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
要加大公共文化服務投入力度,建立經費保障長效機制。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關鍵要解決資金投入的問題。要抓緊制定支持和保障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投入辦法,堅持政府主導,逐步建立健全同公共財力相匹配、同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相適應的政府投入保障機制。要把加大投入力度與改進投入方式結合起來,採取多種政策措施鼓勵各類文化企業參與公共文化服務。要拓寬投入渠道,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通過多種形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努力促進公共文化服務的多元化和社會化。
要建設和完善基層文化設施網路,實現公共文化設施有效覆蓋。設施網路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基礎。要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實現公共文化設施網路的全面覆蓋。要深入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社區和鄉鎮綜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農家書屋、農村電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推動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向城鄉基層傾斜。要加強社區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把社區文化中心建設納入城鄉規劃和設計,拓展投資渠道。要完善面向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
要提高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豐富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內容。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要充分發揮骨幹作用,面向基層、面向群眾,著力提高生產能力和服務水平,多提供符合人民群眾需求、質優價廉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加強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科技館、紀念館、工人文化宮、青少年宮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和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建設並完善向社會免費開放服務,鼓勵其他國有文化單位、教育機構積極開展公益性文化活動。
要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統籌協調,實現公共文化資源共建共享。要統籌規劃和建設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加強區域內文化、教育活動場所的綜合利用,推動形成融宣傳教育、文化娛樂、信息服務、科學普及、體育活動等於一體的文化中心。開展城鄉共建、區域共建,支援基層文化建設。要堅持加強項目建設和強化運行管理並重,提高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使各級文化陣地正常運轉、持續發展、真正發揮作用。
要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實踐證明,在許多情況下,「政府出錢辦、群眾圍著看」的公共文化服務模式投入多見效少,群眾往往不領情不滿意。這就要求政府,盡快從大量不該管、管不好、管起來成本很高的事務中解脫出來,把工作重點放在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規劃和標准制定、加強重大公共文化服務工程和項目實施情況監督檢查等方面,充分調動各種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實現公共文化服務提供主體和提供方式多樣化,提高公共文化服務供給能力和水平。
B. 國家為什麼大力鼓勵並支持文化產業的發展
我國是一個具有5000年歷史文化的國家也是世界文化古國之一,文化發展對於我國來說回太重要了,答文化是一種軟實力不僅可以影響經濟發展對於一個國家整體的素質道德文化也是有很大影響,再者,目前我們國家對比一些發達國家文化產業發展還存在一定差距,所以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建設文化強國,增強中華文化競爭力。
C. 有政府政策支持的文化產業包括哪些,相關的政策具體包括哪些
文化體制改革試點中支持文化產業發展若干稅收政策問題
http://www.yfzs.gov.cn/ 2005-08-10 12:57:29
財政部 海關總署 國家稅務總局
關於文化體制改革試點中支持文化產業發展若干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
2005年3月29日 財稅[2005]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廳(局)、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廣東分署,天津、上海特派辦,各直屬海關:
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文化體制改革試點中支持文化產業發展和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的兩個規定的通知》,推動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現將文化體制改革試點中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稅收政策問題通知如下:
一、對政府鼓勵的新辦文化企業,自工商注冊登記之日起,免徵3年企業所得稅。
新辦文化企業,是指2004年1月1日以後登記注冊,從無到有設立的文化企業。原有文化企業分立、改組、轉產、合並、更名等形成的文化企業,都不能視為新辦文化企業。
政府鼓勵的文化企業范圍見附件。
二、試點文化集團的核心企業對其成員企業100%投資控股的,經國家稅務總局批准後可合並繳納企業所得稅。
三、文化產品出口按照國家現行稅法規定享受出口退(免)稅政策。
四、對在境外提供文化勞務取得的境外收入不征營業稅,免徵企業所得稅。
五、對生產重點文化產品進口所需要的自用設備及配套件、備件等,按現行稅收政策的有關規定,免徵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
六、對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或承擔國家指定任務而造成虧損的文化單位,經批准,免徵經營用土地和房產的城鎮土地使用稅和房產稅。
七、對從事數字廣播影視、資料庫、電子出版物等研發、生產、傳播的文化企業,凡符合國家現行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規定的,可統一享受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
八、對國務院批准成立的電影製片廠或經國務院廣播影視行政主管部門批准成立的電影集團及其成員企業銷售的電影拷貝收入免徵增值稅。
九、對電影發行企業向電影放映單位收取的電影發行收入免徵營業稅。
十、本通知所稱文化產業是指新聞出版業、廣播影視業和文化藝術業,文化單位是指從事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和文化藝術的企事業單位。
本通知適用於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地區的所有文化單位和不在試點地區的試點單位。
試點地區包括北京市、上海市、重慶市、廣東省、浙江省、深圳市、沈陽市、西安市、麗江市。
不在試點地區的試點單位名單由中央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提供,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分批發布。
本通知執行期限為2004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
附件:政府鼓勵的文化企業范圍
抄送:中宣部,國務院辦公廳,文化部,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新聞出版總署,財政部駐各省、
自治區、直轄市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
附件:
政府鼓勵的文化企業范圍
1.文藝表演團體;
2.文化、藝術、演出經紀企業;
3.從事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和文化藝術展覽的企業;
4.從事演出活動的劇場(院)、音樂廳等專業演出場所;
5.經國家文化行政主管部門許可設立的文物商店;
6.從事動畫、漫畫創作、出版和生產以及動畫片製作、發行的企業;
7.從事廣播電視(含付費和數字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發行的企業,從事廣播影視節目及電影出口貿易的企業;
8.從事電影(含數字電影)製作、洗印、發行、放映的企業;
9.從事付費廣播電視頻道經營、節目集成播出推廣以及接入服務推廣的企業;
10.從事廣播電影電視有線、無線、衛星傳輸的企業;
11.從事移動電視、手機電視、網路電視、視頻點播等視聽節目業務的企業;
12.從事與文化藝術、廣播影視、出版物相關的知識產權自主開發和轉讓的企業;從事著作權代理、貿易的企業;
13.經國家行政主管部門許可從事網路圖書、網路報紙、網路期刊、網路音像製品、網路電子出版物、網路游戲軟體、網路美術作品、網路視聽產品開發和運營的企業;以互聯網為手段的出版物銷售企業;
14.從事出版物、影視、劇目作品、音樂、美術作品及其他文化資源數字化加工的企業;
15.圖書、報紙、期刊、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出版企業;
16.出版物物流配送企業,經國家行政主管部門許可設立的全國或區域出版物發行連鎖經營企業、出版物進出口貿易企業、建立在縣及縣以下以零售為主的出版物發行企業;
17.經新聞出版行政主管部門許可設立的只讀類光碟復制企業、可錄類光碟生產企業;
18.採用數字化印刷技術、電腦直接製版技術(CTP)、高速全自動多色印刷機、高速書刊裝訂聯動線等高新技術和裝備的圖書、報紙、期刊、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印刷企業。
D. 開展文化產業對老百姓有什麼好處
一、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文化在現代經濟格局中地位越來越突出。文化產業屬於無煙工業,同樣也可以吸納就業、提供稅源,隨著人們收入不斷增長、物質生活需求日益得到滿足,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會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強烈,文化產業所蘊含的商機,也越來越巨大。
二是可以更廣泛更充分地保障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更大范圍的群眾更充分地享受到了文化權益,精神得到陶冶,素質得到提升,人們的整體生活質量越來越高。
三是可以更好地弘揚文化。
E. 如何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
①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促進文化資源配置的合理配置。②內切實加強國家的宏容觀調控。綜合運用財政、稅收、信貸杠桿鼓勵各類文化企業參與公共文化服務,加快發展文化產業。③形成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必須毫不動搖地支持和壯大國有或國有控股文化企業,毫不動搖地鼓勵和引導各種非公有制文化企業健康發展。④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統籌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增加農村文化服務總量,縮小城鄉文化發展差距,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⑤堅持改革開放,著力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以改革促發展、促繁榮,不斷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提高文化開放水平,堅持發展多層次、寬領域對外文化交流格局,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切實維護國家文化安全。
F. 發展各類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都要貫徹發展先進文化的要求,始終把______放在首位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發展各類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都要貫徹發展先進文化的要求,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
國家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業,並鼓勵它們增強自身發展活力。堅持和完善支持文化公益事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扶持黨和國家重要的新聞媒體和社會科學研究機構,扶持體現民族特色和國家水準的重大文化項日和藝術院團,扶持對重要文化遺產和優秀民間藝術的保護工作,扶持老少邊窮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的文化發展。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各類群眾文化。積極推進衛生體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努力辦好2008年奧運會。完善文化產業政策,支持文化產業發展,增強我國文化產業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