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雲南保山昌寧有哪些鄉
田園鎮鄉鎮
漭水鎮鄉鎮
柯街鎮鄉鎮
卡斯鎮鄉鎮
勐統鎮鄉鎮
溫泉鄉鄉鎮
大田壩鄉鄉鎮
雞飛鄉鄉鎮
翁堵鄉鄉鎮
灣甸傣族鄉鄉鎮
更戛鄉鄉鎮
珠街彝族鄉鄉鎮
苟街彝族苗族鄉鄉鎮
2. 雲南省保山市昌寧縣有幾個自然村
昌寧縣位於雲南省西部,於1933年由保山永昌、順寧鳳慶析置設縣,取兩地名後一字為回縣名,屬保山市。地答勢自西北向東南由高漸低,形成山壩南北縱列高山壩谷相間的地貌狀態,最高海拔2875.9米,最低海拔608米。
2010年末,昌寧縣轄5個鎮、6個鄉、3個民族鄉:田園鎮、漭水鎮、柯街鎮、卡斯鎮、勐統鎮、溫泉鄉、大田壩鄉、雞飛鄉、翁堵鄉、灣甸傣族鄉、更戛鄉、珠街彝族鄉、苟街彝族苗族鄉;灣甸農場、柯街華僑農場。
3. 雲南省保山市昌寧縣有幾個自然村漭水村
,有6個自然村。有明德。明華。老廠,翠華。河尾,
4. 雲南保山昌寧縣到苟街鄉有哪些村
你是指 耈街彝族苗族鄉嗎?
包括以下村
耈街社區村民委員會
團山村民委員會
挖沙村民委員會
水爐村民委員會
金馬村民委員會
打平村民委員會
土皮太村民委員會
阿水村民委員會
栗木村民委員會
新廠村民委員會
阿干村民委員會
5. 現在雲南省保山市昌寧縣的房價是多少
樓上說的太籠統了,我表哥10年買的120平的單元房,也就是1500,現在好的別墅到了2500左右,位置好的商鋪到了4000左右
6. 雲南保山的昌寧,隆陽,騰沖哪個好
隨著昌寧的區位優勢凸顯,昌寧的城市建設也突飛猛進,城區面積城市規劃城回市品位都值答得一提。在今年國慶旅遊的時候特別選擇了這個即將熱門的城市,縣城建設其實就是一個景區,周邊去了雞飛溫泉、瀾滄江、龍潭景區、星河田野、城北濕地公園、城市中央的人工湖、天堂山景區。很贊,作為外省的遊客也期待昌寧更好的發展。
7. 保山昌寧有多少個鄉鎮
截至2019年2月,保山市昌寧縣有13個鄉鎮。分別為:
1、鎮:田園鎮、漭水鎮、柯街鎮、卡斯鎮版、勐統鎮、溫泉權鎮、大田壩鎮、雞飛鎮、翁堵鎮。
2、鄉:更戛鄉、灣甸傣族鄉、珠街彝族鄉、苟街彝族苗族鄉。
(7)雲南保山昌寧產業發展規劃擴展閱讀:
昌寧縣,隸屬於雲南省保山市,位於雲南省西部,東連鳳慶縣,西接隆陽區和施甸縣,南與永德縣隔河相望,北鄰永平縣、漾濞縣、巍山縣。 截至2017年,總面積3888平方公里。
截至2017年,昌寧縣戶籍戶數113715戶,353786人;其中男性180666 人,女性173120人。全縣常住人口358353人。 戶籍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97‰。人口城鎮化率達36.05%。
昌寧縣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彝族、白族、傣族、壯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瑤族、藏族、景頗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錫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諾族、德昂族、水族、滿族、獨龍族等民族。
8. 雲南保山昌寧珠街
昌寧縣珠街彝族鄉概況
位置區劃 珠街彝族鄉位於昌寧縣東北部,古名「豬街」,以我國「十二生肖」紀年紀日法得名,後雅化為「珠街」。鄉政府駐珠街村,座落在黑惠江畔,距縣城112公里。珠街彝族鄉地處「三州五縣」結合部,全鄉國土面積280平方公里,東與大理州巍山縣相連,南與臨滄市鳳慶縣毗鄰,西接昌寧縣耈街彝族苗族鄉,北與大理州永平縣、漾濞縣兩縣接壤。全鄉轄岔河、慶美、珠街、子堂、金寶、黑馬、比此、谷滿、羊街、從崗10個村民委員會,140個村民小組。
地理氣候 珠街彝族鄉屬於橫斷山脈滇西縱谷南段,南北長23.5公里,東西長22公里。西北部阿依山最高峰頂海拔2816.3米,最低海拔黑惠江1100米,地勢兩邊高,中間凹,呈「板瓦」狀,東、南、西、北都是高山,略中部是黑惠江。黑惠江自北向南平緩流淌,縱流珠街境內長達22.5公里,八條支流像八隻小蝌蚪依偎著黑惠江。珠街彝族鄉呈立體氣候,年平均氣溫17.8℃,年平均降雨量625毫米。
經濟社會 2007年末,全鄉有居民4166戶,總人口15553人,其中少數民族14532人,占總人口93.44%,農業戶數3832戶,人口15046人,占總人口的96.74%。2007年末,珠街彝族鄉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5434.87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22萬元,本級財政收入333.4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97.1元。全鄉產糧7936萬公斤,年實現產值600萬元。烤煙種植完成產量165萬公斤,年實現產值1620.97萬元。大生畜存欄13100頭,實現畜牧業總產值1000萬元以上。全鄉有泡核桃81728畝,人均佔有面積達3.8畝,年產乾果858多噸,年實現產值957.36多萬元。
全鄉有中學1所,在校學生579人,教師36人。有村完小10所,社小及其它校點19所,在校小學生1369人,教師79人。有中心衛生院1個,村級衛生室10個。廣播電視覆蓋率86%,有線電視覆蓋率3.4%。鄉內公路里程193.47公里,實現村村通公路,自然村通車率達90%。小Ⅱ型水庫3座,主要灌溉溝渠48條,小水窖口12417(其中煙用水窖5771口),基本農田水利化程度達45%。
自然資源 全鄉擁有林地280005畝,森林覆蓋率55.7%,培育了100多萬立方米的活木苗材,主要樹種有雲南松、紅椿、楠木、香樟、核桃、水冬瓜、杜鵑、山茶等。林間菌類和野生葯材種類繁多,有羊肝菌、香菇(又名香蕈)、木耳、雞樅等菌類,也有松茸、天麻、杜仲等名貴葯材。林間常有虎、熊、豹、麂子、白鷳等野生動物出沒。
全鄉耕地面積27757畝,適宜種植水稻、玉米、小麥、豆類、油菜、茶葉、烤煙、辣椒、紅花等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珠街黃豆、羊街辣椒走俏市場,深受青睞。珠街彝族鄉境內礦產資源比較豐富,金寶田壩心、珠街白合、子堂下比巴、比此沿江等地,有儲量可觀的銻礦、銅礦礦床和非金石的硅灰石。
民族文化 珠街境內有彝、苗、傈僳、白、回、景頗、傣族等七個少數民族雜居,少數民族人口14261人,占總人口的93.1%,其中彝族13620人,占總人口的89%。珠街是全縣乃至全市,彝族聚居最為集中,彝族文化保存最為完整的民族鄉。生活在珠街這塊熱土上的各民族勤勞質朴、能歌善舞,創造了絢爛多採的民族文化。神秘、動人的古老傳說,香味濃郁的彝族小罐茶,熱情淳樸的彝家敬茶敬酒歌,多姿多彩的彝、苗族「打歌」,優美動聽的山歌和「彝族嗩吶」……凝成了底蘊深厚的民族文化。民族文藝節目多次在市縣文藝匯演中取得優異成績。2003年珠街彝族鄉被保山市命名為「民間藝術之鄉」;2004年中央電視台記者親赴珠街采訪,《珠街打歌表演》在中央電視台綜藝頻道《文藝橋》欄目播出,深受關注;2005年穀滿依碼箐葫蘆笙音樂、依碼箐傈僳族苗族傳統文化保護區以及四位民間傳統文化繼承人被列入市級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名錄。每年農歷六月二十五日是彝族最隆重的民族傳統節日――火把節。這天不僅要宰豬宰羊喝酒,而且男女老少都穿上節日的盛裝,聚集在一起,開展打陀螺、對山歌、打鞦韆等文體活動。晚上舉著點燃的火把,巡繞住宅、田間,用陳松香灑火把,以驅蟲除害,驅除邪氣,播撒美好祝福,之後彝族兒女們不分男女,不分老幼,成群的圍在熊熊的篝火旁,盡情歌舞,通宵達旦。
發展思路 「十一五」期,珠街將堅持「抓機遇,重基礎;強科技,建支柱;糧煙林畜齊發展,富彝民、興彝鄉」的發展思路,堅持科學發展觀,以建設「萬畝優質糧食基地、萬畝優質煙葉生產基地、10萬畝核桃基地、綠色生態養殖基地」四大基地為重點,不斷拓寬群眾增收渠道,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主題,穩定推進「四村」 建設,構建快速、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新彝鄉。
9. 雲南保山昌寧出過哪些名人現代的、古代的都要……
郭經廷,縉族。雲南昌寧人。1958年畢業於雲南保山師范學校。後到瑞麗縣景頗族聚居的等嘎山區工作,為等嘎地區創辦了第一所小學。精通景頗語,長於漢語與景頗語相結合的「雙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