」。
來自IHSMarkit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全球汽車交付量可能會比去年下降12%以上,至7,880萬台。這比十年前大蕭條期間8%下降幅度還要大。
有人說,新冠疫情很有可能會引發一個「失落的十年」,屆時沒有錢的人們將不會購買任何汽車。
對於未來的事情,我們不好判斷,但眼下的事實是汽車產業鏈已經遭受到了沖擊,恢復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缺少供應鏈支撐的企業即使想造車也不一定造的出來。
總結
今天,當立春後的陽光已經灑在每個人臉上時,來自地中海與太平洋對岸的「寒流」又拖住了汽車行業奔向溫暖的步伐。
停工停產與「閉關鎖國」所對企業造成的沖擊是埋在美股熔斷下的「隱線」,而在更遠的未來。無米可炊恐將成為全球汽車產業鏈的下一道難題。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10. 今年國外的汽車行業前景如何
汽車行業前景仍可樂觀
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日前公布的一份數據可以看出,今年一季度的汽車行業繼續保持了同去年一樣的高增長,而且從今年兩市已公布年報業績的上市公司來看,除了天津汽車、金杯汽車、山東黑豹出現虧損外,其他的汽車類上市公司業績均出現了一定的增長,更有甚者業績增長在50%以上,如東風汽車和江鈴汽車。但是,我們能否就此斷言,汽車行業前景十分樂觀嗎?回答是肯定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使人民生活水平已開始邁入小康水平。當家用電器已充分普及之後,居民消費的重點將轉向大額的住房和汽車。正是在這種消費趨勢下,汽車行業在去年和今年年初,保持了相當高的增長率。而且這種消費趨勢,肯定還將在今後幾年加速繼續下去,這為汽車行業的發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
其次,國家政策鼓勵和支持汽車行業的發展。去年年初國家稅務總局就透露購置汽車消費稅有望下調30%,8月眾多媒體報道汽車報廢政策將有重大調整,9月初國家計委主任曾培炎將促進汽車、轎車消費放在五大消費的首位,隨之各家銀行和企業都推出了汽車消費貸款。現在回過頭來看,這些利好已基本上開始兌現。更為重要的是,國家現在大力鼓勵汽車行業內的兼並和重組,明確提出要重點支持一汽、二汽和上汽的發展,現在已有傳聞,天津汽車正在尋求一汽的並購。隨著這些政策的實施和汽車行業內的強強聯合和結構優化,國內汽車行業的規模經濟和強大的抗風險能力的形成,已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最後,加入WTO後的激勵作用。談起WTO,似乎加入世貿組織後受到沖擊最大的就是汽車行業,但是我們並不如此認為。對於加入WTO對汽車企業的沖擊,我們認為會正如十多年前我國家電企業面對洋貨沖擊一樣,使汽車企業更快地發展,更快地走向成熟。我們可以看到,去年我國汽車企業為了應對WTO,紛紛加大了市場開發和創新力度,通用的「賽歐」、天汽的「夏利2000」、大眾的「俊傑」、長安鈴木的「羚羊世紀星」、神龍的「畢加索」先後登場,有人統計,去年一年我國各大汽車廠家推出的新車型,幾乎是以往的總和,這就是競爭的魔力。還有大家不要忘了,我國任何一家較大汽車廠家的背後都無一例外地站著一家實力雄厚的外國企業。此外,加入WTO我國將會更深更快地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與此同時,更多更新的技術及管理理念將會被引入,從本次各家企業推出的款式來看,其中不乏國際市場上的主流車型。可以肯定地說,加入WTO給國內汽車行業所帶來的不僅是挑戰,更多的是機遇。相信隨著國內消費市場的全面激活,整個行業將面臨廣闊的發展空間。
因此,我們認為加入WTO後,我國的汽車行業將會迎來一個非常快的發展期,行業前景仍可保持樂觀。大家可以關注一下天津汽車、江鈴汽車和上海汽車。
(摘自北京證券 楊子林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