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根據《關於規范銀行業金融機構跨省票據業務的通知》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審慎開展跨省票據承兌業務
開展跨省票據業務本身並不必然導致違規,但異地承兌、貼現業務應符合下列規定「四、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審慎開展跨省票據承兌、貼現業務,業務開展規模和發展速度應與其跨省授信管理能力相適應。擬開展或已開展相關業務的,應建立包括票據承兌、貼現等授信方式的異地授信內部管理制度;應實行嚴格的授權管理,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法人總部根據本機構相關業務管理規定、分支機構風險管控能力、區域經濟發展狀況、目標客戶類別等實施差異化授權。」(21號文)。據此,您提問中描述的情形,應該要防範三個合規風險:1、貿易背景是否真實;2、異地授信管理制度是否建立;3、是否有差異化的授權。如果貿易背景真實性有把握,只需要落實異地授信制度和差異化授權是否具備即可。本身該筆業務沒有風險敞口的話,信用風險到不是問題。另外,您可以關注「誠拙雲學堂」我們再詳細交流。
⑵ 金融票據案例
我分析如下原因:
1. 對H公司的誠信問題沒有好好調查。其實他們這樣做已經涉及商業欺詐,是可以向新加坡當地司法部門報案並起訴的;
2. 開戶行S收到票據後,如此巨大的金額,在未與G公司充分溝通情況下全部承兌並將票據退回,導致H公司順利的以貼現方式將此票據轉讓給花期銀行。S銀行也要承擔部分責任。因為如果沒有S銀行的承兌,花期是不會接受這些票據的。
將經過承兌的遠期匯票貼現,是一個通常的做法。除了遠期匯票以外,即期匯票,即期信用證等通常也是可以貼現的。
3. G公司的業務部門,財務部門和S銀行之間也應該充分溝通。試想,如果S銀行事先知道這筆交易的相關細節,他們很可能就不會不與G公司確認就承兌所有匯票了。
⑶ 商業承兌匯票背書轉讓給金融公司
這個肯定是要承擔一定的風險,做好前期准備工作,比如合同復印件等,一旦有風險可訴諸法律。
⑷ 請問投資公司、金融公司是如何與銀行之間合作辦理承兌匯票貼現的
轉貼現,投資公司、金融公司可以將承兌匯票轉帖給銀行
⑸ 在金融企業會計中的「銀行承兌匯票」的會計科目如何做
1、企業存保證金時:抄
借:襲其他貨幣資金-銀承保證金
貸:銀行存款
2、企業辦出承兌匯票支付貨款
借:預付賬款
貸:應付票據-銀行承兌匯票
3、企業支付辦理銀行承兌匯票的手續費
借:財務費用
貸:銀行存款
4、收到購貨方發票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增值稅(進項稅)
貸:預付賬款.
5、企業承兌匯票到期解付時: )
(一般銀行要求統一在一個戶內解付,所以要將保證金戶和銀行存款-一般戶的金額轉到銀行要求解付的帳戶)
借:其他貨幣資金(銀行指定的解付帳戶)
貸:其他貨幣資金-保證金戶
銀行存款
借:應付票據-銀行承兌匯票
貸:其他貨幣資金(銀行指定的解付帳戶)
⑹ 投資公司是怎麼做銀行承兌匯票貼現這一業務的
你問的模稜兩可,你說銀行是怎麼辦理存款業務的呢?基本屬於同理,投資公司不光是風投或是個貸,短拆,金融資金類的都可以做的!
⑺ 金融公司辦理銀行承兌匯票貼現流程及需要持票人哪些證件
主要和關鍵內容是抄審核有無襲真實的貿易背景(如提供原始合同資料),票據是否真實(需要鑒別票據真偽並通過簽發銀行查詢確認),至於具體操作流程,你可以自己擬定,也可以參考http://wenku..com/link?url=_TAxJZ5IY3pLPRrX2KUP--q1G4PsePVxujll_u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⑻ 金融一網承兌匯票App
金融是信用貨幣出現以後形成的一個經濟范疇,它和信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1)金融不版包括權
實物借貸而專指貨幣資金的融通(狹義金融),人們除了通過借貸貨幣融通資金之外,還以發
行股票的方式來融通資金。(2)信用指一切貨幣的借貸,金融(狹義)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
人們之所以要在「信用」之外創造一個新的概念來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是為了概括一種新的
經濟現象;信用與貨幣流通這兩個經濟過程已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最能表明金融特徵的是可以
創造和消減貨幣的銀行信用,銀行信用被認為是金融的核心。
⑼ 銀行承兌匯票是怎樣的金融業務
目前大部抄分銀行的「襲拆分銀行承兌匯票」已改變為銀行承兌匯票質押業務,也就是說原來是把大面額的拆分成多張小面額但總計面額不變的銀行承兌匯票,但現在銀行承兌匯票轉為了質押物,那肯定就有一定的質押比例。該業務對銀行來講屬於低風險業務,不需要額度。小的股份制銀行相對於四大國有銀行手續要簡便些,但四大國有銀行的承兌匯票以市面上不會存在拒收情況。
⑽ 金融公司承兌如何掙錢
賺取利率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