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公司 > 中國金融服務貿易與互聯網結合程度

中國金融服務貿易與互聯網結合程度

發布時間:2021-03-08 08:02:57

① 電子商務最先起源於那個國家,什麼時間

不知道額肯定不會是中國吧!
第一章 電子商務的起源以及過去的發展
電子商務並非新興之物。早在1839年,當電報剛出現的時候,人們就開始了對運用電子手段進行商務活動的討論。當貿易開始以莫爾斯碼點和線的形式在電線中傳輸的時候,就標志著運用電子手段進行商務活動的新紀元。
電子商務是在與計算機技術、網路通信技術的互動發展中產生和不斷完善的,近年來依託於計算機互聯網路(即網際網路Internet),隨著其爆炸性發展而急劇發展的。
電子商務最初起源於計算機的電子數據處理(EDP)技術,從科學計算向文字處理和商務統計報表處理應用的轉變。字處理(WP)軟體和電子表格(SPREAD SHEET)軟體的出現,為標准格式(或格式化)商務單證的電子數據交換(EDI)開發應用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政府或企業的采購,企業商業文件的處理,從手工書面文件的准備和傳遞轉變為電子文件的准備和傳遞;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電子數據資料的交換,又從磁帶、軟盤等電子數據資料物理載體的寄送轉變為通過專用的增值通信網路的傳送,近年來更轉移到通過公用的網際網路(Internet)進行傳送。銀行間的電子資金轉帳(EFT)技術與企事業間電子數據交換(EDI)技術相結合,產生了早期的電子商務或稱電子商貿(EC,Electronic Commerce)。信用卡(Credit Card)、自動櫃員機(ATM)、零售業銷售終端(POS)和聯機電子資金轉帳(POS/EFT)技術的發展,以及相應的網路通信技術和安全技術的發展,導致今天網上持卡購物(B to C,Business to Consumer)與企業之間網上交易(B to B,Business to Business)這兩種模式的電子商務得到飛速地發展。(見參考文獻1)
第二章 電子商務現在的發展
第一節 世界電子商務的發展狀況
世界電子商務發展迅猛,1996年全球有近4000萬人使用Internet,到1997年底使用Internet的人數已超過1億;1996年12月登錄的Internet域名約62.7萬個,到1997年底Internet域名已成倍增長,達150萬個;Internet上的信息流通量每一百天翻一番;1996年Cisco公司在Internet上的銷售額僅為1億美元,到1997年底其在Internet上的銷售額已達32億美元;1997年1月Dell公司每天在Internet上計算機的銷售額不到100萬美元,而在1997年12月的假期內增長了幾倍,達每天600萬美元。1998年年中,美國商務部發布了題為《新興的數字經濟》的長篇報告。報告指出,電子商務將在全球經濟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相應的步驟已在美國和全球開始實施,……如果電子商務能夠繁榮,數字經濟將從以下四個方面推動21世紀世界經濟的增長:
1.擴展Internet
1998年全球1億人使用著Internet。預計到2005年將有10億人使用Internet,從而推動計算機、軟體、服務和通信等方面的投資戲劇性地增長。
2.企業間的電子商務
使用網路建立產品和服務的創建、購買、分發、銷售和服務可以顯著改善生產效率。到2002年,企業之間使用Internet的商業價值將超過3000億美元。
3.貨物和服務的數字化交付
以電子方式銷售和傳送軟體、光碟、報紙、雜志、新聞廣播、證券、機票及保險單等無形貨物和服務,將是新興數字經濟最大和最明顯的推動力。
4.商品的零售
盡管現在通過Internet的銷售量還不到零售銷售總量的1%,但某些產品如計算機、汽車、書籍、鮮花等的銷售量正在快速增長。1997年秋冬兩季,美國和加拿大有1000萬Internet用戶(佔北美Internet用戶的16%)在網上購物,比半年前多了260萬,增長35%。
世界各國際組織對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給予了高度重視,制定了一系列的標准和開發指南,並啟動了一批實踐項目。如西方七國集團於1995年2月啟動了一個「為中小企業開辟全球市場」的項目,電子商務被列為這一項目的主題。1996年6月聯合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了《電子商務示範法》。1997年4月,歐盟提出了《歐盟電子商務行動方案》,同年7月美國又提出了《全球電子商務框架》。12月,美國和歐盟共同發表了有關電子商務的聯合宣言。
1998年5月在日內瓦舉行的多邊貿易體制50周年大慶和世貿組織第二屆部長會議上,電子商務自由化成為會議重點討論的問題,並形成了《全球電子商務宣言》這一唯一的會議成果。其主要內容有:認識到全球電子商務正在不斷增長,並創造新的貿易機會;決定製定一個綜合工作計劃,並應包括世貿組織的相關機構;在不歧視工作已有成果和承認世貿組織協議規定的各成員的權利和義務的條件下,各成員將繼續他們目前對電子傳輸不徵收關稅的做法,在第三屆部長會議時通過協商將決定對其是否延續。
電子商務是國際貿易中的一項根本性變革,它涉及到許多有待解決的復雜問題。
1.財政問題
電子網路是一種全球性媒體,沒有明顯的國家界線。交易在網上進行,看不見,摸不著,海關難以監管。電子商務既包括有形的貨物貿易,也包括無形的服務貿易,或兩者同時兼有。如計算機硬體屬貨物(需經海關),軟體則可不經海關,在網上直接傳送;數控機床的操作規程也可用網傳送,付款亦能在網上進行。這樣,按傳統的方式海關將難以根據交易的全部真實價格進行收稅,關稅稅收會受到一定影響。現在產品的價格構成中,軟體的比重日漸提高,因此必須找到一個既解決財政收入,又不妨礙電子商務發展的辦法。實行電子商務涉及到海關、稅收制度的重大改革。
新技術也已使建立電子支付系統成為可能,信用卡、智能卡正在迅速普及,其它形式的電子貨幣也不斷產生。電子支付系統的應用將會逐漸改變傳統的銀行支付制度,對貨幣調控和貨幣供應量的統計也會產生重大影響。
2.法律問題
經濟的全球化已使國界的觀念越來越模糊,電子商務的出現更加快了生產、銷售全球化的進程。為了在世界范圍內實行電子商務,必須制訂一套完整的、普遍適用的電子商務准則。這涉及電子商務合同、單證、公證簽名的認證以及爭端解決規則等一系列制度的改革。各國的法律也必須隨之修改。目前聯合國貿易法委員會已制訂了一套有關電子商務的法律範本,為電子商務的發展奠定了法律基礎。
電子商務還不可避免地涉及知識產權保護問題。賣方擔心電子傳輸使其知識產權被剽竊,買方則擔心無法辨別產品的真偽。因此,版權等知識產權的保護需要有新制度,而且這種新制度也應當考慮到域名、商標等問題。
3.安全問題
此點對電子商務最為重要。目前涉及的電子交易主要通過Internet網進行,而當初設計Internet的目的是為使用者提供一種彈性、快速的通訊方式,並不具備商業交易需要的安全性。所以,隨著Internet逐漸發展成為電子交易的最佳載體,必須在本質上對其進行重新設計,使其滿足商業交易的安全性,這包括以下方面:信息傳送者和接受者的確認,保證信息在傳輸過程中未經篡改,保護敏感信息的隱私權,不被拒付(確信買方不能假稱已經支付或賣方假稱未被支付)等。只有在全球范圍建立一套人們能充分信任的安全保障制度,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和保密性,人們才能夠放心地參與電子商務。
4.市場准入問題
電子商務發展的首要條件是健全的、覆蓋面廣的電信基礎設施。但目前許多國家的基礎設施尚不完善。通過私營企業參予競爭的辦法可以加快基礎設施的建設,但不是所有政府都願意將電信基礎設施私有化。國有基礎電信設施只有通過大大降低收費、自由租用線路、自由聯網,採用先進的通訊設備和通用技術標准,才可能有利於電子商務的發展。
5.信息化觀念問題
由於電子商務的運行模式與人們固有的消費、購物習慣差異很大,電子商務要蓬勃發展並成功地融入一個國家乃至全球,人們的觀念是個不能忽視的問題。
6.技術人才問題
由於Internet和電子商務的真正發展也就是近幾年才有的事情,因而現在許多公司和商家都缺乏足夠的技術人才來處理電子商務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尤其是在全球Internet上的電子商務具有24×7(每天24小時,每周7天都能工作)的要求,因而迫切需要有一大批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管理。技術人才的短缺問題可能成為阻礙電子商務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見參考文獻2)
第二節 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狀況
我國電子商務的宣傳聲勢和興起比國外晚一兩年。1997年到1998年,電子商務在我國開始成為一個熱門話題。這兩年連續舉辦了兩屆中國電子商務應用與市場研討會。1998年4月舉辦了』98上海國際電子商務論壇,許多部委派人參加了這次會議。1998年11月,中國電子商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E-Commerce CHINA』98)在北京舉辦。此次會議研究了中國電子商務發展戰略和中國發展電子商務配套體制等問題,探索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電子商務發展模式。
目前,中國互聯網用戶已經達到117.5萬戶,在Internet上擁有自己域名的中國企業數也已超過48萬個。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的最新調查表明,71.8%的網民渴望能進行網上購物。我國已在電子商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這些有益的探索極大地促進了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
中國政府和企業敏銳地意識到信息化及電子商務對經濟增長和企業競爭力的巨大影響,相繼實施了「金橋」、「金卡」、「金關」等一系列金字工程。從1994年起,中國的證券交易網覆蓋全國,聯接300多家證券公司的近2600個營業部,開戶投資者達3980多萬戶,最高日成交量達到300多億元人民幣,有力地支持了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中國的金融結算系統聯接著600多個地面衛星小站和1000多個收發站,覆蓋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和700多個縣,平均每天業務往來5-6萬筆,大大提高了轉匯效率,縮短了資金在途時間。中國的民航訂票系統已經投入運行12年,1997年通過該系統預訂的機票達5560多萬張,金額近200億人民幣。截至1997年6月,中國共發行各種信用卡5056萬張,各種非銀行IC儲值卡6000多萬張。此外,中國遠洋運輸集裝箱信息系統、中國商品交易網、中國商品訂貨系統等網路也已相繼建立。
國內一些部門和企業大膽嘗試,成立了運用計算機信息網路的商品交易中心。1997年10月28日,國家經貿委批准成立的中國商品交易中心正式開通,力求把全國所有企業的商品交易通過Internet統一管理起來。1998年4月7日,北京海星凱卓計算機公司和陝西華星進出口公司利用在Internet上運行的中國商品交易系統進行了首單電子交易。4月13日中午,滿載價值166萬元的Compaq電腦的貨櫃車從西安順利抵達北京,標志著我國電子商務已正式開始了實際運行。7月1日,外經貿部的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開通,客戶可以在網上尋找信息,在網上加密的談判室進行業務談判,簽訂合同。國家國內貿易局有網上商品交易中心。幾個部委聯合成立了網上中國庫存商品調劑中心。廣東有網上商品交易中心。湖南有電子商務中心,現在已有多起網上交易的事例。
然而,目前網上商品交易中心基本上都只是在網上完成了電子商務的部分過程,而沒有完成從尋找信息到電子支付的全過程。中國商品交易中心開通幾個月以來僅做成一筆生意,由於貨款經過一次中轉,商家還向稅務部門交了兩次稅。銀行、法律和稅收等問題使那些想要上網的企業心存顧慮,望而卻步。目前銀行、外貿、商業、郵電等部門已經著手解決電子商務需要解決的有關問題,稅務、工商、法律、海關等部門也開始研究這些相關問題。
上海、北京、廣州和西安等中心城市在電子商務的發展進程中走在前列。近幾年來,上海市政府非常重視信息化建設。1996年正式啟動的上海信息港建設工程,明確了「一個平台、五項骨幹工程、二十個重點信息運用系統」的建設方案,一個平台是指上海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該方案的目標是在不遠的將來,建成一個寬頻、高速、大容量的多媒體信息傳輸網路,連接政府、文化、公共信息等各種資源網,連接教育、金融、商業、娛樂等各種應用系統,並逐步延伸至普通家庭,使上海的電子商務走近「千家萬戶」。到1997年底,上海的光纜鋪設長度已達8824公里,電話交換機總量達到520萬門,行動電話達到150萬門,住宅電話普及率達到每百戶59.19部,有線電話和行動電話基本消滅了待裝戶。
上海已建成全國最大的本地高速數字數據網和本地分組交換網,已基本建成高速同步數字網(SDH),高速、寬頻的非同步傳輸模式(ATM)交換網也初步實驗成功。上海家庭電腦普及率已超過10%。在此基礎上,上海相繼發展促進電子商務的五項重點工程,即上海信息交互網、上海社區服務網、上海國際經貿電子數據交換網、上海金卡與收款系統、上海社會保障網。最具特色的是上海社區服務網、國際經貿電子數據交換網和上海社會保障網。其中社區服務網把計算機和社區服務有機結合起來,為市民提供各種豐富多彩的服務。國際經貿電子數據交換網把上海海關、港航、外經貿三個分中心聯通,初步實現了無紙化貿易,增加了上海企業參與國際貿易的機會。如該市的東方國際集團絲綢進出口有限公司等企業已通過EDI的出口訂單系統與國外大型進口商建立了電子貿易夥伴關系。上海社會保障網通過計算機網路,在全市范圍內實行養老、醫療、工傷、生育、失業等保險業務的「五保一卡」,市民只需持有一張社保IC卡,便能享受相應的社保服務,初步實現了保險業的電子化和網路化。
最近,Intel與西安瀛海威公司宣布攜手開辟電子商務市場,共同推出電子商務A計劃——中小企業網上安居工程,為陝西省內業界醞釀已久的電子商務計劃開辟了先河。A計劃是一個低價的企業網上安家方案,目的不在於眼前利益,而是期望加強對電子商務市場的培育以及發展Internet的深層應用,讓企業在網上「安居樂業」。
中國雖然在電子商務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但這些只能算是電子商務初級階段的一些嘗試,還不能說是真正意義上的電子商務活動。就總體而言,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尚停留在對安全、保密、認證、法律等技術手段和標准規范是否成熟可靠的討論上。現在中國的電子商務多側重於理論研究,實際應用還基本處於真空地帶。中國不僅需要解決全球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共性問題,而且還亟需解決一系列特有的問題:
1.國內計算機信息網路運行質量差
這幾年中國的計算機信息網路發展雖快,但從電子商務的要求看,無論是網路技術、網路管理、信息內容、技術標准、資費水平、通信速度、安全和保密條件等各方面都存在較大差距,影響了網路的繼續擴大。
2.企業信息化普及率低
企業的信息化程度直接關繫到電子商務的基礎,中國的企業正在改制中,現代企業制度尚未普遍建立,目前企業信息化的進展並不令人滿意。在15000家左右國有大中型企業中,大約有10%左右的企業基本上實現了企業信息化,大約有70%左右的企業擁有一定的信息手段或著手向實現企業信息化的方向努力,大約有20%的企業只有少量的計算機,但除了用作財務、打字機外很少有其它應用。
目前在國家工商局注冊登記的1000萬家左右中小企業中,只有大約百分之幾的企業擁有一定的現代化信息手段。
3.金融體系支撐不足
電子商務的進行需要支付與結算的手段。因此需要有高質、高效的金融服務及其電子化的配合。目前我國金融服務的水平和電子化程度不高,網上支付問題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進程。中國金融業亟需適應全球一體化進程並加快變革步伐。前不久Internet《解放日報》報道,上海新華書店在Internet上發布了圖書信息,反響很大,收到了大量訂單,其中85%的訂單來自國外;但由於國內的電子支付手段沒有建立起來,生意無法成交,造成了不小的經濟損失。改變現有的支付方式,實現真正的網上支付,不僅是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關鍵,也是市場的迫切需求。
4.信息化政策有待完善
目前我國的信息化政策,特別是發展電子商務有關的政策還不夠明朗,相應的標准、法律、法規很不健全,跨部門、跨地區的協調存在較大問題。電子商務是一項復雜的社會工程,參與電子商務的不僅僅是交易雙方,而更為重要的是涉及工商行政管理、海關、保險、財稅、銀行等眾多部門和不同地區、不同國家,這就需要有統一的法律、政策框架,以及跨部門、跨地區的強有力的綜合協調組織,才能促進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
5.社會化信用體系不健全
目前中國的市場還很不成熟,社會化信用體系很不健全。市場上假冒偽劣商品屢禁不止,坑蒙拐騙時有發生,交易行為缺乏必要的自律和嚴厲的社會監督。在這種情況下,要發展電子商務,必須加速培育市場,創造比較成熟和規范的社會信用環境,以利於傳統商務向電子商務的順利轉變。
6.語言障礙問題
由於網上的信息絕大多數是英文信息,對於相當多的企業和相當多的人來講,語言上的障礙成為制約他們進行企業信息化和發展電子商務的令人頭疼的問題。(見參考文獻3)
第三章 電子商務未來的發展
第一節 世界電子商務未來的發展趨勢
電子商務無疑是21世紀的經濟模式的核心,隨著電子商務的軟體和硬體不斷完善發展,電子商務勢必取代傳統經濟。綜觀近年電子商務的發展,其未來的發展趨勢估計有以下幾方面:
一、多渠道零售業相互交融 購物者的目光在商品郵購目錄、零售商店、網站之間來回跳動,用戶希望各方面可以自然銜接。將來,這些獨立的部分將交融為一體。
二、更多滿意的網上購物 美國密執根大學的研究人員每個季度在線消費者的滿意度進行跟蹤調查。最新的報告顯示,在去年第四季度,消費者在網上的購物經歷比網下更愉快。
美國調研企業Barris Interactive 公司的專家指出,現在的消費者知道網上的零售商能夠向他們提供些什麼。幾年前,各家電子商務公司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因此遭遇了無數次的失敗。如今,經濟衰退又將消費者拉回到了網上,人們對在線購物體驗持有更高的肯定態度。
三、網上購物我行我素 對於零售商及其營銷部門來說,網路提供了特別的功能,他們可以通過網路了解消費者來自何處、從哪兒上網,了解是什麼促使消費者作出購買決定,了解消費者緣何丟棄購物籃、離開商店。
然而,盡管電子商務網站可以掌握海量信息,消費者的行為依然難預測,而想通過電子商務改變其行為更為困難。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一位教授指出,消費者行為本身相當固定,網路很難將其改變,購物者仍將我行我素。
四、中型電子商務網站減少 以eBay、亞馬遜為代表的大型網站將繼續占據大部分網上零售收入,小型特定網站也有生存的空間。 為難的是那些夾在中間的中型電子商務網站,這些網站在開銷項目上與大網站相差無幾,卻難以占據足夠多的市場份額,以支持其存活。正是因為這一原因,Egghead.com 被亞馬遜收購。
五、更多網站運行盈利 盈利的電子商務網站越來越多,某某網站開始贏利的消息不再是媒體的新聞。亞馬遜在去年第四季度終於完成心願,成為盈利網站大家族中的一員。(見參考文獻4)
第二節 中國電子商務未來的發展趨勢
(一)向縱深化發展
1、電子商務的基礎設施將日趨完善
圖像通信網、多媒體通信網將建成使用,三網合一潮流勢不可擋,高速寬頻互聯網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制約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網路瓶頸"有望得到緩解和逐步解決。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將具備良好的網路平台和運行環境。消費者的上網費用將越來越低廉。移動電子商務將快速發展。移動通訊將成為進行電子商務的主要媒體。
2、電子商務的支撐環境將逐步規范和完善
電子商務的社會及商業環境更趨成熟。預計到2003年,網路人口可達6000萬以上,僅次於美國。網民的消費觀念和行為將發生變化,對電子商務的接受程度將不斷提高。企業對電子商務的認識更深化,實施電子商務的緊迫性和自覺性都會大大提高。
電子商務的法律環境將更完善。隨著電子商務的相關基本法律、法規的出台和實施,國內電子商務將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
電子商務的安全性將得到有力的提升。我國將結合國情,發揮國家在保障電子商務交易安全方面的主導作用,消除人們對目前電子商務安全性的擔憂。
電子商務的物流體系逐步完善。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和需要,跨地區的專業性物流渠道將適時建立和完善,使得電子商務公司在配送體系的選擇方面空間更大,成本將降低。
3、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深度將進一步拓展
隨著電子商務技術創新與集成度的提高,企業電子商務將向縱深挺進,新一代的電子商務將浮出水面,取代目前簡單地依託"網站+電子郵件"的方式。電子商務企業將從網上商店和門戶的初級形態,過渡到將企業的核心業務流程、客戶關系管理等都延伸到互聯網上,使產品和服務更貼近用戶需求。互動、實時成為企業信息交流的共同特點,網路將成為企業資源計劃、客戶關系管理及供應鏈管理的中樞神經。企業將創建形成新的價值鏈,把新老上下利益相關者聯合起來,形成更高效的戰略聯盟,共同謀求更大的利益。
(二)向專業化發展
1、個人消費者的專業化趨勢
要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要求,提供專業化的產品線和專業水準的服務至關重要。今後若干年內,我國網上購物人口仍將是以中高收入水平的人群為主,他們購買力強,受教育程度較高,生活的個性化訴求比較強烈。特別是對那些技術含量、知識含量較高的商品和服務,人們一般希望在購買前能夠得到專家的指導。因此,能夠提供一條龍服務的"垂直型網站"以及某一類產品和服務的"專業網站"發展潛力更大。
2、面向企業客戶的專業化趨勢
對B2B電子商務模式來說,發展以特定行業為依託的"專業電子商務平台"也是一種趨勢。如"美國商務網"就是為國內中小企業開拓國外市場服務的專業網站,專為化工企業服務的"中國化工信息網"在行業內影響較大。
(三)向國際化發展
依託於互聯網的電子商務能夠超越時間、空間的限制,有效地打破國家和地區之間各種有形、無形的壁壘,刺激國家和地區的對外貿易發展。隨著國際電子商務環境的規范和完善,中國電子商務企業必然走向世界。這是適應經濟全球化,提升我國企業國際競爭力的需要。電子商務對我國的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利用國外各種資源是千載難逢的時機。藉助電子商務,中小企業傳統市場的競爭力可以得到加強,並有更多機會將產品銷售到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
(四)向區域化發展
電子商務的區域化趨勢是就中國獨特的國情條件而言的。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的大國,社會群體在收入、觀念、文化水平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特點。我國總體仍然是一個人均收入較低的發展中國家,而且城鄉經濟的不平衡性、東西部經濟發展的階梯性、地區收入結構的層次性都十分明顯。目前上網人群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今後相當長時間內,上網人口仍將以大城市、中等城市和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為主。而B2 C電子商務模式的區域性特徵非常明顯。以B2C模式為主的電子商務企業在資源規劃、配送體系建設、市場推廣等方面都必須充分考慮這一現實,採取有重點的區域化戰略,才能最有效地擴大網上營銷的規模和效益。
總之,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要順利開展電子商務活動,還存在許多障礙。隨著國家信息化的加強,企業信息化的提高,將會逐步縮短中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應該說,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困難還不少,但前景非常光明。(見參考文獻5)
第四章 中國電子商務的對策思考
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國電子商務的環境與國外有較大差異。我們應根據自己的財力、國力、制定長遠規劃,分步、分階段實施電子商務,走有中國特色的電子商務發展道路。
1.積極參與國際對話
電子商務是世界經濟全球化和科技發展的必然產物,其發展勢頭不可阻擋。目前電子商務在技術上已初步具備實施條件,只要主要貿易大國認可,銀行願意承兌電子付款,海關接受電子提單,法院承認電子簽署合同,電子商務就會像70年代集裝箱貿易的興起一樣,發展成為21世紀的主要貿易方式。商家和消費者必然會選擇簡便快捷的電子商務,不會舍簡就繁,選擇傳統貿易方式。
在美國的推動下,國際組織和發達國家政府相繼發表電子商務文件,而且從多邊貿易自由化發展的趨勢來看,不久將會有這方面的國際協議和規則出台。而目前的電子商務國際談判主要集中在少數發達國家之間,發展中國家若不及時參與到對話中來,不利於形成電子商務的國際框架。

② 互聯網+為中國服務貿易帶來哪些機遇和挑戰簡答題

機遇包括了可以促進其結構調整,有利於企業的轉型升級等;挑戰包括了缺乏獨具競爭力的優勢服務業和品牌,問題的根源在於我國不能承擔全球需求等內容。

服務貿易對企業來說,可以促進其結構調整,有利於企業的轉型升級;對公民來說,可便利人們的日常生活;對社會來說,可以改善公共服務短缺的問題,從而使經濟發展結構更加合理。我國傳統服務業的優勢集中在旅遊、建築等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行業,缺乏獨具競爭力的優勢服務業和品牌,問題的根源在於我國不能承擔全球需求,自身人員素質亟待提高。

「互聯網+服務貿易」中的互聯網金融和跨境電子商務,是眾多國家極力推動的兩個領域。一方面,我國應該盡快出台相關支持以及管理政策,重點關注信息安全問題,同時完善金融、物流等配套體系;另一方面,電商企業要積極提升行業數據運用和信息管理水平,提高資源的利用率。若抓住此次推動我國經濟、升級服務貿易的機遇,我國就可以早日實現由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的轉變。

(2)中國金融服務貿易與互聯網結合程度擴展閱讀:

「互聯網+」貿易的相關情況:

1、逆差主要產生在旅行、運輸、金融服務以及保險和養老金服務差額,其中,旅行項以967億元人民幣(等值157億美元)居於首位,佔全部逆差的93%。服務貿易中,僅加工服務、建築服務、維護和維修服務、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及其他商業服務的少數5項出現小額順差。

2、我國2013年服務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5000億美元,達5396.4億美元,同比增長14.7%。與此同時,服務貿易逆差由2012年的897億美元擴大至1184.6億美元,增幅高達32.1%,也成為全球最大的服務貿易逆差國,並以旅遊業的逆差最為顯著。

③ 論述一筆國際貿易交易流程里的服務貿易

一、電子商務為我國國際貿易發展帶來新的優勢
(一)顯著降低國際貿易成本與國內貿易相比,國際貿易的單證數量繁多,處理費用高昂。如1996年全球跨國貿易中以紙面單據為主的各種雜項開支達3500億美元,占當年世貿總值的7%。通過電子商務進行國 際貿易,既可節省大約90%左右的文件處理費用,又可縮短交單結匯的時間,加快資金周轉,還可節省利息開支,成本優勢十分明顯。另外,由於減少了大量的中間環節,買賣雙方可以通過網路直接進行商務活動,交易費用顯著下降。在傳統的國際貿易業務中,因為大量的中間商的參與,國外進口商的買價往往是國內生產企業交貨價的5-10倍。現在有不少國際貿易電子商務平台直接把中國生產企業和國外進口商的供求信息整合在網上,讓他們在網上直接交易,由於減少了中間環節,雙方都得到了實惠。
(二)交易效率顯著提高利用電子商務開展國際貿易,買賣雙方可採用標准化、電子化的格式合同、提單、保險憑證、發票和匯票、信用證等,使各種相關單證在網上即可實現瞬間傳遞,大大節省了單證的傳輸時間,而且還能有效地減少因紙面單證中數據重復錄入導致的各種錯誤,對提高交易效率的作用十分明顯。在傳統的國際貿易中,每一程序包括簽約、洽談、報關、租船訂倉保險以及支付結算等都必須由人工參與,交易效率低,錯誤發生率高,受時間的局限性大。而通過網上辦理相關業務,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工參與,並且不受時間限制,提高了業務處理的靈活性,為客戶帶來更多的便利。
(三)全天候業務運作,提高客戶滿意度由於世界各地存在時差,進行國際商務的談判就相當不便,對企業來講,在傳統條件下,提供每周7天、每天24小時的客戶服務往往感到力不從心。而利用電子商務可以做到7×24的全天候服務,任何客戶都可在全球任何地方、任何時間從網上得到相關企業的各種商務信息。如果得不到理想的答案,還可通過電子郵件的形式進行詢問,只要企業及時回復,即可使訪問者得到滿意的答復。電子商務全天候、不間斷運作可使全球范圍內的客戶隨時得到所需的信息,為出口企業帶來更多的訂單,並且可大大提高交易的成功率。
(四)減少貿易壁壘,擴大貿易機會網際網路作為一個全球性的網路,徹底消除了地域的界限,對減少國際貿易中的有形和無形壁壘有著積極的意義。在網上做生意,沒有了宗教信仰的限制,也沒有了種族的歧視,甚至公司的規模和經濟實力的差別都顯得不再重要。以美國為主的發達國家極力主張電子商務達成的國際貿易免徵關稅,這一方面有力地推動了國際貿易的發展,促進國際貿易業務量的迅速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力地促進了世界范圍內電子商務的發展,使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更快地向前推進。
我國「入世」後,國外的電信公司、網路公司、跨國銀行、運輸公司等將會大量湧入國內市場,這會極大促進全球網上商品在我國市場展開競爭。我國企業在面臨挑戰的同時必須充分利用電子商務這個有效工具,主動出擊國際市場,尋找更多的貿易機會,謀求更大的生存空間。
(五)減輕對實物基礎設施的依賴傳統企業開展國際貿易業務都必須擁有相應的基礎設施,如辦公用房、倉儲設施、產品展示廳、銷售店鋪等。與國內貿易相比,國際貿易對實物基礎設施的依賴程度要高得多。若利用電子商務開展國際貿易業務,則在這方面的投入顯然要小很多,如美國亞馬遜網上書店與傳統的實物書店相比,幾乎找不到豪華的辦公樓、寬敞的營業大廳,甚至除了少量的暢銷書有部分庫存外,其他絕大多數的圖書品種都是在接到顧客的訂單後再向各出版社訂購的,幾乎不佔庫存,但是亞馬遜網上書店提供近300萬種多種語言版本的圖書,並且銷往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注冊用戶達 1000 多萬,1999 年的營業額達15億美元。因此,利用電子商務開展國際貿易可以顯著減少在實物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對於信息產品而言,如報刊雜志的電子版、視聽娛樂和電腦軟體及信息咨詢提供等,若產品本身可以在線成交和在線交付的話,則銷售櫃台、倉儲設施等完全是多餘的。整個銷售環節,從研製開發、訂貨、付款到產品的交付都可以在網上實現。由於減輕或消除了對實物基礎設施的依賴,企業可以將節省的開支大部分地讓渡給消費者。
(六)提高我國外貿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入世」後,我國傳統的外貿企業將會遇到十分嚴峻的挑戰。如何提高外貿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不但是外貿企業自身生存發展的需要,也是關繫到我國國民經濟能否健康、持續、穩定發展的大事。電子商務作為今後國際貿易的發展方向,其重要性將會日漸顯現出來,外貿企業必須從提高自身國際市場競爭力的角度來認識電子商務,盡快付諸實施。外貿企業可以通過建立相關站點主動發布供求信息,及時與客戶進行雙向溝通與交流,藉助網路宣傳自己的企業形象,擴大企業知名度,逐漸利用電子商務這一先進的工具為增強企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服務。
雖然電子商務具有上述六大優勢,但是電子商務對於我國的國際貿易來說畢竟是新鮮事物,在實踐中不可避免的會存在著問題。
二、我國電子商務環境下國際貿易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消費觀念問題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國際貿易中,購買者通過網路上的商店挑選所需商品,通常是貨到後才能見到其真面目,並且售後服務難以保障,這些情況使消費者對網上購物缺乏信任感「同時,電子支付方式中網路安全難以保證,使消費者缺乏安全感。
(二)法律法規問題第一,關於證據的問題,伴隨著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發展和運用,如何鑒別網路電子商 務單據資料的真偽,如何在法律事務中運用和採信電子單據證據將成為新型貿易法規的重要 問題。
第二,關於書面形式的問題,由於電子貿易很多單據都通過網路進行傳遞,雙方的書面文件 較少,現行的法律法規中尚未明確規定具體的書面文件形式,可能導致交易缺乏安全性。
第三,關於簽字與認證的要求,2000年聯合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草擬了《統一電子簽名規則》 ,即國際上對簽字認證的通行做法「電子簽名制度」,規定這種電子簽名是由代碼和符號加密 組成的密鑰,具有唯一性和可識別性,但各國的規定仍然有所差異,國際上缺乏統一的法律法 規對此進行規范。
第四,關於電腦網路訂立合同成立的時間和地點的問題,合同成立的時間和地點是國際貿易 仲裁的重要證據,而交易雙方的電子文件可能在網路傳遞過程中在生效時間、生效地點等方 面不一致,因此制定全球系統統一的法律規范,有待於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
第五,國際稅收的征管問題,由於電子商務的一些特性,各個國家稅務機構對電子商務網上 交易征稅困難重重:在對進出口商品徵收關稅時,實物貿易一般遵循《關稅和貿易總協定》、《關稅估價協議》或者按原產地規則收稅,而服務貿易則按照《服務貿易總協定》收稅,對於電子商品,是該按貨物貿易收稅,還是按服務貿易收稅?這需要制訂新的法規進行界定。
(三)物流配合問題電子商務下的國際貿易是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的高度統一。信息流、資金流在電子工具和網路技術支持下,可通過輕輕點擊瞬間完成,而物流資料空間位移,即具體的運輸、儲存、裝卸、保管等各種活動是不能直接通過網路傳輸的方式來完成的。物流硬體技術應包括包裝、裝卸、運輸、儲存、流通加工、配送等物流活動所涉及的各種機械設備、運輸工具、倉庫建設、場站設施以及服務於物流的電子計算機、通訊網路設備等。電子商務下新型國際貿易的運輸體系要求有通暢的道路、先進的輸送設備、以集裝技術為主導的運輸容器、連貫的「門到門」運輸連接手段!高速運行並能自動完成取送貨物的港道推垛機、條碼技術、集裝技術等等。
三、電子商務環境下發展我國貿易的對策
為了使電子商務在我國的國際貿易中得到充分的運用,促進我國國際貿易的發展,針對上述的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幾條對策。
(一)安全性問題解決對策
第一,在電子技術層面,我們應採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電子技術方法來保證電子交易業務的 安全性。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有:應用數字證書解決網上交易對象身份認定問題;應用非對稱密鑰密碼技術解決交易信息傳輸過程中的保密問題;應用數字摘要、數字信封、數字簽名等方法解決交易信息傳達後的完整、正確、未被修改的驗證問題;應用數字時間解決電子交易文件發出的時間認證問題。除上述基本技術手段外,近年來還出現了一些安全認證協議,如安全電子交易協議等,這些協議在推動和保證電子交易安全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
第二,國際貿易業務人員層面,在這一層面上,我們應要求網上國際貿易參與者對電子商務 和網上國際貿易的特性有深刻的認識,對網上國際貿易風險有高度警覺,對電子商務操作的技術規范、電子商務國際貿易統一商務法規有全面了解,對保證電子交易安全的各種技術手段和方法能嫻熟運用,同時對自身網上交易行為要自律「只有這樣,才有可能使電子商務環境下外貿業務的交易風險降到最低,才能保證電子商務和網上國際貿易得到健康發展。
第三,建立人性化的國際CRM(Customer Relationsh Management)系統。CRM的核心思想在於 :了解客戶所想,滿足客戶所想,從而提高企業經營績效,外貿企業建立CRM,不但能有效避免傳統貿易手段中對業務員的過度依賴,而且能更加快速、方便、高效地實現前端客戶交互,滿足客戶服務,通過市場營銷、綜合客服、銷售支持、客戶管理、合作夥伴管理和產品管理等功能,為國內外客戶與企業交互和資料收集提供多種接入渠道,為市場營銷及客戶服務提供全過程的自動化管理和協同合作,支持企業的經營戰略,為企業戰略、戰術的決策分析提供有效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外貿企業的客戶關系復雜,涉及不同國家的不同語言、文化、習慣!法律、技術水平等差異,因此,外貿企業的CRM系統的人性化應尊重各國國情,盡量滿足不同國家尤其是企業主要貿易夥伴和貿易地區的不同要求。
(二)法律法規問題解決對策
第一,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政策、稅收等建設,加大投入,為外貿電子商務競爭力提升提 供支持。中國應借鑒國外經驗,針對電子商務的發展,執行有效的電子商務行動綱領;建立完善的《電子商務法》,健全關稅、支付、版權、專利、消費者權益等方面的法律法規;盡快建立適應國際電子商務的稅收征管體系,實行減稅、免費等激勵措施;加強外貿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建設,成立專門指導機構,對不同類型外貿企業提供服務。
第二,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與合作,積極與國際市場接軌當前歐美各國,尤其是美國各大公司 都試圖將各自產品的標准納入網際網路的國際標准中,以使自己的產品在激烈的競爭中處於領導地位。這意味著一旦基於網際網路的電子商務成為國際通行的貿易手段,誰制定了標准,誰就有了發言權和優先權。中國外貿電子商務的發展,要適應經濟全球化的形勢,要通過制定相應國際標准,積極與國際市場接軌,提高國際合作地位,應積極開展與關國際組織的合作,對跨國電子商務中出現的關稅問題、稅收管轄問題、糾紛仲裁問題、標准問題等,開展雙邊和多邊的國際磋商,逐一落實解決,積極參與有關國際公約的制定,促進國際電子商務的開展,保護中國企業在國際電子商務活動中的正當權益「繼續開展多雙邊電子商務合作工作,通過電子商務手段促進多雙邊及區域經貿合作。
第三,融入全球網上支付體系,提高跨國資金流通效率,電子支付是體現電子商務優勢的重要 手段,外貿電子商務這種跨國的電子商務形式,必須要依靠以網際網路為基礎的網上支付來實現。中國應根據電子商務特點,融入全球網上支付體系,提高跨國資金流通效率。外貿行業應加強與銀行的合作,共同開發適合跨國匯兌的電子支付工具,實現外貿電子商務跨國支付。此外,國內銀行間!國內銀行與國外銀行間應加強合作,從技術上、政策上為企業跨國支付提供保障 ,以解決如各大銀行支付系統不統一給用戶使用帶來的不便,以及跨國電子支付存在的貨幣兌換等問題。一方面,應完善網上銀行服務,實現電子商務與網路銀行的有機融合「電子商務企業和電子商務平台供應商應加強與銀行業的合作,充分利用網路銀行的網上支付和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及其他服務,並把企業財務管理、ERP系統等與網路銀行系統充分結合。對於銀行機構,應適時改造業務流程,完善電子商務支付平台,加強與公共支付網關合作,積極參與電子商務網上結算,另一方面,應制定統一規劃,加強和完善網上支付系統,為滿足電子商務跨國網上支付的需要,應抓緊建立功能強大的金融通信網路,包括中國國家金融網(CNF)!銀行內部通信網路(Intranet)、金融國際互聯網(F2Internet)、在網路建成的基礎上,應加快銀行業務處理系統、現代化支付清算系統和銀行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研究各銀行網上支付系統的兼容性與協調性,確立並執行跨行、跨國網上支付綜合解決方案。

④ 互聯網金融離國際結算業務還有多遠

從監管上看,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中國要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人民幣的可自由兌換勢必要在某些方面放鬆對外匯的管制。從去年服務貿易外匯管理改革,極大便利了境內機構和個人在辦理服務貿易業務方面的手續,2014年以來海關和商務部都推出了自己管轄范圍內的貿易便利化措施。國家外管正在逐步放鬆經常項下外匯管制。

從業務上看,互聯網金融企業在支付手段和支付技術上處於領先優勢。雖然尚未有互聯網金融企業加入SWIFT會員,但隨著業務的發展這一門檻將不會成為阻礙。隨著近年海淘的興起,其本身具有的大量客戶群體能迅速轉變成其新業務的使用者。

在這種情況下,國際業務在服務客戶上也應該更尊重客戶體驗,強調互動式營銷。外匯業務的網上銀行功能應該更加強大,網上銀行這一重點領域,可以實現農信機構所有產品的網路受理、傳遞、交互等操作,方便客戶,節省成本。特別是在TT匯款方面,可以在制度上對其做出風險評估後進行電子化處理。單證業務作為技術含量較高、擁有特定客戶群體的業務,相對來說較少受到互聯網的影響,但俗語雲,「預則立,不預則廢。」未雨綢繆,以發展的眼光來對待國際單證業務。電子交單、數據分析這些應用可以成為吸引客戶、搶占市場的亮點,進一步加快在產品和服務方面的創新和發展。

⑤ 中國經濟為何能有效應對此次疫情打擊

中國經濟體量大,主要是經濟結構比較全,且還處在高增長階段。

⑥ 金融互聯網發展前景從哪些方面敘述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互聯網金融揭示出兩個基本趨勢:互聯網企業的金融化和金融企業的互聯網化。互聯網與金融的結合使金融業如虎添翼,其原因在於通過互聯網能夠最有效地解決金融服務的本質需求。這也是互聯網金融核心競爭力的來源。
互聯網技術能最有效地處理價值的時空轉移。金融的本質是價值的跨時空轉移。金融基本功能之一的交易媒介,就是要解決商品和服務貿易供求者之間的貨幣資金轉移問題,即支付問題。互聯網能最有效地通過賬戶的結算與清算來實現交易支付。金融主要功能之一的投融資中介則是價值在期限上的配置,是金融資產的流動性轉換。互聯網最有利於實現不同主體、不同流動性資產價值的配置。金融所衍生出的資產管理功能,本質是收益風險在不同偏好者之間的配置,而互聯網技術可以使不斷變動的風險收益信息更易於及時捕捉和分析。
互聯網的應用大大提升了金融服務的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性,從而提高了金融服務的效率。互聯網打造的信息平台,使很多金融服務的邊際成本趨於零。有效解決了金融服務於小額、分散的零售客戶的高風險、高成本問題,由於藉助網路對大量分散主體展開標准化、自助化服務,使金融服務更趨向於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互聯網技術大大降低了信息獲取成本、信息清算成本、風險識別成本、客戶管理成本,從而大大地提高金融服務的價值創造能力。

⑦ 分析目前中國金融市場的狀況

—— 以下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科技金融服務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金融科技發展歷程

金融領域的科技應用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金融電子化、互聯網金融和金融科技。第三階段金融科技強調利用前沿技術變革業務流程,推動業務創新,突出在大規模場景下的自動化和精細化運行。

閱讀全文

與中國金融服務貿易與互聯網結合程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