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國有哪些地方是將科技與紅色旅遊文化用得很好的
隨著改革開放,人們消費水平的提升,中國紅色旅遊的人數在每年逐步的增加,紅色旅遊是一個非常有教育意義的主題文化之旅。隨著時代與文化的相互交融,紅色旅遊與科技的結合也越來越多姿多彩。在我國的許多地方比如河南清豐的單拐村和江蘇的沙家浜景區等等都將科技與紅色旅遊文化運用的很好。
傳統的觀念會以為紅色旅遊只是農家樂沒有任何新鮮好玩有趣的地方,但是隨著簡直科技的發展,文化知識的提升,紅色文化的內涵越來越精彩和多元化。紅色文化與科技相結合展現了文化的多元性跟包容性。紅色旅遊不再是淺表的意義,更是一種豐富文化精神的象徵,是人類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發展科技與紅色旅遊融合是未來旅遊的方向。
B. 名詞解釋: 紅色文化產業
你好!
紅色文化產業是集政治、經濟和文化於一體的產業,除具一般文化產業屬性外,更具有傳播先進理念、教育人、鼓舞人的功能。
C. 江蘇紅色旅遊景點有哪些
1,中共代表團梅園新村紀念館
中共代表團梅園新村紀念館,位於江蘇省南京市城東長江路東端的梅園新村街道兩側,由中共代表團辦事處舊址、國共南京談判史料陳列館、周恩來銅像、周恩來圖書館等組成,屬於近現代歷史遺跡及革命紀念建築物。
2,雨花台烈士陵園
雨花台烈士陵園位於南京市雨花台區雨花台丘陵中崗,是新中國規模最大的紀念性陵園,首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面積1.13平方千米。
3,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位於南京市建鄴區水西門大街418號,通稱江東門紀念館,選址於南京大屠殺江東門集體屠殺遺址及遇難者叢葬地,是中國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首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首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也是國際公認的二戰期間三大慘案紀念館之一。
4,渡江勝利紀念館
渡江勝利紀念館舊址坐落在六朝古都南京挹江門城樓上。挹江門城樓地處揚子江畔,石頭城北,與風景秀麗的獅子山、八字山相連,該城樓建有一座仿明宮殿式樣的兩層宮殿式門樓,門,飛閣流丹,畫梁雕棟,古色雅緻。
5,徐州市淮海戰役紀念館
為了紀念解放戰爭時期三個大戰役之一的淮海戰役(1948.11.6~1949.1.10)的偉大勝利,弘揚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和英雄們的革命精神而建立的紀念館。1959年國務院決定興建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1960年奠基,1965年11月6日建成開放,館址位於江蘇省徐州市南郊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園林內。
D. 江蘇紅色旅遊景點大全
中共代表團梅園新村紀念館
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周恩來率中共代表團駐此,與國民黨政府進行和平談判,該館以原址、實物和圖片記錄了這段歷史。
地址:南京漢府街18-1號
交通:沿長江路向東
雨花台烈士陵園
1927年至1949年,國民黨反動派在此屠殺共產黨員和愛國志士10萬多人。烈士陵園佔地0.67平方千米,為全國最大,由烈士群雕、紀念碑、紀念館和忠魂亭等建築組成。
地址:南京中華門外雨花路南
交通:沿中華路向南,外地來寧由寧杭高速出口進入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1937年12月,侵華日軍攻佔南京,血腥屠殺30多萬市民,慘絕人寰。紀念館在大屠殺現場之一的江東門萬人坑遺址上建立,有紀念性墓地、死難同胞屍骨陳列室、史料陳列廳和紀念廣場等。
地址:南京水西門外大街418號
交通:沿升州路、水西門外大街向西,或由經四路進入水西門外大街
渡江勝利紀念館
位於當年人民解放軍渡江攻佔南京必經之地的城北挹江門城樓,展覽面積436平方米,以圖片、實物記錄百萬雄師過大江和解放全中國的歷史。
地址:南京中山北路挹江門城樓
交通:沿中山北路向北,由挹江門城內東側登城步道上城樓
鎮江市句容縣茅山新四軍紀念館
位於茅山腳下,佔地16000平方米,陳列以新四軍蘇南抗日斗爭歷史為主,有各種珍貴文物和歷史資料6000多件,再現陳毅、粟裕、譚震林等老一輩革命家的光輝業績和抗日軍民浴血奮戰的悲壯場面。附近有蘇南抗戰勝利紀念碑,傳在碑前放爆竹,可聞軍號聲。
地址:句容茅山鎮
交通:鎮江旅遊集散中心有旅有專線車,南京發車由寧杭高速天王鎮出口往茅山方向
鹽城新四軍重建軍部紀念館
1941年1月4日,國民黨頑固派在皖南涇縣以10倍兵力圍殲新四軍主力,並隨後宣布撤消新四軍番號。1月25日,根據中共中央命令,新四軍在鹽城重建軍部,陳毅為代軍長,劉少奇為政委。館內有群雕、碑林、展廳和園林,佔地66667平方米,展示新四軍在華中敵後抗戰8年的光輝業績。
地址:鹽城市建軍東路159號
交通:鹽城市區東部文港北路與建軍東路交叉路口
泰州市泰興黃橋戰役紀念館
1940年秋,陳毅、粟裕率新四軍東進與南下的八路軍會師蘇北抗日,遭國民黨頑固派阻撓,新四軍以六千之眾,痛擊國民黨十萬大軍。紀念館由原通如靖泰臨時行政委員會舊址和我國著名地質學家丁文江故居改建而成。附近
E. 紅色文化是什麼
有唱紅歌、閱讀紅書、觀看紅色電影、書寫紅色勵志格言、舉辦紅色專題講座、了解紅軍長征歷程、游歷紅色旅遊景區等。
紅色文化是革命戰爭年代由中國共產黨人、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共同創造並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紅色文化是一種重要資源,包括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其有別於其它文化的根本點在於紅色,紅色代表了權威、勇氣、革命等意義。
中國紅色文化有一個形成、發展、積淀、豐富、創新的文化演進過程,已經經歷或必將經歷包括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各個歷史時期,直到共產主義最終實現的整個歷史進程。
基本含義:
紅色文化有別於其它文化的根本點在於紅色。故此,要探究紅色文化的基本內涵,就必須由紅色談起。中國人的紅色情結與生俱來,其流動在民族的血脈里,遺傳在民族基因中。
華夏民族都是炎黃子孫。炎帝又稱赤帝,是中國的太陽神。古時候,中原人稱南方為炎方,稱炎帝的國土為炎土,稱炎帝的子民為炎人,炎帝的下屬神是祝融,祝融是火神。黃帝的黃字,是太陽初出之色。黃與皇字可以通假,在古書上,黃帝也經常稱作皇帝。甲古文中的皇字,上面是光芒四射的太陽,下面是一個王字,因此,黃帝氏族也是崇拜太陽神、火神和鸞鳳的民族。
F. 紅色文化的價值功能
發掘和利用紅色文化獨特的價值功能,不僅有利於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實踐性,還對打造具有中國特色和世界影響的紅色文化產業新品牌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歷史印證價值功能。紅色文化見證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歷史。近代中國,國家積貧積弱,人民飽受磨難。為拯救國家和人民,無數革命者進行了長期的探索和斗爭並為之流血犧牲,但都無法改變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是中國共產黨勇敢地擔負起歷史的重任,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為中國人民的平等自由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並付出了重大犧牲。僅江西革命烈士紀念堂記載,為革命犧牲的江西籍烈士就達25萬之多。一部紅色文化史忠實地記載了中國共產黨為人民利益而奮斗的歷史,這是其一。其二,紅色文化昭示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的真諦。新中國成立後,隨著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廣泛最深刻的社會變革。鄧小平曾指出:「如果不搞社會主義,而走資本主義道路,中國的混亂狀態就不能結束,貧困落後的狀態就不能改變。」中國共產黨人在建設社會主義的實踐中進行了艱辛的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使中國的社會主義呈現出勃勃生機。三是弘揚紅色文化有利於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是歷史和人民賦予的。傳承紅色文化,解讀革命歷史,有利於幫助人們了解共產黨執政地位的來之不易,有利於鞏固黨的執政地位。
文明傳承價值功能。了解過去,目的是啟迪和指導未來。紅色文化的文明傳承價值功能表現 在:一是紅色文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發展進程中的重要環節。中國共產黨就是先進文化——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從成立的第一天起,就以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在中國革命的征程中,中國共產黨人創造性地形成了指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先進文化——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又傳承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積淀而成的優秀傳統文化和「五四」以來形成的紅色文化,它們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正由於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在毛澤東思想之後,又誕生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無疑,紅色文化具有鮮明的傳承性。二是紅色文化提煉和凝聚了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並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實踐中得以傳承。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的征程中形成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這些精神是紅色文化的精髓,是激勵人們開拓進取、矢志不渝的強大精神支柱,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弘揚這些紅色精神。和平建設時期形成的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就是紅色文化得以傳承的體現。深入發掘紅色文化的傳承價值功能,是培育新的民族精神的現實需要。
政治教育價值功能。紅色文化倡導的是崇高思想境界和革命道德情操,傳播其理念、彰顯其精神有利於紅色革命精神深入人心。一是紅色文化是開展青少年德育的有效載體。紅色文化資源內容豐富,每一處革命遺跡、每一件珍貴文物、每一堂傳統課都是鮮活的教材,都折射著革命先輩崇高理想、堅定信念、愛國情操的光芒。用鮮活的歷史告訴青少年,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建立在他們對祖國深厚的愛之上。一個人對祖國愛得越深,歷史的責任感就越強烈,人生目標就越明確,人生信念就越堅定。古往今來,彪炳史冊的無一不是忠誠的愛國者。紅色資源正是彰顯革命歷史的新平台、新課堂,其感召力是學校和書本不可比擬的。二是紅色文化形式的多樣化,使人們在寓教於樂中受到潤物細無聲的熏陶。近 年來興起的紅色旅遊之火暴是始料未及的,除了人們對那段紅色年代充滿嚮往之外,其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就是人們熱愛一切美好的東西,敬仰那些為理想信念不惜犧牲生命的人。人們在紅色旅遊中能真切地感受到祖國山河是美的,紅色熱土承載的紅色文化也是美的。革命老區豐富的山水人文資源和古樸淳厚的民俗民風,使旅遊者在愉悅中感受山河之美,體驗華夏民族的博大精深,感悟那段烽火連天斗爭歲月的艱辛和今天幸福生活的不易,從而主動地、真誠地接受紅色文化的洗禮和理想信念的教育。通過紅色旅遊這一時尚方式將歷史知識、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傳輸給大眾,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經濟開發價值功能。文化產業在現代經濟結構中已成為新的國民經濟增長點,而紅色文化則是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紅色文化具有良好的知名度和品牌效應,革命老區保留下來的遺址和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既是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發展紅色文化產業的重要資源。革命老區多處於山區,風景優美、生態宜人,把紅色文化、生態文化和古跡文化結合起來,寓思想教育於文化娛樂和觀光游覽中,既有利於傳播先進文化,又有利於把紅色資源轉變為經濟資源,從而推動革命老區的經濟發展,幫助老區人民脫貧致富。近 年來,江西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把江西建設成為紅色旅遊強省和旅遊產業大省,通過舉辦一年一屆的紅博會,全面展示江西的旅遊精粹,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紅色旅遊已成為推動老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紅色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源頭之一,紅色文化的發展創新對於促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在時代的高起點上推動文化內容形式、體制機制、傳播手段創新,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是繁榮文化的必由之路。」
G. 紅色文化調研對實踐地的意義
了解歷史,才能夠更好的傳承歷史,發揚紅色基因。
H. 21世紀,江西文化產業發展勢頭迅猛,紅色、綠色、古色三大特色文化融匯共生,推動著江西文化的發展。向社
(1)①有利於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鑄牢中華民族的精專神支柱;②有利於促進文化屬產業的發展,增強文化軟實力;③有利於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④有利於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沒;⑤有利於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2)①政府應履行好經濟職能,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②政府應履行好文化職能,推動先進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③政府應履行好社會公共服務職能,加強文化設施的建設與完善,為文化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④政府必須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保護好中華民族歷史文化遺產,推動中華民族文化發展與創新,發展人民人眾喜聞樂見的文化。 |
I. 江西紅色文化的是如何生產和演進的
江西紅色文化的是如何生產和演進的?因為江西。是革命老根據地。很多的。紀念館博物館就在那裡形成了在此基礎之上,有很多看到商機的人自然形成了紅色文化產業。所以柱間。就。衍生了,今天的。江西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