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江西林業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

江西林業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

發布時間:2020-12-29 12:57:53

Ⅰ 江西省林業廳的主要職能

一、貫徹國家林業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研究擬定全省森林生態環境建設、森林資源保護和國土綠化的方針、政策,組織起草全省地方性林業法規、規章,經年批准後監督實施。二、擬定全省林業發展戰略和中長期發展規劃、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三、組織開展植樹造林,封山育林工作;組織、指導以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和防沙、治沙工作;組織管理國家、省林業重點生態工程的建設;指導各類商品林(包括用材林、防護林、經濟林、薪炭林、特種用途林、竹林)和葯用林以及風景林的培育和發展;指導、監督林木種苗和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工作;指導國有林場、森林苗圃、森林公園以及基層林業工作機構的建設和管理。四、組織、指導森林資源的保護管理工作;組織全省森林資源調查、動態監測和統計;審核並監督森林資源的使用;管理森林資源的有償流轉,組織編制森林採伐限額,經省政府批准後監督執行;監督木竹的憑證採伐和運輸;組織、指導林地、林權的管理並對依法應由國務院和省政府批準的林地徵用、佔用進行初審。承擔省政府調解處理山林權屬爭議辦公室的具體工作。五、組織、指導陸生野生動植物資源的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負責瀕危物種及其產品出口的審批和報批工作;指導省屬森林、野生動物和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工作。六、擬定林業產業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對林業產業實行宏觀管理;指導林業產業體系的建設和發展;管理林區公路。七、指導管理林業基本建設、多種經營和技術改造工作;組織申報重點林業建設項目;監督管理國有林業資產;負責省級林業資金的籌集和管理,負責全省林業基金的徵收、使用和管理。八、指導森林公安工作;管理森林公安隊伍建設;組織、協調重大森林案件的查處工作。九、負責林業科技和人才培訓工作;管理、督促林業科技項目的實施;歸口管理全省林業外事和對外經濟技術交流工作;指導全省林業隊伍建設;組織協調有關國際公約的履約工作。十、承辦江西省綠化委員會和省人民政府森林防火總指揮部的具體工作;指導、協調、督促公民義務植樹和部門造林綠林;指導森林防火工作。十一、承辦省人民政府交辦的其它事項。

Ⅱ 江西省林業廳的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能,省林業廳內設9個職能處室。
(一)辦公室。
負責文電、會務、機要、檔案等機關日常運轉工作;承擔宣傳、信息、安全、保密、督查、信訪、政務公開工作;指導全省林業生態文明和生態文化建設相關工作。
(二)政策法規處。
提出全省林業及其生態建設的方針、政策建議;組織起草地方性林業法規、規章;指導、協調全省林業行政執法和執法監督工作;協調督促重大林業行政案件的查處,承擔林業行政應訴、行政復議和聽證相關工作;管理林業行政許可工作。
(三)造林經營處。
指導植樹造林、封山育林以及以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防治水土流失的工作;指導各類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培育和經營;組織指導、監督管理林木種苗生產、流通和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和預測預報工作;指導全省林場、森林苗圃、森林公園的建設和管理。組織實施林業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措施。
(四)林政資源保護管理處。
開展組織全省森林資源、陸生野生植物資源、濕地的調查、動態監測和評估;組織編制全省森林採伐限額;指導、監督木竹的憑證採伐與運輸;負責木竹經營(含加工)許可的審批及監督管理;監督管理林地徵用、佔用和林地開發利用工作,承辦全省對依法應由國務院和省政府批準的林地徵用、佔用的審核、審批;指導、監督管理全省陸生野生動植物資源的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疫源疫病監測;指導、承擔全省森林、陸生野生動物和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管理;監督管理全省陸生野生動植物進出口。
(五)林業改革發展處。
承擔組織指導全省林業改革和農村林業發展的工作;指導、監督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方針政策的落實;擬訂農村林業發展、維護農民經營林業合法權益的政策措施並指導實施;組織實施並監督管理全省林權登記、發證工作,指導農村林地林木承包經營、流轉工作;指導全省林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
(六)計劃財務處。
組織、指導全省林業及其生態建設的生態補償制度的建立和實施;編制和組織實施部門預算;承辦全省林業基本建設和財政投資項目審查報批工作;指導全省林業基金的徵收管理;指導監督各項林業資金的管理;監管省級林業國有資產;指導全省林業會計工作;負責林業統計工作,指導林業利用外資工作。
(七)科學技術與國際合作處。
指導林業實用技術的應用和科技成果的推廣;組織實施林業科技攻關和成果應用;承擔全省林業標准化、林業技術監督、有關植物新品種保護、管理的有關工作;監督管理林業生物種質資源、轉基因生物安全;承辦江西省林業國際合作與交流的有關工作,指導全省林業系統的涉外工作。
(八)省人民政府調解處理山林權屬爭議辦公室。
指導全省山林權屬爭議調解處理工作,承辦省內跨設區市山林權屬爭議調解處理,協調跨省山林權屬爭議案件辦理。
(九)人事教育處。
承擔廳機關和直屬單位的機構編制、幹部人事、勞動工資、安全生產工作;擬訂林業人才培訓和教育發展規劃,指導林業專業隊伍建設。
省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省林業廳防沙治沙管理辦公室)。承辦省綠化委員會的具體工作;指導、協調、督促公民義務植樹和部門綠化工作;指導管理荒漠化防治和防沙治沙工程建設;監督管理古樹名木保護工作。
省人民政府森林防火總指揮部辦公室。承辦省政府森林防火總指揮部的具體工作;指導、監督全省森林防火、滅火工作;承擔森林火險預警監測,發布森林火險預報和森林火災信息;組織、指導、協調武裝森林警察部隊、航空護林站和專業森林撲火隊伍的防撲火工作;協調地方、部門之間有關森林防火的重大問題。
離退休幹部處。負責機關離退休幹部工作,指導直屬單位的離退休幹部工作。
直屬機關黨委。負責廳機關和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
紀檢組(監察室)。為省紀委(省監察廳)的派駐機構。

Ⅲ 2020年江西林業補助什麼事發放

那年江西林業補助什麼時候發放?我家隔了幾年都沒發放了

Ⅳ 江西省林業廳的主要領導

我九江市修水縣溪口鎮大石口村八組村民,83年發放林權證,三組周仕玉錯認內,錯發給他的林權證容,現在周仕玉拿林權證出賣山林採挖,這遍山是改革開放分給我的,至現在才知道林權證發給了周仕玉,希望領導要跟我作主,

Ⅳ 江西林業是什麼

(forestry of Jiangxi Province)

(李明志)

據中國1977~1981年森林資源清查統計,江西省森林面積為546.23萬公頃,森林覆蓋率32.8%,活立木總蓄積量30261.08萬立方米。森林主要分布在省境內東、南、西三面山區和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水五大水繫上游及其兩岸。木本植物有2000種以上,主要樹種為杉木、馬尾松、毛竹、油茶等。森林中有許多珍稀動物,具有經濟價值的獸類48種,鳥類166種。歷史上江西森林資源豐富,三國時期,江西屬吳國統治范圍,現出土之三國墓葬,木棺多為杉木、楠木製作,且多用整段大木刳制而成。宋代江西森林破壞極其嚴重,其原因:①宋代經濟重心南遷,人口激增,造成田盡而地,地盡而山;②商品竹木要求驟增;③瓷業發展,俗曰:「一里窯,五里焦」;④紙張供四方之需;⑤外貿發達,對船隻需求增加;⑥人民生活對薪炭之需求。元代統治者累次下令「馳山禁」,使森林又一次遭受重大損失。明代王朝在江西製造大型海動船,又伐大木建宮殿。此外,明代華僑從菲律賓引進番薯,農民競相種植,在丘陵山地大范圍毀林開荒。由於森林的破壞和木材商業的興起,促進了人工林的發展。江西的杉木史稱「西木」,安福縣的「陳山杉」更為有名。國民黨統治時期,大量濫伐,特別是30年代對紅軍五次圍剿,森林破壞慘重。

1949年後,江西省林業發展較快。從50年起先後辦起了200餘處國營墾殖場和大批國營林場、采育場。為了加強領導,省人民政府批准了崇義、遂川、樂安、銅鼓、修水等17個縣、3個區和6個以林為主的省屬國營墾殖場為林業縣(區、場)。並建有廬山、九連山、武夷山、官山、井岡山、祧紅嶺梅花鹿、鄱陽湖候鳥、靖安大鯢等8個自然保護區,面積8.9萬公頃。1949~1983年造林保存面積達140萬公頃,營造河網林731公里,護岸護壩林1564公里。為開發建設林區,修林區公路6000公里,森林鐵路99公里。

江西省設有林業廳及廳屬林業勘察設計院。全省共有國營林場96個,國營苗圃80個,省、地、市林業科學研究所或林業技術推廣站70多個,中等林業學校2所,森工技校1所。江西農業大學設有林學系。經過鑒定的全省林業科研成果有70多項,其中馬尾松毛蟲發生規律和紅壤低丘栽杉的研究、土棲白蟻分飛規律的探討、木竹過壩機的改裝等五項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勵。

Ⅵ 江西省林業廳的直屬機構

省森林公安局:該省的森林公安機關於1981年經省政府同意恢復組建。省森林公安局前身是省公安廳治安處森林治安科,1987年1月成立江西省林業公安處,1990年更名為江西省林業公安局,1998年根據《森林法》更名為江西省森林公安局。在各級黨委、政府領導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省森林公安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全省現有森林公安機構406個,其中省局1個、設區市局11個、縣(市、區)局90個、派出所304個(其中124個兼管所在鄉鎮社會治安)。2002年機構改革時,省林業廳「三定」方案明確規定:省森林公安局為省林業廳負責森林公安工作的下屬處級行政機構,實行公務員制度;省公安廳「三定」中明確規定:省森林公安局列入省公安廳序列,受主管部門和省公安廳雙重領導,省森林公安局為省公安廳負責組織、指導查處森林刑事和治安案件的職能部門,業務工作以省公安廳領導為主。省森林公安局列為省公安廳第21處,同時又稱「江西省公安廳森林警察總隊」。
省森林工業局。 一.概況沿革:江西省森林工業局成立於1953年。2003年11月,經江西省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復同意,列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2007年9月經省委、省政府批准,列入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管理單位。江西省森林工業局內設黨委辦公室、行政辦公室、計劃財務科、林業產業行業管理科、直屬企業管理科、林業公路管理科、老幹部科、總務科、產業協會辦公室等9個科室。 江西省森林工業局現有領導幹部9人:王琅(局長、黨委副書記),王連茂(黨委書記),肖民(副局長、林業公路管理總站站長、黨委委員),陳宏(調研員、黨委委員),彭鐵英(副局長、黨委委員),李佑忠(總工程師),王曉農(副局長),鄭江宏(副調研員),蔡恆義(副調研員)。 二、主要職能:負責編制全省林業產業行業的發展規劃和行業管理工作,並指導實施;負責全省木竹生產與加工、林產化工、木竹漿造紙以及松脂採集和松香等森林資源利用的行業管理;承辦木材經營加工許可項目的初審;承辦全省木材經營(加工)單位清理整頓管理工作;負責全省林區公路管理;負責指導木竹及其他林產品市場的建設和運行,維護木材經營加工行業平等競爭秩序;承擔全省木竹檢驗、林業產業行業協會等中介服務機構的管理工作;承擔全省林業系統安全生產和防汛抗旱的指導檢查工作以及省農業產業化經營辦公室交辦的有關工作;負責省屬森工單位的管理及森工行業財務和統計工作。
省林木種苗和國有林場工作總站,主要職能如下:1、宣傳和貫徹執行有關林木種苗、國有林場、森林公園法律法規和政策。2、國有林場及省級森林公園的設立、合並、改變經營范圍或者變更隸屬關系行政許可的審核、審批。3、負責全省林木種苗、國有林場、森林公園和森林旅遊建設法規、規章、規劃、技術規程和標準的擬定工作。4、負責全省林木種苗、國有林場、森林公園和森林旅遊工程項目的篩選、審核、報批,工程建設的管理、監督、檢查工作,項目資金的安排與管理工作。5、組織、指導全省林木種苗生產經營管理、品種(良種)選育、種質資源管理及技術推廣與交流合作等工作。6、審核發放《林木種子生產許可證》、《林木種子經營許可證》。7、對全省范圍內的林木種苗進行監督管理,對違反國家林木種子、苗木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實施行政處罰。8、指導全省林木種苗質量監督、檢驗與執法隊伍建設,組織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培訓,處理、協調林木種苗執法中的重大爭議和交叉問題。9、組織、指導全省國有林場改革與發展工作。10、負責全省森林公園的建設管理、國家級森林公園的審核與報批、省級森林公園的行政審批工作。負責國家級森林公園設立、合並、改變經營范圍或者變更隸屬關系行政許可審核上報。11、組織省級以上森林公園總體規劃的評審,指導和規范森林公園、森林旅遊建設、開發與管理工作。12、組織辦理佔用徵用國家級森林公園林地證明材料審核上報;負責辦理佔用徵用省級森林公園林地審核。
江西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主要職能:1、宣傳貫徹執行國務院頒布的《植物檢疫條例》、《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及其它有關林業植物檢疫和有害生物防治的法律法規,起草本省有關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和植物檢疫的配套法規章。2、根據全省林業發展總體目標,制定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長遠發展規劃、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並組織實施。3、依法組織和管理全省植物檢疫工作,負責指導全省調運、產地檢疫以及從國外引種的檢疫審批工作,定期組織對全省檢疫性有害生物普查,編制疫情報告,提出劃分疫區和保護區的草案,組織檢疫性有害生物封鎖、撲滅;負責全省森林植物檢疫檢查站的管理和監督,配合有關部門查處違反森林植物檢疫法規的行政案件。4、負責全省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報工作,組織開展全省林業有害生物調查與監測,及時發布林業生物災害趨勢預報;建立和健全預測預報網路,組織開展測報技術研究和技術培訓。5、組織和指導全省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負責處置突發林業有害生物事件,負責組織《江西省林業生物災害應急預案》的實施,負責制定全省林業生物災害應急救災農葯、器械的采購和調配。6、開展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技術研究、推廣運用、和防治技術咨詢。7、完成省林業廳交辦的其它工作。
江西省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管理中心(簡稱「省林業生態中心」)成立於2003年9月23日。根據省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關於成立江西省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管理中心的通知》(贛編辦發[2003]151號)文件精神,省長江中上游防護林體系建設、省中德造林項目、省油茶低產林改造、省退耕還林工作、省毛竹林建設、省平原綠化等領導小組辦公室整合為「江西省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管理中心」和「江西省退耕還林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兩個機構合署辦公。省林業生態中心為省林業廳所屬正處級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核定事業編制15名。省林業生態中心(省退耕還林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內設5個科級機構,即綜合科、工程管理一科、工程管理二科、工程管理三科、工程管理四科。鑒於該單位在保護母親河、保護生態環境作出突出的成績,榮獲共青團中央、全國綠化委員會、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水利部、農業部、國家環保總局、國家林業局授予2003年度「全國保護母親河行動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04年,再次榮獲「全國保護母親河行動集體5年成就獎」 榮譽稱號。在2003年10月中德財政合作造林項目十周年表彰會上,榮獲國家林業局授予我省中德財政合作造林項目辦公室「先進集體」榮譽稱號。主要職能:省林業生態中心的主要只能是管理全省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組織實施全省林業生態工程建設項目,制定相關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和技術方案,負責全省長江和珠江防護林、退耕還林、中德合作造林、平原綠化和興林抑螺等工程質量監督、技術指導和成果驗收等工作。同時還承擔全省林木生物質能源林規劃及項目管理、造林綠化施工單位及監理資質管理、全省營造林監督管理和重點工程營造林質量稽查等職能。
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局主要職能:1)負責全省森林植物資源、陸生野生動物資源、濕地資源和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工作;2)組織全省陸生野生動植物、濕地資源普查、專項調查,指導保護和監測體系建設;3)組織評審省級自然保護區並向省政府提出審批建議;審核植物園、野生動物園、禁獵區和狩獵場,並負責指導和監督管理。4)監督檢查有關野生動植物保護法及法律、法規的執行情況;5)督辦和查處違反野生動植物法律、法規的行政案件;6)組織實施國家瀕危物種等保護拯救工程;申報、審批、核發、辦理國家和省重點保護野7)野生動植物特許獵捕(採集)、馴養繁殖許可證、經營利用許可證和運輸證明;8)承辦我省野生動植物及其產品的進出口業務。指導和監督瀕危物種進出口和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珍稀樹種、珍稀野生植物及其產品出口;9)承辦省林業廳交辦的其他事項。
江西省木材流通監督管理局作為對全省各級木材檢查站行使監督管理職能的機構,前身為江西省木材檢查站,最早成立於1985年,是省林業廳下屬的縣團級全額撥款事業單位。1986年省編辦核定該站編制26名,並批准同意內設人秘、檢查、業務和財務四科。2002年12月,經廳人事部門批准並報省編委同意,江西省木材檢查站更名為江西省木材檢查管理總站。2006年,省編辦以贛編辦文[2006]106號、127號同意增加該站8個全額撥款事業編制,並增設法制科,同時將檢查科和業務科分別更名為木材檢查管理科和木材放行管理科,調整後,該站共有編制31名,內設人秘、財務、法制、木材檢查管理、木材放行管理五科。2006年10月,省編委辦以贛編辦文[2006]149號批准同意該站更名為江西省木材流通監督管理局。
省林業工作總站(省生態公益林管理辦公室) :自1985年《森林法》頒布實施以來,我省各地陸續恢復了基層林業工作站建設。1991年省編委正式核定全省基層林業工作站1140個,事業編制5230名;同時,為了管理和指導全省基層林業工作站,在省林業廳下設「江西省林業工作總站」;2006年6月,經省編委批准,在江西省林業工作站增掛「江西省生態公益林管理辦公室」牌子,並增設「生態公益林管理科」和「林地征佔用管理科」、同時將「業務科」、「人秘科」分別更名「林業站管理科」和「辦公室」。江西省林業工作總站是具有行政管理和行政執法職能的全額撥款事業單位,1993年開始執行行政工資套改,並參照公務員實行工資考核管理;單位現有職工18人,其中站長余小發,副站長肖從禮、王慶紅、翟光木,總工程師何騰發;站辦公室主任管鐵軍、公益林管理科科長施鳳生、林業站管理科科長宋榮、林地征佔用管理科副科長萬劍雲、站工會副主席王雯莉。
廳林業工程稽查辦公室(省林業基金管理站)江西省林業廳林業工程稽查辦公室(江西省林業基金管理站)為江西省林業廳下屬正處級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屬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單位前身為1980年成立的江西省林業會計輔導站,1993年撤消「江西省林業會計輔導站」,更名為「江西省林業廳林業工程稽查辦公室」,並增掛「江西省林業基金管理站」牌子,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現內設五個職能科室:人秘科、稽查科、項目科、基金科和內審科。主要職能:1、負責全省林業重點工程項目資金使用的稽查;2、承辦全省育林基金、森林植被恢復費等林業專項資金徵收管理工作;3、承辦全省林業項目貼息貸款工作;4、承辦省林業廳所屬單位財務收支審計和領導幹部離任經濟責任審計等工作。
廳利用外資項目辦公室主要職能1、負責全省林業利用外資工作的組織實施和管理工作。起草全省林業利用外資發展規劃、項目實施與管理的相關政策、法規和技術規程;2、負責組織項目對上申報立項和對全省林業利用外資項目總體設計和年度施工設計的審批;3、負責全省林業利用外資項目的財務管理、物資采購和業務培訓;4、負責全省林業利用外資造林項目林分後期管理,協助省財政廳做好林業外資項目轉貸、執行協議的鑒定和還貸工作;5、負責全省利用外資造林林木年度採伐計劃的匯總審核,還貸專項材計劃下達和還貸金收繳工作;6、負責全省林業招商引資工作的宏觀指導、組織項目宣傳推介和協調服務。起草全省林業招商引資的政策研究、項目的統計匯總、資源建檔;7、負責全省林業招商引資舉報申訴案件的查處;8、負責全省速生豐產林基地建設的組織實施和管理工作。起草編制發展規劃、相關政策、標准、規程和管理辦法;9、負責組織速生豐產林基地建設項目對上申報立項和全省速生豐產林基地建設基地建設項目立項審批(核)、實施協調;10、負責全省工業原料林的界定、建設和管理;11、負責全省速生豐產林和工業原料林採伐申請的初審和統計管理。
江西省林業廳濕地保護管理辦公室於2006年10月,經省編委贛編辦發[2006]144號文批准成立,與省濕地宣傳教育中心合署辦公,一個機構,兩塊牌子,為省林業廳下屬處級事業單位,共有全額撥款事業編制7名。江西省濕地宣傳教育中心項目作為全國示範點,2001年經國家林業局批准,在原江西野生生物宣教中心的基礎上進行規劃建設,江西野生生物宣教中心於2003年經省編辦贛編辦發[2003]161號批准,更名為江西省濕地宣傳教育中心。2006年5月被國家林業局批准作為全國濕地保護宣傳教育鄱陽湖培訓基地。江西省林業廳濕地保護管理辦公室地址位於南昌市區青山湖風景區內,由2個人造小島和通島公路組成,面積24畝。濕地辦所在地四面環湖,環境優美,建有室內宣教區(1164平方米)、培訓區(1200平方米)和室外宣教區三個功能區,由宣教展廳、多媒體教室、會議室、培訓樓和行政辦公室等組成。培訓樓可同時安排50人住宿和用餐。主要職能:承擔全省濕地資源保護管理和培訓、教育、宣傳等工作,並行使相關的行政管理和執法職能。

Ⅶ 江西省林業廳長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林業廳廳長劉禮祖

Ⅷ 江西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

林業是生態建設的主體,又是一項重要的基礎產業,在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中發犤2003犦9號),加快我省林業發展,現作如下決定。

一、加快林業發展是我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1.我省林業建設成效顯著。改革開放以來,省委、省政府先後組織實施了「滅荒」造林、「在山上再造一個江西」和「跨世紀綠色工程」等林業發展戰略,特別是1998年以來,國家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啟動了長江防護林工程、退耕還林工程等一批國債項目,有力地推動了我省林業的發展,實現了森林面積、蓄積量「雙增長」,森林覆蓋率達到59.7%,居全國前列,生態狀況顯著改善。商品林業基地建設穩步推進,林業產業逐步壯大,林業經濟增長較快。林業在維護生態安全、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擴大城鄉就業、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林業改革和發展的任務仍很艱巨。我省森林資源較為豐富,但低產林、針葉林面積大,森林資源質量較低,整體生態功能脆弱;林業產業規模小,起點低,結構不合理,缺乏主導產業和龍頭企業,林業經濟實力不強;林業改革相對滯後,產權不清晰,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難以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亂砍濫伐林木、亂墾濫占林地、亂捕濫獵野生動物、亂采濫挖野生植物等違法現象時有發生;林業基礎設施建設和林區群眾文化生活相對落後,林業職工和林農群眾收入增長緩慢。總之,我省林業仍然處於森林資源恢復和發展階段,林業改革和發展的任務仍然十分繁重。

3.加快林業發展是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選擇。林業承擔著生態建設和林產品供給的雙重任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社會文明發展目標,必須有發達的林業作支撐。我省山區、丘陵區面積大,林業的地位和作用尤為突出。在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中,要賦予林業以重要地位;在生態建設中,要賦予林業以首要地位;在山區綜合開發中,要賦予林業以基礎地位。全省上下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按照「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的要求,把加快林業發展作為調整農村經濟結構、解決「三農」問題、建設「三個基地、一個後花園」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在不斷加強生態建設的同時,利用山區特有的生態優勢和資源優勢,加大綜合開發力度,努力培育新的農村經濟增長點,促進全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二、加快林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思路和奮斗目標

4.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個中心,堅持生態效益優先原則,全面實施林業分類經營,努力建設比較完備的森林生態體系和比較發達的林業產業體系,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對林業日益增長的多種需求,促進全省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江西在中部地區崛起作出更大的貢獻。

5.基本思路。今後一個時期林業發展的基本思路是,堅持「一個提高,兩個調整,三個搞活」。即:堅定不移地把林業工作的著力點放在提高森林資源的質量上,下大力氣調整林分結構和林業產業結構,千方百計搞活用工制度、搞活森林資源、搞活經營機制。按照這一基本思路,調整林業戰略布局,將目前正在實施的各項林業工程系統整合為鄱陽湖流域生態防護林體系工程、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工程、以速生豐產用材林為主的林業產業基地工程等三項林業重點工程,其中鄱陽湖流域生態防護林體系工程,包括退耕還林工程、長江珠江防護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中德合作造林項目、綠色通道工程、平原綠化工程、小型生態公益林項目、森林生態效益補助資金試點項目等。實施重點工程帶動戰略,集中力量建設好上述三項林業重點工程,以此帶動全省林業大發展。

6.奮斗目標。通過實施林業分類經營,嚴格保護、積極發展、科學經營和持續利用森林資源,用20年左右時間,在全省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結構穩定、功能齊備、管理高效的森林生態體系和規范有序、集約經營、結構合理、富有活力的林業產業體系,使我省林業在全國率先跨入可持續發展的新階段。力爭到2010年,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62%,活立木蓄積量達到5億立方米,森林質量明顯提高,「五河」流域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重點地區的生態問題基本解決,林業經濟年增長速度保持在13%以上,林業產業實力顯著增強。到2020年,全省森林覆蓋率穩定在63%左右,活立木蓄積量達到7.5億立方米,森林質量進一步提高,生態狀況步入良性循環,實現山川秀美,林業經濟年增長速度保持在10%以上,林業綜合實力位於全國前列。

三、鞏固和加強生態建設

7.著力抓好重點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抓住國家實施林業重點工程的有利時機,著力抓好鄱陽湖流域生態防護林體系工程的實施,採取封山育林、低產林改造、疏林補植、造林、撫育等多種途徑,保護和恢復森林植被,改善鄱陽湖流域的生態狀況,減少各類生態災害。認真實施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工程,切實保護好野生動植物資源、濕地資源和生物多樣性。

8.深入開展公民義務植樹運動。認真落實《江西省公民義務植樹條例》,建立健全義務植樹登記制度和考核制度,提高適齡公民履行義務的覆蓋面。不斷豐富和完善義務植樹的形式,抓好義務植樹基地的規劃和建設,落實管護措施,提高義務植樹的成效。將公民義務植樹與推進城市綠化美化有機結合起來,大力發展城市林業,精心打造一批花園城市、園林城市。

9.認真落實部門造林綠化責任制。進一步明確部門和單位綠化的責任范圍,落實分工負責制,著力抓好綠色通道工程建設。公路部門負責對國道、省道和縣、鄉公路的綠化;鐵路部門負責管內鐵路的綠化;水利部門負責水利工程的綠化;城市建設部門負責城鎮綠化。高速公路的綠化要納入工程建設范圍,與工程建設同步規劃、同步施工;機關、學校、工廠、礦區的綠化,由各單位自行負責。各級綠化委員會要加強對部門和單位落實綠化責任制的監督檢查和考核。

四、大力發展林業產業

10.加快商品林基地建設步伐。抓住國家加快建設以速生豐產用材林為主的林業產業基地工程的機遇,充分發揮我省的自然資源和區位優勢,建設集約化經營的商品林基地,大力發展珍貴用材林、優質工業原料林、名特優經濟林和其他商品林,增加林產品的有效供給。建設商品林基地要與培育龍頭企業有機結合起來,龍頭企業要按照產業化經營的要求,以市場為導向,組建利益共享、風險同擔的產業經濟共同體,以帶動基地建設和農民增收。木竹加工企業,必須建立與其加工規模相適應的工業原料林基地。

11.提升林產工業發展水平。實施扶強限劣戰略,鼓勵和支持以森林資源精深加工為重點的人造板業、木竹製漿造紙業、傢具製造業、林產化工業,延長產業鏈,提高資源利用率,實現多次增值。新上林產工業項目應堅持高起點、高科技、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的原則,嚴格控制木竹粗加工項目。對現有林產加工企業進行清理整頓,選擇一批基礎較好、帶動力強的骨幹企業列入各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給予重點扶持,淘汰生產工藝落後、資源利用率低、環境污染嚴重的小造紙、小松香、濕法纖維板、小型木材加工項目。

12.綜合開發非木質森林資源。加快森林公園和自然保護區建設,依託林區特有的水文、氣候和自然景觀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業。在不破壞森林資源和環境的前提下,經批准允許在自然保護區實驗區和生態公益林區進行生態旅遊產業開發。進一步拓展林業產業發展領域,充分利用山區非木質資源,發展森林食品、森林葯材、苗木花卉、野生動物馴養繁殖等新興產業。

五、繼續深化林業改革

13.積極推進林業分類經營。對公益林業和商品林業,實行不同的管理體制、經營機制和政策措施。公益林業按公益事業進行管理,以政府投資為主,吸引社會力量共同建設。凡納入公益林管理的森林資源,由政府以多種形式對投資者給予合理補償。公益林建設投資,按照事權劃分,分別由各級政府承擔。商品林業按基礎產業進行管理,主要由市場配置資源,經營者自主投入、自主經營,政府給予必要扶持。

14.深化林業產權制度改革。依法嚴格保護林權所有者的財產權,維護其合法權益。對已經核發林權證的,要切實維護其法律效力;權屬明確尚未核發林權證的,要盡快核發;對權屬不清或有爭議的,要抓緊明晰和調處,盡快核發權屬證明。已經劃定的自留山,由農戶長期無償使用,限期綠化,不得強行收回。自留山上的林木,一律歸農戶所有。分包到戶的責任山,要保持承包關系的穩定。上一輪承包到期後,可以繼續承包。新一輪承包要簽訂書面承包合同,承包期限按有關法律規定執行。農戶不願意繼續承包的,可交回集體組織另行處置。目前仍由集體統一經營管理的山林,要採取租賃、承包、招標、拍賣等形式,明確經營主體,落實經營責任。積極培育活立木市場,加快推進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權和林木所有權的流轉。國家和集體所有的林木和林地的轉讓,必須經過法定評估機構進行資產評估;不論採取何種轉讓方式,都要堅持公開招標、民主決策,引入競爭機制,增加轉讓的透明度,國有和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成員享有優先經營權。屬於個人或外商等非公有制所有的林木,流轉時可由雙方自行商定價格,自行轉讓。認真做好森林資源流轉的各項服務工作,及時辦理權屬變更登記手續,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15.加快推進國有場圃改革。按照林業分類經營的要求,逐步將國有林場分別界定為生態公益型林場和商品經營型林場,並對其內部結構和運營機製作相應調整。生態公益型林場以保護和培育森林資源為主要任務,按從事公益事業單位管理,所需資金按行政隸屬關系由同級政府承擔。採取國家收購、資源置換等形式,使非國有公益林向生態型國有林場集中。商品經營型林場和國有苗圃實行企業化管理,按市場機制運作,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比照地方國有企業改革政策,加快國有場圃改制步伐,妥善分流現有職工,逐步建立以勞動合同制為基本形式的勞動用工制度和以按勞分配為主、各種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收入分配製度,搞活經營機制,降低經營成本,提高經營效益。

16.進一步加大森工企業改革力度。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採取靠大聯優、兼並重組、整體或分塊出售、先租後售等方式,吸引各類資本參與森工企業改制,發展股份制和民營經濟,增強企業活力。對資不抵債的特困企業,條件成熟後依法實施破產;對企業現有職工,採取退養、協保、安置補償等形式依法解除勞動關系。

六、放手發展非公有制林業

17.全方位擴大林業開放。鼓勵農戶、城鎮居民、科技人員、私營企業主等一切非公有制投資主體單獨或合夥參與林業經營。尤其要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努力擴大林業利用外資規模,鼓勵外商投資成片開發荒山荒坡,建立商品林基地,發展林產品加工業。積極開展林業對外合作與交流,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快林業發展。

18.拓寬非公有制林業發展領域。國家和集體所有的商品林,可通過改制形式流轉給個人經營,也可採取承包、拍賣、租賃等方式面向社會招標經營。公益林經營也可以引進民營機制,實行公有民營。各項林業重點工程建設,都要引入競爭機制,鼓勵非公有制投資主體通過招標承包等形式參與建設。

19.加強對非公有制林業的指導和服務。全面落實「誰造誰有,合造共有」的政策,在項目准入、資金扶持、稅費和資源利用政策等方面,給予各種所有制林業經營主體平等待遇,為非公有制林業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加大非公有制林業的信貸扶持力度,放寬貸款條件,擴大面向林農的小額貸款和聯保貸款,允許以林木抵押申請銀行貸款。積極引導和扶持各種專業合作組織,為非公有制林業提供科技、產品營銷等社會化服務,培育、規范林產品和林業生產要素市場,依法規范和搞活林產品流通,禁止對木竹和其他林產品實行地方保護和限價經營,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方面的基礎性作用。加強對林業專業戶的技術培訓,提升非公有制林業的發展水平。

七、進一步完善和落實林業政策

20.加大林業建設的財政支持力度。各級林業主管部門及其事業單位的行政事業經費,必須納入同級財政預算,確保及時足額撥給。取消現行的森工行業管理費,各級森工行業管理部門的事業費由同級財政部門通過預算予以安排。加大對公益林業建設和林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確保森林防火、森林病蟲害防治、林地和野生動植物保護、林業科研和技術推廣等經費納入各級政府公共財政預算,並優先安排。以工代賑、農業綜合開發、扶貧開發、農業產業化等財政支農資金,在投資渠道和管理原則不變的前提下,要統籌安排,向林業建設傾斜。國家林業重點工程中,國家規定地方應配套的,各級政府必須按要求予以解決。對各種社會造林,各地應視財力給予適當補助。設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專項用於地方公益林的建設和管理。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納入各級財政預算,並逐年增加資金規模。

21.完善和落實林業稅費政策。各類企事業單位種植林木、生產林木種子和苗木,以及從事林產品初加工取得的所得,暫免徵企業所得稅。2000年以後新建的商品林基地,育林基金由經營者自提自用,專項用於基地建設。取消林業保護建設費、自然保護區管理費,取締鄉鎮管理費等各種名目的亂收費,減輕林業經營者負擔。嚴禁以各種名義平調、擠占、挪用林業專項資金。

22.調整林木採伐利用政策。對人工用材林,經營者可以自主編制森林經營方案,其採伐限額根據森林經營方案確定的合理年森林採伐量制定。在採伐限額編制單位內,人工用材林年採伐限額本年結余的,經省林業主管部門批准,可以結轉下年使用。個體造林1000畝、企業造林2萬畝以上的,可根據需要申請實行林木採伐計劃單列。人工用材林撫育間伐生產的木材,胸徑小於10厘米的,不納入木材生產計劃管理。對人工短輪伐期工業原料林,其採伐限額不足的,從省預留限額中解決或向國家申請解決。在非林地上營造的商品林,經營者要求採伐的,縣級以上林業主管部門應當保證其採伐限額和木材生產計劃,依法發放林木採伐許可證。毛竹林的採伐,按國家批準的採伐限額執行,不再下達年度生產計劃。

八、實施科教興林戰略

23.加強林業應用技術的研究。按照「產、學、研」結合的原則,加強林業基礎和應用技術研究,提高林業科技創新能力。尤其要加強現有林業實用技術的組裝配套,加大對林木良種培育、造林經營模式、非木質資源開發利用等實用技術的研究,積極開展森林認證工作,建立健全林業質量標准和檢驗檢測體系,推進林業標准化工作。加強林木種質資源保護和林木良種繁育基地建設,提高林業生產的良種使用率。

24.抓好林業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加大林業科技推廣的資金投入,進一步完善林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選擇一批先進實用林業科技成果進行重點推廣。實施林業科技幫扶工程,大力推進林農技術員「綠色證書」工程,著力培養和扶持一批林業開發大戶。抓好林業科技試點示範工作,建立一批高標準的林業科技示範園區和科技示範點,以點帶面,推動科教興林工作不斷深入。

25.充分調動林業科技人員的積極性。根據林業建設需要,加強各類林業人才教育培訓基地建設,抓好林業人才培養工作。鼓勵各類林業科技人員以創辦科技型企業、建立科技示範點、開展科技承包和技術咨詢服務等方式參與林業建設。凡申請離崗從事林業開發的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經主管部門批准,3年內保留身份,期滿後可辦理辭職手續,也可回原單位安排工作。各級政府都要設立林業科技發展基金,重點支持林業科研與開發、科技成果轉化與新技術推廣應用、林業標准化建設,並對在這些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九、堅持依法治林

26.加快林業地方性法規立法步伐。抓緊制定生態公益林保護、濕地保護、古樹名木保護、商品林經營管理、森林資源轉讓、林地登記管理等地方性法規、規章,並根據林業發展的新形勢,對現有林業法規、規章和政策措施進行修訂和完善。進一步加強林業法制宣傳教育,增強全社會依法保護森林的責任意識,為林業發展執法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

27.加大林業執法力度。加強林業執法隊伍建設,理順執法管理體制。鄉鎮林業工作站是最基層的林業管理機構,要充分發揮政策宣傳、資源管護、林政執法、生產組織、科技推廣、社會服務等職能和作用;加快木材檢查站的標准化建設,強化木材流通管理;完善森林公安雙重領導和內部管理體制,加強森林公安派出所規范化建設;認真落實森林防火責任制,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嚴格控制外來有害生物的傳入。積極開展林業行政綜合執法試點工作,整合林業行政執法力量,形成執法合力。加強林業執法人員的資格培訓,堅持持證上崗,全面推行林業行政執法責任制、評議考核制和過錯責任追究制,進一步規范林業行政執法行為。充實執法監督力量,改善執法監督條件,強化執法隊伍的監督管理。適時開展「嚴打」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亂砍濫伐林木、亂墾濫占林地、亂捕濫獵野生動物、亂采濫挖野生植物等各類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切實貫徹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嚴禁佔用基本農田建立商品林基地。

十、切實加強對林業工作的領導

28.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林業工作。加快林業發展,事關全省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各級黨委、政府要充分認識林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重要作用,切實加強對林業工作的領導,做到認識到位、責任到位、政策到位、工作到位。要根據加快林業發展的需要,進一步加強各級政府的林業行政機構建設,完善林業管理體系,強化林業管理職能。各地各部門要加強協調,密切配合,認真履行職責,共同做好工作,支持林業發展。

29.認真落實林業建設任期目標責任制。各級政府對本地區的林業工作全面負責,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是林業建設的第一責任人,分管負責同志是主要責任人。對林業建設的主要指標實行任期目標管理,嚴格考核,嚴格獎懲,並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監督執行。林業建設任期目標責任制的落實情況,作為領導幹部政績考核、選拔任用和獎懲的重要依據。具體考核辦法由省委組織部、省紀委、省監察廳、省人事廳、省林業廳共同制定。

30.動員全社會力量關心和支持林業工作。加快林業發展是全社會的共同職責,必須堅持「全社會辦林業」的方針,進一步加強林業宣傳和生態道德教育工作,普及林業和生態知識,提高全社會的生態安全意識。中小學教育要充實林業和生態建設的相關內容。新聞媒體要將林業宣傳納入公益性宣傳范圍,通過多形式、多層次的宣傳教育,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林業的良好氛圍。各級工會、婦聯、共青團和民兵、青年、學生組織及其他社會團體、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要發揮各自作用,動員社會各界力量投身林業建設事業,形成全社會辦林業的格局。

閱讀全文

與江西林業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