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西大同新區的未來規劃
一、基本思路
、御東區是大市今後20年城市發展的主要方向,是主城區、口泉地區、文瀛湖地區「一主兩副」結構形態的「一副」區域,御東區分區劃主要依據大同市總體規劃和大同市市委、市政府城市發展東移的戰思想,及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戰略。
2、根據大同市特點從市情出發進一步解決大同城市建設發展與大同古城保護的突出矛盾。
3、根據御東區的特點,利用御河以及文瀛湖地理區位優勢,突出生態環境建設,改善人居環境質量,突出歷史文化文脈聯系,形成河湖呼應、綠地簇搖擁、城在綠中、綠在園中的生態園林風貌。
二、規劃范圍和原
1、規劃范圍:
(1)規劃控制區范圍:北到就包鐵路,南到就大高速公路,東到新改線208高速公路,西至御河東岸,總用地面積為77平方公里。
(2)規劃建設用地控制范圍:北至京包鐵路,南至從大同市主城區開源街向東延伸過御河新建的城市交通快速路,東到了新改線後的208高速公路,西至御河東岸南北向道路,總用地面積為46平方公里。除文瀛湖及湖周圍的防護林地和建設備用地,規劃期內實際建設用地約28平方公里。
(3)規劃留有適應城市發展變化的空間和餘地,充分體現現實性和可操作性。
三、性質與規模
1、性質御東區是大同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全市高新技術產業、文化教育事業、具備生態綠化和功能完善的綜合性新市區。
2、戰略目標御東區將依託開發區及雁北師院,發展高新節能,術產業,發展高教科研事業,依託文瀛湖和御河兩岸綠化帶。發展聯系主城區中心綠化景觀軸和生態林區經濟。發展旅遊業,推動大同市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並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利用御東區區位優勢,大東街過御河大橋商貿文化軸的旺盛人氣,強化商貿集散功能。
3、主導產業高教科研文化教育業,高新技術產業,旅遊業。
4、規模控制用地規模46平方公里,建設用地28平方公里。人口規模約20萬人
四、功能分區及結構
1、主導功能:行政管理;高新技術產業;商貿物資集散;高教科研基地;交通運輸業;旅遊業;生態園區;居住等。
2、規劃結構:(1)「二心三軸」
二心:城市功能建設核心;城市生態建設核心。
三軸:城市功能發展軸;商貿文化發展軸;空間聯系軸。
五、土地利用規劃
1、居住用地規劃
御東區的居住用地為676.23公頃,佔分區建設用地的24%。到2020年,按20萬人口計算,每人平均佔地33.81平方米。
居住用地組成:住宅用地、居住區級和小區級公建用地、公共綠地、道路廣場用地。
(1)規劃原則
①根據總體規劃對御東區的要墳,充分考慮御東區為新區建設的特殊的情況,結合現狀按規劃路網格局,合理布置居住區用地。
②居住區規劃設計要嚴格執行國家「居信區規劃設計規范」,居住區內各級道路,布局合理,做到通而不暢,順而不穿,人、車分流,居住區內應按規范要求布置中、小學、幼托、衛生院、門診所、商場等有關基礎服務設施。重點做好小區內的綠化、小系、游園、小品等環境設計。從而為居民營造一個空氣新鮮、景色宜人、寧靜舒適的優美環境。
③住宅建設要高起點、高標准,要把居住環境建設放在首位,生活配套設施建設同步進行,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范、標准進行建設。
④住宅規劃設計要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思配,重視住宅單體設計、環境設計、環境設計,滿足日照、通風等標准。
(2)規劃布局 根據分區規劃的結構,自然地形,城市道路界線等因素,居住用地共分為四個居住區,三個居住小區,北部一個居住區,居住用地135.43公頃,容納人口4.2萬人,人均用地32.25平方米;中部為三個居住小區,西邊為一號居住小區,居住用地50.51公頃,容納人口1.5萬人,人均用地33.67平方米;二號小區,居住用地36.5公頃,容納人口0.9萬人,人均用地40.56平方米;三號小區,居住用地32.69公頃,容納人口0.8萬人,人均用地40.86平方米,這兩個小區均為二層別墅區。
南部落分為三個居住區,從西往東依次為一號居住區,居住用地168.69公頃,容納人口5萬人,人均用地33.74平方米;二號居住區,居住用地141.48公頃,容納人口4.4萬人,人均用地32.15平方米;三號居住區,居住用地78.07公頃容納人口2.4萬人,人均用地32.53平方米。湖東開發區預留一塊住宅用地,保留一所市級重點中學(一中分校),一所小學,可安排0.8萬人。
2、公共設施用地規劃
①行政中心:布置在迎賓大道的北側佔地面積約13.65公頃,在行政中心將規劃建設市級許政辦公建築群,前面設市政廣場,佔地約14.00公頃,文場內布置綠化帶、花壇、噴泉、雕塑等建築小品及停車場和群眾集會廣場。在道路南側規劃預留兩塊發展用地,而積約47.00公頃,用於今後市屬及區級各有關局辦及企事業單位和省屬大型企、事業單位、行政辦公等管理機構發展用地。
②文化藝術中心,布置在迎賓大道的南側,佔地面積約25.43公頃,其內將分別布置市級圖書館、科技館、文化藝術中心,青少年宮,劇院、博物館等。
③商務中心,布置在沿迎賓大道北側,行政中心的東側,佔地面積約29.53公頃,規劃布置為金融、銀行、貿易大夏、辦公寫字樓、商業洽談、四星級以一賓館等,配套各類服務設施形成全市金融業、商貿洽談、辦公的商務中心。
④會展中心,布置在商務中心的東側,佔地面積約27.32公頃,分別布置多類大型展館,以滿足舉辦國家及省級、市級等大型各類商貿展示會的需要。
⑤體育活動中心,布置在會展中心東側佔地面積約35.07公頃,與文瀛湖兩岸布置的體育化園相呼應,組成大型體育活動中心,布置體育場及各種球類比賽所需國際標准件的本育館、訓練館等。中心建成後將可舉辦國內、國際大型運動會。
⑥商業服務中凡:延續主城區東關商業中心,過御河橋在二叉路段內布置御東區商業服務和商品集散地,佔地面積為60公傾,布置各種商場、商店、小商品及為居民服務的各種生活服務設施,形成商業服務發展軸。
⑦高教科研文化教育中心,依託現有的雁化師院東至文瀛湖綠化帶布置科研文化教育中心,佔地面積為238.42公頃,為雁北師院的擴建及今後發展高校科研機構新建各類大中專學校提供建設用地,中心將逐步建成大同市科研教育文化區。
⑧醫療衛生設施:全區共布置三所綜合性醫院,保留原有的大同市工人療養院,總佔地面積為41.29公頃,它將與居住區、居住小區內布置的社區級醫療衛生丫、門診所共同組成一套醫療設施完整服務便捷的醫療衛生保障體系。
⑨其它公建設施用地:在區內中部綠化景觀帶附近,布置一所養老院。
2. 大同源達萬程航空產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大同源達萬程航空產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是2017-07-10在山西省大同市注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專(非上市、自屬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山西省大同市開發區上海槽河涇大同國際創新創業園1430號。
大同源達萬程航空產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140200MA0HKA586N,企業法人張瓊,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大同源達萬程航空產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航空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開發、技術轉讓;化工產品(不含危險品)、通用機械設備、通用飛機及零部件、民用航空器材、機場各種地面機具、儀器設備、供油設備、汽車及零配件的銷售、租賃;研發;民用航空器生產:生產通用飛機及配件、航空材料;通用飛機及其附件的修理及維護(以上范圍憑此證辦理相關許可證後方可經營);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會議及展覽展示服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大同源達萬程航空產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對外投資1家公司,具有0處分支機構。
通過愛企查查看大同源達萬程航空產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3. 大同裝備製造產業園區屬於國企單位嗎
不哇
4. 大同黃花產業如何做到可持續發展
大同的這個產業要做到可持續發展,首先要有規模大,然後質量一定要做得好,另外民生不能夠做,差了,要保護好這個資源,另外就是結合現在的科技不斷的培育和發展這個產業。
5. 亳蕪產業園區的發展及現狀
工業園產業初步定位以現代裝備機械製造業、電子信息為主導產業,結合生物回制葯、現代服務業,力答求錯位發展,形成特色產業。在做好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的同時,管委會立足產業定位,主動出擊招商,有針對性地登門拜訪企業300多家,網路聯系企業100多家,發放邀請函200多份,50多家企業先後來園區進行考察。
在亳州市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次提及加快亳蕪產業園區力度。在亳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主要目標任務分解表的通知中,將發展目標具體加快亳蕪工業園建設,實施園區路網工程,力爭入駐企業10個以上。
2012年2月23日上午,亳蕪現代產業園區首批項目舉行集中開工儀式,標志著亳州蕪湖現代產業園區項目建設全面啟動。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方春明,市委副書記、市長沈強,市委副書記時俠聯出席儀式並為項目培土奠基。 本次集中開工的五個項目分別是安徽閣雲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安徽閣雲電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安徽瑞特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亳州華宇新材料有限公司、安徽國信建設集團標准化廠房項目。
6. 山西大同開發區在哪
山西大同開發區位於大同城東6公里處文瀛湖東畔,地勢平坦,風景版優美,南靠大秦權鐵路湖東編組站,大塘公路與京大高速公路沿區南邊而過,大陽公路貫穿區內,北倚京包鐵路,東鄰大准鐵路解庄站。
距大同民航機場5公里;城南片位於大同市區南端新建南路兩側的黃金地段,是理想的投資建設、經濟技術合作、開發的區域。
(6)大同航空產業園區發展規劃擴展閱讀
大同經開區圍繞「一區多園、產城融合」的發展思路,已經建成醫葯工業園區、裝備製造園區、高新技術園區、現代服務園區、御東園區五大產業園區,初步形成了以醫葯和裝備製造為支柱,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通用航空、商貿物流、食品加工為輔助的產業布局。
目前,正在打造通航產業園區、「氫都」新能源產業園區、大數據產業園區、中銀紡織產業園區等特色產業園區。與中科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全科盟合作項目的落地,將進一步助推全區經濟創新驅動、轉型發展。
7. 青白江大同工業園會搬遷到歐洲產業園嗎
有這方面的規劃,現在的工業園將逐步成為智能產業園,還有就是青白江四周確實無地可用了,會限制城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