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文化產業增加值
增加值率指在一定時期內單位產值的增加值
例:工業增加值率指在一定時期內工業增加值占工業總產值 的比重,反映降低中間消耗的經濟指標
例:物流產業增加值
物流產業增加值是指由交通運輸業物流增加值、倉儲物流業增加值、批發物流業增加值、配送加工包裝物流業增加值和郵政業物流增加值構成。物流產業增加值是反映物流業發展的核心指標。
1991年我國物流產業增加值為2257億元,2002年為7133億元(2003年為7880億元),增長2倍多,年均遞增11%,高於同期GDP年均增長約1個百分點。其中增加值發展最快的是配送、物流加工、包裝,12年平均增長17.6%,倉儲物流為16%,批發物流為13.4%,郵政業物流為12.7%,交通運輸物流為8.6%。物流產業增加值占第三產業的增加值的比重1991~2002年平均為24.8%。
例:第三產業增加值
國民經濟中除第一、第二產業之外的部門。包括的范圍各國因對三個產業劃分不同而不完全相同。我國國家統計局1985年4月對三個產業的劃分是:第一產業為農業(包括林業、牧業、漁業等);第二產業為工業(包括採掘業、製造業、自來水、電力、蒸汽、熱水、煤氣)和建築業;第三產業是除上述一、二產業以外的其他各業,主要包括流通部門、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的部門、為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質服務的部門。第三產業的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程度的重要標志。新中國成立後的二十多年,我國第三產業有所發展,但基本上處於被抑制狀態。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才獲得了新的生機。為適應加快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新形勢,中共中央、國務院於1992年6月16日做出《關於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決定》,確定發展第三產業的目標是:爭取用十年左右或更長一些時間,逐步建立起適合我國國情的社會主義統一市場體系、城鄉社會化綜合服務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第三產業的增長速度要高於第一、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和就業人數占社會勞動者總人數的比重,力爭達到或接近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中共十四大報告指出:「發展我國商業、金融、保險、旅遊、信息、法律和會計審計咨詢、居民服務等第三產業,不僅有利於促進市場發育,提高服務的社會化、專業化水平,提高經濟效益和效率,方便和豐富人民生活,而且可以廣開就業門路,為經濟結構調整、企業經營機制轉換和政府機構改革創造重要條件。要發揮國家、集體、個人三方面的積極性,加快第三產業的發展,使之在國民生產總
❷ 簡述中國文化產業發展之路
中國的文化產業伴隨改革開放產生,發展壯大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推進第三產業發展的九十年代。
八十年代中期,一些文化單位在以文補文工作中開展經營活動,部分單位試行企業化經營管理,使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商品屬性顯露出來。進入九十年代,鄧小平視察南方的談話發表,黨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國家頒布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方針政策,對文化產業發展提出挑戰也帶來了機遇。文化產業開始進入加速發展時期。根據目前掌握的資料,1990年至1998年全國文化系統文化產業的增加值由12.1億元,增加到83.7億元,增長了6倍;文化產業機構由6.8萬個,增加到9.2萬個,增長了35%;從業人員由49.5萬人,增加到72.1萬人,增長了46%。與此同時,社會所辦的文化產業發展更為迅猛。1990年,社會所辦的文化產業在總量上還遠遠小於文化系統,但到1998年,社會所辦文化產業,的機構總數已經是文化系統的2.7倍,從業人員為1.5倍,所創增加值為1.5倍。初步形成了由文藝演出市場、電影電視市場、圖書音像市場、文化娛樂市場、文化旅遊市場、藝術培訓市場、廣告傳媒市場等門類構成的文化市場框架體系。
在看到文化產業加速發展的同時,必須看到目前我國文化產業發展還不充分,總量規模偏小、社會化、產業化程度低、結構不合理,尚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根據目前掌握的材料,1998年全國文化產業增加值(廣播電影電視、新聞出版)僅占國內生產總值的0.26%,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0.8%。而一些發達國家文化產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1997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文化娛樂消費支出(部分項目合計)僅占其經常性消費支出的2.35%,這種狀況不僅遠遠低於發達國家,也低於一般的發展中國家。
隨著新世紀的到來,國民收入水平將逐步提高,閑暇時間增多,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會有大幅度提高文化消費市場潛力巨大。因此我們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有效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增長,把它塑造成下一世紀的經濟增長點。
❸ 經過多年的發展,山東省文化產業增加值已超過1200億元,但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還較低。2010年全省文化產業增加
①發揮市場在文來化資源配置中的自積極作用,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和良好的市場秩序,促進文化資源合理配置。 ②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發揮財政稅收在文化資源配置中的作用;落實和完善文化經濟政策,對文化產業予以支持。 ③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擴大文化消費,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完善現代文化產業體系,改造提升傳統文化產業,促進新興文化產業發展。 ④推進文化科技創新,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勞動者素質,創新文化管理體制,加快構建有利於文化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 ❹ 你好,請問你上次想找的各省文化產業增加值都找到了嗎是通過哪些途徑找到的呢我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 沒找到。如果你認識統計局的人,可以去找找看,可惜我不認識。 ❺ 發展文化產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滿足人民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2011年10月黨的十七屆六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