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有利條件是

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有利條件是

發布時間:2020-12-28 21:25:53

❶ 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有利條件

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有利條件是科技力量雄厚,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核心城市是北京和上海.
故選:A.

❷ 高新技術產業的有利條件

北京的中關村聚集了中科院、清華、北大等院校的人才,並且各高校的實驗室成為最方便的可利用、可合作資源,由此可見北京科技力量雄厚,因此我國最早在北京建立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故選:D.

❸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有利區位條件

1.雄厚的科技力量:以—科技—和—人員—為依託.靈敏的—機制—和完善的—制度—.2.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附近有—公路—和—鐵路—.3.優美的環境:良好的—生產—環境和優美的—生活—環境.

❹ 中關村發展高科技的有利條件

為推行「863計劃」「火炬計劃」我國推行高科技開發區計劃,發揮有關地區的人才密集、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優勢。例如,北京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中關村)、上海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見第八節中的補充材料介紹)、天津科技工業區、南京浦口高新技術外向型開發區、廣州五山科技區、武漢東湖技術開發區、重慶沙坪壩科技產業開發實驗區、深圳科技工業國、長沙科技開發實驗區等,目前全國各省市自治區都有自己的高科技區,這些區域對把科學技術轉化為直接經濟效益有重要的示範作用。

目前,我國的高科技工業又更上一層樓。據報道,我國正在武漢、廣州等地積極建設我國的「光谷」,其傳遞速度、信息容量等內容遠比「矽谷」先進的多。

另外,我國的高科技產業在航空、航天領域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成績。1999年11月,我國自行研製的「神舟號」 飛船,在完成了21個小時的空間飛行試驗之後,於1999年11月21日3時41分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成功著陸。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飛行試驗。現在,中國正以較高的起點躋身世界載人航天行列。

承轉:美國的「矽谷」憑借其有利條件,一舉成為世界的電子工業中心。那麼,「矽谷」在發展中又採取了怎樣的措施來推動其發展?最後,請同學們對照課文內容,聯系自己已有知識,我們再來了解一下「矽谷」的發展狀況。

4.「矽谷」的發展與擴散(板書)

「矽谷」是以微電子工業為主導,集中了數千家電子工業企業,是美國以至世界電子工業的中心。微電子工業是電子工業的技術基礎,因而,成為高技術中的最高技術。「矽谷」的每一項重要發明,都會影響到全世界電子工業的發展。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世界電子工業更新換代的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幾乎都出自「矽谷

三、中關村發展歷程

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陳春先為首的一批高技術人員,1980年在北京市海淀區海淀路東側的中關村小區,率先辦起了「先進技術」發展服務部,以咨詢、開發新技術為目的,成為我國高新科技產業區的發端。此時,中關村小區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村」,有田有菜有農庄,街道及兩旁樹木與鄉村小鎮沒什麼區別。

1984年,已有40多家高科技公司在這里注冊落戶,當時這些公司規模均較小,卻是我國高科技企業的先導。如5月創業的四通集團前身,僅有幾位年輕工程師和2萬元借款作為開辦費。11月聯想公司創立時,也僅有11名科技人員和20萬元資金。

1986年,中關村「菜地里長出了計算機」,各種以微電子產業為主的高科技公司紛紛出現,始有「電子一條街」的說法,科技企業實體達140家。

1988年5月,鑒於中關村高科技企業群體發展的規模和條件,為推動科學體制改革,加速高科技產業的發展,經國務院批准,在海淀區劃出一片范圍,建立外向型、開放型的北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由相互聯接的白石橋路、海淀路、中關村路及附近區域組成,包括電子一條街在內,給予特殊的政策、服務,以鼓勵、扶持高新科技企業,構成了海淀高新技術園的雛形。

之後,中關村科技園區發展加快。1999年國務院批准其輻射區延伸至密雲工業開發區內八個代表性的工業產業園,整個范圍擴大到五園一區。地處核心地帶的海淀園,各項經濟指標年增30%,對北京市工業增長貢獻率超過60%;有60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數不勝數的電腦公司,十萬多大學生從業人員;年總產值近200億元,稅收10多億元,40家企業年產值超過億元,38家企業上繳稅費超過千萬元,17家企業進入全國高新技術企業百強,71項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在國內同類產品佔有率進入前3名。

「知識創新工程」的啟動,再度確立了中關村在全國的地位。北京市以中關村為核心,擬建全國最大的集研發、孵化、培訓、生產、貿易、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性軟體產業基地。「中關村創業2001年商業計劃大賽」,立足於中關村,面向全國更為廣闊的領域。

位於首都北京的中關村,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搶佔新興工業先機,以電子一條街揚名,開創了高新技術產業化的先河,成為全國各類高新技術區的鼻祖;抓住知識經濟契機,成為全國科技經濟創新的重要基地。中關村及時獲取信息,爭取優惠政策,占盡政治中心北京的天時。北京又是全國文化中心,有幾十所高等院校和上百個科研機構;海淀又恰為北京的文教區重鎮,中關村區內及附近就有中國科學院、北大、清華、北航、北京理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郵電學院等一批科教中心。中關村就近獲取知識技術,促進產業化,坐享文化中心北京的文化核心區地利。中關村高科技的「頂天」技術,自建有產業化「立地」企業,激活了內部機制;利用科技優勢實施電子政務,從而使社會服務、行政管理高效快捷地服務於自身高科技產業區;事業部建立了「人才綠色通道」,促進了高層次人才的內外交流,中關村又有了人才和環境。天時地利人和,中關村兼而有之,成為「中國矽谷」,也就理所當然了。

從北京市西北邊鎮小區一村到海淀園,再到五園一區,中關村一直是我國高新區的馬首、龍頭;從「兩通」「兩海」到方正、四通、聯想,再到新浪、網易、搜狐,中關村一直是我國高新技術的代表和先驅;從電子產品到電腦一條龍體系,再到多層次綜合性軟體園,中關村一直是我國知識科技創新的典範和模式。三、中關村發展歷程

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陳春先為首的一批高技術人員,1980年在北京市海淀區海淀路東側的中關村小區,率先辦起了「先進技術」發展服務部,以咨詢、開發新技術為目的,成為我國高新科技產業區的發端。此時,中關村小區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村」,有田有菜有農庄,街道及兩旁樹木與鄉村小鎮沒什麼區別。

1984年,已有40多家高科技公司在這里注冊落戶,當時這些公司規模均較小,卻是我國高科技企業的先導。如5月創業的四通集團前身,僅有幾位年輕工程師和2萬元借款作為開辦費。11月聯想公司創立時,也僅有11名科技人員和20萬元資金。

1986年,中關村「菜地里長出了計算機」,各種以微電子產業為主的高科技公司紛紛出現,始有「電子一條街」的說法,科技企業實體達140家。

1988年5月,鑒於中關村高科技企業群體發展的規模和條件,為推動科學體制改革,加速高科技產業的發展,經國務院批准,在海淀區劃出一片范圍,建立外向型、開放型的北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由相互聯接的白石橋路、海淀路、中關村路及附近區域組成,包括電子一條街在內,給予特殊的政策、服務,以鼓勵、扶持高新科技企業,構成了海淀高新技術園的雛形。

之後,中關村科技園區發展加快。1999年國務院批准其輻射區延伸至密雲工業開發區內八個代表性的工業產業園,整個范圍擴大到五園一區。地處核心地帶的海淀園,各項經濟指標年增30%,對北京市工業增長貢獻率超過60%;有60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數不勝數的電腦公司,十萬多大學生從業人員;年總產值近200億元,稅收10多億元,40家企業年產值超過億元,38家企業上繳稅費超過千萬元,17家企業進入全國高新技術企業百強,71項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在國內同類產品佔有率進入前3名。

「知識創新工程」的啟動,再度確立了中關村在全國的地位。北京市以中關村為核心,擬建全國最大的集研發、孵化、培訓、生產、貿易、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性軟體產業基地。「中關村創業2001年商業計劃大賽」,立足於中關村,面向全國更為廣闊的領域。

位於首都北京的中關村,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搶佔新興工業先機,以電子一條街揚名,開創了高新技術產業化的先河,成為全國各類高新技術區的鼻祖;抓住知識經濟契機,成為全國科技經濟創新的重要基地。中關村及時獲取信息,爭取優惠政策,占盡政治中心北京的天時。北京又是全國文化中心,有幾十所高等院校和上百個科研機構;海淀又恰為北京的文教區重鎮,中關村區內及附近就有中國科學院、北大、清華、北航、北京理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郵電學院等一批科教中心。中關村就近獲取知識技術,促進產業化,坐享文化中心北京的文化核心區地利。中關村高科技的「頂天」技術,自建有產業化「立地」企業,激活了內部機制;利用科技優勢實施電子政務,從而使社會服務、行政管理高效快捷地服務於自身高科技產業區;事業部建立了「人才綠色通道」,促進了高層次人才的內外交流,中關村又有了人才和環境。天時地利人和,中關村兼而有之,成為「中國矽谷」,也就理所當然了。

從北京市西北邊鎮小區一村到海淀園,再到五園一區,中關村一直是我國高新區的馬首、龍頭;從「兩通」「兩海」到方正、四通、聯想,再到新浪、網易、搜狐,中關村一直是我國高新技術的代表和先驅;從電子產品到電腦一條龍體系,再到多層次綜合性軟體園,中關村一直是我國知識科技創新的典範和模式。

❺ 上海發展和建立高新技術產業最主要的有利條件是()A.自然資源豐富B.勞動力資源充足C.地理位置優

優越的位置,便利的交通,廣闊的腹地,使上海發展成我國最大的工業城市.上海也是我國主要的科技、教育中心.上海發展和建立高新技術產業最主要的有利條件是科技力量雄厚.故選項D符合題意.
故選:D.

❻ 分析聖迭戈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有利區位條件。

海灣型城市,環境優美;緯度較低,氣候宜人;建有世界一流的機場、港口、鐵路和高速公路,現代化交通便捷;高校多,科研力量強;擁有學士學位的人口多,從業人員素質高。

❼ 北京市發展和建立高新技術產業最重要的有利條件是

答案B
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離不開雄厚的科技力量,北京是全國的文化中心,有很多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所以發展高科技產業條件優越。

❽ 分析班加羅爾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區位優勢條件

先說說上面的答案錯誤,班加羅爾是印度矽谷,怎麼會有勞動力豐富那些呢,不知道哪個傻子答的。正確答案如下:1.地處熱帶季風氣候,在德干高原上,氣候適宜,環境優美 2.臨近有很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科技力量雄厚,人才聚集 3.現代交通運輸方便4.擁有廣闊的市場

❾ 莫斯科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有利條件

考點: 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專題: 分析: 高新技術產業是以電子和信息類產業為「龍頭內」的產業,產品的科容技含量很高,產品更新換代快.我國高新技術產業以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形式分布,大多依附於大城市,呈現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點. 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有利條件是科技力量雄厚,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核心城市是北京和上海.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高新技術產業的特點,理解記憶即可.

閱讀全文

與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有利條件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