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北部灣的產業發展

北部灣的產業發展

發布時間:2020-12-26 04:58:54

⑴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的產業發展

抓住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全面發展的機遇,發揮區位優勢,加強引導扶持,承接產業轉移,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大力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提高服務業現代化水平,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節能環保水平、產業整體素質和市場競爭力。 發揮沿海港口優勢,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大力改善發展環境,加快完善產業布局,在沿海規劃建設高起點高水平的現代加工製造業體系,培育跨國公司和國際知名品牌。 石油化工。利用較好的港口條件和南海豐富的油氣資源,建設欽州大型煉油基地,發展原油加工等石化產業;力爭「十二五」建設石化產業鏈後續工程,形成沿海石化產業集群。依託南寧化學工業基礎,建設南寧精細化工基地。 造紙。利用適宜種植速生林的優勢,建設欽州、鐵山港大型林漿紙基地,生產高中檔造紙系列產品,發展林漿紙一體化產業,形成沿海林漿紙一體化產業群。積極發展木材綜合加工。 冶金。按照國家鋼鐵產業政策要求,充分發揮沿海優勢,實施產品結構調整,積極推進鋼鐵企業聯合重組,加快淘汰落後鋼鐵產能,提高產品附加值。發揮廣西鋁資源豐富的優勢,發展技術含量高、市場競爭力強的鋁加工項目,建設南寧鋁深加工產業,開發滿足交通運輸、航空、包裝等領域發展需要的精深鋁板帶箔材等產品。
輕工食品。依託沿海港口,大力發展糧油食品加工等產業。把製糖工業建成綜合利用、循環發展的產業。利用豐富的農產品資源,積極發展繭絲綢、果蔬、劍麻、八角、金花茶、竹筍、煙草等深加工。利用區位優勢,發展紡織服裝工業。 高技術。加快科技成果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重點培育發展電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現代中葯、節能環保等高技術產業,積極發展軟體開發、新型電子元器件、生物基材料和稀土等高性能材料、生物質能源、節能環保材料及產品,建設中葯材GAP基地。提升南寧、北海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創新能力和孵化能力。建設南寧生物質產業基地。 海洋。發揮海洋資源優勢,大力培育發展海產品深加工、海洋生物制葯、海洋化工等海洋產業,加強海洋油氣等礦產資源勘查與開發。促進海洋科技成果產業化。 堅持產業化、市場化、社會化方向,拓寬領域、擴大規模、優化結構、增強功能、規范市場,提高服務業現代化水平。 物流業。依託區位優勢和深水良港優勢,大力發展海洋運輸,加快構建沿海和城市保稅物流體系。充分利用中國-東盟博覽會形成的平台,大力發展國際經濟貿易和服務貿易,建設南寧區域性國際現代物流基地。依託邊境貿易、邊境出口加工、跨國旅遊,建設邊境商貿物流基地和邊境綜合保稅區。培育現代物流企業集團,加強與國內外物流企業合作,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加快電子口岸建設,形成面向東盟、連接西南、通達珠三角的高效便捷低成本物流服務體系。
金融業。積極引進各類金融機構,大力發展銀行、保險、證券、期貨、信託等金融業,加快培育金融市場,組建一批新的投融資公司,探索建立產業投資基金,積極發展創業投資企業,利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加快中小銀行重組、改革步伐,構建南寧區域性金融中心,形成現代化金融服務體系。穩妥推進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准入政策試點工作,大力培育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農村金融體系。 信息服務業。增強郵政電信服務能力,大力推進電子商務和電子政務,積極發展地理信息、動漫等數字內容產業。促進信息服務硬體建設與軟體建設相融合,加快行業信息化應用,建設包括商務投資、金融、港口航運、產品質量檢驗檢疫、旅遊、勞動力、科技、文化等綜合性和專業性信息在內的中國-東盟區域性國際信息交流服務中心。
會展業。 把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辦得更有特色、更有成效,依託平台品牌,培育會展主體,開拓會展市場,做大會展經濟。結合「會、節、演、賽」,發展特色會展,促進會展、旅遊、商貿互動。建設和完善南寧、北海等城市會展服務設施。 房地產業。適應不同群體的住房需求,加強房地產市場的政策引導和調控。加大商品房供給結構調整力度,增加投入,加快經濟適用房特別是廉租房建設,切實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南寧、北海等城市要發揮生態宜居特色,集聚人口和產業,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 旅遊業。立足旅遊需求,發揮特色優勢,依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把北部灣經濟區培育成為區域性國際旅遊目的地和旅遊促進中心。完善旅遊產品體系,積極發展生態旅遊、康體旅遊、溫泉度假、郵輪遊艇、海島旅遊、自駕車旅遊等休閑度假旅遊產品。依託國家4A級以上旅遊景點,打造旅遊精品,構築泛北部灣旅遊圈。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安全與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大力提升旅遊業服務水平。

⑵ 談談北部灣的發展前景

一.區位優勢
北部灣位於中國大陸沿海地區的西南端,南瀕北部灣,東鄰廣東、海南和港澳,西靠雲南、貴州,北接湖南,西南與越南交界,處於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和東盟經濟圈的結合部,具有沿海開放、沿江開放、沿邊開放等優勢。是整個西南地區唯一的沿海省區
地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中心地帶,連接中國國內和東盟兩個市場,具有雙向溝通中國與東盟的區位優勢。是中國唯一與東盟既有陸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區。目前已建成出海、出邊大通道,形成了與東盟國家的立體交通網路。是中國沿海地區,又是西部地區,是中國最具增長潛力的省份之一。
二.政策優勢(政治)
1.國家西部大開發的優惠政策
2.邊境貿易優惠政策
3.少數民族地區優惠政策
4.沿海開放政策
三.資源優勢
1.水能資源豐富
2.礦產資源豐富
3.農業資源豐富
4.海洋資源豐富
5.旅遊資源豐富
四,經濟優勢.
1.製糖工業
2.電力工業
3.機械工業
4.汽車工業
5.冶金工業 都比較完整.
五.文化優勢
一、廣西文化建設的優勢與機遇

廣西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民族生態和民族文化品相豐富多彩,世界級的自然山水風光等旅遊資源珍稀可貴,具有文化資源優勢;廣西地處中國東南沿海和大西南地區的交匯地帶,與東南亞內陸相交,是聯系中國-東盟的國際大通道、聯結粵港澳與西部地區的重要通道和大西南出海通道,文化市場發展前景巨大;廣西又是中原文化和嶺南文化、漢文化和地方民族文化、中華文化與東南亞文化的交匯處,文化的吸納和輻射空間廣闊。廣西享有西部大開發、沿海、沿邊開放、民族區域自治等多重政策優勢,這些將使廣西文化在向產業轉化中釋放出巨大效能。

目前廣西面臨極好的文化發展機遇。近年來,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進步推動文化產業發展,文化成為市場消費的重要增長點。特別是最近自治區黨委作出了建設文化先進廣西的重大決策,必將更大推動文化發展。

二、推進廣西文化發展的四大戰略

(一)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產業化戰略」

廣西有著加快發展文化產業的有利條件。應當以文化藝術業為產業核心,以旅遊業帶動,以打造特色品牌,發展文化藝術業、文化旅遊業、新聞出版業、廣播影視業、節慶會展業為重點,國有民營共進,增強產業活力,壯大整體實力為指導思想,達到文化產業總量規模進一步擴大、文化產業增加值有較大增長、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優勢產業的發展目標。

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主要措施和政策建議:1.制定長遠發展規劃。開展對「廣西文化產業資源狀況及發展趨勢」的調查,組織制定實施《廣西文化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及其《實施細則》,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發展規劃之中。2.深化改革,建立充滿活力的文化產業發展和管理機制。3.以打造文化品牌為突破口,輻射和帶動各地各類文化企業發展。4.加強領導,構建平台,營造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和寬松和諧的發展環境。

(二)妥善保護與有效開發民族文化資源的「民族文化戰略」

民族文化是廣西發展的重要資源。必須做好民族文化資源的保護與有效開發工作,找出本地文化之「特」,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精華,增強文化產業的創造力和影響力。

做好民族文化資源的保護與有效開發的措施是:1.出台地方性法規。目前,在全國性的民族文化保護法律條文尚未頒布實施之前,廣西應先行出台一個地方性法規,為民族文化保護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2.組織開展廣西民族文化大普查,建立民族文化資料庫;3.建設廣西民族博物館、生態博物館和人文生態保護區;4.建設廣西文化風情園和民族文化一條街,展現廣西民族風貌;5.舉辦廣西民族文化博覽會。

(三)面向東南亞擴大對外開放和對外文化貿易的「國際化戰略」

中國-東盟博覽會在南寧舉辦,為廣西的對外開放和對外文化貿易搭建了平台。廣西應藉此良機實施「國際化戰略」。其措施是:1.制訂和完善自治區相關的對外文化政策和地方性法規。2.培育國際化文化產品和文化品牌。3.扶持、發展文化中介結構,完善市場運作機制。4.舉辦中國-東盟文化論壇,開展國際文化交流,擴大廣西的文化影響。

(四)以旅遊業帶動文化發展的「旅遊促進戰略」

旅遊是文化的重要形式和載體。廣西是旅遊資源大省,在「九五」期間確立的建設「旅遊大省」目標,已取得好的成效。應在現有基礎上,把旅遊業納入整個文化建設的大盤子里運作,將其作為文化產業的龍頭來進行產業布局,以文化旅遊業促進整個文化產業的發展。

三、實施四大戰略的對策措施

(一)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促進文化生產力

要以深化改革為突破口,破除束縛文化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基本思路是:按照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圍繞面向群眾、面向市場,對公益性文化加大投入、轉換機制、加強管理、增強活力,促進事業繁榮;對經營性文化實行企業化、市場化、社會化改革,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促進產業發展;推動文化與經濟的融合。

文化體制改革的任務和實施對策是:1.明確黨的領導、政府的管理與企事業的自主權的關系,科學地確定各自的職責和許可權。2.建立文化國有資產管理新體制。3.建立文化事業單位運作新模式。要讓文化事業走向社會化,一些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可以在堅持國家所有的原則下,委託專業化管理公司進行管理和運作。實施國家、社會和個人多元辦公益性文化事業的新政策、新機制。4.明晰各類文化企事業單位的產權,使文化企業和文化產業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真正的市場主體。

(二)大力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充分發揮科學決策和策劃的作用

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是文化發展的重要內容。必須以科學的理論為引導,加大科學決策力度,強化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依託的策劃功能,擴張思想力、決策力、文化力在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使科學決策和策劃成為廣西文化建設的堅實支撐。

充分發揮廣西社會科學院作為自治區黨委和政府決策的思想庫、智囊團的作用和推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智庫」作用;加大對社會科學重點學科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

⑶ 北部灣工業發展

廣西自治區主席馬飈在此間會見了梁丹及其他參加論壇的境外嘉賓。馬飈說,廣西北部灣經濟內區全面開放容開發的加快推進,必將極大地促進廣西利用外資和對外經貿合作。長期以來,廣西的經濟社會發展得到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及各國的大力幫助和支持。

馬飈希望藉助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全球投資促進高峰論壇,積極探尋加快城市經濟圈建設的新舉措、新思路、新途徑和促進外商直接投資的良策。他相信,在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的支持和推動下,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市群一定能成為世界矚目的企業投資熱土。廣西必將成功「借腦」出席論壇的境外嘉賓,科學布局城市經濟圈的產業,促進區域市場的形成,並成功把握世界性的產業轉移和產業升級浪潮。完

⑷ 北部灣的經濟發展

北部灣發展前景中國經濟增長新一極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從一個西部邊陲地區,變成多區域合作中心;從一個投資盲點,變成投資熱點;從一個經濟發展配角,變成廣西開放發展龍頭;從一個地方發展題材,變成國家發展戰略。未來北部灣經濟區活力十足。
在今後一段時期內,廣西北部灣地區將繼續建設公路、鐵路、港口等交通設施項目,建設石化、鋼鐵、能源等臨海工業項目,年均投資將近1000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20年,北部灣經濟區將會形成2萬億至2.5萬億元左右的投資規模,包括產業項目9500億元,基礎設施建設4000億元,城市建設投資約4400億元,城市人口增加帶來的房地產投資約3000億元。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直接連接中國-東盟,發展前景無限,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新一極。2009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經濟情況(不含玉林、崇左)2009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南北欽防四市)經濟繼續保持強勁增長,經濟區生產總值(GDP)、財政收入、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進出口總額等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高於全區平均水平,新增貸款突破1000億元,港口貨物吞吐能力突破1億噸。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有南寧、北海、 欽州、防城港四個地級市所轄行政區域構成,面積4.25萬平方公里,人口1300多萬。同時將玉林、崇左兩市的交通、物流納入經濟區統籌規劃建設。
經過7年多的開發,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經濟快速增長,現代產業體系快速興起,基礎設施快速完善,億噸大港快速崛起,大開發格局快速形成,成為廣西經濟發展的龍頭,西部大開發的引擎,中國沿海沿邊經濟開發的重要亮點,中國與東盟合作的重要通道。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自2006年3月成立以來,經過七年多的發展,經濟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GDP總額:2012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GDP4316.36億元,占廣西的33.12%。其中南寧市2012年GDP2503.55億元;北海市2012年GDP630.80億元;防城港市2012年GDP457.53億元;欽州市2012年GDP724.48億元。
產業發展方面:一批重點項目相繼建成投產,一批東西部產業轉移項目紛紛進駐,逐步形成石化、電子信息、林漿紙一體化、冶金、新材料、輕紡、機械裝備製造、磷化、保稅物流等為特色的產業體系。重點規劃建設14個重點產業園區,規劃總面積698平方公里,已開發面積超高跟200平方公里。2012年底,完成工業產值3324億元。有10個園區工業產值或貿易額超過100億元,成為北部經濟區增長最快、發展潛力最大的經濟增長亮點。
港口建設方面:經過7年多的發展,廣西北部灣港已建成泊位234個,萬噸級以上63個,擁有集裝箱班輪航線30多條,每周50多個班次,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多個港口通航,海運物流網路已伸向全球。2012年完成貨物吞吐量1.74億噸,其中集裝箱82.43萬TEU。廣西北部灣港由廣西沿海的防城港、欽州港、北海港三港組成。其中2013年防城港市港口吞吐量為1.06億噸,增長5.4%。
保稅物流體系建設方面:北部灣經濟區保稅物流體系基本建成,服務華南、西南、中南,面向東南亞的北部灣供應鏈日漸成型。欽州保稅港區、憑祥綜合保稅區、南寧保稅物流中心等相繼建成並全部投入運營,北海出口加工區擴建B區也獲得國務院正式批准。一批現代物流園區已經建成。
《北部灣》視頻拍攝於2010 年6月22號,宣傳北部灣的開放開發。

⑸ 北部灣經濟區旅遊產業發展,要加強什麼旅遊合作

北部灣經濟區旅遊產業發展,要加強國際化復合型的旅遊合作, 構建北部灣國際化回旅遊答戰略聯盟。北部灣濱海旅遊產業要在北海、欽州、防城港、崇左等6市建立的旅遊無障礙縫接、同城一體化合作的基礎上形成國際化合作旅遊戰略聯盟,確定戰略聯盟的主體責任制或輪值制。整合資源,發揮區域合作聯盟機制,強化區域城市和港口合作,共建海上旅遊大通道,以區域聯盟整體向外宣傳,完善無縫接旅遊機制,建立旅遊公共信息平台、應急事件處理和市場整頓機制。
加強與海絲沿線國、東盟相關國家的海陸旅遊戰略合作,在《2011年至2015年東盟旅遊發展戰略計劃》合作框架上推進北部灣地區跨國旅遊一體化發展格局,共同打造特色旅遊線路和對外營銷機制,將北部灣旅遊產業打造成國際一流的跨國旅遊精品,塑造國際化區域旅遊整體形象。

⑹ 廣西北部灣發展優勢與劣勢

2月2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對外宣布———《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獲國家正式批准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將建設成為國家「重要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

批准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極具現實意義,是極具遠大眼光的決策。有關專業人士認為,與浦東新區、濱海新區等相比,北部灣還有總體經濟實力不強、港口規模不大等6大難題拖「後腿」,但發展優勢蘊含的開發潛力,足以克服這些難題。北部灣經濟區擁有明顯的區位優勢,處於中國與東盟的結合部,已成為西南地區加強與世界市場聯系的重要門戶,腹地廣闊而且資源豐富。同時,國家給予的政策支持,也將助推以優勢勝劣勢的實力,從而促進經濟區大發展。從這兩個方面來看,天時、地利齊備,發展潛力巨大。

發展的歷史機遇已經來臨,接下來關鍵要看我們如何建設。從目前的7個「一千萬」項目,以及電子產業、鐵路改造等兩個「一千億」項目正進展得有聲有色來看,從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的圓滿成功來看,「南北欽防」乃至整個廣西為經濟區建設已經打下了可喜的基礎,也意味著相應的體制建設、經濟與科技、人力與物力等各種建設條件在逐步聚集,蓄勢待發,在繼續吸引建設人才,不斷開拓創新,挖掘開發潛力的基礎上,一定有能力有信心收獲即將到來的一個又一個的建設成果。

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獲准實施,將直接給包括北部灣區域在內的廣西人民造福。經濟區建設任務艱巨,需要人們付出辛勤和汗水,但留給後人的,必是一筆巨大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何況直接的建設者們,也將從中得到豐厚的回報。而且,作為國家「重要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受益的不只是廣西一地,更是西部地區,是全國,是更大范圍的國際區域,乃至整個世界!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經濟資源,發達的科技力量,和平的建設環境,再加上勤勞、睿智和勇於拼搏的建設者們,北部灣的未來必定輝煌!

⑺ 北部灣哪個資本運作行業是國家操盤的

根本就沒有的事 聽他們忽悠 資本運作是這個 資本運作也叫資本經營,回就是利用資本市答場,通過買賣(經營)企業、資產或者其它各種形式的證券、票據,而賺錢的經營活動 這叫資本運作 您說的 沒產品 沒法人 沒公司 就光靠嘴巴說的 是傳銷

⑻ 中國廣西經濟未來十年如何發展

【標准】第一個重點就是積極推進泛北部灣經濟區的合作,利用中國—東盟「一軸兩翼」區域合作戰略,把北部灣(廣西)經濟區建設成為中國經濟增長新的一極。要完善北部灣(廣西)經濟區的基礎設施,重中之重是把北部灣的產業鏈和產業集群發展上來,真正發揮其龍頭作用。在產業布局方面要給予傾斜。目前有個問題,產業布局方面難度大。廣西的鋁毫無疑問是一大優勢,但目前廣西各市提出建鋁工業園區有12個,自治區黨委、政府一定要下決心,一定要把廣西的優勢產業集中布局在沿海。
北部灣的物流要發展起來,要建設成一等級大港,從基礎設施建設來說,鐵路、公路、港口都很重要,特別是港口建設要有一個新的飛躍,建設一批10萬噸級、20萬噸級甚至30萬噸級的碼頭,使其吞吐能力達到億噸以上,與廣西經濟總量相匹配,甚至超前。
把北部灣(廣西)經濟區打造成區域性國際金融中心。構造金融平台,籌措北部灣(廣西)經濟區建設需要的資金,盡快組建好北部灣銀行、發展基金、投資公司等。
二是集中力量把一批特色、優勢產業發展起來。在廣西「十一五」發展規劃中有一批產業項目,如鋁加工業、欽州特大型煉油廠加工基地建成,爭取2008年投產,加工能力過1000萬噸以上,完成相關配套產業;以汽車、工程機械為龍頭,把廣西工業發展起來。自治區黨委、政府已經提出的13大重點產業規劃已經討論通過,很快就要頒布,包括林漿紙、醫葯、生物制能、食品加工、製糖等。
三是推進城鎮化建設,使城鎮化水平在「十一五」末達到40%以上,通過建設「四群四帶」,建設沿海城市群,真正打造一批具有集聚人口、具有輻射、擴散能力的城市群。
四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通過提高農業綜合開發能力,發展廣西熱帶、亞熱帶資源優勢,把廣西糖業、水果、生物質能、中草葯基地、林漿紙基地等建立起來,通過農業產業化這一個重要的手段,實施「十百千」工程,建設10個銷售收入達到全國前列的大型農業產業化企業,帶動一批農民發展起來。農村的道路建設、電力、衛生、教育、能源等也要充分發展。

⑼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主要產業有哪些

臨海重化工業集中區

指依託沿海城市、深水良港,布局建設以現代工業為主的產業區。近期規版劃權建設面積86平方公里,集中建設欽州港工業區、企沙工業區和鐵山港工業區。

欽州港工業區。近期規劃建設面積36平方公里,主要發展石化、能源、磷化工、林漿紙及其他配套或關聯產業。

企沙工業區。近期規劃建設面積30平方公里,主要發展鋼鐵、重型機械、能源、糧油加工、修造船及其他配套或關聯產業。

鐵山港工業區。近期規劃建設面積20平方公里,主要發展能源、化工、林漿紙、集裝箱製造、港口機械、海洋產業及其他配套或關聯產業。

閱讀全文

與北部灣的產業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