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四川災後重建的辦法
2008年 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縣發生里氏8級的強震,全國多個城市均受其波及。自年唐山大地震以來,這又是中國最嚴重的一次自然天災,汶川大地震震驚了整個世界,大地在震動,人們在哀鳴,無情的現實,很多畫面都讓人情不自禁的流淚,舉國垂淚,連日來,人們發自肺腑的愛和關心,在毫無防備的天災面前,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通過多種的方式表達對災區人民的情誼,自發的捐款捐物,無償的獻血。
痛定思痛、自然災害已經是事實,活著的每個人更要好好的堅強活著,不能總停留在痛苦的現實面前,這個時候就應該要考慮如何重建我們的新家園,如何重新建立包括汶川及周圍的受災的市鎮,災後重建規劃問題迫在眉睫,這樣才能不辜負大家對災區真切關心,對於從事多年新市鎮品牌建設工作的奧古特專家們來講,更應該對災後新市鎮建設有著更深的思考,清醒地認識到不僅局限於捐錢這么簡單,廣大智業機構獻計獻策也是一種更有用的,更有意義的捐助。
寫到建立新市鎮,不得不提個被大家常引用的「破窗理論」,大致意思是這樣的:一小孩把鄰居的玻璃砸破了,卻給修窗戶的工匠帶來了工作機會,帶來收益,進而推動經濟發展。這是很簡單的一個故事,但是它延伸的意義確實很讓人值得深思……據估計,這次汶川大地震導致的直接經濟損失達到1500—1900億元,.讓我們先把回憶追溯到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當時的直接經濟損失是56億元,災後規劃重建,經歷了32年之後,人們從痛苦中走出,發展成為今天河北省的重要工業城市,這也是災後重建的一個典型例子,同樣回憶追溯1995年1月日本大阪、神戶毀滅性地震,直接經濟近1000億美元,時到今日,大阪、神戶的今天發展從某種程度上要歸功於他們需要徹底重建的城市,但是這個前提是要有合理的有效的規劃和執行方案來完成。同樣的「破窗理論」影響到二戰後的日本和德國經濟的快速增長發展。
擦乾眼淚,災難就是災難,被砸壞的東西終歸要重新建立,災後重建是要有成本,我們要化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從而讓汶川為代表周圍市鎮的建設---特別是新市鎮的建設整體規劃,突破原來的局限,獲得重新的生機,對此建立新市鎮的思考如下:
一、新市鎮建設的選址:
選址有兩種方法:一個就是唐山模式,就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建立起來,另一個就是重新選擇新地址。這要結合實際情況和綜合的實情分析來定。
前提是要尊重科學,通過這次地震,大家都了解到,汶川等周圍市鎮處在斷裂帶上,建議政府和國家為對於重災的縣鄉重新選擇地址重建考慮,重建新的房屋需要謹慎,選址必需遠離震帶、山坡,國家可借鑒三峽移民的方式,建同一小區,選擇新址建新市鎮規劃,提高居住標准和生活標准,考慮到可持續發展,只有這樣,從長遠來講才是真正的對人民負責,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
如果在原有的基礎上建立的,一時難以遷出的先做加固,然後從規模上加以嚴格控制,合理安排,把損失降到最低。
二、 確定好各個新市鎮發展定位
政府為各自所建立的新市鎮,震後重建不管以前是什麼樣,現在重新規劃中一定要明確各自市鎮發展的定位,它是市鎮建設的首要任務,也是所有建設的基礎,全國人們都在時刻關心著你們的發展。
明確各市鎮的特點,結合震後資源,按照規模大小和功能特色規劃,人們也可獻計獻策給每個市鎮,確好發展方向,有了明確定位後才好順利開展接下來的工作。通過對新市鎮重新形象塑造,才能吸引更多的,給人信心,人們會從各方面的人力、技術、財力共同投入來參與建設新家園。
比如以汶川縣為例,建立以自強為主題,建立自強縣,樹立災後自強的榜樣。
…….
三、結合中國新市鎮建設現狀,汶川新市鎮建設免走彎路
中國經過幾十年的現代化城鎮建設,在執行過程中遇到過很多阻礙,有的市鎮建設遇到瓶頸,有的就是市鎮發展停止不前,主要表現在:
1、布局分散、城市、鎮整體規劃相對落後。在城鄉結合部位
2、道路交通、公共服務等基礎設施相對不足和落後。
3、城市建設中的人文問題嚴重。
這些對於「破窗」後的汶川周圍新市鎮來講,在保證資金到位情況下,只要規劃做好,避免出現已發生的問題,從長期可持續發展角度,齊心協力建設好家園,在更多人矚目和黨中央的關懷下,汶川及周圍新市鎮建設在歷史長河裡一定會留下不負眾望的精彩一筆。
四、完善功能,搞好新市鎮的基礎設施問題
舉一個道路例子來說,從這次地震了解到救援被延誤,有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受重災的幾個縣交通線路單一,進出不便,道路、鐵路不通,救援人員和物資無法快速到達出事點,建議新市鎮規劃建設時候考慮到道路和鐵路都要建立網狀結構,級別也可以低於幹道,就算是其中的一段遭到破壞,其他也可以繞道。
地震之後,政府和市場兩個共同運作,主要以政府為主導,像公共設施配套,如交通網路、供水排水、電力供應、通信保障、文教衛、社會安全保障、環境保護措施等基礎設施,這是政府的責任。要提高水平建設城鄉經濟和基礎設施,市鎮基礎設施是完善城鎮居住、公共服務和社區服務等功能。
五、周邊產業帶動,積極構築城鎮發展的支撐條件
中央和地方政府給予政策優惠支持,和相關技術支持,結合地方特色發展特色產業。*產業來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發展才是硬道理。
每個城鎮建設根據自身的發展,結合當地資源,每個地方挖掘自身優勢,把城鎮建設與培育特色產業結合起來,重點圍繞這些優勢產業,因地制宜,培植小城鎮產業基礎,力爭做出規模,做出影響,形成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產業特色,並通過延伸的產業鏈,把特色產業做大、做優、做名。
把城鎮建設與培育特色產業結合起來,比如汶川礦物資源和動植物資源富足,旅遊資源別具一格,其中有卧龍自然保護區它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西南部,它是和四川省命名的「科普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此地可以發展成為旅遊,教育基地,要積極構築城鎮發展的產業基礎,業興才能強鎮。
六、市鎮品牌建設
從長遠看,市鎮品牌發展是今後發展趨勢,城市之間,市鎮之間的競爭越來越突出的表現為品牌的競爭,提升也要依*城市品牌的樹立與完善,災後政府規劃中也應該有這種建設意識。
市鎮品牌是一個城市核心競爭力的外在表現,好的城市品牌總會與一個代名詞自然而緊密的聯系在一起,也代表著這個市鎮的競爭力。比如「天府之國」成都,「小商品」義烏,「購物天堂」香港……
市鎮品牌建設要根植於市鎮產業,重視經濟基礎培育。一個市鎮品牌的樹立必須以一定的產業優勢作為基礎,以戰略的眼光大力發展本城市的優勢產業。實現產業品牌推動城市品牌,城市品牌拉動產業品牌,互相依託,互動發展,夯實城市的產業實力和經濟基礎,為市鎮品牌的建設提供持之不竭的動力。
總之,震後要立足與資源現狀,統籌規劃,塑造全新市鎮形象(整體形象、局部形象)最後不得不再提提當年雲南麗江地震,震級在7級以上,也造成了重大傷亡,同樣房屋倒塌無數,但是麗江到現在的發展速度是相當驚人的,在短短的十幾年之後,麗江政府各部門為麗江品牌的樹立做了大量的工作,成績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對於汶川及周圍市鎮重建任重道遠,災區的建設我們大家都會長期關注,我們對你們有信心,化悲痛為力量,必將除盡廢墟,再現美好家園,哪怕再遙遠,我們都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B. 你怎麼看待工程機械行業請分析汶川地震對四川工程機械銷售的影響
2008四川地震對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發展中長期影響分析報告
[報告名稱]: 2008四川地震對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發展中長期影響分析報告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西北部汶川縣發生的強烈地震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損失。我們對此次地震中遭受重創的人們表示同情和祝福並對奮戰在抗震救災前線的人們表示敬意和祝福。
地震災害造成房屋和基礎設施損毀嚴重,從而災後重建將產生新一輪的生產資料和基本消費品的需求,將拉動相關行業的增長。包括:醫葯、建材、通訊和電氣設備等等,原因在於救災需要醫葯行業的支持,而災後重建則產生了對於工程機械的巨大需求。
本報告在分析工程機械產業全國區域分布特徵的基礎上,針對四川工程機械行業在全國所處地位進行了詳細分析,並通過對四川在工程機械行業產業鏈所處位置進行研判,最後對此次地震對工程機械行業發展影響做出預測。
第一章 2008四川汶川地震主要波及區域及破壞程度
第一節 四川西北地震主要波及區域分析
一、四川重災區
二、周邊受影響較嚴重地區
第二節 此次地震對當地破壞程度
一、對人身安全傷害
二、對當地基礎設施破壞
三、對當地工業破壞程度
第三節 此次地震與近幾十年全球重大地震破壞程度對比
一、唐山大地震
二、台灣921大地震
三、日本北海道大地震
四、美國洛杉磯大地震
第二章 四川工程機械行業發展情況 (2007-2008年度)
第一節 四川工程機械行業基本概況
一、當前所處生命周期分析
二、行業集中度分析
三、行業波動性分析
第二節 四川工程機械行業在全國所處地位分析
一、四川工程機械行業所佔全國份額分析
1. 產品產量份額
2. 企業產能所佔份額
3. 市場規模所佔份額
4. 進出口所佔份額
二、四川工程機械行業所處產業鏈環節分析
1. 產業上下游構成分析
2. 所處環節重要性分析
三、四川工程機械行業競爭優劣勢分析
1. 主要優勢分析
(資源優勢、科技優勢、市場優勢、交通優勢等)
2. 主要劣勢分析
第二節 2007-2008年四川工程機械行業運行分析
一、四川工程機械行業主要運行數據分析(2007-2008年度)
1. 行業產銷數據及供需格局特點分析
2. 行業進出口數據及主要貿易國分析
3. 行業財務數據及核心指標對比分析
二、四川災區附近工程機械相關企業分布情況
第三章 2008四川地震對宏觀經濟及工程機械行業影響
第一節 地震對於生產設施的破壞性使得供給方面更加緊張從而加大PPI 和CPI 上升壓力
第二節 地震對宏觀經濟影響深度解析
一、影響時間分析
二、影響廣度分析
三、影響區域分析
第三節 四川地震對工程機械行業影響分析
一、工程機械行業重點企業在四川災區分布情況
1. 原材料供貨企業
2. 加工生產環節企業
3. 銷售服務企業
二、地震對工程機械行業相關因素影響分析
1. 地震對交通運輸影響分析
1.1 對水路運輸影響
1.2 對鐵路運輸影響
1.3 對公路運輸影響
1.4 對航空運輸影響
2. 地震對工程機械行業外部依存環境因素影響
2.1 地震對油氣輸送管道系統影響
2.2 地震對工程機械行業所需原料供應影響分析
2.3 地震對災區電力供應影響
第四章 災後重建對工程機械行業潛在需求及投資機會分析
第一節 災後重建規模估算
第二節 災後重建對於工程機械行業需求情況預測
第三節 四川大地震對工程機械行業中長期影響分析
一、短期影響分析
二、中長期影響分析
C. 四川地震災後重建思考
2008年 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縣發生里氏8級的強震,全國多個城市均受其波及。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來,這又是中國最嚴重的一次自然天災,汶川大地震震驚了整個世界,大地在震動,人們在哀鳴,無情的現實,很多畫面都讓人情不自禁的流淚,舉國垂淚,連日來,人們發自肺腑的愛和關心,在毫無防備的天災面前,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通過多種的方式表達對災區人民的情誼,自發的捐款捐物,無償的獻血。
痛定思痛、自然災害已經是事實,活著的每個人更要好好的堅強活著,不能總停留在痛苦的現實面前,這個時候就應該要考慮如何重建我們的新家園,如何重新建立包括汶川及周圍的受災的市鎮,災後重建規劃問題迫在眉睫,這樣才能不辜負大家對災區真切關心,對於從事多年新市鎮品牌建設工作的奧古特專家們來講,更應該對災後新市鎮建設有著更深的思考,清醒地認識到不僅局限於捐錢這么簡單,廣大智業機構獻計獻策也是一種更有用的,更有意義的捐助。
寫到建立新市鎮,不得不提個被大家常引用的「破窗理論」,大致意思是這樣的:一小孩把鄰居的玻璃砸破了,卻給修窗戶的工匠帶來了工作機會,帶來收益,進而推動經濟發展。這是很簡單的一個故事,但是它延伸的意義確實很讓人值得深思……據估計,這次汶川大地震導致的直接經濟損失達到1500—1900億元,.讓我們先把回憶追溯到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當時的直接經濟損失是56億元,災後規劃重建,經歷了32年之後,人們從痛苦中走出,發展成為今天河北省的重要工業城市,這也是災後重建的一個典型例子,同樣回憶追溯1995年1月日本大阪、神戶毀滅性地震,直接經濟近1000億美元,時到今日,大阪、神戶的今天發展從某種程度上要歸功於他們需要徹底重建的城市,但是這個前提是要有合理的有效的規劃和執行方案來完成。同樣的「破窗理論」影響到二戰後的日本和德國經濟的快速增長發展。
擦乾眼淚,災難就是災難,被砸壞的東西終歸要重新建立,災後重建是要有成本,我們要化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從而讓汶川為代表周圍市鎮的建設---特別是新市鎮的建設整體規劃,突破原來的局限,獲得重新的生機,對此建立新市鎮的思考如下:
一、新市鎮建設的選址:
選址有兩種方法:一個就是唐山模式,就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建立起來,另一個就是重新選擇新地址。這要結合實際情況和綜合的實情分析來定。
前提是要尊重科學,通過這次地震,大家都了解到,汶川等周圍市鎮處在斷裂帶上,建議政府和國家為對於重災的縣鄉重新選擇地址重建考慮,重建新的房屋需要謹慎,選址必需遠離震帶、山坡,國家可借鑒三峽移民的方式,建同一小區,選擇新址建新市鎮規劃,提高居住標准和生活標准,考慮到可持續發展,只有這樣,從長遠來講才是真正的對人民負責,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
如果在原有的基礎上建立的,一時難以遷出的先做加固,然後從規模上加以嚴格控制,合理安排,把損失降到最低。
二、 確定好各個新市鎮發展定位
政府為各自所建立的新市鎮,震後重建不管以前是什麼樣,現在重新規劃中一定要明確各自市鎮發展的定位,它是市鎮建設的首要任務,也是所有建設的基礎,全國人們都在時刻關心著你們的發展。
明確各市鎮的特點,結合震後資源,按照規模大小和功能特色規劃,人們也可獻計獻策給每個市鎮,確好發展方向,有了明確定位後才好順利開展接下來的工作。通過對新市鎮重新形象塑造,才能吸引更多的,給人信心,人們會從各方面的人力、技術、財力共同投入來參與建設新家園。
比如以汶川縣為例,建立以自強為主題,建立自強縣,樹立災後自強的榜樣。
…….
三、結合中國新市鎮建設現狀,汶川新市鎮建設免走彎路
中國經過幾十年的現代化城鎮建設,在執行過程中遇到過很多阻礙,有的市鎮建設遇到瓶頸,有的就是市鎮發展停止不前,主要表現在:
1、布局分散、城市、鎮整體規劃相對落後。在城鄉結合部位
2、道路交通、公共服務等基礎設施相對不足和落後。
3、城市建設中的人文問題嚴重。
這些對於「破窗」後的汶川周圍新市鎮來講,在保證資金到位情況下,只要規劃做好,避免出現已發生的問題,從長期可持續發展角度,齊心協力建設好家園,在更多人矚目和黨中央的關懷下,汶川及周圍新市鎮建設在歷史長河裡一定會留下不負眾望的精彩一筆。
四、完善功能,搞好新市鎮的基礎設施問題
舉一個道路例子來說,從這次地震了解到救援被延誤,有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受重災的幾個縣交通線路單一,進出不便,道路、鐵路不通,救援人員和物資無法快速到達出事點,建議新市鎮規劃建設時候考慮到道路和鐵路都要建立網狀結構,級別也可以低於幹道,就算是其中的一段遭到破壞,其他也可以繞道。
地震之後,政府和市場兩個共同運作,主要以政府為主導,像公共設施配套,如交通網路、供水排水、電力供應、通信保障、文教衛、社會安全保障、環境保護措施等基礎設施,這是政府的責任。要提高水平建設城鄉經濟和基礎設施,市鎮基礎設施是完善城鎮居住、公共服務和社區服務等功能。
五、周邊產業帶動,積極構築城鎮發展的支撐條件
中央和地方政府給予政策優惠支持,和相關技術支持,結合地方特色發展特色產業。*產業來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發展才是硬道理。
每個城鎮建設根據自身的發展,結合當地資源,每個地方挖掘自身優勢,把城鎮建設與培育特色產業結合起來,重點圍繞這些優勢產業,因地制宜,培植小城鎮產業基礎,力爭做出規模,做出影響,形成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產業特色,並通過延伸的產業鏈,把特色產業做大、做優、做名。
把城鎮建設與培育特色產業結合起來,比如汶川礦物資源和動植物資源富足,旅遊資源別具一格,其中有卧龍自然保護區它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西南部,它是和四川省命名的「科普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此地可以發展成為旅遊,教育基地,要積極構築城鎮發展的產業基礎,業興才能強鎮。
六、市鎮品牌建設
從長遠看,市鎮品牌發展是今後發展趨勢,城市之間,市鎮之間的競爭越來越突出的表現為品牌的競爭,提升也要依*城市品牌的樹立與完善,災後政府規劃中也應該有這種建設意識。
市鎮品牌是一個城市核心競爭力的外在表現,好的城市品牌總會與一個代名詞自然而緊密的聯系在一起,也代表著這個市鎮的競爭力。比如「天府之國」成都,「小商品」義烏,「購物天堂」香港……
市鎮品牌建設要根植於市鎮產業,重視經濟基礎培育。一個市鎮品牌的樹立必須以一定的產業優勢作為基礎,以戰略的眼光大力發展本城市的優勢產業。實現產業品牌推動城市品牌,城市品牌拉動產業品牌,互相依託,互動發展,夯實城市的產業實力和經濟基礎,為市鎮品牌的建設提供持之不竭的動力。
總之,震後要立足與資源現狀,統籌規劃,塑造全新市鎮形象(整體形象、局部形象)最後不得不再提提當年雲南麗江地震,震級在7級以上,也造成了重大傷亡,同樣房屋倒塌無數,但是麗江到現在的發展速度是相當驚人的,在短短的十幾年之後,麗江政府各部門為麗江品牌的樹立做了大量的工作,成績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對於汶川及周圍市鎮重建任重道遠,災區的建設我們大家都會長期關注,我們對你們有信心,化悲痛為力量,必將除盡廢墟,再現美好家園,哪怕再遙遠,我們都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獨家稿件聲明〕奧古特機構文字原創 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如需轉載,請與021-51699945聯系;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文章摘自奧古特品牌營銷論壇: www.artbrand.com.cn/bbs
奧古特品牌營銷機構首席策劃-蒼石先生案例提供,歡迎廣大智業同仁一起來為災區重建獻言獻策。
奧古特品牌營銷(上海)咨詢機構: www.artbrand.com.cn
電 話: 8621-51699945-24/25/26 58879242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