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公司 > 現行發行港幣的金融機構是

現行發行港幣的金融機構是

發布時間:2020-12-22 14:48:19

⑴ 為什麼港幣和澳門幣是中國銀行發行而不是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呢

香港、澳門採用的是貨幣發行局制度,和中國的中央銀行制度不同。

香港現在實行的聯系匯率制度,它的學術名稱是貨幣發行局制度(CurrencyBoard)。這個制度與較為人熟悉的掛鉤匯率(Peggedrate)制度不同,它毋須央行經常在外匯市場作出干預,便能使匯率保持在預定的水平內。
根據貨幣發行局制度,貨幣基礎(以發行港元鈔票和銀行在金管局開立的港元結算戶口的總額之和)需要由美元按固定匯率提供十足支持。香港的發鈔銀行必須將同等值(即7.8港元兌1美元)的美元交予外匯儲備基金,換取負債證明書,才可發行該面值的鈔票,作全面儲備的支持。
當金管局頗被動地從銀行買入或賣出港元,金管局持有的美元儲備會相應增加或減少,而港元貨幣基礎會出現相應的變動。貨幣基礎的擴張或收縮,會引致利率下跌或上升,也就是說貨幣狀況會因應資金流入或流出的情況自動作出調節,令匯率在整個過程中都能保持穩定。這是一個自動調節的過程,金管局無需酌情作出任何決定。
香港自1983年起實施上述的貨幣發行局制度,一直以來行之有效。雖然先後經歷過1987年全球股災、1992年歐幣匯率機制危機、1994年墨西哥比索危機和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但港元匯率仍能保持穩定。

⑵ 為什麼香港會有三家貨幣發行銀行

原因很多:

一 香港實行准中央銀行制度,政府授權幾家商業銀行行使部分中央銀行職能,包括渣打銀行、匯豐銀行、中國銀行;

二 則是香港實行聯系匯率制度,即,港幣的發行是與美元掛鉤的,要發行港幣就必須繳存相當數量的美元,可避免港幣過度發行的可能;

三 也是歷史的原因吧;

四 香港的金融管理局對發鈔銀行實行監管,確保銀行不發生嚴重違規行為;

這種制度也可以實現貨幣政策對於政府的相對獨立型。根據根據香港金融管理局官方資料介紹:「(香港)政府透過金管局授權3家商業銀行在香港發行銀行紙幣,這3家銀行分別為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和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這項授權附帶一套由政府與3家發鈔銀行協定的條款與條件:發鈔銀行發行銀行紙幣時必須按照聯系匯率制度以指定的匯率,即1美元兌7.80港元,向外匯基金交出美元;贖回已發行銀行紙幣時也必須以相同匯率從外匯基金取回相應美元。發鈔銀行發行的銀行紙幣都是由香港印鈔有限公司(香港印鈔)在香港印製。目前流通的港元紙幣面額分為10元、20元、50元、100元、500元和1,000元。面額20元、50元、100元、500元和1,000元的紙幣由3家發鈔銀行發行。政府在2002年因應公眾除了10元硬幣外,對這種面額的紙幣仍持續有需求而發行10元紙質鈔票,並於2007年為評估塑質鈔票是否適合在香港使用及為公眾所接受而發行10元塑質鈔票。由兩家發鈔銀行於九零年代發行的10元紙幣,仍然是法定貨幣,但已停止印製。」

⑶ 現行發行澳門貨幣的金融機構是()A匯豐銀行 b大西洋銀行 c渣打銀行 d中國人民銀行 e中國銀行

中國銀行和大西洋銀行

⑷ 港元為什麼是中國銀行發行

這主要是中國銀行是傳統的辦理外匯業務的銀行,人們一直習慣成自然,加上為加強外匯回管理,國務答院授權中國銀行發行「外匯兌換券」這項業務,導致中國銀行成為兌換外匯的首選銀行。
隨著金融體制改革,工行、農行、建行也可以兌換外匯業務,但只是作為一項「中間業務」來開拓。
中國銀行沒有發行紙幣的資質,只是外匯兌換業務為主的銀行。

⑸ 港幣發行的條件是什麼

1.貨幣發行局制度。香港的聯系匯率制度屬於貨幣發行局制度,在這個制度下,貨幣基礎的流量和存量必須有充足的外匯儲備支持,透過嚴謹和穩健的貨幣發行局制度得以實施。
香港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貨幣發行局,紙幣大部分由3家發鈔銀行即匯豐銀行、渣打銀行、中國銀行(香港)發行。法例規定發鈔銀行發鈔時,需按7.80港元兌1美元的匯率向金管局提交等值美元,並記入外匯基金的帳目,以購買負債證明書,作為所發鈔紙幣的支持。相反,回收港元紙幣時,金管局會贖回負債證明書,銀行則自外匯基金收回等值美元。由政府經金管局發行的紙幣和硬幣,則由代理銀行負責儲存及向公眾分發,金管局與代理銀行之間的交易也是按7.80港元兌1美元的匯率以美元結算。
在貨幣發行局制度下,資金流入或流出會令利率而非匯率出現調整。若銀行向貨幣發行當局出售與本地貨幣掛鉤的外幣(以香港而言,指美元),以換取本地貨幣(即資金流入),基礎貨幣便會增加,若銀行向貨幣發行當局購入外幣(即資金流出),基礎貨幣舊會收縮。基礎貨幣擴張或收縮,會令本地利率下降或上升,會自動抵消原來資金流入或流出的影響,而匯率一直保持不變。這是一個完全自動的機制。為了減少利率過度波動,金管局會通過貼現窗提供流動資金。

2.金管局。金管局是香港政府架構內負責貨幣及銀行體系穩定的機構,於1993年4月1日合並外匯基金管理局與銀行業監理處而成立,由於香港沒有中央銀行,金管局行使中央銀行功能。
金管局的最高領導為金融管理專員(總裁),由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委任,金融管理員依據《外匯基金條理》、《銀行業條例》、《存款保障計劃條例》、《結算及交收系統條例》及其它有關條例及法規行使職能和權力。在金融管理專員所獲轉授或賦予的法定權力下,金管局的日常運作高度自主。

3.外匯基金。香港貨幣制度和匯率制度是融為一體的,貨幣制度的核心是穩定港元的匯率,而將二者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的是外匯基金,外匯基金是由香港特別行政區管理和支配的,用以控制港幣發行,調節和穩定港元匯率的政府基金。

最初是港英政府於1935年廢除銀本位制時根據《貨幣條例》設立的。根據該條例,發鈔銀行需將庫存的白銀、銀元及有價證券上繳外匯基金,換取外匯基金開出的負債證明書,才能發行港元紙幣,這種貨幣制度是以100%英鎊為准備金的英鎊匯兌本位制。1974年港元與英鎊脫鉤自由浮動後,發鈔銀行該為記帳方式換取負債證明書而發行港幣,港幣發行時往往沒有充足的外匯准備。1983年聯系匯率制度建立之後,外匯基金為了維持港元與美元的固定匯率,承諾無限量地買賣港元現鈔,成為了港元的實質性發行機構,發鈔銀行實際上只是扮演外匯基金代理人的角色。
根據《外匯基金條例》,財政司司長授權金管局管理外匯基金,財政司司長掌握外匯基金的控制權,外匯基金咨詢委員會就外匯基金的投資政策和策略向財政司司長提供意見。外匯基金分為兩個不同的組合來管理,分別為支持組合及投資組合。支持組合為貨幣提供支持,投資組合則保障資產的價值及長期購買力。外匯基金僱傭全球外聘基金經理負責管理外匯基金約三分之一的總資產及所有股票組合。

4.外匯基金的運作機制包括「六項來源」、「四種用途」:「六項來源」是港元發行准備金、硬幣發行准備金、撥入的財政儲備、銀行體系結算余額、外匯基金票據發行額、投資利潤滾存。「四種用途」是調節港元匯價,充當最後貸款人,挽救金融市場,進行投資活動

⑹ 港幣由誰發行

1、港幣發行機構抄:
(1)匯豐銀行()。
(2)渣打銀行(STANDARDCHARTEREDBANK)。
(3)中國銀行(BANKOFCHINA)。
2、港元或稱港幣,是香港的法定流通貨幣。按照香港基本法和中英聯合聲明,香港的自治權包括自行發行貨幣的權力 。
(1)貨幣符號::HKD 。
(2)輔幣進位:1元=100分(CENTS)。
(3)鈔票面額:紙幣面額為10、20、50、100、500、1000元,鑄幣有1、2、5、10元和1毫、2毫、5毫等。

⑺ 港幣的發行情況!

1.貨幣發行局制度。香港的聯系匯率制度屬於貨幣發行局制度,在這個制度下,貨幣基礎的流量和存量必須有充足的外匯儲備支持,透過嚴謹和穩健的貨幣發行局制度得以實施。 香港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貨幣發行局,紙幣大部分由3家發鈔銀行即匯豐銀行、渣打銀行、中國銀行(香港)發行。法例規定發鈔銀行發鈔時,需按7.80港元兌1美元的匯率向金管局提交等值美元,並記入外匯基金的帳目,以購買負債證明書,作為所發鈔紙幣的支持。相反,回收港元紙幣時,金管局會贖回負債證明書,銀行則自外匯基金收回等值美元。由政府經金管局發行的紙幣和硬幣,則由代理銀行負責儲存及向公眾分發,金管局與代理銀行之間的交易也是按7.80港元兌1美元的匯率以美元結算。 在貨幣發行局制度下,資金流入或流出會令利率而非匯率出現調整。若銀行向貨幣發行當局出售與本地貨幣掛鉤的外幣(以香港而言,指美元),以換取本地貨幣(即資金流入),基礎貨幣便會增加,若銀行向貨幣發行當局購入外幣(即資金流出),基礎貨幣舊會收縮。基礎貨幣擴張或收縮,會令本地利率下降或上升,會自動抵消原來資金流入或流出的影響,而匯率一直保持不變。這是一個完全自動的機制。為了減少利率過度波動,金管局會通過貼現窗提供流動資金。 2.金管局。金管局是香港政府架構內負責貨幣及銀行體系穩定的機構,於1993年4月1日合並外匯基金管理局與銀行業監理處而成立,由於香港沒有中央銀行,金管局行使中央銀行功能。 金管局的最高領導為金融管理專員(總裁),由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委任,金融管理員依據《外匯基金條理》、《銀行業條例》、《存款保障計劃條例》、《結算及交收系統條例》及其它有關條例及法規行使職能和權力。在金融管理專員所獲轉授或賦予的法定權力下,金管局的日常運作高度自主。 3.外匯基金。香港貨幣制度和匯率制度是融為一體的,貨幣制度的核心是穩定港元的匯率,而將二者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的是外匯基金,外匯基金是由香港特別行政區管理和支配的,用以控制港幣發行,調節和穩定港元匯率的政府基金。 最初是港英政府於1935年廢除銀本位制時根據《貨幣條例》設立的。根據該條例,發鈔銀行需將庫存的白銀、銀元及有價證券上繳外匯基金,換取外匯基金開出的負債證明書,才能發行港元紙幣,這種貨幣制度是以100%英鎊為准備金的英鎊匯兌本位制。1974年港元與英鎊脫鉤自由浮動後,發鈔銀行該為記帳方式換取負債證明書而發行港幣,港幣發行時往往沒有充足的外匯准備。1983年聯系匯率制度建立之後,外匯基金為了維持港元與美元的固定匯率,承諾無限量地買賣港元現鈔,成為了港元的實質性發行機構,發鈔銀行實際上只是扮演外匯基金代理人的角色。 根據《外匯基金條例》,財政司司長授權金管局管理外匯基金,財政司司長掌握外匯基金的控制權,外匯基金咨詢委員會就外匯基金的投資政策和策略向財政司司長提供意見。外匯基金分為兩個不同的組合來管理,分別為支持組合及投資組合。支持組合為貨幣提供支持,投資組合則保障資產的價值及長期購買力。外匯基金僱傭全球外聘基金經理負責管理外匯基金約三分之一的總資產及所有股票組合。 4.外匯基金的運作機制包括「六項來源」、「四種用途」:「六項來源」是港元發行准備金、硬幣發行准備金、撥入的財政儲備、銀行體系結算余額、外匯基金票據發行額、投資利潤滾存。「四種用途」是調節港元匯價,充當最後貸款人,挽救金融市場,進行投資活動。

⑻ 港幣紙幣發行機構涉及什麼銀行

中國銀行(香港),匯豐銀行,渣打銀行,當然還有香港金融管理局(10元的花蟹)

⑼ 港幣是哪個銀行發行的

香港復金融管理局及渣打銀制行(香港)有限公司、香港匯豐銀行有限公司及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等3家香港發鈔銀行。

香港特區金融管理局和香港三家發鈔銀行,即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2018年07月24日共同公布,將會推出2018香港新鈔票系列。


2018香港新鈔票系列與目前流通的港幣紙幣一樣,共設有五種面額,其面額顏色也與目前流通的港幣紙幣顏色相同。這是香港三間發鈔銀行首次統一每張港幣紙幣面額背面的設計主題,方便市民辨認。

(9)現行發行港幣的金融機構是擴展閱讀

1845年,英資金寶銀行開張,首次發行紙幣54000元,開創了由英資商業銀行發行港幣的先例。1897年,渣打銀行根據1853年的英廷大憲章發行紙幣,次年匯豐銀行也依據1866年《匯豐銀行條例》參與港元紙幣的發行。

有利銀行也根據1911年的 《紙幣發行條例》,參與貨幣的發行。後來有利銀行被匯豐收購,其紙幣發行權被取消。自此英資的匯豐銀行和渣打銀行一直是香港的發鈔行。

閱讀全文

與現行發行港幣的金融機構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