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地理珠江上游該發展什麼產業

地理珠江上游該發展什麼產業

發布時間:2020-12-26 17:28:09

① 珠江三角洲大力發展出口創匯農業的地理條件是什麼

區域簡介

中國珠江在廣東中部入海處沖積成的三角洲。由西江、北江和 珠江三角洲東江沖積的三個小三角洲組成,面積約1.13萬平方公里。其中西江、北江三角洲佔1/10。三角洲上有160多個基岩殘丘,距今約6,000~2,000年時原是淺海灣中的島嶼。珠江含沙量不多,每年總沙量不過1億噸,多島嶼的淺海灣有利於泥沙滯積,所以2,000年來三角洲發展較快。殘丘海拔300~500公尺,往往成為秀麗的風景區,如西樵山、陽山、五桂山、崖山等。
位於廣東省的東南部,珠江下游,毗鄰港澳,與東南亞地區隔海相望,海陸交通便利,被稱為中國的「南大門」。
舊稱粵江平原。簡稱珠三角。位於中國廣東省東部沿海,是西江、北江共同沖積成的大三角洲與東江沖積成的小三角洲的總稱,是放射形汊道的三角洲復合體。呈倒置三角形,底邊是西起三水市、廣州市東到石龍為止的一線,頂點在崖門灣。面積約1.1萬平 方千米。沖積層薄,一般20~30米。地面起伏較大,四周是丘陵、山地和島嶼,占面積 30%。中部是平原,分布在廣州市以南、中山市以北、江門以東、虎門以西。珠江水系年均輸沙量達8000多萬噸,河口附近三角洲仍在向南海延伸。在河口區平均每年 珠江三角洲可伸展 10~120 米,成為中國重點圍墾區之一。三角洲屬於亞熱帶氣候,終年溫暖濕潤。年均溫21~23℃,最冷的1月均溫13~15℃,最熱的7月均溫28℃以上。6~10月,常有台風影響,降雨集中 ,天氣最熱。年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多雨季節與高溫季節同步,土壤肥沃,河道縱橫,對農業有利。水稻單位面積產量在中國名列前茅。熱帶、亞熱帶水果有荔枝、柑橘、香蕉、菠蘿、龍眼、楊桃、芒果、柚子、檸檬等 50 多種。發展了桑基魚塘、果基魚塘、蔗基魚塘等立體農業結構形式,成為中國生態農業的典範。有製糖、絲織、食品、造紙、機械、化工、建築材料、造船等工業,有南海明珠之稱。
目前三角洲上較大水道近百條,較小的港汊更多,交織成網。珠江分別由八個口門入海。入海處常有殘丘夾峙,形勢險要,稱為「門」。著名的有虎門、磨刀門、崖門等。各個口門由於分水分沙的條件不同,淤漲速度也不一致。蕉門與洪奇瀝間的萬頃沙平均每年外漲110公尺,磨刀門的燈籠沙為80~100公尺,而虎門、虎跳門一帶則不足10公尺。珠江三角洲位於南亞熱帶,當地人民創造了「桑基漁塘」、「果基漁塘」、「蔗基漁塘」等經營方式,即利用了優越的自然條件,又護養了農業生態系統。又由於修築堤防,建立電力排灌系統,防止了洪澇災害和海潮侵襲,更促進了農業的發展。盛產水稻、甘蔗、蠶繭、黃麻以及香蕉、 珠江三角洲菠蘿、木瓜、荔枝、龍眼、橙、檸檬等,淡水漁業亦稱發達。

地理區位
珠江三角洲是熱帶性三角洲,因為它的地理位置是在北回歸線以南(小三角 自然地理洲計),以大三角洲計,亦在北緯23°40'-21°30'之間,即絕大部分屬於熱帶范圍。從氣候上看,則大三角洲亦屬於熱帶地區(見竺可楨等《物候學》,1962)。地貌發育上也有此特色,植被景觀更受其影響,發育為熱帶季風雨林植被。並且由於三角洲北面為粵北山區,對北來寒流起屏障作用,使熱帶植被能沿谷地侵入北回歸線以北山區。
珠江三角洲地區包括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門、中山、東莞和惠州、清遠及肇慶。全區面積佔全省總面積的23.4%,人口佔全省總人口的31.4%(1994年),近年來實現國內生產總值佔全省國內生產總值的70%左右。珠江三角洲是全國經濟發展最迅速的地區之一。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該地區的社會發展呈現出農村工業化程度高、城鄉一體化進程快等特點。
珠三角衛星地圖珠江三角洲從地形界限看,羅平山脈是它的西面和北面的界限,即羅平山脈以西為西江谷地區,習慣上稱為粵西山地;山脈以北為北江水系,或稱為粵北山地。東側羅浮山區是三角洲的東界。
珠江三角洲位於廣東省的東南部,珠江下游,毗鄰港澳,與東南亞地區隔海相望,海陸交通便利,被稱為中國的「南大門」。
地貌特徵
珠江三角洲熱帶特徵反映在河網上是水量大,含沙量小,分汊放射河道多,寬深水道發育。但由於發育歷史由中更新世後開始,下沉量又不大,故它和長江、黃河三角洲最大差別是形成歷史短,沉積物厚度小,而向海灣推進則較快。珠江三角洲是在溺谷灣內的多河道上淤積而成的,故 地貌稱為復合三角洲。如廣州就有「三江匯總」之稱。但面積不大,故發展潛力不如長江三角洲。
廣州溺谷灣形成是受太平洋和印度板塊作用影響,在廣寧雲浮隆起和河源惠陽隆起間形成坳陷所致。坳陷在中生代即沉積有三水、龍歸、東莞、新會等紅色盆地。四周為古生代地層所成的山丘包圍。並受中生代花崗岩和火山岩侵入(如西樵山即第三紀古火山)。第三紀末夷平後,第四紀上升,即今三角洲四周山地的1000米准平面,如清遠北大羅山山頂呈和緩丘陵地貌,稱12丘,為反季節作物的良好基地。羅平山脈主峰多在1000米上下,如高要雞籠山(1007米)、清遠大羅山(1024米),佛岡阿婆山(1224米)、新豐青雲山(1246米)、連平九連山(1279米)等。西江、北江和東江都是遺傳下來的準平原遺傳河。珠江三角洲的陷落,使其成為低平的丘陵、台地區。第四紀海進,大陸架下降,大陸上升,故第四紀階地有向海傾沒趨勢,使溺谷灣基底有埋藏階地存在。三角洲沉積開始在中更新世後(約4萬年),突出海面的山丘台地成為三角洲平原上小丘,基岩出露處形成了「丹霞地形」和「石門」等遺傳河谷地貌。台地或階地可達5級,並且呈大面積分布。平原沉積物亦有向海增厚現象,由25米增加到60多米,最厚在燈籠沙處第四紀沉積63.6米,其中夾有海相層2,陸相層1,說明三角洲有新老兩期。

② 高中地理:有關珠江三角洲的知識

條件優勢地位來地理位置位於廣東省自南部,毗鄰港澳,與東南亞相鄰珠江三角洲成為我國經濟增長最快、最富生機活力的地區之一;成為我國重要的輕工業基地、外貿出口基地,是我國極為重要的經濟區。自然條件地形平原廣闊氣候熱量豐富,降水豐沛水源河流縱橫交錯,水資源充足社會經濟條件人口與城市人口稠密,城市密集歷史因素資本主義經濟萌芽早,人們的思想觀念比較開放政策改革開放以來,珠江三角洲地區成為沿海經濟開放區,接受海外先進的技術、資金和現代的經營管理方式僑鄉珠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最大的僑鄉之一

③ 地理上灕江真的奔向珠江了么

是的
湘漓本是兩江水 幸匯靈渠一脈流 灕水暫隨珠江去 湘水獨繞橘子洲
靈渠,又稱湘桂運河,也稱興安運河。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 境內。
中國和世界最古老的人工運河之一。在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興安縣境內,又稱湘桂運河或興安陡河。開鑿於西元前214年(秦)。橫亘湘、桂邊境的南嶺山勢散亂,湘江、灕江上源在此相距很近。興安城附近分水嶺為一列土嶺,寬300∼500米,相對高度20∼30米,兩河水位相差不到6米。
靈渠的工程主要包括鏵嘴、大小天平石堤、南渠、北渠、陡門和秦堤。大小天平石堤起自興安城東南龍王廟山下呈「人」字形,左為大天平石堤,伸向東岸與北渠口相接;右為小天平石堤,伸向西岸與南渠口相接。鏵嘴位於「人」定形石堤前端,用石砌成,銳削如鏵犁。鏵嘴將湘江上游海洋河水分開,三分入漓,七分歸湘。天平石堤頂部低於兩側河岸,枯水季節可以攔截全部江水入渠,泛期洪水又可越過堤頂,洩入湘江故道。南渠即人工開鑿的運河,在湘江故道南,引湘水穿興安城中,經始安水、靈河注入大榕江入漓。因海洋河已築壩斷流,又在湘江故道北開鑿北渠,使湘漓通航。南渠、北渠是靈渠主體工程,總長34公里(包括始安水-靈河段)陡門為提高水位、束水通舟的設施,相當現代的船閘,主要建於河道較淺水流較急的地方。據記載明、清兩代仍有陡門30多處。秦堤由小天平石堤終點至興安縣城上水門東岸,長2公里。靈渠的修建,聯結了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對嶺南的經濟和文化發展有過很大促進作用。湘、桂間鐵路和公路建成後,靈渠已被改造為以灌溉為主的渠道。
靈渠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桂林東北60公里處興安縣境內,是現存世界上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與四川都江堰、陝西鄭國渠齊名,並稱為「秦朝三大水利工程」。 郭沫若先生稱為:「與長城南北相呼應,同為世界之奇觀。」
靈渠全長37公里,建成於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由鏵嘴、大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和陡門組成。靈渠設計科學,建造精巧。鏵嘴將湘江水三七分流,其中三分水向南流入灕江,七分水向北匯入湘江,溝通了長江、珠江兩大水系。

④ 學習地理掌握分析的方法很重要。請你結合「珠江三角洲產業結構的變化」案例,掌握分析工業區位因素的方法

(1)來土地、水源源;市場、動力、勞動力、技術、政策等)
(2)改革開放前,製糖工業為主,主導區位因素是原料。
1979—1990年,生活消費品加工工業為主,主導區位因素是廉價勞動力。
1990年以後,主要工業升級為高新技術產業,主導因素為技術。
(3)原料、動力、勞動力數量對工業區位影響減弱;
市場、勞動力素質對工業區位選擇的影響增強;
信息的通達度(技術)成為工業區位選擇的新因素。

⑤ 高中地理 珠江三角洲產業結構

城市建設需要鋼鐵啊建材啊神馬的,重工業提供這些東西,而且內發展重工業把人口吸引到容城市,這樣使得城市規模擴大,城市人口增加不就促進了城市化發展嗎?不發達,自然就城市發展不起來(不過像溫州——輕工業,雲南——外貿,他們不一樣,到時候碰到題目自己判斷)
資金密集型說簡單點就是要很多錢的產業,比如汽車產業(這種產業一個人投入幾百幾千萬也像打了水漂一樣)
產業升級就是「騰籠換鳥」把夕陽產業,污染大的產業,耗費資源多的產業等等沒什麼潛力的企業搬走,換上像服務業啊高新技術產業啊神馬的潛力大的產業
我說的夠通俗了吧!

⑥ 地理:珠江三角洲礦產資源缺乏,且產業基礎薄弱,為何要發展石化、鋼鐵等重工業

1.位於我國東南沿海,石油、鐵礦石等資源來源海外,海陸交通便利
2.市場腹地廣闊
3.勞動力豐富
4.政府政策的支持
5.科技較發達,有利於發展石油化工、鋼鐵等工業
6.南海等地石油開采,也為此提供了資源

⑦ 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

地理位置:

呈倒置三角形,底邊是西起三水市、廣州市東到石龍為止的一線,頂點在崖門灣。面積約1.1萬平方千米。沖積層薄,一般20~30米。地面起伏較大,四周是丘陵、山地和島嶼,占面積 30%。

中部是平原,分布在廣州市以南、中山市以北、江門以東、虎門以西。珠江水系年均輸沙量達8000多萬噸,河口附近三角洲仍在向南海延伸。在河口區平均每年可伸展 10~120米,成為中國重點圍墾區之一。

氣候溫度:

屬於亞熱帶氣候,終年溫暖濕潤。年均溫21~23℃,最冷的1月均溫13~15℃,最熱的7月均溫28℃以上。6~10月,常有台風影響,降雨集中 ,天氣最熱。年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

多雨季節與高溫季節同步,土壤肥沃,河道縱橫,對農業有利。這裏海拔200米以下,地勢平坦;高溫多雨,以南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

珠江三角洲氣候的南亞熱帶性表現在四季不明,三冬無雪,樹木長青,田野常綠,霜不殺青。據竺可楨在《特候學》一書中稱,熱帶為「四時皆是夏,一雨便成秋」的地方,他認為五嶺以南,即入熱帶。但珠江三角洲在亞熱帶范圍之內。

(7)地理珠江上游該發展什麼產業擴展閱讀:

珠江三角洲的重要性:

珠江三角洲是廣東省平原面積最大的地區。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製造業基地和現代服務業基地,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主體區域。

全國科技創新與技術研發基地,全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南方對外開放的門戶,輻射帶動華南、華中和西南發展的龍頭,是中國人口集聚最多、創新能力最強、綜合實力最強的三大城市群之一,有「南海明珠」之稱。

2015年1月26日,世界銀行報告顯示,珠江三角洲超越日本東京,成為世界人口和面積最大的城市群。珠三角9市攜手港澳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是與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日本東京灣區並肩的世界四大灣區之一,已建成世界級城市群。2016年珠三角9市共吸納37.33萬高校畢業生就業。

⑧ 高中地理區域地理 黃河長江以及 珠江 上游 中游和下游分別存在什麼生態問題 成因以及解決方法

自己寫的 給分吧
黃河 上游(至 河口鎮(地名)) 水土流失·草場退化 成因:自然因素:生態脆弱(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少,砂地地貌) 人為因素:過度放牧,毀林開荒 解決方法:植樹造林,適度開發
中游(河口鎮至孟津) 河流泥沙含量大 成因:黃土高原水土流失(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 自然原因:地勢高 降水集中 沖刷力大 黃河流經 土質疏鬆 植被少 人為因素:不合理的農業結構 解決方法:植樹造林 小流域綜合化治理) 解決方法:黃土高原水土保持 修梯田
下游 (孟津至黃河入海口) 生態問題的話 中下游是一樣的 河流的問題就加上 地上河 成因:河流泥沙含量大 下游地形平坦 河流流速變慢 泥沙沉積 河岸抬高 形成地上河 解決方法:黃土高原水土保持,引黃淤灌
長江 上游 (至宜昌) 問題:水土流失 成因:不合理的耕作方式 解決方法:植樹造林,適度開發
中游 (宜昌至湖口) 問題:水土流失 成因:不合理的耕作方式 解決方法:植樹造林,適度開發 (洪澇不屬於生態問題)
下游 (湖口至長江入海口)問題:水污染 成因:沿岸工業發達 污水排放 解決方法:治理污染 限制排放
珠江 珠江是由多個水系組成 生態問題 上中下好像都有 水污染 成因:沿岸工業發達 污水排放 解決方法:治理污染 限制排放
水土流失可能有 但位置不確定 方法 成因 同黃河長江

⑨ 地理題目:20世紀九十年代,珠江三角洲產業向新疆轉移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勞動力密集型企業由於工資成本的上升,不得不向工資成本低得區域轉移;

產業升級的內在需求,要求將落後的產業向內陸遷移;

⑩ 地理問題:珠江三角洲工業化

珠三角,現在正處來於自工業化的巔峰時期,在以後的五至二十年中,它將逐步向後工業期轉型,對於現在以輕工業為主要工業結構的珠三角來說,它所將走的道路將是步長三角後塵的,不過,在近期北部灣開發期,珠三角極有可能以此為借機,全面推進其旅遊業等新興產業的發展,加之其擁有港澳資金之利,有效期內,其也有可能與長三角相匹敵;而人口流動方面,其旅遊等服務和新興科技領域的人才需求量將大幅上升,但短期內,其如東莞、惠州等地對於低技能的人口還是急需的,並不能擺脫這個瓶頸。推動其工業發展的原因則包括科技的發展、勞動力素質的提高等。

與地理珠江上游該發展什麼產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