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境外經營的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日按照即期匯率折算的有哪些
第四章 外幣財務報表的折算 第十二條 企業對境外經營的財務報表進行折算時,應當遵循下列規定: (一)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和負債項目,採用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折算,所有者權益項目除「未分配利潤」項目外,其他項目採用發生時的即期匯率折算。 (二)利潤表中的收入和費用項目,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也可以採用按照系統合理的方法確定的、與交易發生日即期匯率近似的匯率折算。 按照上述(一)、(二)折算產生的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在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權益項目下單獨列示。 比較財務報表的折算比照上述規定處理。 第十三條 企業對處於惡性通貨膨脹經濟中的境外經營的財務報表,應當按照下列規定進行折算: 對資產負債表項目運用一般物價指數予以重述,對利潤表項目運用一般物價指數變動予以重述,再按照最近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進行折算。 在境外經營不再處於惡性通貨膨脹經濟中時,應當停止重述,按照停止之日的價格水平重述的財務報表進行折算。 第十四條 企業在處置境外經營時,應當將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 權益項目下列示的、與該境外經營相關的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自所有者權益項目轉入處置當期損益;部分處置境外經營的,應當按處置的比例計算處置部分的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轉入處置當期損益。 第十五條 企業選定的記賬本位幣不是人民幣的,應當按照本准則第十二條規定將其財務報表折算為人民幣財務報表。
Ⅱ 簡述我國企業境外經營資產負債表折算的一般原則。
境外經營外幣報表折算和企業個別資產負債表日報表的折算有何區別?
企業對境外經營回的財務報表進答行折算時,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和負債項目,採用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折算,所有者權益項目除「未分配利潤」項目外,其他項目採用發生時的即期匯率折算,利潤表中的收入和費用項目,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也可以採用按照系統合理的方法確定的、與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近似匯率進行折算。——針對境外經營的外表報表折算
「貨幣性項目在資產負債表日是以當日的即期匯率折算,而非貨幣性項目以歷史成本計量的項目仍採用交易日的即期匯率折算,對於存貨,如果期末其可變現凈值是以外幣確定的,那麼也應該以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將可變現凈值折算成記賬本位幣,對於用公允價值計量的股票等非貨幣性項目,如果期末其公允價值以外幣反映,那麼應該以公允價值確定日的即期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再與原記賬本位幣金額進行比較」。——針對的是企業自己的報表在期末的折算
Ⅲ 合並報表時,對子公司個別報表中的外幣報表折算差額如何處理
外幣報表折算差額會計分錄:外幣報表折算差額會計處理大致有兩種方法:
(1)遞延處理.
在遞延法下,將折算差額列入所有者權益,並單列項目反映.遞延處理有利於保持會計報表有關項目原有的比例關系,便於進行財務比率分析.
(2)計入當期損益.
將折算差額計入損益,列入利潤表.這樣做的優點是能真實反映企業所承受的匯率風險,但是將未實現的損益記入當期損益,有可能引起對會計報表的誤解.
除以上兩種方法外,還有一些方法,比如:將折算差額借方發生額,即折算損失,記入損益;將折算差額貸方發生額,即折算收益,加入遞延,記入所有者權益.
採用現行匯率法(我國),外幣報表折算差額作遞延處理;採用時態法時,外幣報表折算差額列為當期損益。也稱外幣報表折算差額.當企業的子公司、合營企業、聯營企業和分支機構的記賬本位幣不同於企業的記賬本位幣時,在將企業的境外經營通過合並報表、權益法核算等納入到企業的財務報表中時,需要將企業境外經營的財務報表折算為以企業記賬本位幣反映。
由於資產負債表不同項目採用的折算匯率不同,在折算過程中會產生差額,在合並資產負債中所有者權益項目下單獨作為"外幣報表折算差額"項目列示.而每年折算差額的變動則構成其他綜合收益,在綜合收益表中列示。
(3)金融機構對境外資產負債表擴展閱讀
外幣報表折算是對會計報表的一種處理,處理的是以外幣為幣種的報表,處理的目的是將其轉化為以記賬本位幣或要求幣種的報表。進行外幣折算的目的主要有兩個:
第一個是單純的轉化成特定幣種的報表。會計報表是給有需要的進行閱讀的,既包括企業的領導人員、企業的員工、政府、投資者、銀行、以及其他的利益相關者。
閱讀人群可能來自不同國家,語種不一樣,因此閱讀會計報表的習慣也就不一樣,為了方便需要的人閱讀,而將財務報表轉化成閱讀人需要的幣種,這只是一種單純的幣種轉換,這種方法並不會產生折算差額。
第二個是合並財務報表需要先折算外幣報表。一般而說,跨國公司的總公司會設立在一個大城市,而在其他城市甚至是二線的成立會設立很多的分公司。
跨國公司在計算其資產負債情況時,需要將各個子公司的報表進行合並,這時就需要先進行財務報表的折算,以滿足母公司的計算需要。這種情況下進行的折算,會打破原先各個子公司已經平衡的資產負債表,因此會產生一個差額,這個差額就是外幣報表的折算差額。
Ⅳ 外幣財務報表折算時所有者權益項目的處理
一、原理:
1、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和負債都是以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折算的,而所有者權益項目是以發生時的即期匯率折算的,正是因為這樣才能計算出外幣報表折算差額。而「未分配利潤」項目其實是由利潤表和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結果過入,對於利潤可以採用發生時的匯率折算,也可以採用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折算。
2、當企業的子公司、合營企業、聯營企業和分支機構的記賬本位幣不同於企業的記賬本位幣時,在將企業的境外經營通過合並報表、權益法核算等納入到企業的財務報表中時,需要將企業境外經營的財務報表折算為以企業記賬本位幣反映。
二、企業會計准則第19號 第四章外幣財務報表的折算 第十二條 企業對境外經營的財務報表進行折算時,應當遵循下列規定:
(一)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和負債項目,採用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折算,所有者權益項目除「未分配利潤」項目外,其他項目採用發生時的即期匯率折算。
(二)利潤表中的收入和費用項目,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也可以採用按照系統合理的方法確定的、與交易發生日即期匯率近似的匯率折算。
按照上述(一)、(二)折算產生的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在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權益項目下單獨列示。 比較財務報表的折算比照上述規定處理。
三、第十四條 企業在處置境外經營時,應當將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 權益項目下列示的、與該境外經營相關的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自所有者權益項目轉入處置當期損益;部分處置境外經營的,應當按處置的比例計算處置部分的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轉入處置當期損益。
四、第十五條 企業選定的記賬本位幣不是人民幣的,應當按照本准則第十二條規定將其財務報表折
(4)金融機構對境外資產負債表擴展閱讀
需要進行外幣報表折算的事項主要有:
1、編制跨國公司的合並會計報表的需要
由於編制合並報表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滿足母公司股東和債權人等的需要,因而合並報表通常應以母公司報表所用貨幣來表述。
2、母(總公司)公司為了考核、評價國外子公司(分支機構)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以及現金流量情況 ;也需要將國外子公司用外幣表述的報表轉換為按母公司(總公司)所用貨幣表述的報表。
3、在國外資本市場有證券上市交易的公司,必須按上市地區的貨幣對外報告。或有義務向其他國家的投資者和債權人報告財務信息。
(參考資料 網路 外幣報表折算)
Ⅳ 在編合並抵消分錄時對境外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是調整為權益法核算按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折成本位幣么
資產類賬戶按照資來產負債表日即期自匯率折算,利潤表按交易發生時即期匯率折算(也可以使用近似匯率折算),所有者權益項目按發生時的即期匯率折算(未分配利潤項目除外)。
這樣折算後,因為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折算匯率不是同一時點的,所以會出現差額,計入其他綜合收益-外幣報表折算差額。
Ⅵ 資產負債表的國內國外的研究現狀
1.國外研究現狀
財務報表產生的淵源要從復式記賬開始算起,而財務報版表的分析起源於19世紀權末20世紀初,最早的財務報表分析主要是為銀行的信用分析服務的。西方發達國家,由於認識到財務報表以及分析的重要性,財務報表分析理論和技術進步很快,已成為一門相對獨立的運用科學。世界投資大師巴菲特就曾經說過:「對一家企業進行投資,我主要看這家企業的財務報表。」這是巴菲特站在投資者的立場闡明解讀財務報表的重要性。
美國南加州大學的教授Water B.Neigs認為:「財務分析的本質在於搜索與決策有關的財務信息並以分析與解釋的一種判斷過程」。美國紐約市大學的Leopld A.Bernstern 認為:「財務分析是一種判斷過程,旨在評估企業現在或者過去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其主要目的在於對未來的狀況和經營業績進行最佳預測。」
Ⅶ 境外經營財務報表折算 未分配利潤 按照什麼折算
境外經營財務報表折算的未分配利潤不進行折算,折算後資產負債表上的未分配利潤項目直接從折算後損益表上的未分配利潤轉入。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19號——外幣折算》:
第十二條 企業對境外經營的財務報表進行折算時,應當遵循下列規定:
(一)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和負債項目,採用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折算,所有者權益項目除「未分配利潤」項目外,其他項目採用發生時的即期匯率折算。
(二)利潤表中的收入和費用項目,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也可以採用按照系統合理的方法確定的、與交易發生日即期匯率近似的匯率折算。
按照上述(一)、(二)折算產生的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在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權益項目下單獨列示。 比較財務報表的折算比照上述規定處理。
(7)金融機構對境外資產負債表擴展閱讀:
企業對境外經營的財務報表進行折算的方法:
1.資產負債表上的貨幣性項目,包括貨幣性資產與貨幣性負債(如現金、應收賬款、應付賬款、長期負債等),都按現行匯率折算。
2.資產負債表上的非貨幣性資產與負債項目(如存貨、固定資產、短期和長期投資等),都按其取得時的歷史匯率折算。
3.凈資產項目中除未分配利潤項目外,均按歷史匯率折算。
4.未分配利潤項目屬於平衡數,由資產負債表其他項目折算後金額倒擠得到,並轉入作為折算後損益表(期末)未分配利潤金額。
5.折算損益」作為當期損益項目列入折算損益表的稅前利潤項目前。其金額由折算損益表其他項目金額擠算求得。
Ⅷ 國外的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和國內是不是有所不同
當然,制度就不一樣,本來財務報告就有兩種報告形式,不過萬變不離其宗,基本原理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還是一樣的!
Ⅸ 境外經營的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日按照即期匯率折算的有哪些
第四章
外幣財務報表的折算
第十二條
企業對境外經營的財務報表進行折算時,應當遵循下列規定:
(一)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和負債項目,採用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折算,所有者權益項目除「未分配利潤」項目外,其他項目採用發生時的即期匯率折算。
(二)利潤表中的收入和費用項目,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也可以採用按照系統合理的方法確定的、與交易發生日即期匯率近似的匯率折算。
按照上述(一)、(二)折算產生的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在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權益項目下單獨列示。
比較財務報表的折算比照上述規定處理。
第十三條
企業對處於惡性通貨膨脹經濟中的境外經營的財務報表,應當按照下列規定進行折算:
對資產負債表項目運用一般物價指數予以重述,對利潤表項目運用一般物價指數變動予以重述,再按照最近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進行折算。
在境外經營不再處於惡性通貨膨脹經濟中時,應當停止重述,按照停止之日的價格水平重述的財務報表進行折算。
第十四條
企業在處置境外經營時,應當將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
權益項目下列示的、與該境外經營相關的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自所有者權益項目轉入處置當期損益;部分處置境外經營的,應當按處置的比例計算處置部分的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轉入處置當期損益。
第十五條
企業選定的記賬本位幣不是人民幣的,應當按照本准則第十二條規定將其財務報表折算為人民幣財務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