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母嬰行業的前景怎麼樣
前景不錯,尤其是放開二胎後,嬰幼兒用品行業屬朝陽產業,市場前景不可限量內 。生活水平提高容後,家長們對孩子在吃喝玩樂方面的消費意識也得到了明顯改觀,不再像過去那樣只是簡單給予寶寶吃飽穿暖,還會給予自己能夠提供的最好的。目前中國母嬰人群高達7000多萬,出生率大1.286%,從這也看出為什麼孕嬰童行業被稱之為朝陽產業。
另一方面,隨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觀念都在發生著改變。其中很明顯的一點就是人們越來越關注對孩子的培養和教育問題。再加上計劃生育國策下導致的獨生子女現象,越來越多的家長對兒童用品的態度有了根本的轉變,從以往的講究實用,有勝於無,到現在的安全為主,寧缺毋濫。尤其是在國內產品質量堪憂的背景下,兒童用品領域走向高端趨勢更加明顯——高端更多的是代表著品質。
針對兒童洗護用品市場向高端化發展這一趨勢,兒童用品廠商和企業就要適時地調整自己產品線,這樣才能讓自己的產品更受歡迎,進而讓自己更具競爭力。
B. 關於母嬰行業的報告有哪些
2019年中國母嬰零售行業分析報告-產業規模現狀與發展前景預測
【報告大綱】
第一章 2016-2018年中國母嬰零售行業發展概述
第一節母嬰零售行業發展情況概述
一、母嬰零售行業相關定義
二、母嬰零售行業基本情況介紹
三、母嬰零售行業發展特點分析
第二節中國母嬰零售行業上下游產業鏈分析
一、產業鏈模型原理介紹
二、母嬰零售行業產業鏈條分析
三、中國母嬰零售行業產業鏈環節分析
1、上游產業
2、下游產業
第三節中國母嬰零售行業生命周期分析
一、母嬰零售行業生命周期理論概述
二、母嬰零售行業所屬的生命周期分析
第四節母嬰零售行業經濟指標分析
一、母嬰零售行業的贏利性分析
二、母嬰零售行業的經濟周期分析
三、母嬰零售行業附加值的提升空間分析
第五節中國母嬰零售行業進入壁壘分析
一、母嬰零售行業資金壁壘分析
二、母嬰零售行業技術壁壘分析
三、母嬰零售行業人才壁壘分析
四、母嬰零售行業品牌壁壘分析
五、母嬰零售行業其他壁壘分析
第二章 2016-2018年全球母嬰零售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分析
第一節全球母嬰零售行業發展歷程回顧
第二節全球母嬰零售行業市場區域分布情況
第三節亞洲母嬰零售行業地區市場分析
一、亞洲母嬰零售行業市場現狀分析
二、亞洲母嬰零售行業市場規模與市場需求分析
三、亞洲母嬰零售行業市場前景分析
第四節北美母嬰零售行業地區市場分析
一、北美母嬰零售行業市場現狀分析
二、北美母嬰零售行業市場規模與市場需求分析
三、北美母嬰零售行業市場前景分析
第五節歐盟母嬰零售行業地區市場分析
一、歐盟母嬰零售行業市場現狀分析
二、歐盟母嬰零售行業市場規模與市場需求分析
三、歐盟母嬰零售行業市場前景分析
第六節 2019-2025年世界母嬰零售行業分布走勢預測
第七節 2019-2025年全球母嬰零售行業市場規模預測
第三章中國母嬰零售產業發展環境分析
第一節我國宏觀經濟環境分析
一、中國GDP增長情況分析
二、工業經濟發展形勢分析
三、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分析
四、全社會消費品母嬰零售總額
五、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分析
六、居民消費價格變化分析
七、對外貿易發展形勢分析
第二節中國母嬰零售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一、行業監管體制現狀
二、行業主要政策法規
第三節中國母嬰零售產業社會環境發展分析
一、人口環境分析
二、教育環境分析
三、文化環境分析
四、生態環境分析
五、消費觀念分析
(共十四章,因網路限字數,第四章以下略)
C. 母嬰行業發展前景怎麼樣
相比老一輩坐月子有諸多禁忌的觀念不同,如今的年輕一代更相信科學地坐月子。隨著二胎政策的推行,2019年月子中心這個市場已成為「孕經濟」的重要爆點。
第一,拼豬寶寶,很多二孩媽媽都成了高齡產婦,精心的備孕懷孕下,當然想讓自己和寶寶得到最專業的照護。大多數這樣的家庭經過多年的打拚,擁有了一定經濟實力,自我意識很重。在重慶,專業的月嫂也不過小1萬,所以,坐月子請月嫂、入住月子中心成為她們最好的選擇。
第二,90年後成生娃主力軍 ,一則關於「為什麼90後愛跳槽」的話題也引起大眾的熱議,這兩者有何聯系呢?
90後們出生在物質較為豐裕的時代,見證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根據人的需求定律推出,人在滿足最基本的生存、安全需求後,會開始尋求精神上的關愛和歸屬感。所以工作也好,生活也罷,她們一定在尋找那個最舒適的自己。
換言之,90後生活壓力小,眼界更高,她們尋求的是跟自己精神世界更匹配的舒適和身心健康的專業服務。月嫂、月子中心的專業性是家裡老人無法替代的。更有老人為了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自願出錢為兒女請月嫂。對於整個育兒家庭來說這是兩全其美的辦法,也是社會發展的大趨勢,未來這一需求還將進一步增大。
月子會所帶動的相關項目迅速發展,針對分娩產婦及新生兒的產業逐步規模化出現,如產後康復,產後美容,產後心理咨詢,新生兒游泳,寶寶紀念品,早早期教育等項目將得到快速發展。月子中心產業將形成多贏利點彼此獨立又互相促進。
D. 母嬰細分領域發展前景如何
中國母嬰行業發展歷程分析
20世紀90年代,母嬰用品專賣店十分稀有,人們對於母嬰用品只有奶粉、紙尿褲等模糊的概念,中國的母嬰行業正處於起步階段;
2000年起隨後的十年內,母嬰產品和母嬰經濟概念逐漸普及,線下零售渠道逐步成熟,線上母嬰類社區以及線下品牌的網上商城模式開始應用廣泛;
2010年後,母嬰產業步入黃金爆發期,電商網購成為母嬰消費的主要場景,垂直細分的母嬰電商、工具以及社區APP逐漸涌現;
2015年以來母嬰行業發展逐漸成熟,未來線下線上消費將逐步打通,差異化經營與精細化運作將成為各母嬰平台的發展主旋律。
母嬰行業貫穿整個孕產周期及嬰幼童成長周期,圍繞准媽媽(備孕)、孕婦、產後新媽媽、嬰幼童等衣食住行樂等相關的產品或服務,按照消費群體可以進一步分為孕婦產品、孕婦服務、嬰童用品、嬰童服務等。
2018年我國母嬰行業市場規模突破3萬億
近幾年,生育政策紅利逐漸釋放、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消費觀念升級等因素推動母嬰市場保持快速發展。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母嬰電商行業市場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母嬰行業市場規模已經突破萬億元。並呈現逐年增長態勢。到了2016年我國母嬰行業市場規模突破2萬億元,截止至2017年我國母嬰行業市場規模增長至26220億元。進入2018年底,我國母嬰行業市場規模突破了3萬億元,達到了31070億元。預測2019年我國母嬰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36073億元左右。
2010-2019年我國母嬰行業市場規模統計情況及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我國母嬰行業發展不利因素分析
——行業整體生產水平不高
當前嬰兒用品消費者呈現出「精明消費」的特點,消費者更認可國外產品的質量,喜歡購買高知名度的品牌產品,這對中國嬰兒用品企業來說無疑是很大的挑戰。當前國內嬰兒用品市場中占據較大比例的是兒童服飾、棉紡製品、食品與奶粉,大多是圍繞吃、穿、用來展開的,相對而言教育與娛樂所佔份額卻比較小。然而在歐美等發達國家,早教與娛樂等產品的市場份額極高,從我國母嬰市場的當前發展情況來看,產業結構不盡合理,且生產集中程度普遍不高;中低檔產品較多、高檔和高科技含量的產品較少;製造加工能力強但研發設計能力弱,貼牌生產多而自主品牌少。我國嬰童產業的整體生產力水平還不高,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不小的差距。
2、嬰童產品質量問題嚴重
我國婦幼嬰童產品的整體質量安全水平不高,質量安全是主要問題。具體來講則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童車、嬰兒車合格率低,主要問題是防護罩、設計結構、安全保護裝置等不合格,極易對兒童造成傷害。二是兒童服裝平均合格率不高,存在PH值和甲醛超標、染色牢度不夠等問題。三是玩具產品質量不合格,存在危險毛球、毛邊、活動間隙過大以及包裝和標識不規范等問題。四是配方米粉、奶粉等添加劑超標,部分小型生產企業的產品存在微生物指標超標或是不按標准足量添加營養強化劑和微生物元素等問題。五是紙尿褲產品實質量不合格,產品由於所含的微生物指標超標、滲透性能差,難以對嬰兒起到其應有的防護作用。
3、市場秩序及競爭環境有待改善加強
嚴格來說,我國母嬰用品行業的發展水平目前仍處於初級階段。在市場需求和利益驅動下,一些小企業和大量家庭作坊式企業在不具備生產條件的情況下私自生產;部分廠商不執行國家標准、產品出廠檢驗把關不嚴等違規行為頻出;更有個別違法分子肆意制銷假貨,帶來大量的假冒偽劣產品。這些行為都嚴重地損害了婦幼嬰童用品產業的良好形象、極大地破壞了正常市場經濟秩序。
總體來說,行業整體存在准入門檻低、市場集中度不高、同質化競爭加劇等問題,導致市場競爭散亂無序,企業發展良莠不齊。相關部門應該引起重視,完善市場監管體系,加強秩序建設,為嬰兒用品行業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
我國母嬰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全面二孩政策
近年來,國家全面二胎政策的出台對於拉動出生人口增長的效果顯著。我國2016年全年出生人口達到1786萬人,其中二孩及以上佔比超過45%;2017年,我國全年出生人口達到1723萬人,二胎新生兒比例提升至51.3%,人數達到883萬人,超過一胎新生兒。該政策的出台所激發的二孩嬰兒潮的到來將改變中國人口的年齡結構,不僅直接促進著新一輪人口紅利的形成和中國潛在經濟增速的提高,還拉動著嬰兒食品、嬰兒玩具、嬰兒服飾及其他特殊嬰兒用品等市場的發展。藉助全面二孩政策,中國嬰兒用品行業的發展勢必會更加迅速。
2、母嬰童消費市場日趨成熟
隨著新一代母嬰人群的誕生,價格不再是購買嬰兒飲品的決定性因素,母嬰人群對產品本身的關注遠高於品牌和價格。一方面,母嬰童行業需求具有剛性,其本身具有一定的非理性特點,加之消費能力和消費觀念的轉變升級,當前消費者的價格敏感度變得更低。另一方面,當前80、90後一代寶媽進入生育高峰期,逐漸成為母嬰產品的消費主力軍,隨著他們育兒理念的進步和經濟條件的改善,質量、實用性以及品牌口碑成為用戶購買母嬰童產品時所考慮的最關鍵因素。他們對質量更好、更實用的產品的支付意願更高,良好的品牌口碑也代表著消費者對品牌、對商品的認可。以上因素均促進了母嬰童消費市場的成熟,也將推動著嬰兒用品行業快速發展。
3、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成為趨勢
隨著母嬰產品品類的日漸豐富,面對眾多的商品,消費者表現出不同程度的選擇困難,渠道對於消費者的影響力正在不斷增強。國內母嬰商品銷售渠道可分為線下和線上兩大類。線下渠道主要包括母嬰連鎖店、商場百貨、日用超市三大類。線上渠道除了品牌商自主開發的網店和海淘之外,主要包括社區電商、綜合電商和垂直電商三大類。近年來,國內各區域母嬰市場格局逐步衍生出新的發展趨勢,產業資源開始向零售商手裡集中,渠道為王、決勝終端成為許多企業和品牌的共識。隨著產業的發展,線上和線下渠道也逐漸向彼此延伸,形成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全渠道零售業態。
E. 母嬰行業發展趨勢
由於消費升級與出生人口的增長,近年來我國母嬰市場增速迅猛。預計母嬰行業市內場規模容的年均增速將會保持在15%以上,到2020年該市場更是有望達到4萬億元。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母嬰行業的機遇挑戰與應對策略專項咨詢報告》的統計,「十三五」期間每年的新生兒數量在1800萬左右,如果人均年消費能達到1.5萬元,那麼每年將會為母嬰行業帶來數千億元的增量空間。
另外,如今母嬰消費越來越趨於高品質,消費升級的態勢越發明顯,最重要的是:這一趨勢正逐漸從一二線城市過渡到三四線城市,因此從母嬰企業的長遠發展來看,三四線城市將會成為母嬰企業開拓市場的重心。
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品質、品牌也成了母嬰市場的重心。新生代父母更注重產品的專業型、產品質量,這種心理促使他們更願意為好產品支付較高的溢價。
與國外發展較為成熟的母嬰市場相比,我國的消費結構需要改變。如今在母嬰市場中占據較大比例的是兒童用品、棉紡製品、食品與奶粉,大多是圍繞吃、穿、用來展開,相對而言教育與娛樂所佔的份額比較小。然而反觀發達國家,其母嬰市場中早教與娛樂產品的市場份額極高,因此從我國母嬰市場的發展趨勢來看,未來勢必也會在產業結構上向這兩個方向上轉移。
F. 母嬰用品行業發展前景怎麼樣
前景不錯,尤其是放開二胎後,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嬰幼兒洗護用品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嬰幼兒用品行業屬朝陽產業,市場前景不可限量 。生活水平提高後,家長們對孩子在吃喝玩樂方面的消費意識也得到了明顯改觀,不再像過去那樣只是簡單給予寶寶吃飽穿暖,還會給予自己能夠提供的最好的。目前中國母嬰人群高達7000多萬,出生率大1.286%,從這也看出為什麼孕嬰童行業被稱之為朝陽產業。
另一方面,隨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觀念都在發生著改變。其中很明顯的一點就是人們越來越關注對孩子的培養和教育問題。再加上計劃生育國策下導致的獨生子女現象,越來越多的家長對兒童用品的態度有了根本的轉變,從以往的講究實用,有勝於無,到現在的安全為主,寧缺毋濫。尤其是在國內產品質量堪憂的背景下,兒童用品領域走向高端趨勢更加明顯——高端更多的是代表著品質。
針對兒童洗護用品市場向高端化發展這一趨勢,兒童用品廠商和企業就要適時地調整自己產品線,這樣才能讓自己的產品更受歡迎,進而讓自己更具競爭力。
G. 現在母嬰行業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縱觀過去這快速發展的四年,中國母嬰行業可以說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企業數量及產品品牌,業務種類及服務模式,都出現了膨脹式的增長,當然這中間發生過的幾次大的奶粉事件對整個行業也帶來了相當大的損害,尤其是國產品牌在消費者群體中的公信力大大下降。
1. 更多的進口產品將會進入國內母嬰市場。
連續發生的國產奶粉事件,讓官方及民眾都對國內奶製品企業的運營監管及職業操守產生了極大的不信任,因此官方開始了針對生產性奶企的統一治理,3月1日將是很多奶企的大限,如果此輪未能通過,這些奶企將只能停產整頓。這些停產必將會讓出一部分的市場空間,而眾多的進口貿易商絕對不會對此坐視不理的,所以,2011年將會有更多的進口奶粉品牌爭食廣大中國寶寶口糧的這個蛋糕。除了奶粉,其他產品,包括牛初乳,洗護等品類也都將有不少國外的新產品進入中國。因為除了上述的奶企公信力下降的外因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內因就是國內母嬰用品市場自身的成熟和發展,也給更多的國外產品帶來了機會和空間。國家十二五規劃,一個很重要的目標就是要給國民漲工資,工資的上漲直接的結果將是促成消費能力的提升。以國人對下一代超強的關注度,這種消費能力的提升,將會對母嬰用品的銷售產生很大的促進。
2. 二三線城市的渠道之爭將會是廠商之間較量的重頭戲。
過去幾年的發展,由於市場更多的集中在一線城市、省會等大城市,市場容量相對有限,所以不少品牌還是以省代為主要模式。但隨著二三線城市的消費能力的提升,目前大部分品牌都以市代為主要模式來運作。國家十二五規劃漲工資的重心區域,也是二三線城市,所以二三線城市母嬰消費市場的增長速度,會遠遠超過一線城市的速度。而二三線城市的母嬰渠道又比較薄弱,正處於建設初期,所以這部分市場空間,將會是眾多廠商不可缺失的競爭之地。
以國內母嬰市場當前形勢來看,有一部分產品已經處於了過剩的臨界狀態。所謂得渠道者得天下,所以對於二三線城市的渠道之爭,將會短兵相接,爭先恐後。
3. 一線城市單店數量越來越少,二三線城市開店越來越火。
一線城市以及部分省會城市,母嬰連鎖企業的勢頭越來越猛,風投資金的介入,更加催生了連鎖企業的擴展勢頭。所以,這些城市的市場空間基本都被連鎖企業蠶食了,偶爾有幾個單店依靠良好的客情關系維持的不錯,但長線來看,在供貨商端,單店的話語權會越來越小,所以最終也很難與大型連鎖抗衡。國內地產等行業的收緊,將會促使更多的資金介入母嬰連鎖企業的發展,所以在這些城市,單店的生意會越來越難做,進而數量將會越來越少。
二三線的一些地級城市,形勢則會相反。這些城市的母嬰消費正處在快速提升的階段,城鎮化的進程也會產生新的消費空間,所以,2011年,這些城市的母嬰店將會更多的開業。
H. 母嬰行業的現狀和痛點嬰兒花母嬰生活館
消費升級、新產品推出驅動母嬰行業持續穩定增長
母嬰產業是從人群年齡角度劃分出的一個跨行業、跨部門的綜合產業群,是為滿足孕產婦及0-12 歲階段嬰童用戶的衣、食、住、行、用、娛、教等需求而形成的消費產業體系。消費升級、新產品推出是驅動大部分母嬰品類增長的主要動力,以奶粉品類為例,高端化趨勢非常顯著:2003-2016Q3,嬰兒奶粉線下平均價格保持11%以上的年度復合增速,線下市場超高端和高端奶粉銷售額佔比接近50%,結合母嬰消費具有質量要求高、價格相對不敏感的特性,產品創新和消費升級有望推動母嬰市場持續穩定增長。
2011年11月,國內各地全面實施雙獨二孩政策,2013年12月,開始實施單獨二孩政策,2015年底,全面二孩政策開啟,與之對應的2012、2014和2016年出生率較上年均有顯著提升。
2018年中國母嬰行業市場規模分析預測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母嬰電商行業市場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母嬰行業市場規模已達1.3萬億元。2014年中國母嬰行業市場規模達到2萬億元。截止到2017年中國母嬰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了2.9億元。預計2018年中國母嬰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3.2萬億元。未來市場規模的整體增長率將逐漸趨於穩定。2017年母嬰線下渠道市場佔比78%,線上渠道佔比22%。
到2018年間的高速發展期間,淘寶、京東、亞馬遜等紛紛經營母嬰渠道,綜合電商平台成為母嬰網購的主要方式;並購整合成為行業主基調,行業集中度有所提升。線上線下全渠道經營的新零售模式將成為頭部廠商的發展趨勢,為母嬰用戶提供全方位的綜合服務。
2012-2018年中國母嬰行業市場規模統計情況及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胎政策」出生小高峰疊加消費升級驅動母嬰市場快速發展,母嬰行業向前發展的主要動因更偏向於消費升級。「二胎」政策下二孩佔比不斷增大,二孩家庭在母嬰市場的消費能力不容小覷,目前生二胎的基本已經具備一定的經濟實力了。由於當前消費習慣、消費理念和消費需求等多方面升級,母嬰產業整體規模預計將會不斷向好發展,母嬰市場中高端領域或將持續擴大。
母嬰線上、線下渠道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母嬰渠道龍頭公司受到國內外資本追捧,線上流量紅利消退,加強社交和差異化優勢,線下搶占連鎖市場,優化購物體驗,未來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