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是廣州中醫葯大學的,學生會--調研部,想要一個標語口號
連主題是什麼都不放上來,還說什麼「突出點」。師弟(妹),新入會的吧?
㈡ 院士的標准到底是什麼
院士是某些國家所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一般為終身榮譽。在中國,院士通常是指中國科學院院士或中國工程院院士。
院士(Academician)源於Academy,Academy是古希臘傳說中的一位拯救雅典免遭劫難而犧牲的英雄。希臘人為了紀念這位智慧勇敢的英雄,建立了一個以Academy命名的幽靜園林。在建園後的916年的時間內,受到Academy智慧勇敢感動的學者,紛紛在園內講學,進行自發的學術活動,因此,其後的許多學術團體都自稱為「Academy」。1666年,法國成立了皇家科學院,到科學院工作的著名科學家首次被稱為院士「Academy」。此後,英國皇家學會、普魯士皇家科學院、彼得堡皇家科學院紛紛使用「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這一稱謂來命名自己國家最傑出的科學家。「院士」成為學術界給予科學家的最高榮譽稱號。
中科院院士路甬祥
院士在中國,原來稱為學部委員,就是在某一領域內的資深專家[2]。院士評選需要提名,提名資格一般為: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自然科學二等獎以上;需要經過大概三輪評選才能成為院士。
中國最早的院士產生於1948年3月,即中央研究院院士,通過層層選拔,81人當選為第一屆中國院士,包含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的著名學者,此次院士選舉,比較充分展示了學術成就而非政治主張的推選理念,如異議人士郭沫若先生因為在甲骨文等考古工作方面的突出成果而獲得胡適舉薦並獲選。這次選舉中,除了中央研究機構以外,獲選人數最多的四所大學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
1955年,中國科學院選聘學部委員(1994年改稱院士)233人,華羅庚、蘇步青、郭沫若、李四光、竺可楨、茅以升等46位著名科學家進入新中國第一批院士(學部委員)的行列。1955年學部委員(後稱院士)包括了自然科學領域的數學物理學部30人、化學部22人、生物學部60人、地學部24人、技術科學部36人,以及人文社會領域的哲學社會科學部61人。
1957年增選了自然科學學部委員18人。
1980年,恢復學部委員增選,並取消了哲學社會科學學部。1994年,中國工程院開始選聘工程院士。截至2008年12月,中國科學院院士1100餘人,健在600多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有700多名,其中有一些人身兼兩院院士資格。
院士為國家設立的科學技術和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
根據院士章程,為維護老年院士的身體健康,在院士中實行資深院士制度,年滿80周歲的院士授予資深院士稱號。
資深院士享有資深院士津貼,但不擔任院士大會常設領導機構成員和各學部常務委員會成員等領導職務,不參加對院士候選人的推薦和選舉工作,自由參加院士會議。
兩院院士每人每月發放1000元津貼,資深院士津貼標准每人每年為10000元人民幣,資深院士津貼免徵個人所得稅。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㈢ 羚銳制葯的調研羚銳
河南中醫學院副院長田中嶺、河南中醫學院中醫葯專家王浴銘教授及河南中醫學院校友會辦公室負責人深入羚銳公司了解企業人才需求,並就深化校企合作、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和立崗敬業等與河南中醫學院在羚銳的校友召開座談會,為企業發展出謀獻策。羚銳公司董事長熊維政、總經理趙志軍,副總經理吳希振等出席了座談會。
座談會由公司總經理趙志軍主持。會上,田中嶺副院長、王浴銘教授及河南中醫學院校友會辦公室負責人簡要介紹了河南中醫學院目前的建設、教學、科研等情況。田中嶺副院長高度贊揚了熊維政董事長作為河南中醫學院校友為祖國中醫葯事業發展所作出的突出貢獻,並號召各位校友在積極干好本質工作的同時,多回母校看看,支持母校的發展,為加強校企合作,實現雙方共贏開拓更寬渠道。談到參觀羚銳企業的感受時,田中嶺副院長高度評價了羚銳快速發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認為羚銳的持續、健康與快速發展得益於有熊維政這樣一個好的創業帶頭人,是羚銳人特別重視人力資源開發的結果,希望校友們以他為榜樣,在工作中不斷學習提高,爭做對社會有更多貢獻的人,母校會以他們為驕傲!
座談中,中醫學院的校友們談到了來羚銳的工作感受,並就羚銳企業生產經營和文化建設及河南中醫學院的校務工作提出了較好的建議,表達了願為加強校企合作,實現共贏發展的良好願望。
熊維政董事長在講話中也簡要回顧了自己在河南中醫學院學習的情景,對母校的培養、教育表達了誠摯的感激之情,並代表羚銳員工和河南中醫學院校友對河南中醫學院領導專程來羚銳看望大家表示感謝。熊維政董事長特別強調指出:羚銳公司能有今天的成就,是與河南中醫學院領導和師生大力扶持和幫助分不開的。他勉勵在羚銳工作的河南中醫學院校友珍惜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與厚愛,不斷學習、提高,努力工作,不負眾望,以一流的業績打造一流的企業,為做強做大羚銳、促進祖國中醫葯事業的發展作出更多更大的貢獻。
在羚銳期間,田中嶺一行參觀了羚銳集團辦公大樓、「羚銳之路」展廳和羚銳經皮給葯制劑陳列館,觀看了「羚銳新跨越」專題片,參觀了羚銳外用葯生產基地——羚銳新縣生態工業園區的生產車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