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4.如何理解中央提出的「六保」政策對我國社會經濟的影響
1、「六保」既拉動消費,又促進投資。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基層運轉,有利於把被疫情抑制的消費釋放出來,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培育壯大起來,穩定擴大居民消費,合理增加公共消費,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
2、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有利於拉動投資需求,培育更多新增長點,發揮投資對經濟發展的關鍵性作用。
3、落實「六保」任務,才能有效擴大國內需求,更好釋放我國超大規模市場的巨大潛力,為經濟恢復和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1)金融服務打贏脫貧攻堅戰擴展閱讀
1、保居民就業。就業是民生之本,把保居民就業放在「六保」首位,體現了就業的優先地位。當前,我國就業形勢較為嚴峻,穩就業壓力持續增大。保居民就業,就要全面強化就業優先政策,減負穩崗擴就業多措並舉,增強企業穩定和創造就業崗位能力。
2、保基本民生。民生穩,人心就穩,社會就穩。保基本民生,需要強化困難群體基本生活保障。擴大失業保險保障范圍,將參保不足1年的農民工等失業人員都納入常住地保障。擴大低保保障范圍,對城鄉困難家庭應保盡保,將符合條件的城鎮失業和返鄉人員及時納入低保。
3、保市場主體。各類市場主體是居民就業的載體。保住市場主體,才能更好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重點是保中小微企業。幫扶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關鍵在於落實已經出台的階段性減稅降費、
減免企業社保費以及延期還本付息和降低利息負擔等政策,並將階段性政策與制度性安排相結合,讓更多受疫情沖擊、面臨短期困難但能恢復運營的企業存續下來,進而提高生存和發展能力。
4、保糧食能源安全。糧食與能源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保糧食安全,需要做到糧食生產穩字當頭,壓實「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完善農業補貼政策;堅持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依靠科技提高糧食單產,保障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生產供給。
5、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事關我國產業和經濟安全。當前,全球供應鏈體系加快調整,一些國家推進供應鏈分散化,提高「本土化生產」比例,全球供應鏈收縮,區域化、近岸化特徵更趨明顯。
6、保基層運轉。基層有效運轉是保障公共服務和基本民生的前提。疫情給一些地方的財政收入帶來階段性沖擊。保基層運轉,需要加大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力度,對新增財政赤字和抗疫特別國債資金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資金直達市縣基層,兜住基層「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