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公司 > 歐洲最大金融機構

歐洲最大金融機構

發布時間:2020-12-23 00:33:02

1. 什麼是歐洲債券

歐洲債券是一國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或國際組織在國外債券市場上以第三國貨幣為面值發行的債券。例如,法國一家機構在英國債券市場上發行的以美元為面值的債券即是歐洲債券。歐洲債券的發行人、發行地以及面值貨幣分別屬於三個不同的國家。

歐洲債券產生於60年代,是隨著歐洲貨幣時常的形成而興起的一種國際債券。60年代以後,由於美國資金不斷外流,美國政府被迫採取一系列限制性措施。1963年7月,美國政府開始徵收「利息平衡稅」,規定美國居民購買外國在美發行的政權,所得利息一律要付稅。1965年,美國政府又頒布條例,要求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限制對國外借款人的貸款數額。這兩項措施使外國借款者很難在美國發行美元債券或獲得美元貸款。另一方面,在60年代,許多國家有大量盈餘美元,需要投入借貸市場獲取利息,於是,一些歐洲國家開始在美國境外發行美元債券,這就是歐洲債券的由來。

歐洲債券最初主要以美元為計值貨幣,發行地以歐洲為主。70年代後,隨著美元匯率波動幅度增大,以德國馬克、瑞士法郎和日元為計值貨幣的歐洲債券的比重逐漸增加。同時,發行地開始突破歐洲地域限制,在亞太、北美以及拉丁美洲等地發行的歐洲債券日漸增多。歐洲債券自產生以來,發展十分迅速。1992年債券發行量為2761億美元,1996年的發行量增至5916億美元,在國際債券市場上,歐洲債券所佔比重遠遠超過了外國債券。歐洲債券之所以對投資者和發行者有如此巨大的魅力,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第一,歐洲債券市場是一個完全自由的市場,債券發行較為自由靈活,既不需要向任何監督機關登記注冊,又無利率管制和發行數額限制,還可以選擇多種計值貨幣。

第二,發行歐洲債券籌集的資金數額大、期限長,而且對財務公開的要求不高,方便籌資者籌集資金。

第三,歐洲債券通常由幾家大的跨國金融機構辦理發行,發行面廣,手續簡便,發行費用較低。

第四,歐洲債券的利息收入通常免交所得稅。

第五,歐洲債券以不記名方式發行,並可以保存在國外,適合一些希望保密的投資者需要。

第六,歐洲債券安全性和收益率高。歐洲債券發行者多為大公司、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他們一般都有很高的信譽,對投資者來說是比較可靠的。同時,歐洲債券的收益率也較高。

2. 歐洲貨幣發展

物物交換
人類使用貨幣的歷史產生於物物交換的時代。在原始社會,人們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換自己所需要的物資,比如一頭羊換一把石斧。但是有時候受到用於交換的物資種類的限制,不得不尋找一種能夠為交換雙方都能夠接受的物品。這種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貨幣。牲畜、鹽、稀有的貝殼、珍稀鳥類羽毛、寶石、沙金、石頭等不容易大量獲取的物品都曾經作為貨幣使用過。
金屬貨幣
經過長年的自然淘汰,在絕大多數社會里,作為貨幣使用的物品逐漸被金屬所取代。使用金屬貨幣的好處是它的製造需要人工,無法從自然界大量獲取,同時還易儲存。數量稀少的金、銀和冶煉困難的銅逐漸成為主要的貨幣金屬。某些國家和地區使用過鐵質貨幣。
早期的金屬貨幣是塊狀的,使用時需要先用試金石測試其成色,同時還要秤量重量。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逐漸建立了更加復雜而先進的貨幣制度。古代希臘、羅馬和波斯的人們鑄造重量、成色統一的硬幣。這樣,在使用貨幣的時候,既不需要秤量重量,也不需要測試成色,無疑方便得多。這些硬幣上面帶有國王或皇帝的頭像、復雜的紋章和印璽圖案,以免偽造。
中國最早的金屬貨幣是商朝的銅貝。商代在我國歷史上也稱青銅器時代,當時相當發達的青銅冶煉業促進了生產的發展和交易活動的增加。於是,在當時最廣泛流通的貝幣由於來源的不穩定而使交易發生不便,人們便尋找更適宜的貨幣材料,自然而然集中到青銅上,青銅幣應運而生。但這種用青銅製作的金屬貨幣在製作上很粗糙,設計簡單,形狀不固定,沒有使用單位,在市場上也未達到廣泛使用的程度。由於其外形很像作為貨幣的貝幣,因此人們大都將其稱為銅貝。
據考古材料分析,銅貝產生以後,是與貝幣同時流通的,銅貝發展到春秋中期,又出現了新的貨幣形式,即包金銅貝,它是在普通銅幣的外表包一層薄金,既華貴又耐磨。銅貝不僅是我國最早的金屬貨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屬貨幣。
金銀
西方國家的主幣為金幣和銀幣,輔幣以銅、銅合金製造。隨著歐洲社會經濟的發展,商品交易量逐漸增大,到15世紀時,經濟發達的佛蘭德斯和義大利北部各邦國出現了通貨緊縮的恐慌。從16世紀開始,大量來自美洲的黃金和白銀通過西班牙流入歐洲,挽救了歐洲的貨幣制度,並為其後歐洲的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創造了起步的條件。
紙幣
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金屬貨幣同樣顯示出使用上的不便。在大額交易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金屬硬幣,其重量和體積都令人感到煩惱。金屬貨幣使用中還會出現磨損的問題,據不完全的統計,自從人類使用黃金作為貨幣以來,已經有超過兩萬噸的黃金在鑄幣廠里、或者在人們的手中、錢袋中和衣物口袋中磨損掉。於是作為金屬貨幣的象徵符號的紙幣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在宋朝年間於中國四川地區出現的交子。

3. 什麼是金融衍生品

金融衍生品(derivatives),是指一種金融合約,其價值取決於一種或多種基礎資產或指數版,合約的基本種類包括權遠期、期貨、掉期(互換)和期權。金融衍生品還包括具有遠期、期貨、掉期(互換)和期權中一種或多種特徵的混合金融工具。

4. 一道邏輯推理題目

C D都錯吧
C如果不設在香港,設在了首爾,那張經理前一句錯,後一句也錯

D如果不設在倫敦,也沒在法蘭克福,說明在蘇黎世,那陳經理前一句錯,後一句也錯!

5. 國際金融機構體系的構成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是根據1944年聯合國國際貨幣金融會議通過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建立的。1945年2月正式成立,1947年成為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其宗旨是:通過會員國共同探討和協商國際伙計問題,促進國際貨幣合作;促進國際貿易的擴大和平衡發展,開發會員國的生產資源;促進匯率穩定和會員國匯率有條不紊的安排,避免競爭性的貨幣貶值;協助會員國建立多邊支付制度,消除妨礙世界貿易增長的外匯管制;協助會員國克服國際收支困難。
會員國繳納的基金份額,是基金組織最主要的資金來源。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主要業務活動除了對會員的匯率政策進行監督,與會員國就經濟、金融形勢進行磋商和協調外,則是向會員國提供借款和各種培訓、咨詢服務。
世界銀行集團
世界銀行集團包括世界銀行、國際開發協會和國際金融公司。這三者的共同宗旨是通過提供和組織長期貸款和投資,解決會員國恢復和發展經濟的資金需要,資助他們興辦特定的基本建設工程。但三者的貸款對象和方式有所不同。世界銀行主要是向成員國提供長期的貸款優惠;國際開發協會則致力於低收入國家提供長期低息援助性貸款;國際金融公司主要向成員國的私人部門提供貸款。
世界銀行的資金來源有會員繳納的股金、向國際金融市場借款、出讓債權、經營中的利潤收入。其主要業務為向發展中國家提供長期貸款。
國際開發協會是專門對較窮的發展中國家發放條件優惠的長期貸款的金融機構機構,成立協會的建議是1957年提出的,正式成立於成立於1960年9月。
國際金融公司建立於1956年7月,申請加入該組織的國家必須是世界銀行會員國。國際金融公司的組織結構和管理方式與世界銀行相同。其主要任務是對屬於發展中國家的會員國中私人企業的新建、改建和擴建提供資金。
區域性國際金融機構
1.亞洲開發銀行:1966年成立於東京,行址設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其宗旨是通過發放貸款和進行投資、技術援助,促進本地區的經濟發展與合作。我國在亞洲開發銀行的合法席位於1986年恢復,為亞行的第三大認股國。
2.非洲開發銀行:1963年成立,行址設在象牙海岸首都阿比讓,我國於1985年加入該行,成為正式成員國。其宗旨是為成員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提供資金支持;協助非洲大陸制定發展規劃,協調各國的發展計劃,以期達到非洲經濟一體化的目標。
3、加勒比開發銀行:加勒比開發銀行是地區性、多邊開發銀行,1969年10月18日,16個加勒比國家和2個非本地區成員在牙買加金斯敦簽署協議,成立加勒比開發銀行 (Caribbean Development Bank,CDB) 。1970年1月26日,協議生效,1月30日,理事會成立大會在拿騷舉行。總部設在西印度群島的巴貝多首都布里奇頓。該行的宗旨是促進加勒比地區成員國經濟的協調增長和發展,推進經濟合作及本地區的經濟一體化,為本地區發展中國家提供貸款援助。該行的宗旨:是促進加勒比地區成員國經濟的協調增長和發展,推進經濟合作及本地區的經濟一體化,為本地區發展中國家提供貸款援助。
4、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uropean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EBRD,簡稱歐銀,成立於1991年,建立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的設想是由法國總統密特朗於1989年10月首先提出來的。他的設想得到歐洲共同體各國和其他一些國家的積極響應。1991年,該銀行擁有100億歐洲貨幣單位(約合120億美元)的資本。歐盟委員會(前歐洲共同體委員會)、歐洲投資銀行和39個國家在銀行中擁有股權。最大股份擁有者是美國,佔10%,其次是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和英國各佔8.5%,東歐國家總共擁有股份11.9%,其中前蘇聯佔有6%。宗旨是:在考慮加強民主、尊重人權、保護環境等因素下,幫助和支持東歐、中歐國家向市場經濟轉化,以調動上述國家中個人及企業的積極性,促使他們向民主政體和市場 經濟過渡。投資的主要目標是中東歐國家的私營企業和這些國家的基礎設施。
5、歐洲投資銀行:歐洲投資銀行是歐洲經濟共同體成員國合資經營的金融機構。根據1957年《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
條約》(《羅馬條約》)的規定,於1958年1月1日成立,1959年正式開業。總行設在盧森堡。宗旨:《羅馬條約》第130條規定,歐洲投資銀行不以營利為目的,其業務重點是對在共同體內落後地區興建的項目、對有助於促進工業現代化的結構改革的計劃和有利於共同體或幾個成員國的項目提供長期貸款或保證;也對共同體以外的地區輸出資本,但貸款興建的項目須對共同體有特殊意義(如改善能源供應),並須經該行總裁委員會特別批准。對與共同體有聯合或訂有合作協定的國家和地區,一般按協定的最高額度提供資金。
6、美洲開發銀行:美洲開發銀行 (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 -- IDB) 成立於1959年12月30日,是世界上成立最早和最大的區域性、多邊開發銀行。總行設在華盛頓。是美洲國家組織的專門機構,其他地區的國家也可加入,但非拉美國家不能利用該行資金,只可參加該行組織的項目投標。其宗旨是「集中各成員國的力量,對拉丁美洲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計劃提供資金和技術援助」,並協助它們「單獨地和集體地為加速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貢獻」。
7、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簡稱亞投行,是一個政府間性質的亞洲區域多邊開發機構,重點支持基礎設施建設,法定資本1000億美元,總部設在北京。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於2014年10月24日在北京成立,首批意向創始成員國有包括中國、印度、新加坡等在內21個國家財長和授權代表。截止2015年4月1日,法國、德國、義大利、盧森堡、瑞士、韓國、巴西、俄羅斯、荷蘭、喬治亞、丹麥等已同意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這使亞投行擴圍至51個成員國,其中31個國家已成為正式的意向創始成員國。
國際清算銀行與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
國際清算銀行(BIS)於1930年成立於瑞士巴塞爾,其目的是處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賠款的支付和解決德國國際清算問題。此後,其宗旨改為促進各國中央銀行間的合作,為國際金融往來提供額外便利,以及接受委託或作為代理人辦理國際清算業務等。該行建立時只有7個成員國,現已發展到45個國家和地區。
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1975年,十國集團國家的中央銀行行長建立,1998年7月,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通過《巴塞爾協議》(全稱是《關於統一國際銀行的資本計算和資本標準的協議》 ),成為國際銀行監管方面代表性的文件。

6. 列舉資本主義國家對這次金融危機採取的措施

近期,美國金融危機向全球蔓延,歐洲銀行業首當其沖,已有多家大型金融機構陷入財務危機。歐洲各國雖紛紛採取措施積極應對,但效果不佳,歐盟處理危機能力受到質疑。歐洲金融形勢的惡化也將為未來經濟發展、歐盟一體化進程等產生重大影響。

一、歐洲銀行業初顯危機

傳統上,歐洲銀行業以穩健著稱。但近年來,受美國金融業發展模式影響,在國際市場上活躍的歐洲大型銀行紛紛提高財務杠桿率(據歐洲政策研究中心統計,歐元區10家最大銀行杠桿率平均為33倍),大量投資於住房抵押貸款以及相關衍生品,博取高收益。

美國次貸危機發生後,歐洲銀行也遭受巨大損失。據Bloomberg統計,截至今年8月末,歐洲銀行共提取次貸相關減計和損失2273億美元,約佔全球金融機構減計總額的一半,且損失主要集中在UBS、RBS等大型銀行。禍不單行,英國、西班牙、愛爾蘭、法國等歐洲主要國家在經歷十年房地產繁榮後,房價也開始出現下跌,導致相關國家金融機構盈利下降、壞賬上升。為保持資本充足率和流動性,特別是為降低杠桿率(deleveraging),上述金融機構迫切需要大規模融資。但由於國際貨幣市場和信貸市場的凍結,歐洲銀行業融資成本高昂或者不可行,最終被迫低價出售自有資產進行融資,出現了導致美國金融危機的惡性循環機制。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歐洲最大的30家金融機構在未來15個月內將有1萬億余美元的債務到期,面臨嚴重的再融資風險。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對金融機構償付能力、流動性狀況喪失信心,特別是當政府為維護穩定向金融機構注資時,現有股東權益將嚴重受損,為此,大量拋售金融機構股票,並帶動歐洲各國股市大幅下跌。

二、歐州各國單獨應對效果不佳

面對金融機構出現的問題,歐洲各國紛紛採取措施維護金融穩定:一是向本國問題金融機構注資,比如,法國、比利時、盧森堡聯合向Dexia銀行注資64億歐元;英國對Northern Rock實施國有化,暫時緩解了上述銀行危機。二是愛爾蘭、英國、德國、法國、奧地利、瑞典、丹麥、冰島等國家紛紛宣布對本國所有個人銀行賬戶提供擔保,以穩定存款人信心。10月7日,歐盟27國財長例會,決定在至少一年時間內,將歐盟各國最低儲蓄擔保額度提高到5萬歐元。三是歐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和英國等各國中央銀行與美聯儲聯手,向銀行體系注入流動性。

但是,正如本人在「分析:面對美國金融危機歐洲能做什麼」(10月2日)中指出的,由於歐盟貨幣結構和政治結構的特點,歐盟層面上無法採取統一行動,也難以應對波及整個歐盟區的金融危機。

一是歐洲央行首要職責是維持歐元區物價的穩定,不承擔最終貸款人角色。因此,在應對危機過程中,歐洲央行除向整個銀行體系注入流動性,難以解決單一銀行出現的償付問題。

二是歐元區各國央行不是發鈔行,只能由政府採取財政性救助措施。各國救助行動雖避免了本國危機進一步惡化,但客觀上卻造成以鄰為壑,其他國家被迫效仿,否則將成為下一個攻擊目標。特別是一國政府必須對本國納稅人負責,難以對境外銀行進行救助,這就導致大國採取行動後,往往會對一些小國產生負面影響。比如,冰島在無法得到歐盟各國援助的情況下,國家面臨破產,只好向俄羅斯借款54億美元應對危機。

三是從技術上看,歐洲一些大型銀行集團因跨國經營,難以被一國政府救助。這些大型銀行通常在歐洲各國設有一家獨立法人的子銀行,有獨立資產負債表,同時,集團對各個子銀行業務和資金進行高度統一管理。一旦銀行被相關國家分割接管,業務將無法繼續開展,各國只能暫時接管後再進行出售,在這種環境下,也難以找到買家。如富通集團(Fortis)出現危機後,比利時、盧森堡、荷蘭政府分頭對富通集團在本國內的子銀行實施部分國有化,但由於上述技術問題,最終改變了救助模式,比利時、盧森堡政府向法國巴黎巴銀行出售了上述股權,轉為持有巴黎巴銀行股份。此外,一旦銀行倒閉後,不同國家間如何分擔損失問題也將變得十分敏感,難以達成解決方案。

10月4日,在法、德、英、意四國首腦巴黎峰會上,德國和英國拒絕了法國提出為歐洲銀行組建一個共同救助基金的建議(類似美國金融救助計劃)。會後發布的聯合聲明稱,各國共同承諾確保銀行業和金融體系的穩定,但最終危機應對措施將由各國自行決定。但是,如果歐盟不出台協調一致措施,以提高整體應對危機的能力和協調性,而由各國各自為政,單方面行動,則事倍功半。

在此次危機中,由於新加入歐盟的東歐國家銀行業國際化程度較低,目前尚未受到嚴重影響。

三、相關影響分析

(一)敲響歐洲經濟衰退的警鍾。全球金融動盪已顯著改變歐元區的經濟增長前景。數據顯示,歐元區經濟基本面迅速惡化,失業率已增至7.5%,德國等主要經濟體正在經歷季度甚至年度的經濟零增長。在全球去杠桿化過程中,歐元區經濟增長前景暗淡。目前,IMF已將歐元區經濟增長今年預測值由1.7%降至1.4%,明年由1.2%降至0.9%。

(二)延緩歐洲政治、經濟一體化進程。為確保歐盟各國企業間公平競爭,維護區域內預算紀律,歐盟制定了一系列共同規則。比如,成員國向私營企業提供救助時,需遵守歐盟委員會制定的政府援助(state aid)和競爭政策,避免出現企業間不公平競爭或導致壟斷;成員國預算赤字和公共債務余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不能超過3%和60%等。在此次危機中,各國紛紛放寬或暫停實施這些共同規定,甚至要求歐盟給予各國政府更多自由。這種做法將威脅到歐盟單一共同市場存在的基礎,歐盟將支離破碎,甚至影響歐元的國際地位。

(三)可能對歐洲地緣政治格局產生影響。美國次貸危機後,俄羅斯雖因能源價格下跌、本國銀行遭受次貸損失以及資本外逃影響(與喬治亞發生沖突後),股市暴跌,經濟增長放緩。但是,俄羅斯擁有全球第三高外匯儲備額(5630億美元),在美歐經濟實力受損情況下,有利於提高其在歐洲甚至國際事務上的影響力。在歐盟各國拒絕冰島請求後,俄羅斯向冰島提供54億美元貸款,表明了俄羅斯政府希望藉此機會證明本國經濟實力以及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不少政治經濟分析師認為,冰島系北約成員國,而俄羅斯與西方國家關系現階段陷入低谷,冰島求助俄方一事的地緣政治涵義「顯而易見」。

7. 亞洲.歐洲.美洲12個國家和地區的共38家金融機構,聯合發起什麼合作平台

亞洲金融合作協會
首批成員共38家金融機構,分別來自亞洲、歐洲、美洲12個國家和地區。作為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的成果之一,亞金協將立足亞洲,遵循區域國際性非政府組織規則運作,促進區內外金融機構信息互通,推進金融基礎設施、金融業務、風險防控的合作,以提升亞洲金融機構在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力。
來源:中國經濟網

8. 歐洲與北歐投資銀行

1.歐洲投資銀行
歐洲投資銀行(European Investment Bank,EIB)
歐洲投資銀行網站網址:http://www.eib.eu.int
歐洲投資銀行(European lnvestment Bank,EIB)是歐洲經濟共同體各國政府間的一個金融機構,成立於1958年1月,總行設在盧森堡。該行的宗旨是利用國際資本市場和共同體內部資金,促進共同體的平衡和穩定發展。為此,該行的主要貸款對象是成員國不發達地區的經濟開發項目。從1964年起,貸款對象擴大到與歐共體有較密切聯系或有合作協定的共同體外的國家。

一、歐洲投資銀行的組織機構

該行是股份制的企業性質的金融機構。董事會是其最高權力機構,由成員國財政部長組成的董事會,負責制訂銀行總的方針政策,董事長由各成員國輪流擔任;理事會負責主要業務的決策工作,如批准貸款、確定利率等,管理委員會負責日常業務的管理;此外,還有審計委員會。

二、歐洲投資銀行的資金來源

①成員國認繳的股本金,初創時法定資本金為10億歐洲記賬單位;

②借款,通過發行債券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籌資,是該行主要的資金來源。

三、歐洲投資銀行的業務活動

①對工業、能源和基礎設施等方面促進地區平衡發展的投資項目,提供貸款或貸款擔保;

②促進成員國或共同體感興趣的事業的發展;

③促進企業現代化。其中,提供貸款是該行的主要業務,包括兩種形式:一是普通貸歉,即運用法定資本和借入資金辦理的貸款,主要向共同體成員國政府州私人企業發放,貸款期限可達20年;二是特別貸款,即向共同體以外的國家和地區提供的優惠貸款,主要根據共同體的援助計劃,向同歐洲保持較密切聯系的非洲國家及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貸款收取較低利息或不計利息。

區域性國際性金融機構除上述三個外,目前比較典型的有歐洲復興開發銀行、泛美開發銀行、非洲開發銀行及加勒比開發銀行等。

2.北歐投資銀行簡稱「北投」 」(NIB)
成立於1976年,由北歐五國:丹麥,挪威、瑞典、芬蘭和冰島共同集資組成的地區性金融組織,總部設在芬蘭[ 'finlənd ]首都赫爾辛基[ 'helsiŋki ]。北歐投資銀行注冊資本為40億歐元,由成員國按GDP分攤認購,其中瑞典38%、丹麥22%、挪威20%、芬蘭19%、冰島1%.
2005年1月1日,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一起正式加入北歐投資銀行

9. 世界金融危機對世界銀行業尤其是歐洲銀行業的影響

世界金融危機,你是指由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那次么?
歐洲銀行業因持有大量美國華爾街的有毒資產而深受其累,傳統上,歐洲銀行業以穩健著稱。但08年以來,受美國金融業發展模式影響,在國際市場上活躍的歐洲大型銀行紛紛提高了財務杠桿率(據歐洲政策研究中心統計,歐元區10家最大銀行杠桿率平均為33倍),大量投資於住房抵押貸款以及相關衍生品,博取高收益。
美國次貸危機發生後,歐洲銀行也遭受巨大損失。據統計,截至08年8月末,歐洲銀行共提取次貸相關減計和損失2273億美元,約佔全球金融機構減計總額的一半,且損失主要集中在歐盟區內的大型銀行。而且,禍不單行,據當時報道,歐洲最大的30家金融機構在未來幾個月內將有1萬億余美元的債務到期,面臨嚴重的再融資風險。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對金融機構償付能力、流動性狀況喪失信心,特別是當政府為維護穩定向金融機構注資時,現有股東權益將嚴重受損,為此,大量拋售金融機構股票,並帶動歐洲各國股市大幅下跌。再加之危機發生時,歐洲各國單獨應對效果不佳,從而使歐元區經濟基本層面迅速惡化,在全球去杠桿化過程中,歐元區經濟增長前景暗淡。
如果是歐債危機對歐洲銀行業的影響的話,由於歐洲各國銀行都有相互持有主權債務的習慣,據IMF的統計,截至2011年3月底,除希臘本國銀行外,德國銀行持有希臘國債總額達141億美元,法國銀行持有134億美元。所以,希臘等國債券發生違約風險,這些債券的價值將貶值,持有這些債券風險的上升必然會帶給歐洲銀行補充資本金的較大壓力,這將可能導致歐洲銀行業面臨流動性全面收緊或流動性危機,甚至引發歐洲銀行的嚴重虧損。如果未來歐洲國家主要是德國和法國的銀行無法吸納可能由希臘、葡萄牙及愛爾蘭等國債務危機所帶來的潛在損失,勢必還會遭遇穆迪等評級機構的評級持續下調風險,債務危機就會從歐元區外圍國家向歐元區核心國家擴散,從而大大打擊全球投資者對歐洲銀行的投資信心。
所以,歐債危機會使至今使由於07年金融危機而尚未恢復元氣的歐洲銀行業雪上加霜,進一步加劇歐洲銀行業危機,一旦歐洲銀行業危機爆發,將有可能在全球金融市場上產生一種「多米諾效應」,引發全球金融市場的劇烈震盪,危及歐債危機的解決及歐洲經濟復甦。從而形成政府債務與金融部門之間形成負面反饋循環。

閱讀全文

與歐洲最大金融機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