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鄉村振興實施中如何實現產業興旺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B. 唯物辯證論如何成功打造產業興旺鄉村
打造產業興旺的鄉村應該堅持聯系的觀點。把握各產業之間的聯系。
應該堅持發展的觀點,推動科學創新,管理創新。
應當堅持全面的觀點,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觀點。
C. 鄉鎮如何做好產業興旺
提出了構建農業三個體系、完善支持保護制度、健全服務體系,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三個體系就是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其實,我感覺這三個體系的建立不僅僅是農業這個第一產業,還包涵了鄉村的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
所以,前瞻產業研究院建議還是提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為好。鄉村主要是以發展第一產業的農業為主,但也要大力發展農產品深加工和為農業需要的裝備製造業的第二產業,更要發展為農業產前、產中、產後服務和為全民服務的第三產業。
D. 怎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鄉村振興,必須要採取超常規振興措施。一方面,繼續推動要素配置、資源條件、公共服務向農業農村傾斜,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發展短板,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另一方面,要在城鄉融合發展制度設計、政策創新上想辦法、求突破,進一步調整理順工農城鄉關系,顯著縮小城鄉差距,真正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家園。
鄉村振興,始終要抓住產業興旺這個重點。「產業興旺」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生產發展」的升級版、升華版。鄉村振興歸根結底是發展問題,始終要靠大力發展農村生產力來解決。一方面,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動種植業、畜牧業、漁業、農產品加工業等轉型升級,努力向現代農業邁進。另一方面,要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支持和鼓勵農民參與並共享農村「雙創」的紅利。需要特別強調的是,這一切最終都要落在農民增收上,落在農民福祉的增加上。
鄉村振興,必須全方位縮小城鄉差別。鄉村振興絕不僅是經濟的振興,也是生態的振興、文化的振興、教育的振興、科技的振興、社會的振興。新農村建設的「村容整潔」升級到「生態宜居」,強調了農村生態建設要由表及裡,由物及人,要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農業農村現代化,滿足農民對美好生活特別是生態美好的嚮往。「管理民主」升級到「治理有效」,既強調了由管到治的治理思維,也強調了要從注重基層民主制度建設過程到追求農村社會穩定結果的更高要求,更注入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新內涵。
E. 鄉村振興的重點是產業興旺嗎
據報道,12月29日閉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首次提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明確了鄉村振興戰略的時間表和路線圖,而鄉村振興重點是產業興旺。
未來應從農業內外、城鄉兩頭共同發力,探索促進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向農業農村流動的有效政策措施,進一步調動城鄉兩個積極性,大力培育鄉村生產經營管理人才,激發農村創業創新活力,增強農民就業增收能力,提高農業質量效益競爭力,為實現鄉村繁榮、農民富裕提供物質條件,並在產業發展進程中促進其他方面發展。
希望鄉村經濟可以早日實現快速發展!
F. 實施鄉村戰略的總要求是什麼
產業興來旺、生態宜居、源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然要求。深入理解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才能科學制定戰略規劃,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
(6)要促進農村產業興旺發展擴展閱讀: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基本原則:
堅持黨管農村工作。毫不動搖地堅持和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健全黨管農村工作領導體制機制和黨內法規,確保黨在農村工作中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障。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把實現鄉村振興作為全黨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動,做到認識統一、步調一致,在幹部配備上優先考慮,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在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短板。
G. 「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具體體現。 這句話有語病嗎
這句話沒有語病。
這句話是在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總要求。
並提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優先發展」「城鄉融合」「農村現代化」,這些概念都是首次見於中央對「三農」工作的部署。
(7)要促進農村產業興旺發展擴展閱讀:
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二十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總要求。兩相對照,從「生產發展」到「產業興旺」,從「生活寬裕」到「生活富裕」,從 「村容整潔」到「生態宜居」,從「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
不難看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三農」事業獲得長足發展的新形勢下,農業農村發展的戰略要求也與時俱進地進行了 「升級」,從而更符合廣大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H. 農業產業興旺是農民生活富裕的前提。
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
I. 鄉村振興的五個要求
1、鄉村產業振興:中國農業的生產方式、組織方式、管理方式正在發生質的嬗變。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
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開展土地整理,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具備經濟基礎和政策基礎。通過土地承包到期後繼續延長三十年的政策,促進規模化生產效率。
2、鄉村人才振興: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在鄉村形成人才、土地、資金、產業匯聚的良性循環,鄉村振興,需要一大批新型職業農民。
現代農業,呼喚著鄉村人才振興,現代化農業、綠色農業、休閑農業、農村電商等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崛起,機器人摘黃瓜、豬臉遠程識別、雲端放養管理、大田測土配方施肥等「互聯網」的農業應用層出不窮。
3、鄉村文化振興: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和公共文化建設,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要體現濃郁的當代特色鄉村文化把傳統留住、把文化留住,適應時代的變化。
構建具有飽滿品位特徵、具有生動氣息的新鄉土。還要體現濃郁的當代特色,提升農民精神風貌,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鄉村文明氣象。
4、鄉村生態振興:堅持綠色發展,加強農村突出環境問題綜合治理,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支撐點,落實生態發展理念,實施農業綠色發展理念。
5、鄉村組織振興:群雁要靠頭雁領,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共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確保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安定有序,鄉村黨組織就是主心骨
(9)要促進農村產業興旺發展擴展閱讀: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新進展,農村改革取得新突破,城鄉發展一體化邁出新步伐,脫貧攻堅開創新局面,為黨和國家事業全面開創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撐。
同時,應清醒看到,當前我國農業農村基礎差、底子薄、發展滯後的狀況尚未根本改變,經濟社會發展中最明顯的短板仍然在「三農」,現代化建設中最薄弱的環節仍然是農業農村。
主要表現在:農產品階段性供過於求和供給不足並存,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深度不夠,農業供給質量和效益亟待提高;農民適應生產力發展和市場競爭的能力不足,農村人才匱乏;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仍然滯後,農村環境和生態問題比較突出,鄉村發展整體水平亟待提升;
農村民生領域欠賬較多,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和收入水平差距仍然較大,脫貧攻堅任務依然艱巨;國家支農體系相對薄弱,農村金融改革任務繁重,城鄉之間要素合理流動機制亟待健全;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存在薄弱環節,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強化。
J. 黨的19大報告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即「產業興旺
無工不富!這是真理!振興鄉村戰略就是把廣大的出外務工人員都召集回鄉!發展集體經濟,以土地為核心,發展農村第三產業、旅遊、服務業等!落實土地承包不變的原則!讓農村也能享受到改革開放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