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公司 > 濱海新區金融服務中心

濱海新區金融服務中心

發布時間:2021-01-20 18:40:44

① 濱海新區成立了,政府方面都出台了哪些針對濱海新區的新政策

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總體布局

一軸、一帶、三個城區、七個功能區

一軸:沿京津塘高速公路和海河下游建設「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軸」

一帶: 沿海岸線和海濱大道建設「海洋經濟發展帶」

三個城區:在軸和帶的T型結構中,建設以塘沽城區為中心、大港城區和漢沽城區為兩翼的宜居海濱新城

七個功能區:先進製造業產業區、濱海高新技術產業區、濱海化工區、濱海新區中心商務商業區、海港物流區、臨空產業區(航空城)和海濱休閑旅遊區以及若干現代農業基地。

一、濱海新區地域人口

天津濱海新區地處於華北平原北部,位於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交匯點上、海河流域下游、天津市中心區的東面,渤海灣頂端,瀕臨渤海,北與河北省豐南縣為鄰,南與河北省黃驊市為界,地理座標位於北緯38°40′至39°00′,東經117°20′至118°00′。緊緊依託北京、天津兩大直轄市,擁有中國最大的人工港、最具潛力的消費市場和最完善的城市配套設施。以新區為中心,方圓500公里范圍內還分布著11座100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對外,濱海新區雄踞環渤海經濟圈的核心位置,與日本和朝鮮半島隔海相望,直接面向東北亞和迅速崛起的亞太經濟圈,置身於世界經濟的整體之中,擁有無限的發展機遇。濱海新區自然資源豐富,這里有大量開發成本低廉的荒地和灘塗,具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原鹽、地勢、海洋資源等,同時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是國內外公認的發展現代化工業的理想區域。

濱海新區擁有海岸線153公里,陸域面積2270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000平方公里。

規劃面積2270平方公里,包括:

三個功能區:天津港、開發區、保稅區全部;

三個行政區:塘沽區、漢沽區、大港區城區部分;

海河下遊冶金工業區:東麗區無瑕街、津南區葛沽鎮。

2005年常住人口140萬人。

二、濱海新區的發展概況

濱海新區位於天津市的東部臨海地區,由天津港、開發區、保稅區三個功能去及塘沽、漢沽、大港三個行政區組成,面積2270平方公里、2005年常住人口140萬人。改革開放以來,這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經濟快速增長,外資大量進入,成為中國北方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

1986年8月21日,小平同志在視察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時指出:「你們在港口和城市之間有這么多荒地,這是個很大的優勢,我看你們潛力很大,可以膽子大點,發展快點」,並題詞 「開發區大有希望」。

為落實小平同志指示,天津市在總結開發區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於1994年市人大十二屆二次會議上提出「用十年左右的時間基本建成濱海新區」的階段性目標。其基本構想是,以天津港、開發區、保稅區為骨架,現代工業為基礎,外向型經濟為主導,商貿、金融、旅遊競相發展,形成基礎設施配套、服務功能齊全、面向新世紀的高度開放的現代化經濟新區。

十年來,濱海新區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主動與國際經濟接軌,不斷完善投資條件,力爭創造一流的投資環境。經濟保持了持續快速發展。地區生產總值由1994年的112.4億元上升到2005年的1500億元,增長12.3倍,平均每年遞增20.6%。十年累計固定資產投資3364億元,其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524億元。外貿出口由1994年的5億美元,增長到2005年的164億美元,增長31.8倍,年均遞增33.8%。工業總產值由1994年的213億元上升到2005年的3750億元,年均遞增27%。十年累計批准三資企業項目6300多個,累計實際利用外資187億美元,世界500強企業有70多家在新區投資。新區已成為外商投資匯報率最高的地區之一。

經過十年不懈努力,昔日的荒灘如今已初步建成了以外向型為主的經濟新區。形成了電子通訊、石油開采與加工、海洋化工、現代冶金、機械製造、生物制葯、食品加工等七大主導產業。建立起多層次科技創新體系和科技人才創業基地,一大批國際知名的企業落戶新區,一棟棟的高樓和工廠不斷建成,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正在迅速完善,一個現代化海濱城市的面貌正在展現。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新區對外輻射和服務功能也不斷增強。2005年,天津開發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42.2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5.2%,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541.28億元,可比增長29.3%,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101.02億元,可比增長4.1%,二、三產業比例為84.3:15.7。全員勞動生產率24.11萬元,可比增長13.2%。天津港2005年完成貨物吞吐量2.4億噸,完成集裝箱吞吐量480萬標箱,近70%的貨物和60%的集裝箱來自全國各地。新區與國內各省市共簽定經濟合作協議2000項,吸引投資200多億元。上千家企業為新區產業直接配套。濱海新區產業傳遞、對外服務和輻射功能日益增強,與周邊地區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格局已經形成。

三、濱海新區未來發展規劃

功能定位和戰略目標:

立足天津、依託京冀、服務環渤海、輻射「三北」、面向東北亞,努力建設成為高水平的現代製造和研發轉化基地、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宜居的生態城區。

濱海新區的快速發展,不僅對天津,而且對推動中國北方乃至全國經濟發展都具有全局性戰略意義。新區具備了諸多發展優勢和潛力。

1.區位優勢:濱海新區地處當今世界經濟發展最活躍的東北亞地區的中心地帶和歐亞大陸橋的東起點,是中國與蒙古共和國簽約的出海口岸,也是哈薩克等內陸國家可利用的出海口,擁有「三北」遼闊的輻射空間。

2.交通優勢:濱海新區海、陸、空立體交通網路發達,是連接海內外、輻射「三北」的重要樞紐。同時擁有躋身世界20強深水大港的天津港,是中西部重要的海上大通道。濱海國際機場是我國重要的干線機場和北方航空貨運中心。

3、資源優勢:在濱海地區有1199平方公里可供開發建設的荒地、灘塗和少量低產農田。渤海海域石油資源總量98億噸,其中已探明石油地質儲量32億噸、天然氣近2000億立方米。

4.工業基礎優勢:濱海新區是我國重要的石油開采與加工基地。電子信息業名列全國前茅。海洋化工歷史悠久,生產規模和產品質量世界知名、全國領先。石油套管產量躋身世界四強。

5.體制創新優勢:濱海新區擁有國家級開發區、保稅區、海洋高新區、出口加工區等一批功能經濟區,已經建立了適應經濟快速發展的政府管理體制和與世界經濟接軌的市場經濟運行機制,在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培養了一批掌握國際先進技術和通曉現代管理的外向型人才。

② 濱海新區中心商務區的功能定位

中心商務區將重點發展金融服務、現代商務、高端商業等現代服務產業,並最終建成環渤海地區的金融中心、貿易中心、商務服務中心和高品質的國際化生態宜居城區。
中心商務區2007年開始籌建,2010年12月,經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濱海新區中心商務區管委會並建立黨組,成為濱海新區政府的派出機構。中心商務區主要包括響螺灣商務區、於家堡金融區、解放路(天鹼)商業區、大沽宜居生活區和藍鯨島五個板塊。建設進度為「兩年開發啟動、三年全面建設、五年初具規模、十年基本建成」,力爭用15到20年的時間全面實現規劃設計要求和功能定位目標。
響螺灣商務區
總部經濟、商務中心。規劃面積3.2平方公里,建築面積567萬平方米。2007年9月11日舉行開工奠基儀式,已開工建設39個項目,共計48棟樓宇。功能定位為建設外省市、央企駐濱海新區的辦事機構、集團總部和研發中心的承載區。
於家堡金融區 金融中心、創新基地。規劃面積3.86平方公里,122個地塊,建築面積950萬平方米,起步區規劃面積1平方公里,35個地塊,建築面積300萬平方米,其中在建的一期起步區佔地面積1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20萬平方米,14個地塊。於家堡金融區將建設成為具備現代化設施和國際化服務功能,國際一流、全國領先、功能完善、服務健全的金融改革和創新基地。 解放路(天鹼)商業區 商業中心、文化中心。規劃面積3.44平方公里,布局大型商業設施、酒店及部分高檔公寓寫字樓,功能定位為打造濱海新區最具活力的商業中心。
大沽宜居生活區
歷史旅遊、宜居新區。規劃面積11.68平方公里,將依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及海河秀美的景觀,建成宜居生態、現代化的居住區和旅遊目的地。
藍鯨島
休閑娛樂、生態島嶼。規劃面積1.28平方公里,著力發展休閑、娛樂及文體產業,打造鬱郁蔥蔥、環境優美的城市生態新空間。
建區以來,中心商務區大力推進開發建設和招商引資,取得了顯著成果。至2011年年底,已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39億元。實現內聯引資61億元,利用外交資1億美元。與美國洛克菲勒、鐵獅門、托馬斯·李 、林肯藝術中心、東銀租賃等國際知名企業簽約。由洛克菲勒注資的美國羅斯克股權投資公司投入運營,鐵獅門、洛克菲勒項目相繼開工。五礦大廈成為企業總部吸附器,中泰融、中際集團、泰康物流等大型企業集團進駐,並將建成億元樓宇。已向34家省、市駐新區辦事機構和中央企業提供辦公用房,總面積達3.7萬平方米。於家堡金融改革創新工作列入全市20件金融改革創新工程和濱海新區新三年綜合配套改革計劃。6家金融交易所和一大批大型金融企業及金融機構入駐。
到「十二五」末,中心商務區將實現「千、百、十」工程。「千」,即在建工程面積2000萬平方米,竣工面積1000萬平方米,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1500億元以上,新增注冊企業達到2000家。「百」,即地區生產總值將達到100億元以上,財政收入累計實現200億元以上,引進100家大型企業總部與區域性總部,吸引內資累計超過500億元。「十」,即實際利用外資累計10億美元。到那時,響螺灣商務區將全部竣工;於家堡金融區100棟900萬平方米樓宇竣工過半;解放路(天鹼)商業中心300萬平方米樓宇將基本完成;大沽宜居生活區樓宇將大部分竣工;藍鯨島生態建設將取得重大發展,初步展示濱海新區標志區、高端服務業聚焦區和金融改革創新基地的新形象。

③ 2015濱海新區中心商務區新金融服務中心招聘什麼時間結束

你打電話給客服問一問

④ 濱海新區於家堡那塊,一直說是金融商務區,目前那裡有什麼金融企業,比較有代表性的

響螺灣商務區自抄2007年9月11日開工以來襲,現已有37個建築方案通過專家審查,有33個項目陸續開工。至2010年初,已有1個項目(濱海浙商大廈)封頂,8個項目施工至正負零以上部位,12個項目正在進行開槽或地下室施工。2010年響螺灣商務區攻堅戰的主要任務是抓進度,所有簽訂投資協議的項目全部開工建設,其中20個項目施工到正負零以上部位。響螺灣區域計劃2010年下半年開工的基礎設施項目:一是響螺灣綜合管網建設,計劃9月初開工,年內完成50%工程量,保證先期投入使用樓宇需要;二是10月底前實施綵帶島和城市中庭建設,營造良好的區域環境;三是9月底前開工建設雨污水泵站,確保明年雨季前投入使用。
響螺灣也屬於中心商務區。 上面些的浙商大廈、國泰、碧桂園都入住響螺灣了

⑤ 曹妃甸新區陷入負債危機,濱海新區於響等著央企金融總部入駐,這種情

關健是復人的作用,不都是政策制和自然條件的作用。最近十幾年裡,河北省對曹妃甸的發展傾盡心血,該給於的政策全部到位,資金也沒有少撥付,就連上島的道路都是省建投出資建設,供水管線也支付了大量的資金,大學城生態城等都給於了全力的支持。曹妃甸發展的速度不僅僅取決於政策,而是與思想、團隊有關系。要讓投資者樂不思蜀,要讓好的聲望口口相傳,不要讓惡名遠揚,這才是關鍵。

⑥ 天津濱海新區科技金融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可靠嗎

答:天津濱海新區科技金融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事實應該可靠。

⑦ 天津濱海金融街入住機構有哪些

金融業的發展已成為地區現代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伴隨匯豐銀行作為首家外資銀行正式入住濱海金融街,濱海新區依託金融服務業,拉動區域經濟發展,已逐步由一個工業化密集地區走向綜合性經濟區。 正像其他行業一樣,隨著加入世貿組織承諾的一一兌現,外資銀行正滿心歡喜且小心翼翼地在中國布點備戰。匯豐作為最早落戶天津的外資銀行之一,對拓展中國內地業務一向十分積極。其目前已在中國內地擁有12家分行,和6家支行,此番成立的匯豐銀行泰達支行將成為濱海地區第一家入駐的外資銀行。 市區內的友誼路被稱為「天津的華爾街」,和擁有十幾家銀行入駐的友誼路相比,遠離天津市區45公里的濱海新區並不佔據任何地理、產業環境優勢。但事實上,早在兩年前,濱海新區已在醞釀拓展金融產業。2003年,天津開發區為改善投資環境,投資幾十億元建設了濱海金融街,金融街的選址緊靠天津開發區投資服務中心大樓,能享有此「待遇」的也只有毗鄰的海關大樓,有人更稱濱海金融街為「天津的曼哈頓」。目前,濱海金融街吸引客戶基本形成金融、石油、通信三大產業,一批大型的跨國企業也在這里設立辦事處,以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石油、康菲石油、LG辦事處等為代表的全球知名企業紛紛進駐。據統計,在濱海金融街設立分支機構的世界500強企業已達到11家。 截至去年底,天津開發區共有各類金融機構45家,包括非銀行機構25家,金融業實現增加值15.88億元。與此同時,天津開發區提出充分發揮金融服務區的作用,積極吸引銀行、證券、信託、保險等金融服務機構,促進金融產業等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今年上半年新批咨詢類外資公司7家,投資性或投資管理類公司5家。其中,新落戶的賽富成長創業基金成為我國創業投資歷史上第一個「非法人制」外商投資創業投資基金。

閱讀全文

與濱海新區金融服務中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