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推動建立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

推動建立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

發布時間:2020-12-26 09:09:37

A. 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是

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是:依法治國。

在中外歷史上,從字源上看,「法」字一出現就具有正義、公正等含義。中國古代,「法」字象徵一種寸以判明是非曲直和正義與否的獨角獸。

西方古代,法則被喻為一手拿寶劍、一手拿天平的正義女神。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則,能夠調整人們的行為,規范人們的行為。法制文明屬於制度文明的范疇,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開了法制建設的現代化,就是不完整的、片面的、沒有可靠保證的現代化,經濟的發展必將難以達到現代化所要求的相應的水平,整個社會的現代化就不可能真正實現。

(1)推動建立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擴展閱讀:

生態文明是人類與自然將實現協調發展的社會系統。生態文明是「社會記憶」中第四階段的文明,是建築在知識、教育和科技高度發達基礎上的文明,強調自然界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石,明確人類社會必須在生態基礎上與自然界發生相互作用、共同發展,人類的經濟社會才能持續發展。

因而,人類與生存環境的共同進化就是生態文明,生態文明不再是純粹的發展系統,而是一個和諧發展的社會系統。

由於可持續發展系統是一個普遍的復雜復合系統,而且是進化的開放系統,其進化的基礎是繼承先前文明的一切積極因素,所以生態文明也就涵括人類以前一切文明成果,其理論與實踐基礎直接建立在工業文明之上,是對工業文明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獲取經濟效益進行反思的結果,是傳統工業文明發展觀向現代生態文明發展觀的深刻變革。

建設生態文明,要求人類通過積極的科學實踐活動,充分發揮自己的以理性為主的調節控制能力,預見自身活動所必然帶來的自然影響和社會影響,隨時對自身行為作出控制和調節。

B. 持續推進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優化升級,努力打造六色低碳循環發展體系用得什麼

持續推進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優化升級,努力打造六色低碳循環發展體系用得什麼?

C. 低碳經濟對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意義

低碳、環保、氣候,這一系列的話題一直以來讓我很迷茫!

關於氣候變暖的回問題,我答不想談得太多——竺可楨的《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已有詳細研究——中學語文教材有這篇文章——不知道現在還有沒——唐宋時期的氣候比現在還要熱——我不知道當時的碳排放量是否超標——我也不知道明清時期長達500年的小冰期是否是環保過度造成的。

在我看來,現在發達國家之所以大炒特炒低碳經濟,其原因無外乎保持競爭優勢——從最初的赤裸裸的武力入侵到後面的貿易壁壘——現在這些都不管用了——那就來更徹底的——技術壁壘。

哎,不說了——就是婊子立牌坊的事!

D.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一是要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要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控制開發強度,調整空間結構,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加快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推動各地區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定位發展,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

二是要全面促進資源節約。要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支持節能低碳產業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確保國家能源安全。加強水源地保護和用水總量管理,建設節水型社會。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嚴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強礦產資源勘查、保護、合理開發。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生產、流通、消費過程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

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要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設,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各自能力原則,同國際社會一道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四是要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要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改革,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加強環境監管,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形成合理消費的社會風尚,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

E. 推動建立什麼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

推動建立科學化的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才能更好的做到環保,讓整體的企業能夠持續的發展。

閱讀全文

與推動建立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