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金融市場利率互換案例分析題
由於兩者的信用程度不一樣,借款利率不同,在借固定利率款中,甲比乙利率低0.7%,而借浮動利率款,乙利率比甲高0.40%,顯然乙貸浮動利率款有相對優勢,甲借固定利率款有相對優勢.
現在,甲:需要浮動利率資金,乙:需要固定利率資金,進行利率到換,即甲借固定利率款,乙借浮動利率款,共可省下利率為:(LIBOR-0.10%+10.7%)-(10%+LIBOR+0.30%)=0.3%;手續費10個基點,即0.1%,兩者通過互換各省下0.1%的利率水平.
互換後,甲貸固定利率款,利率10%,由乙承擔
乙借浮動利率款,利率LIBOR+0.30% ,其中LIBOR-0.25%由甲承擔
這樣:甲需要浮動利率資金,支付浮動利率LIBOR-0.25%
乙需要固定利率資金,支付固定利率10%+0.55%=10.55%
甲乙各支付0.05%的利息費給中介.
最終:甲承擔利率LIBOR-0.20%
乙承擔利率:10.6%
㈡ 關於金融的案例分析
我的中文專業名詞用的不好,請見諒!
我覺得首先是對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這種金融衍生品要慎用,甚至不用。這種證劵/投資產品簡單來說就是把還沒有被銀行拿到的按揭款經過復雜的拆分和重組,變成可以被投資的金融產品。而投資者並不知道他們投資的具體是什麼(其實是很多房奴的按揭款),到底是誰會在未來付款,這種金融產品只有一個風險等級。但是這種產品把銀行的按揭風險(也就是說買房人不能按時付款的風險)轉移給了投資者。在中國,如果有這種金融衍生品,很可能造成銀行瘋狂實行住房放貸,而不考慮借貸人的償還能力。同時,由於中國人對一輩子有個房子看得很重,勢必造成瘋狂的借貸買房。這就會造成房價產生巨大的泡沫。當泡沫破滅時(也就是房價暴跌時),這種金融衍生品(MBS)會暴跌,銀行將無法從這些證劵中獲得流動性(也就是現金),那麼銀行就會收緊放貸,或者提高房貸利率,而這會使很多房奴突然還不起按揭款,而又由於房價下跌而不能把房子脫手,很多換不起貸款的人就會被強令遷出,甚至有無家可歸的可能。所以,這種衍生品在中國如果監管不嚴,很可能有比美國次貸危機更嚴重的後果。因為中國人現在的錢不是在炒房就是在炒股,MBS的危險性就是他把這兩個投資市場的風險聯系在了一起。不過我覺得國家現在對房市的控制還是很特意的,所以這種產品應該會被禁止。
對美國金融危機付主要責任的第二種金融衍生品叫做credit default swap(信貸違約掉期)。 他的主要目的或者說是初始目的是為了避免風險,說白了他就是一種保險。比如說你買了萊曼的股票,你可以從保險公司(像AIG)買CDS這種保險,如果萊曼的股價跌倒¥10一下,那麼CDS會給你賠償。這種保險的目的是好的,但是錯就錯在這種保險是可以被交易的,就比如說你覺得萊曼的股價馬上就會跌倒¥10一下,你就可以從市場上買別人的CDS,然後等真的跌倒¥10一下去領取賠償金。換句話說,這種金融衍生品可以被用來投機。這在熊市的時候只能有推波助瀾的作用。我認為在中國,金融保險這種東西可以實施,但是不應該被交易。 在中國這種不完善的股市,絕大部分人在投機,在升的時候買,降的時候賣(這種尤其危險),CDS只會進一步製造恐慌,從而拖垮市場。
我認為從發展的角度來講,應該切實的從保護投資者的角度去採用可以降低風險的金融衍生品。可以投機的金融產品只會使少數人獲利。
這只是我個人的分析,有什麼不對的請指正。很抱歉,我對一些金融名詞翻譯的可能不太正確!
㈢ 兩個金融方面的案例分析,如下題~~
成功的理由千奇百怪,失敗的教訓卻往往差不多。這句話同樣適用於期貨市場。期貨盈利的模式可以多種多樣,但讓投資者發生虧損的原因卻往往逃不過逆勢與止損不及時這兩樣。容易造成逆勢與止損不及時的心理原因,個人總結了一下有以下幾種:
一、過於計較持倉成本
如果單純地問,持倉成本重要還是趨勢重要?相信大部分的投資者都會毫不猶豫地回答,趨勢重要。然而,知易行難。趨勢是我們的朋友,但當趨勢這個朋友明明白白地告訴我們,我們做錯了方向,但與此同時持倉成本卻會在旁邊拚命地提醒:當前市價與持倉成本相比,已經相差了多少多少,如果現在砍倉離場,將發生多麼大的虧損。於是,我們會自覺不自覺地計算,現在砍倉會賠掉多少。於是,持倉成本,而不是趨勢,成為我們操作時考慮的重點。
交易的重點僅在於獲利或虧損,這與交易工具的價格並無關系。評估自己的持倉時,持有的每一個多頭頭寸,在當下都應該是一個買入的機會,而持有的每一個空頭頭寸,在當下都應該是一個賣出的機會。若不能如此,則說明持倉並不適合當下的市場走勢。
二、理由還是借口
與持倉成本類似的,另一重阻礙我們認錯的因素是,我們總能找到支持原有持倉的理由。比如,經濟危機的情況下,仍然有ZF的救市政策存在。這可能成為我們在跌勢中做多、持多的理由。然而,這是理由還是借口?
必須明確,在任何市場中的任何時刻,都同時存在著多空兩方面的因素。如果我們執著於某一特定的想法後,再去尋找做盤的依據,那麼這個依據一定是存在的。但是,它並不是事實的全部。因而,也不是真正的做盤依據,它只是我們給自己的一個合理借口,以?衛自我謬誤的尊嚴。
三、這一次例外
這自然是一種明顯的僥幸心理。許多次的經驗或許已經告訴我們,在這樣的情況下,虧損的概率已經很大。然而,也許價格還會有一些反彈,或者也許價格還會有一些回落的想法下,我們會去等待一個也許會例外的更好的價格再平倉。當然,這個更好的價格多數情況下是不會出現的。
期貨交易是有風險的,在面對風險時,出現一定程度的恐懼和其他情緒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期貨又是概率的市場,因此我們應該接受單次虧損的可能性。並且堅持以客觀而一致的原則來交易。只有這樣,才能克服由願望主導交易的局面。
四、長線短線的互換
我們熟悉的一句話是,截住虧損,讓利潤奔跑。但現實操作中,卻常常出現盈利時急於落袋為安,虧損時遲遲不願平倉的事情。這使得原本一個長線的計劃變成了一個短線交易,或者是原本的短線交易變成了長線投資。
長短線的互換往往在於沒有明確交易的時間結構。在擬訂交易計劃之初,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就是時間結構。決定了是要專注於短期趨勢還是長期趨勢,才能根據相關的趨勢設定止損。
五、願望被視為是權力
將願望視為權力,是謬誤的自尊以及自我實現陷阱的孿生兄弟。當我們產生類似這樣的想法,他怎麼可以這樣對我?或者市場怎麼可能這樣走?時,這意味著我們在要求其他人必須自動了解我們的想法,並提供我們需要的一切;意味著我們在要求市場必須服從我們,並按照我們的意志行事。
類似這樣的問話,便顯示了我們將願望視為了權力,在要求現實應該遵從小我的需要,而忽視了小我應該回應現實的事實。
將願望視為權力的人,在行情出現不利走勢時,會有強烈的不公平感受。不願意承擔失敗的責任,不願意處理現實的問題,僅根據自身願望判定真理與謬誤,對與錯,敵與友。
㈣ 融資理論與案例分析
一、融資理論
1.權衡理論
權衡理論引入了破產成本和代理成本對企業價值影響的因素。企業可通過增加債務而增加其市場價值,但隨著債務的增加,企業風險、財務虧空的概率也在增加,這給企業帶來了額外成本,使它的市場價值下降。因此企業最佳資本結構是平衡節稅利益和因財務虧空概率上升而導致的各種成本的結果。企業因陷入財務虧空而產生的成本可分成兩類,一類是因虧空而導致破產的破產成本;另一類是破產可能性增大使代表股票所有者利益的經理採取次優或非優決策,犧牲債券持有人利益,擴大股東收益,這被稱為代理成本,會引起社會效益的絕對損失。
2.啄食順序理論
梅耶斯和邁基里夫1984年在「資本結構之謎」一文中提出了不對稱信息下的新優序融資理論。該理論認為,由於發行成本和信息不對稱,企業管理層更偏好內部籌資而不是外部籌資,如果需要外部融資,則偏好債務融資,最後是股權融資。
3.不對稱信息理論
信息不對稱理論是指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各類人員對有關信息的了解是有差異的;掌握信息比較充分的人員,往往處於比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貧乏的人員,則處於比較不利的地位。在企業中一般存在如下不對稱現象:①高層管理者與中低層管理者之間信息不對稱;②大股東與中小股東之間信息不對稱;③內部經營者與外部債權人之間信息不對稱;④職工與企業管理層之間信息不對稱等。
4.企業金融成長周期理論
伴隨著企業成長周期而發生的信息約束條件、企業規模和資金需求的變化,是影響企業融資結構的基本因素。在企業創立初期,由於資產規模小、缺乏業務記錄和財務審計,企業信息是封閉的,因而外源融資的獲得性很低,企業不得不主要依賴內源融資;當企業進入成長階段,資金需求猛增,同時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可用於抵押的資產增加,並有了初步的業務記錄,信息透明度有所提高,企業開始更多依賴金融中介的外源融資;在進入穩定增長的成熟階段後,企業的業務記錄和財務制度趨於完備,逐漸具備進入公開市場發行有價證券的條件。隨著公開市場可持續融資渠道的打通,債務融資的比重下降,股權融資比重上升,部分優秀的中小企業成長為大企業。金融成長周期理論表明,在企業成長的不同階段,隨著信息、資產規模等約束條件的變化,企業的融資渠道和結構也隨之變化。其基本規律是,越是處於早期成長階段的企業,外部融資的約束越緊,渠道也越窄;反之亦然。因此,企業要順利發展,就需要有一個多樣化的金融體系來對應其不同成長階段的融資需求。
二、籌資渠道與籌資方式
融資渠道主要有:①國家財政資金-國家地質勘探基金;②銀行信貸資金;③非銀行金融機構資金;④其他企業資金;⑤居民個人資金;⑥企業自留資金。企業融資方式主要有:①吸收直接投資-地質工作撥款;②發行股票;③銀行借款;④商業信用;⑤發行債券;⑥融資租賃。
三、企業融資風險點分析
融資能力是指企業對內對外融集資金的多少、快慢和成本效益水平的高低。首先,融資前經過全方位的可行性論證和各級審批,以邊際報酬率大於邊際成本判別項目融資計劃;其次,根據項目資金需要量決定融資規模,財務風險和利率風險完全在掌控之中;第三,融資時機選擇得當,項目開工時間與融資時機步調一致;根據項目投放資金進度和邊際資本成本原理設計融資批次;選擇國內外金融環境最有利時融資,選擇最有利的籌資渠道和籌資方式;第四,表內負債與表外負債在企業合理且可控制范圍內,對外抵押、擔保、貼現、借貸都有節有度,不至於因為表外負債而使企業資金鏈條斷裂;第五,沒有收入轉負債情況,沒有尚無披露的秘密准備金(低估資產、高估負債);第六,負債內部結構、負債與流動資產、長期資產、所有者權益內在結構搭配合理;第七,企業負債與盈利能力、營運能力相互作用是正影響;第八,長期負債遠遠超過營運資金。長期負債會隨時間延續不斷轉化為流動負債,並需用流動資產來償還。如果長期負債超過營運資金很多,就會因這種轉化而造成流動資產小於流動負債,從而使長期債權人和短期債權人都感到貸款沒有保障;第九,負債大於所有者權益。這樣企業在經濟惡化時就會雪上加霜。應該警惕企業對資產負債率的修飾:①提前確認資產;②延遲確認負債;③該確認成本費用的不予確認;④該折舊或攤銷的不予攤銷;⑤對資產進行經常性評估使其增值。第十,資本結構質量主要體現在企業資本成本與總資產報酬率之間的比較是否決定了負債的擴張和撤退。即當總資產報酬率大於借款利率時盡量利用更多的負債以提高主權資本稅前利潤率;當總資產報酬率小於借款利率時,盡量減少負債,以減少主權資本稅前利潤率下降的速度。一般所有者權益佔60%,負債佔40%是比較理想的,但負債率最好不要超過銀行貸款的警戒線70%。第十一,長期資產大於所有者權益。這樣所有者權益不但不能用於流動資產的購置,而且很可能會靠拍賣長期資產來償債。在長期資產佔40%的情況下,當然流動資產要佔60%。按照公司法的規定,高科技公司無形資產最高可達注冊資本的70%,因為一旦企業清算和破產時無形資產往往一文不值。已經嚴重貶值的長期投資、遞延資產,在企業清償債務方面幾乎毫無作為。第十二,流動比率小於2,速動比率小於1。這可能造成短期償債能力薄弱,流動資金緊張。但公司短期償債能力到底怎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的內部結構和質量。一般來說,流動負債就佔30%,當然長期負債佔10%比較合適。第十三,所有者權益內部結構,實收資本與資本公積金、留存收益等各項積累之間的比例關系。決策時要考慮企業分紅壓力和未來長期發展潛力和資本積累約束。實收資本一般只能追加不能減少,實收資本應小於各項積累,以積累為資本的2倍為宜。這樣可以減少分紅壓力,使企業重視長期發展。資本公積金的來源一般不是企業盈利,而是一種資本准備金,故不能用資本公積金分配股利、彌補虧損,只能用於轉增資本,這是資本保全原則的具體體現。公積金應明顯大於未分配利潤即3∶1為宜,這樣可以保持企業未來發展後勁。第十四,無節制地投資衍生金融工具;企業的債務人無任何可供抵押擔保的資產或保證金、存在大量表外負債、因經濟或其他因素導致產能過剩、存在大量長期未作處理的不良資產、顧客或交易嚴重依賴某些群體、重要下屬單位無法持續經營且未作處理、無法繼續履行重大借款合同中的有關條款等可能招致公司財務結構的惡化。
*ST寶碩、*ST滄化和宣工股份都是因為對內對外提供巨額貸款擔保,借款人無力償還到期貸款而被執行股權司法凍結,進而導致三家公司依法破產,落入被收購兼並的命運。
某地勘單位各項資產、融資情況如表20-1、表20-2、表20-3所示。
表20-1 某地勘單位資產負債表趨勢分析(定基比)
(1)速動資產在2010~2012連年下降,表明短期償債能力在下降;但在2013年開始速動資產小幅增加情況下,短期償債能力有所增強。
(2)存貨在在2010~2012年連年增加,庫存壓力大,佔用資金多,可能是速動資產下降的主要原因。2013~2014年庫存下降,也許是貨幣資金迅速增加的原因。
(3)待處理流動資產6年沒有變化,表明不具有償債能力的流動資產變化不大。
(4)固定資產6年投資連年增加,佔用資金較多。
(5)無形資產及遞延資產前3年沒有變化,後3年比前3年增加較快,但主要是遞延資產增加較多。
(6)地質勘探撥款除了2010年略有下降外,其他年份增長異常迅猛,地質工作支出也同步增長,說明國家對地質找礦政策的傾斜,加大了地質找礦的投資力度。該地勘單位也積極爭取地質找礦項目,努力完成預定任務。
(7)資產總額也因地質工作支出的增加而同步增加。
(8)流動負債忽高忽低,尤其在2014年增長較快,與速動資產的增減變化並不同步,可能是固定資產和遞延資產的佔用較多。
(9)長期負債6年沒有變化。
(10)國家基金穩步增長,地勘發展基金增加較多,公益金增長最快,但並不是地勘支出的重要來源。
(11)未分配節余與收益逐年下降,甚至出現虧空,是導致凈資產增加不明顯的主要原因。
(12)地質工作撥款增長異常迅猛,說明它是地質工作支出的主要來源,也說明該地勘單位主業相當突出。
表20-2 某地勘單位長期負債與營運資金情況
該單位長期負債在2010~2013年都沒有超過營運資金,不會出現短期償債風險增大的可能。但是在2009年和2014年營運資金卻出現負值,同時出現了長期負債超過營運資金的現象,而且超出很多,當長期負債轉化為流動負債到期償還時,該單位可能會出現償債困難或者變賣長期資產予以還債的情況。
表20-3 某地勘單位資本結構情況
該單位資產負債率在逐年下降,表明長期償債能力較強;長期資產一直小於所有者權益,表明該單位有足夠的所有者權益用於流動資產的購置。但是其總資產報酬率遠低於借款利率,負債越多,所有者報酬下降得越快。因此不但不宜再多借更多債務,而且盡量把舊債還清,或者努力提高經濟效益,為今後舉借更多債務打開空間。
【例20-4】邯鋼債券利率風險案例剖析1996年初邯鋼公司發行年利率14%,3年期信用債券。不久,國家7次下調利率,同期債券利率為8%即可發行,邯鋼公司遭受巨大利率風險。請問:在發行時如何預先防範利率風險?
四、BOT等投融資方式
1.BOT(build—operate—transfer)
即建設—經營—移交。政府給予某些公司新項目建設的特許權時,通常採取這種方式。私人合夥人,或某國際財團願意自己融資,建設某項基礎設施,並在一段時期內經營該設施,然後將此轉讓給政府部門或公共機構。特許必須是獨立的經濟單位並能獨自產生現金流;特許必須能在運作中與其他單位隔離。從這兩個條件看,能源、交通等大型基建項目最適合於BOT,但並非所有的項目都能應用BOT,BOT有其特殊的功能。BOT是一種集融資、建設、經營和轉讓為一體的多功能投資方式。
2.BOOT(build-own-operate-transfer)
即建設—擁有—經營—轉讓。私人合夥人,或某國際財團融資建設基礎設施項目,項目建成後,在規定的期限內擁有所有權並進行經營,期滿後將項目移交給政府。
3.BOO(build-own-operate)
即建設—擁有—經營。這種方式是承包商根據政府賦予的特許權,建設並經營某項基礎設施,但是並不將此基礎設施移交給公共部門。
【例20-5】來賓電廠B廠項目
運用BOT融資方式建設的電廠,除早期不太規范的沙角B電廠之外;主要是來賓電廠B廠項目。該項目是首次經國家批準的BOT試點項目,1995年12月正式向外發售標書,1996年11月,法國電力—阿里斯通公司中標並簽訂特許權協議,該項目總投資25億美元,其中25%為股東投資,其餘75%以有限追索方式進行項目融資,法國東方匯理銀行、英國匯豐銀行等銀行參加了貸款安排,該項目1997年5月動工,1999年竣工投入商業運營,項目特許期為18年,其中建設期3年,運營期15年,上網電價為0.41元,15年不變。來賓電廠是目前國內運作最為成功的BOT電廠項目,該項目從批准到開工,時間不足兩年,上網電價為國內外資辦電項目最低的,社會效益十分顯著。
4.BT-(build-transfer)
BT即建設-轉移。石家莊市環城水系由河北建投公司建設,由植物園西城水系途徑南城水系、泊水公園到東城水系天山公園總投資108億元,其中,南環城水系35億元。建成後移交給政府園林局。政府分三年連本帶利還清,並支付5%的利潤率。還款來源是把水系周圍的土地收儲,變成熟地,賣給開發商,建設水系的配套設施,比如酒店、餐飲、娛樂、體育、商業、民俗、水一條街等。
㈤ 金融學案例分析求助!!
這個問題是不是不完整?感覺缺信息,先試著答一下吧。最後一問自己算一下吧,我先答前面三問。
1 不同主體的界定范圍是甲乙丙嗎?是的話,選乙吧,因為乙的財務狀況、發展前景、資信評級最差。(這一問不確定。)
2 丙的票面利率更高,因為有通脹影響。
3 甲的價格更高,因為甲公司的財務狀況、發展前景、資信評級優於乙。
㈥ 金融市場主體客體分析案例
1、金融市場主體是指包括金融企業(商業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等)、非金融企業(工商企業等)、政府財政及個人或家庭在內的金融市場資金或金融工具的供應者與需求者。 2、金融市場主體又叫金融市場的交易主體,即金融市場的交易者。參與金融市場的機...
㈦ 財政與金融的案例分析題
這么說吧,市場都是有風險的,但是稅收是穩定的,一個國家通常能保持較穩定的稅率和GDP的變化也不會太大,國家首先能保證穩定的且數額較大的財政收入,國防經費是經過預算從中劃撥一部分出來,也能保持其數量的充足和穩定。
再者,國防經費信息都是國家高度機密的,若經過市場交換,信息都透露出去了對國家安全不利,美國經常猜測中國花費多少用於國防、軍事費用,一旦透露出去不免引起國際恐慌。
再再者,武器槍炮什麼的都是國家壟斷行業,若是能在市場上買到,那社會就亂了套了,而且若廠商假冒偽劣,國家安全更是不敢看設想。
㈧ 進行公司投融資案例分析時需要關注投資和融資理論的哪些內容
企業公司投資前一定要查詢該公司的企業信息,以免受到損失。
風險預警網可以查詢企業工商信息,行政執法信息,為融資企業做好風險防範。
希望以上知識可以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