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新國同是不是中國國新控股的子公司
「控股公司」這樣的名稱都是國企性質的,所以國新控股公司屬於企業不是事業單位。
B. 有沒有大神了解「國新國際投資有限公司」這個公司,背景和業務什麼的。
國新國際投資有限公司(簡稱「國新國際」),在經過一次增資後,成為國家外管局下屬一家專門從事外匯儲備投資子公司的平台之一,在海外投資中動作頻頻。
本來是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央企)的子公司。
C. 國新公司是央企嗎效益如何待遇如何國新集團老幹部中心工作待遇如何急求,謝謝!
國新是直接由國務院國資委領導的地道的央企,從事國有資產管理的業務,權力極回大,前途答無量。這種單位,無論什麼崗位待遇都不會差到哪裡,只要有編制,不論哪個部門能進去,都很不錯。
老幹部中心雖然跟業務部門比起來,表面上差一些,實際上通過職務便利跟老幹部打交道,很能拓展你的人脈關系,單位的領導都是老幹部昔日的下屬,有這層關系以後調到實權部門不是難事。
國新集團被稱為中投二號,是一家副部級的國有資產經營公司,董事長謝企華原系寶鋼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劉東生原系國務院國資委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都屬副部級幹部。
D. 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的成立始末
中國國新是國資委醞釀成立的第三家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公司,主要接收現有122家央企中資產規模較小、資質較弱、經營狀況不佳、利潤排名靠後的央企資產或股權的無償劃轉,計劃約20家央企會被置入其中。
幫助央企退出將是該公司成立後的第一要務,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中央企業已調整至122家,國資委要在未來完成把中央企業調整到100家的目標,國新資產管理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國資委實現這一目標。 國新公司是國資委旗下第三家國有資產經營公司,2011年11月3日獲得國家工商總局的企業名稱核准,2010年12月22日,被業界稱為「中投二號」的第三家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公司——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掛牌。此舉意味著央企重組即將進入一個新的加速周期。
寶鋼集團原董事長謝企華出任國新公司的董事長,現任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劉東生擔任總經理。
國務院國資委主任、黨委書記王勇指出,成立國新公司是推進國有經濟布局結構調整優化的一項重要舉措。國資委成立以來,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調整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的方針,把推進布局結構調整作為促進中央企業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措施,大力推進中央企業聯合重組,取得了積極成效。 王勇提出,中央企業中有一批不屬於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規模較小、實力較弱,一些規模較小、因承擔公益性等特殊職能不宜進入其他企業,一些中央企業整體上市後留下的存續企業資產和其他非主業資產,依靠企業自身整合存在一定困難。國新公司的成立,為推動這些企業的重組整合,優化中央企業布局結構,提高整體運行效益,提供了專業化企業化的操作平台。
王勇指出,根據《國務院關於組建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有關問題的批復》的規定,結合中央企業改革發展的實際情況,國新公司定位為:配合國資委優化中央企業布局結構、專門從事國有資產經營與管理的企業化操作平台。首先,國新公司是一家企業;其次,國新公司的任務主要是在中央企業范圍內從事企業重組和資產整合;第三,國新公司是資產經營與管理公司,不是生產經營企業,更不是投資公司。其主要任務,一是持有進入國新公司的中央企業的國有產權並履行出資人職責,二是配合中央企業整合存續企業資產和非主業資產。
王勇提出,國新公司參與中央企業股份制改革,參與中央企業的非上市股份制改革,對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其他產業進行輔助性投資,支撐相關產業前期發展等方面的經營活動,要在國資委的指導下進行,並建立健全內部的責任機制,防範風險。為了推動國新公司平穩起步和進入企業的平穩過渡,國資委將設立資產經營工作協調小組,加強對國新公司工作的指導和協調。
王勇強調,國新公司的起步工作要做好以下幾點:一是牢記使命,積極探索。國新公司的工作具有很強的探索性和挑戰性,既要積極探索,又要謹慎從事,探索有效的運作模式,更好地發揮應有的作用。二是平穩起步,扎實推進。要把握好開展業務工作的力度,做到平穩起步。要集中精力做好公司內部的基礎性工作,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建立精簡、高效的組織機構和精幹、專業、高素質的職工隊伍,為下一步工作打下堅實基礎。三是認真履責,規范運作。公司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和黨組織要各司其職,團結一致,協同配合,形成既有效制衡又協調運轉的良好工作局面。 中國國務院國資委24日證實,中國華星集團公司被劃入中國國新公司管理。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邵寧表示,此舉標志著國新公司資產經營工作正式起步。
華星集團成為國新公司「收編」的首家中央企業。公開資料顯示,中國華星集團的前身是華星物產集團,始建於1995年。華星集團經營的業務范圍廣泛,涉及化工、地產、信息、貿易等多個領域。它還擁有一家從事企業並購重組、委託投資、資產管理、產權經紀、國際貿易等業務的美國全資子公司。
華星集團劃入國新公司管理後,國新公司應確保實現重組預期目標,對華星集團實施規范有效管理,注重風險管控。 2012年07月26日,為進一步推進中央企業布局結構調整,經報國務院批准,中國印刷集團公司劃入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管理,成為其全資子企業。
E. 國新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QQ上被騙5000我怎麼辦,我是新疆的
Nullam dictum felis eu pede mollis pretium.
F. 我國二十三家金融央企分別是
目前中國的中央金融企業為24家。
1、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進出口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華融資產管理公司、長城資產管理公司、東方資產管理公司、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太平保險集團公司、再保險(集團)公司
2、人民保險集團股份公司、銀河金融控股有限公司、銀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信集團公司、光大(集團)總公司、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公司、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中央金融企業是指在國務院領導下由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依法獨立履行職責,並監管的國有金融機構等獨立法人單位。
(6)國新央企金融服務公司擴展閱讀
1、國家開發銀行
(1)成立於1994年,是直屬國務院領導的政策性銀行。 2008年12月改制為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3月,國務院明確國開行定位為開發性金融機構。
(2)國開行注冊資本4212.48億元,股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梧桐樹投資平台有限公司和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持股比例分別為36.54%、34.68%、27.19%、1.59%。
(3)國開行主要通過開展中長期信貸與投資等金融業務,為國民經濟重大中長期發展戰略服務。截至2015年末,資產規模12.3萬億元人民幣,不良貸款率連續43個季度低於1%,保持一流的市場業績。穆迪、標准普爾等專業評級機構,連續多年對國開行評級與中國主權評級保持一致。
(4)國開行是全球最大的開發性金融機構,中國最大的對外投融資合作銀行、中長期信貸銀行和債券銀行。2015年,在美國《財富》雜志世界企業500強中排名第87位。
(5)國開行在中國內地設有37家一級分行和3家二級分行,境外設有香港分行和開羅、莫斯科、里約熱內盧、加拉加斯、倫敦、萬象等6家代表處。全行員工近9000人。旗下擁有國開金融、國開證券、國銀租賃和中非基金等子公司。
2、中國進出口銀行
(1)成立於1994年,是直屬國務院領導的、政府全資擁有的國家政策性銀行,其國際信用評級與國家主權評級一致。目前在國內設有9家營業性分支機構和5個代表處,在境外設有東南非代表處和巴黎代表處;與 140 家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系。
(2)中國進出口銀行是我國外經貿支持體系的重要力量和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機電產品、成套設備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和對外承包工程及各類境外投資的政策性融資主渠道、外國政府貸款的主要轉貸行和中國政府援外優惠貸款的承貸行,為促進我國開放型經濟的發展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3)中國進出口銀行的主要職責是貫徹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外經貿政策、金融政策和外交政策,為擴大我國機電產品、成套設備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推動有比較優勢的企業開展對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資,促進對外關系發展和國際經貿合作,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
3、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
(1)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 (簡稱中國信保,英文Sinosure) 是我國唯一承辦出口信用保險業務的政策性保險公司,也是我國四家政策性金融機構之一。[3]於2001年12月18日正式揭牌運營,公司資本金約300億,資本來源為出口信用保險風險基金,由國家財政預算安排。
(2)2011年5月14日,國務院批復了中信保改革實施總體方案和章程修訂草案,進一步明確了公司的政策性定位,大幅補充了公司資本金.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匯金公司)200億元人民幣注資已於2011年6月底到位。
(3)2011年11月,經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批准,中信保領導班子列入中央管理。2012年3月17日,中信保升級副部級央企。
(4)中國信保的業務范圍包括:中長期出口信用保險業務;海外投資保險業務;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業務;國內信用保險業務;與出口信用保險相關的信用擔保業務和再保險業務;應收賬款管理、商賬追收等出口信用保險服務及信息咨詢業務;進口信用保險業務;保險資金運用業務;經批準的其他業務。
(5)中國信保還向市場推出了具有多重服務功能的「信保通」電子商務平台和中小微企業投保平台,使廣大客戶享受到更加快捷高效的網上服務。
(6)公司成立以來,出口信用保險對我國外經貿的支持作用日益顯現。尤其在國際金融危機期間,出口信用保險充分發揮了穩定外需、促進出口成交的杠桿作用,幫助廣大外經貿企業破解了「有單不敢接」、「有單無力接」的難題,在「搶訂單、保市場」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7)截至2012年末,中國信保累計支持的國內外貿易和投資的規模約1萬億美元,為數萬家出口企業提供了出口信用保險服務,為數百個中長期項目提供了保險支持,包括高科技出口項目、大型機電產品和成套設備出口項目、大型對外工程承包項目等,累計向企業支付賠款43.4億美元。
(8)中國信保現有15個職能部門,營業機構包括總公司營業部、18個分公司和6個營業管理部,已形成覆蓋全國的服務網路,並在英國倫敦設有代表處。
(9)公司的經營宗旨是:「通過為對外貿易和對外投資合作提供保險等服務,促進對外經濟貿易發展,重點支持貨物、技術和服務等出口,特別是高科技、附加值大的機電產品等資本性貨物出口,促進經濟增長、就業與國際收支平衡」。
4、華融資產管理公司
(1)中國華融是經國務院批准,由財政部、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發起設立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公司前身為創立於1999年的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
(2)公司總部設在北京,全國設有32家分支機構,旗下擁有華融湘江銀行、華融證券、華融信託、華融租賃、融德資產、華融渝富、華融期貨、華融置業、華融致遠投資、華融匯通資產10家子公司,服務網路遍及30個省、市、自治區,可以為客戶提供資產經營管理、銀行、證券、金融租賃、信託、投資、基金、期貨、置業等全牌照、多功能、一攬子綜合金融服務。
(3)截至2011年底,公司總資產達2185億元,凈資本收益率達12.58%。公司注冊資本258.35億元,由財政部控股,持股比例為98.06%;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參股,持股比例為1.94%。在成立大會上,中國華融董事長賴小民表示,改制完成後,中國華融將穩步推進增資擴股,適時引進海內外優秀的戰略投資者,擇機完成IPO實現海內外整體公開上市 。
(4)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為創立於1999年的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為支持國有銀行改革發展、國有企業減債脫困、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維護金融體系穩定運行發揮了重要的「安全網」和「穩定器」作用。
(5)在圓滿完成國家賦予的政策性資產處置任務後,從2006年開始啟動商業化轉型。特別是2009年以來,經營業績連續三年實現翻番,進入了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的新時期。截至2012年6月末,中國華融集團總資產為2463億元,集團所有者權益為344億元。
5、中國太平保險有限公司
(1)太平保險有限公司(簡稱「太平保險」)1929年11月20日始創於上海,由私營金城銀行獨資開設,資本為法幣100萬元。1933年,金城銀行邀集交通、大陸、中南、國華等銀行參股,並將資本增為法幣500萬元。之後通過收購豐盛、安平、中國天一等華商保險公司,開始集團化經營。1938年,太平保險撥款法幣100萬元,獨資設立太平人壽保險公司。
(2)太平保險除在上海設立總公司外,又在國內各大口岸廣設分支機構和代理處,最鼎盛時,太平保險在全國的代理網點總數達900餘處,還在香港和東南亞地區設立了多家分支機構,成為當時我國保險市場上一家實力雄厚的民族保險公司。
(3)1949年5月,上海解放。經上海市軍管會批准,太平保險於1949年6月20日恢復營業。50年代,國家對民族資本保險公司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經過1951年和1956年的兩輪改組,包括太平保險在內的28家華商私營財產保險公司合並重組為公私合營太平保險公司。
(4)根據國家的整體安排,從1956年起,國內保險市場由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獨家經營,太平保險停辦國內業務,專營境外業務。太平保險從此移師海外,在港澳及東南亞地區開拓經營了整整45年。
(5)2001年12月20日,經國務院同意,中國保監會批准,太平保險全面恢復中國境內的財產保險業務,並對公司進行股權改造。
(6)改造後,太平保險的股東共有三家,分別為: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中國保險」,持股47.525%)、中保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中保國際」,香港上市公司,中國保險業首家上市公司,持股40.025%)及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有限公司(簡稱「工銀亞洲」,中國工商銀行在港上市公司,持股12.45%)。公司注冊資本金10億元人民幣,總部設在深圳。
G. 國新公司是央企嗎效益如何待遇如何國新集團老幹部中心工作待遇如何
國新是直接復由國務院制國資委領導的地道的央企,從事國有資產管理的業務,權力極大,前途無量。這種單位,無論什麼崗位待遇都不會差到哪裡,只要有編制,不論哪個部門能進去,都很不錯。
老幹部中心雖然跟業務部門比起來,表面上差一些,實際上通過職務便利跟老幹部打交道,很能拓展你的人脈關系,單位的領導都是老幹部昔日的下屬,有這層關系以後調到實權部門不是難事。
國新集團被稱為中投二號,是一家副部級的國有資產經營公司,董事長謝企華原系寶鋼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劉東生原系國務院國資委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都屬副部級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