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公司 > 金融機構高管收入

金融機構高管收入

發布時間:2021-01-16 17:03:59

❶ 高管薪酬過高嗎

首席執行官們不但實際收入數額很大,而且比起高管圈子以外的人來,他們的相對收入也很高。一項研究表明,最近幾十年來,與普通員工的薪金相比,首席執行官的薪酬水平從1970年的30比1,大幅飆升到了2000年的120比1。此外,某個部門也就是金融服務業的首席執行官的薪酬水平,又超過了非金融公司領導者的薪酬水平。有人對一個特別選定組稅級(tax bracket)最高的1%群體中位居前十分之一的人群進行了研究。研究發現,在這個層次的人群中,非金融公司的高管佔3.9%。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投資銀行領導者佔5.2%,基金經理佔4.8%。
在過去一兩年中,關於華爾街高管的薪酬和獎金數額的報道可謂連篇累牘,而且對這些人薪酬水平的爭論也一直沒有降溫的跡象。對很多人來說,最感興趣的問題是:政府是否應該監管金融服務部門高管的薪酬。
沃頓商學院的會計學教授約翰•科爾(John Core)和韋恩•蓋伊(Wayne Guay)剛剛就這一問題完成了一篇題為《監管金融服務業的薪酬恰當嗎?》(Is There a Case for Regulating Executive Pay in the Financial Services Instry?)的論文。盡管科爾無法接受我們的訪談,不過,沃頓知識在線有幸請到了蓋伊和同事克里斯•阿姆斯特朗(Chris Armstrong)來討論今天的商業環境中的高管薪酬問題。
韋恩•蓋伊:
很高興來到這里接受訪談。這是我為沃頓商學院舉辦的一個研討會寫作的論文,這個研討會的題目是《崩毀之後的金融業未來》(After the Crash, the Future of Finance)。
就像很多人都知道的,在去年的一段時間里,圍繞企業高管的薪酬問題,人們提出了很多監管的問題,並提出了很多監管措施,這些措施並不僅限於金融服務領域,而是涵蓋了更大的范圍。在這篇論文中,我們試圖在某種背景下來觀照高管薪酬的問題,並將金融服務業的狀況與其他行業的狀況進行比較。為此,我們逐點研究了一系列針對薪酬監管的各種提案,並討論了這些提案的優點和欠缺。
你們在這篇論文中總結說,人們沒有理由監管金融服務業的高管薪酬,得出這個結論有兩個理由,第一,監管者主張的那些總體原則已經在很多這類公司實施了;第二,因為監管者和其他人提出的提案,可能無法取得他們預期的目標。韋恩,你能就此談談嗎?蓋伊:我需要說明的一點是,這篇論文是我和會計學教授約翰•科爾合作的,他也在沃頓商學院教學。我們當然不想讓人們認為我們的觀點是:高管薪酬根本就無需監管,金融服務業的高管薪酬根本就不需要監管。我們的觀點是:就高管薪酬而言,監管者和其他人極力主張的那些總體原則,大多數企業在很多情況下已經在遵照執行了。我想,這些總體原則還有改進的空間,它們永遠都有進一步改進的空間。人們提出的某些提案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
在我們看來,有些提案似乎不願意進行重大的改革我們對這個問題的觀點是:行動需要非常謹慎,要認識到,數十年來,薪酬實踐在很多行業和很多企業中一直在不斷演變。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對某些提案表示贊同。我想,那種應該拋棄所有的東西的觀念是錯誤的。我們應該保留那些好的東西並進行某些改革,但是,不是將所有的東西都扔掉。
克里斯•阿姆斯特朗:
是的。他們得出的結論是合情合理的。我認為,論文作者提出了很好的論據,他們逐一查看了那些提案。我從總體上同意他們的大部分結論。
韋恩,你們在論文中談到,財政部長蒂莫西•蓋特納(Tim Geithner)提出了五點建議,他談到,要將薪酬實務與股東的利益更好地統一起來,此外,薪酬實務還要促進各個金融機構的穩定,要促進整個金融系統的穩定。我想談談其中的兩點:第一點是,薪酬計劃應該能正確衡量績效表現,並能對績效表現給予獎懲;第二點是,薪酬計劃應該與健全的風險管理統一起來。我們就只談談這兩個方面吧。你們認為,大部分金融機構,華爾街的大部分機構,現在是這么做的嗎?蓋伊:是的。我想,人們普遍存在這種一種觀念,那就是這些企業根本沒有執行按績效付酬(pay for performance),這些企業大都沒有將薪酬與績效表現捆綁在一起。可是,如果你看看數據,以客觀的眼光來看看數據,你就能發現,這些數據證明,大量企業都在實踐按績效付酬,事實上,如果你將美國的薪酬體系與全世界其他國家的高管薪酬計劃比較一下,你就能發現,美國的薪酬計劃與績效表現的聯系比其他國家要緊密的多。
具體來說,我們在這篇論文中,針對金融服務行業的狀況,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與其他行業最高行政官的薪酬比較起來,銀行業的薪酬狀況有什麼顯著的差別嗎?我們確實沒有發現它們之間有多大差別。所以,如果人們想利用某個論據來反對為金融服務業中的銀行高管支付薪酬的方式是說不通的我們沒有發現這個行業的薪酬實踐有什麼特殊性。
阿姆斯特朗:
我簡單說兩句,我認為,按績效付酬這個術語會誤導人們。這篇論文的作者指出,我們應該關注財富的變化,並以此作為獎勵措施的根據,同時應該關注年收入也就是首席執行官得到的薪金。這些薪金對企業的績效表現可能並不敏感,但是,他們的整個股票投資組合則對企業績效非常敏感。投資組合價值的變化才代表著首席執行官財富的真正變化。
阿姆斯特朗:
是的,他的投資組合價值也會降低。
這就是他或她遭受的打擊。
蓋伊:我同意克里斯的觀點。這也是人們對按績效付酬最嚴重的誤解之一。人們會時常注意首席執行官的年度獎金或者他們的薪金,之後驚呼,伙計,公司今年的表現可不怎麼樣啊,我覺得他們的獎金不應該減少這么少,看起來,根本就不是按績效付酬的。但是,人們在做出這種判斷時沒有注意到的是,首席執行官手裡可能持有組織要求他持有的價值達數千萬美元的股票和期權。如果企業的股票價格下跌了30%或者50%甚至更多,那麼,他的個人財富也會大幅縮水。這才是他遭受重挫的地方。
此外,我們還應該認識到,從很大程度上來說,按績效付酬的重點在於激勵企業高管,我想,人們對按績效付酬有些感情用事。看到按績效付酬,腦子里馬上就會想到獎勵和懲罰我們確實應該按績效獎勵或者懲罰他們。但是,除非這些獎勵和懲罰能激勵企業高管更出色地工作,否則,企業的股東並不怎麼關心這些獎懲措施。所以,要想全面把握按績效付酬和獎懲實務的內涵,應該仔細想想這樣一個問題:企業高管有為股東的最佳利益而工作的動機嗎?激發這一動機的正是企業的股票和期權也就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企業高管積累的所有股權收入。
韋恩,在這篇論文的引言部分,你們談到了針對高管薪酬展開的論爭,這些爭論不但針對金融機構,而且也針對美國所有的公司,這樣的論爭已經持續了數十年。但是,我們都知道,只是到了最近的18個月到24個月,因為華爾街遭受的災難以及公眾對首席執行官薪資和獎金的抗議,這種論爭才沖到了前台。在我看來,納稅人、政治家和其他人之所以對他們的薪酬水平存在異議,用財政部官員的話來說,是因為這些機構的領導者險些造成全球金融體系的崩潰。雖然他們捲入了如此不負責任的行為,可為什麼他們每年依然能掙500萬、1,000萬甚至1,500萬美元呢?你認為,人們提出的是個合情合理的問題嗎?蓋伊:我想,這里有幾點需要說明。毫無疑問,首席執行官的薪酬之所以讓人們如此關注,是因為那是很大一筆錢,這一點無需迴避,大型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們的確掙到了很多錢,薪金數額確實巨大。不過,這一事實本身並不能告訴我們首席執行官們的薪酬是否過高了。很多專業人士的薪酬都很高。比如,醫生、律師、對沖基金經理、演員和音樂家的薪金收入都很高。所以,要想正確看待他們的薪酬問題,我們需要一個基準。你認為,一位首席執行官恰當收入水平的基準是什麼呢?在這篇論文中,我們試圖提出幾個比照的基準。
我們提出的一點,也是很多論文作者都談到的一點是,首席執行官的薪酬水平會隨著他們運作的組織規模的增大而上漲。因為企業的規模一直在增大,所以,企業高管的薪酬也在水漲船高,這是因為運作一個非常復雜的全球性大組織是個困難得多的工作。此外,我們也試圖將他們的薪酬水平置於對沖基金經理以及私募股權基金經理薪酬水平的背景下來考察,後者的薪酬實務處於監管之外,而且股東不會介入確定他們薪酬的過程。另外,我們還試圖以全世界的薪酬水平以及其他國家的薪酬水平為基準,來考察美國企業高管的薪酬水平。在這篇論文中,就為什麼說薪酬水平是否完全失控尚不清楚的問題,我們也提出了各種論據。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沒有迴避高管薪酬確實引起了人們廣泛關注的事實。收入最高的人群與普通工人之間收入水平的懸殊差異一直在不斷擴大這一事實,已經引起了人們的很多關注。或許,人們確實應該對此表示關注。不過,我們希望認真思考的問題是,我們對此應該如何應對。
以常識判斷,首席執行官薪酬的數額是否太大了呢?你們對此有什麼看法?在這篇論文中,你們關注的重點是金融機構,但是,非金融機構的首席執行官們每年的收入有時也會高達5,000萬甚至6,000萬美元。這些數字一直盤桓在普通人的腦子里,他們覺得,即使單從表面來看,這么大的數字也是難以理解的,因為正如你剛才談到的,近年來,首席執行官的收入與工人收入相比的倍數在大幅飆漲。克里斯,你能簡單談談這個問題嗎?
阿姆斯特朗:
初看起來,他們的薪酬確實是個相當大的數字,但是,如果你靜下來客觀地想一想,同時,想一想這些高管做出的決策,你會發現,這些決策會給股東帶來數千萬、數億美元甚至數十億美元的價值。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他們的薪酬只是他們可能創造的價值的一小部分,在某些情況下,也是他們破壞的價值的一小部分。薪酬與他們創造的價值相比的比例確實很小。
薪酬實務在近年來的改變,是不是反映出了人們對首席執行官的薪酬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已經過高了的關切呢?蓋伊:毋庸置疑,最近二十年來,首席執行官的薪酬水平沒有下降。事實上,正如我們在論文中談到的,他們的薪酬水平上升了。在最近兩年中,他們的薪酬水平有所下降,部分原因在於很多企業既包括金融服務機構,也包括其他行業的企業糟糕的績效表現。但是,這段時間薪酬變化的程度,並沒有薪酬結構、薪酬透明度以及薪酬確定程序的變化更為顯著如果我們認為首席執行官的薪酬過高了,那麼,我們自然會想到的一個問題是:為什麼會這樣呢?人們普遍提出的一個理由是,公司董事會確定薪酬的程序有缺陷,董事會沒有獨立於首席執行官的影響之外,首席執行官在董事會中的地位不可撼動,他們操縱董事會,首席執行官為自己確定薪酬水平,所以,這個程序並不是個獨立運作的程序。
但是,我認為,薪酬確定程序恰恰是在過去10年或者20年中取得巨大進步的環節。從很大程度上而言,董事會是獨立的,它們現在的獨立性要遠遠高於20年以前。薪酬委員會是完全獨立的,董事會從外部顧問和其他地方獲取建議的數量一直在增長,基準評價也更加普遍了,此外,董事會工作內容的披露和透明度也有了顯著的提高。盡管發生了這么多的變化,不過,我們並沒有看到首席執行官的薪酬水平出現下降。所以,我對這一結果的解讀是,實際上,薪酬確定的程序,並不是造成薪酬問題的原因,雖然這個程序已經變得越來越好了,可我們並沒有看到薪酬水平下降的結果。所以,在我看來,薪酬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場力量決定的,而不是來自於有缺陷的程序。

❷ 各位銀行等金融機構和公司高管及其項目經理們你們有缺至少一個億的大額資金貸款需求嗎

九星裡面有一家 萬譽投資 他們可以做大額的貸款

❸ 金融行業月工資多少

什麼?你竟然在搜索金融分析師月薪多少?太low了吧,怎麼地不也得年薪起步?哈哈,開個玩笑,其實大多數金融分析師選擇工作的時候都回去看年薪,月薪並不打動人心,所以高頓CFA老師給大家分享一下金融分析師年薪大概有多少:

調查表明,僱主更願意提供高額獎金給擁有CFA特許資格認證的投資專業人士,美國、加拿大、英國、香港等的金融機構,甚至已經把CFA資格作為對其雇員入職的基本要求,因此他們大多成為金融機構力爭的對象,這讓CFA持證人收益良多。

可以參考數據表明,CFA年收入:美國19萬美元;英國20萬美元;新加坡11.3萬美元;香港13.6萬美元;加拿大10.8萬美元,中國現有數字是14.9萬美元,全球平均17.8萬美元。其中中國地區是CFA考生多的地區,夠資格申請到CFA證書的人,目前不會超過5千人。

給大家整理了一套電子版CFA備考資料,裡面有很多CFA考試資料可供大家選擇。而且對於上班族來說簡直是福利,在地鐵上拿出來手機即可閱讀>>CFA電子版備考資料

除了以上較為熱門的,以下職位也是金融分析師可選擇的工作:

基金經理18%

業內稱「操盤手」,負責基金的籌措、管理和運營,上市監控等。CFA持證人的主要去向之一。市場需求較大,前景廣闊。

要成為基金經理,需要敏銳的市場直覺和投資判斷,實戰打拚的經驗也很重要。

研究員(分析師)15%

國內一般指的是券商的行業研究員,負責研究相關行業的動態,對外出券商的研究報告,供投資決策參考。

投資銀行分析員9%

投行職業鏈條,一般從分析員開始做起,往上做得好可以升到初級經理、副總裁、高級經理等。每個階段有相應升職需要的時間。

華爾街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投資銀行家的年薪比總統還要高。

行業高管7%

高端人才市場,CFA同樣很受歡迎。行業的高管,也需要必要高含金量的證書來匹配自身身份。

風控經理6%

負責金融風險識別及管理,涉及風險預測、風險決策、風險評估、風險控制。一般優秀的風控經理,是CFA+FRM雙證持證人的比較多。

企業金融分析師5%

負責為企業提供金融增值服務,如行業調查、上市、並購等。同時,對企業財務稅務優化、資產配置等方面提供建議。

咨詢顧問5%

為客戶提供專業咨詢服務的人員。咨詢和投行是公認的兩大高收入行業。咨詢行業可以為年輕人打開眼界,通過接觸不同的行業,不同的產業背景,從而短期內快速成長。

客戶經理5%

一般指銀行的客戶經理。他們給客戶推薦或介紹產品的時候,需要對金融市場和產品體系有系統性的了解。

財務顧問5%

性質一般為金融中介機構。主要根據客戶的實際情況和要求,為客戶提供投融資、資產債務重組、資本運作、戰略發展等服務。

MOM投資經理4%

不直接管理資金投資,而是將基金資產委託交給其他一些基金經理,負責挑選並跟蹤這些基金經理的投資表現。成熟的國際金融市場,少不了MOM投資經理的存在。

交易員4%

快速、准確地執行交易指令,對交易品種進行跟蹤分析,每天做好盤後的分析統計工作。

策略分析師3%

負責股票市場的策略分析,跟進市場宏觀進展,形成策略分析報告,需要熟練掌握多種策略分析方法。

會計/審計師3%

金融市場同樣離不開財務分析,企業並購重組等都會涉及到很多財務問題,因此也需要許多專業的財務人員。

給大家推薦一個已經考過CFA的學姐,關於CFA任何不懂的事情都可以咨詢她。不僅能解決CFA考試問題,還有電子版CFA試題和CFA備考資料:微信ID:cfa706

▎本文由高頓CFA老師 Sherly 整理發布,更多CFA資訊【請關注高頓CFA官網】若需引用或轉載請保留此處信息,未加入此版權信息,盜版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❹ 金融業年薪一百萬

什麼行業最賺錢?相信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的就是金融行業,5年北京一套房?真實的金融行業真的像媒體宣傳的那樣賺錢嗎?進入金融行業,年入百萬不是夢(這口號感覺,有點像某組織。


雖說沒有宣傳的那麼誇張吧,但不可否認金融行業的待遇和各行業進行對比的話,還是很有競爭力的。


即便加班苦,能有工地苦嗎?干個幾年可是別人一輩子的收入。聽到這里,是不是覺得金融行業這事靠譜?能幹,然後就帶著一腔熱血扎進了歷史的長河裡了。沒有經過調查統計分析,怎麼會體現我們嚴謹性?畢竟都是高素質人才,沒有調查,沒有統計,沒有分析,就等於沒有話語權。話說金融行業到底能賺多少錢?真像外界說的年薪達百萬?據wind統計,2019年銀行平均薪資為37.12萬元,非銀金融(包括保險、證券等)更是以平均薪資40.9萬元位列第一。其中非銀金融中,證券公司更是以47.1萬元榮登第一寶座,不說百萬,但是打對折還是能達到了,這樣看來也不少呀,你看看現在民企小老闆,一年能拿多少?且不論,今年的疫情影響,就以往年度,個體戶也賺到這些,怪不得外界都說金融行業的從業者,都是打工皇帝。
01
金融行業都是打工皇帝?金融行業賺錢真的像統計的那麼高嗎?當然,數據怎麼能騙人呢?當然,數據這東西,不同的展現形式就很大的不同。看一家上市公司,從市值,還是從凈資產來看,還是不大一樣的。
另外,滬深兩市21家上市銀行2019年年報顯示,2019年,21家上市銀行員工總數超過218萬人。其中,有17家銀行披露了業務及管理費項下員工費用的具體組成。數據顯示,這17家銀行2019的「工資、獎金、津貼、補貼」(下稱「薪酬」)合計4844.48億元,同比2018年增長了6.68%,人均薪酬超過22萬元。從統計來看,平均最低的年薪也達到17.21萬,如果你真的簡單約等於這個就是基層員工的收入的話。那你就太天真了,但從銀行來說,一家銀行有多少個營業點,營業點如果在3、4線城市,一個小20w,這個收入在當地來說,已經是一個家庭的一年收入了。有平均的概念,就有被平均的概念。好巧不巧,混跡金融行業的大多數都擺脫被平均的命運。
之前有網友曬出,自己在一線城市金融街工作,但到手也就4K多。按照二八定律,20%的企業席捲全世界80%的財富,而在金融行業這個比例更加凸顯,甚至有統計證實是2%比98%。什麼?你好像還是不太想接受這個事實?來我們換一個群體(金融行業總經理級別)采訪一下:問:聽說您年薪輕松過百萬?答:小朋友,你應該在見見世面...據wind數據顯示,金融行業總經理年薪超過百萬的有41家,其中中國平安年薪更是超過1000萬。確實是,這些大佬年薪別說百萬,千萬都不止,也就是因為這些大佬的存在,才拔高金融行業的平均收入。不過,這也就是金融行業有魅力的地方,起點工資雖然不像外界那麼高吧,但行業上限也是非常可觀的。
畢竟哪個咸魚決定當咸魚之前,還都是有夢想的。02
「先別談年薪100W,那場面太浮誇」有多少想進金融行業的小夥伴,大多數都是被金融行業吸引去的,有很多同學持著金融行業就是高杠桿,可以加速我們的財富積累。暴富夢,該醒醒啦!!!
不可否認,金融行業確實賺錢,但是也要分行業,也要分崗位。確實金融行業有些核心崗位對於應屆生來說,還是很可觀的,但也沒有外界說的那麼誇張吧。然後,其次金額行業的核心崗位就那麼些(不禁看看手裡的牌,和競爭對手裡的王炸,久違的緊迫感。)
那麼,金融行業到底有多少個不錯的崗位(發展好,薪水高,當然壓力也不小)。
比如投行,一年也就是招個1000-2000人,大點券商一年招50-100人(大平台這兩年都在100左右),箭頭也是百人級別,中小就是小幾十人,小券商不招或者招的很少(這裡面是把股、債、資本市場部這些都加起來的)。把行研、資管等加起來,還有一波人,整體量不大。加上銀行的總行,國有行的總行是1000人左右,工行農行一般是300左右(含IT方向,姑且都算上吧)其他幾家一般是100多到200人。除了這家國有行,還有一堆堆的城商行(銀行總牌照是4000多張),有些銀行招的可不少。所以,銀行總行全算上(包括了城商行、各地方的農商行等),再把分行裡面的一些利潤中心算上,一年就是3000-4000左右的量。再算上一些金融租賃、少部分的PE、上市公司、國企央企的投融資崗,部分私募,一行兩會,一些不錯的偏體質的方向,再算上一些市場方向的崗位,加上信託、一些地方投融資平台、FA等崗位。一級、二級、市場、體制內等方向全部加起來,還沒到2萬人。對比一下今年的應屆生人數874W(當然不是說都去做金融),就算一個小零頭,競爭壓力也不少。就算你是天選之子,靠自身的努力進了金融行業核心崗位,也就相當於進了這個行業高薪領域的門檻了。
就像上面小金子老師在視頻中介紹的,就算「三中一華」,像這樣的大券商給應屆生的薪水也不是很高,幾乎都沒破萬,補助不多的,獎金就看命了,3個月到30個月都有可能,個位數是常態。所以,經常是15-25萬,投行的話裡麵包括了瘋狂出差的差補,我剛入行時候項目都不在北京,一年確實跑了300多天。

大部分核心崗位,大家參考15-25就行,包括了投行pe、投研、資管、金賃、銀行總行等等。如果運氣不好沒啥獎金發低於15也不是沒可能。

幾家頭部券商還有合資券商、大買方、頂級私募給的要高點,25-40,太高別想了,太少了。非要找的話可以考慮一下bat戰投,外資投行。

其他的,參考10-15吧,這是金融行業最真實的收入,所以,在金融行業的第一個100W也不是大家口中那麼輕松的,最起碼也要3-5年的積累。

03「吃了該吃的苦,其餘的也差不了」年薪百萬的金融人,無外乎兩類人:能拼,敢做!是不是懷疑說了一類人?NO!
「能拼」指的是有爹(有資源的也叫「爸爸」)可拼,畢竟在金融的世界裡,資源一直排第二(主要第一沒人敢領)。
有的人在入職的時候就是帶著項目進組的,就跟演藝圈帶資金組,說白了帶資源的人的加入,是幫平台賺錢的。「敢做」這個就很好理解了,就是我們金融民工的本質,就是本本分分的高級打工仔,不過這點也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之前也寫過很多文章都介紹了也認可了金融行業的學歷要求還是蠻高的,除了這些條條框框外,還有的就是能力,能力強的話,也是可以彌補學歷的差距,畢竟大學生真的差不太多。把自己的基本功打扎實了,然後就差一個機會了(不過有時候能抓住機會也是實力的表現),很多大企在找實習生的筆試(專業知識)、面試(實操能力)的考核也不簡單。對於大部分求職金融的學生來說,最靠譜的還是提升能力,別無他法,另外,金融行業的幾乎所有崗位都要求快速的學習能力。求職金融,提前系統性准備,保持強學習力,養成快速將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除了少部分可以拼爹之外,大部分人還是是靠本事吃飯的,一兩撥千金是不大可能,但踏踏實實努力,認認真真吃了該吃的苦,其餘的也差不了。


最後,以魯迅先生的一句話結尾:「世界上哪有什麼天才,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工作上了。」

❺ 要寫畢業論文,但是不知道怎麼用國泰安資料庫,金融業高管的薪酬,金融業高管的持股比例=_=

知道怎麼用國泰安資料庫,金融業高管的薪酬,金融業
KK我廠

❻ 金融機構哪些崗位屬於高級管理崗位

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編輯本段第一條為加強對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的管理,保證金融業的穩健運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金融機構是指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設立的銀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託投資公司、企業集團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城市信用合作社及其聯合社、農村信用合作社及其聯合社、其他金融機構。
上述金融機構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在境外設立的分支機構、子公司和控股機構,境內其他中資機構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在境外設立的銀行類機構,適用本辦法。
上述金融機構不包括在華設立的外資金融機構。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是指金融機構法定代表人和對經營管理具有決策權或對風險控制起重要作用的人員。
第四條擔任金融機構高級管理職務的人員,應接受和通過中國人民銀行任職資格審核。
中國人民銀行對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的審核,分核准制和備案制兩種。適用核准制的高級管理人員任職,在任命前應獲得中國人民銀行任職資格核准文件;適用備案制的高級管理人員任職,在任命前應報中國人民銀行備案。
第五條中國人民銀行對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的任職資格管理,包括任職資格審核、任職期間考核、任職資格取消及任職資格檔案管理。 第二章任職資格編輯本段第六條擔任金融機構法定代表人,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第七條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應滿足以下條件:
(一)能正確貫徹執行國家的經濟、金融方針政策;
(二)熟悉並遵守有關經濟、金融法律法規;
(三)具有與擔任職務相適應的專業知識和工作經驗;
(四)具備與擔任職務相稱的組織管理能力和業務能力;
(五)具有公正、誠實、廉潔的品質,工作作風正派。
第八條擔任以下職務的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適用核准制,除應滿足第六條、第七條規定的條件外,還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擔任政策性銀行董事長、副董事長、行長、副行長,應具備本科以上(包括本科)學歷,金融從業8年以上,或從事經濟工作15年以上(其中金融從業3年以上);
擔任總行營業部總經理(主任),一級分行行長、副行長,境內代表機構、辦事處主任、副主任、首席代表,應具備本科以上(包括本科)學歷,金融從業6年以上,或從事經濟工作12年以上(其中金融從業3年以上);
擔任一級分行營業部總經理(主任),二級分行行長、副行長,應具備大專以上(包括大專)學歷,金融從業6年以上,或從事經濟工作9年以上(其中金融從業3年以上);
擔任支行行長,應具備高中、中專以上(包括高中、中專)學歷,金融從業6年以上,或從事經濟工作9年以上(其中金融從業3年以上)。
(二)擔任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董事長、副董事長、行長、副行長,應具備本科以上(包括本科)學歷,金融從業10年以上,或從事經濟工作15年以上(其中金融從業5年以上);
擔任總行營業部總經理、副總經理(主任、副主任),一級分行(包括直屬分行,下同)行長、副行長,應具備本科以上(包括本科)學歷,金融從業8年以上,或從事經濟工作12年以上(其中金融從業5年以上);
擔任一級分行營業部總經理、副總經理(主任、副主任),二級分行行長、副行長,應具備大專以上(包括大專)學歷,金融從業6年以上,或從事經濟工作9年以上(其中金融從業4年以上);
擔任支行行長,應具備高中、中專以上(包括高中、中專)學歷,金融從業6年以上,或從事經濟工作9年以上(其中金融從業3年以上)。
對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的核准范圍和條件,比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辦理。
(三)擔任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董事長、副董事長、監事長、行長、副行長,應具備本科以上(包括本科)學歷,金融從業8年以上,或從事經濟工作12年以上(其中金融從業5年以上);
擔任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行營業部總經理(主任),分行行長、副行長,異地直屬支行行長,應具備大專以上(包括大專)學歷,金融從業6年以上,或從事經濟工作9年以上(其中金融從業4年以上);
擔任股份制商業銀行其他支行行長、城市商業銀行營業部總經理(主任)、支行行長,應具備高中、中專以上(包括高中、中專)學歷,金融從業6年以上,或從事經濟工作9年以上(其中金融從業3年以上)。
對住房儲蓄銀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的核准范圍和條件,比照股份制商業銀行辦理。
(四)擔任信託投資公司、企業集團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董事長、副董事長,監事長,總經理、副總經理,應具備本科以上(包括本科)學歷,金融從業6年以上,或從事經濟工作9年以上(其中金融從業3年以上)。
(五)擔任城鄉信用社市(地)聯社理事長、副理事長、監事長、主任、副主任,應具備大專以上(包括大專)學歷,金融從業6年以上,或從事經濟工作9年以上(其中金融從業3年以上);
擔任縣(市)聯社理事長、副理事長、主任、副主任,應具備中專以上(包括中專)學歷,金融從業6年以上,或從事經濟工作9年以上(其中金融從業3年以上);
擔任城鄉信用社理事長、主任,應具備高中、中專以上(包括高中、中專)學歷,金融從業6年以上,或從事經濟工作9年以上(其中金融從業3年以上)。
(六)擔任境外中資銀行類機構中方派出的董事長、副董事長、監事長、行長(總經理)、副行長(副總經理),應具備本科以上(包括本科)學歷,金融從業8年以上,或從事經濟工作12年以上(其中金融從業5年以上),能較熟練地運用一門與所任職務相適應的外語;
擔任境外中資銀行類機構總代表、首席代表,應具備本科以上(包括本科)學歷,金融從業6年以上或從事經濟工作9年以上,能較熟練地運用一門與所任職務相適應的外語。
(七)對其他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的核准范圍和條件,比照同類金融機構辦理。
第九條對確屬工作需要,但不完全符合第八條要求的金融機構高級管理職務的擬任人,如具備擬任職務所需的專業技能,中國人民銀行可根據具體情況個案審核。
第十條對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中屬於中共中央、國務院管理的幹部的任職資格審核,由中國人民銀行會同中央有關部門另行規定。
對擔任國家派駐金融機構監事會的監事長、副監事長,其任職資格依據《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暫行條例》確定。
第十一條擔任以下職位的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適用備案制:
(一)政策性銀行、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董事、行長助理、總稽核、總會計師,信貸、會計、內部審計部門總經理,一級分行行長助理、總稽核、總會計師,支行副行長,國有商業銀行支行以下(不包括支行)機構第一負責人。
對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備案范圍,比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辦理。
(二)股份制商業銀行副監事長、董事、行長助理、總稽核、總會計師,信貸、會計、內部審計部門總經理,支行(包括異地直屬支行)副行長;城市商業銀行副監事長、董事,信貸、財務會計、內部審計部門總經理,支行副行長。
對住房儲蓄銀行高級管理人員的備案范圍,比照股份制商業銀行辦理。
(三)信託投資公司、企業集團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副監事長、分支機構(包括代表機構)總經理(主任、首席代表)。
(四)城鄉信用社縣(市)聯社監事長,城鄉信用社副理事長和副主任。
(五)境外中資銀行類機構中方派出的副監事長、董事。
(六)中國人民銀行認為需要備案的其他高級管理人員。
對以上高級管理人員的任職資格要求,除符合本辦法第七條外,還應參照本辦法第八條規定的條件執行。
第十二條金融機構及其分支機構臨時主持工作超過三個月的副職,應按正職任職資格審核程序和條件報中國人民銀行備案。
第十三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擔任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
(一)因犯有貪污、賄賂、侵佔財產、挪用財產罪或者破壞社會經濟秩序罪,被判處刑罰,或者因犯罪被剝奪政治權利的;
(二)曾經擔任因違法經營被吊銷營業執照或因經營不善破產清算的企業法定代表人,並對此負有個人責任或直接領導責任的;
(三)對因工作失誤或經濟案件給所任職金融機構或其他企業造成重大損失負有個人責任或直接領導責任的;
(四)個人負有數額較大的債務且到期未清償的;
(五)提供虛假材料等弄虛作假行為的;
(六)有賭博、吸毒、嫖娼等違反社會公德不良行為,造成不良影響的;
(七)已累計兩次被中國人民銀行或其他監管當局取消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的;
(八)其他法律、法規規定不能擔任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的。
第十四條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未經國家有權部門批准,不得在黨政機關任職,不得兼任其他企事業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從事除本職工作以外的任何以營利為目的的經營活動。 第三章任職資格審核與管理編輯本段第十五條中國人民銀行及其分支行根據金融監管責任制對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實行分級審核、分級管理,並及時報上級行備案。
(一)中國人民銀行總行負責審核或取消以下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
1、政策性銀行法人機構;
2、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法人機構;
3、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法人機構;
4、股份制商業銀行法人機構;
5、住房儲蓄銀行;
6、屬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監管的信託投資公司、企業集團財務公司和金融租賃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
7、境外中資銀行類金融機構。
(二)中國人民銀行分行、營業管理部負責審核或取消以下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
1、政策性銀行一級、二級分支機構;
2、國有獨資商業銀行一級、二級分支機構;
3、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分支機構;
4、股份制商業銀行分行、總行營業部、直屬支行;
5、城市商業銀行法人機構;
6、城鄉信用社市(地)聯社;
7、屬中國人民銀行分行、營業管理部監管的信託投資公司、企業集團財務公司和金融租賃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
(三)中國人民銀行中心支行負責審核或取消以下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
1、政策性銀行二級以下分支機構(不包括二級分行);
2、國有獨資商業銀行二級以下分支機構(不包括二級分行);
3、股份制商業銀行分行以下(不包括分行、直屬支行)分支機構;
4、城市商業銀行分支機構;
5、城市信用社及其縣(市)聯社、農村信用社縣(市)聯社;
6、由其監管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中國人民銀行中心支行初審城市商業銀行法人機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報分行審核;初審城鄉信用社市(地)聯社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報分行審核。
(四)中國人民銀行支行負責審核或取消農村信用社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初審城市信用社及其縣(市)聯社、農村信用社縣(市)聯社的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報中心支行審核。
金融機構(包括分支機構)新設立時,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的審核,由中國人民銀行機構審批行負責。
對本辦法第九條規定需要進行個案審核的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經中國人民銀行監管行初審後,報上一級行審核。
第十六條金融機構向中國人民銀行申請審核適用核准制的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應由任免機構直接向承擔任職資格審核責任的中國人民銀行或其分支行(以下簡稱審核行)提交書面申報材料。申報材料應一式三份,包括:
(一)對擬任人進行任職資格審核的請示;
(二)任職資格申請表(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印製);
(三)對擬任人品行、業務能力、管理能力、工作業績等方面的綜合鑒定;
(四)擬任人身份證件復印件;
(五)擬任人國家認可學歷證明復印件、專業技術證明復印件;
(六)中國人民銀行要求的其他資料。
上述所有書面材料必須真實、可靠。
對需要初審的,任免機構應先向承擔任職資格初審責任的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提交以上書面材料(一式三份)。中國人民銀行初審行應盡快完成初審,轉報中國人民銀行審核行。
第十七條對適用核准制的擬任人,中國人民銀行審核行在接到任職資格申請表等書面材料後,應在5個工作日內完成資料完整性審查,5個工作日內無異議,視為申報資料完整。
在確認申報資料完整、並根據本辦法第二十五條獲得有關監管部門的反饋意見後,中國人民銀行審核行應在15個工作日內完成任職資格審核。對未通過任職資格審核的擬任人,中國人民銀行應及時向申報機構發出《任職資格否決通知書》。
第十八條中國人民銀行可根據需要對適用於核准制的擬任人進行考試、考察或談話。
中國人民銀行對適用於核准制的擬任人進行談話,應安排相應的人員。
第十九條金融機構報送適用備案制的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應由任免機構直接向中國人民銀行審核行提交書面報備材料。報備材料應一式三份,包括:
(一)任職資格備案表(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印製);
(二)擬任人身份證件復印件;
(三)擬任人國家認可學歷證明復印件、專業技術證明復印件;
(四)中國人民銀行要求的其他資料。
第二十條對適用備案制的擬任人,中國人民銀行在接到完整的報備材料後,對需否決擬任人任職資格的,應在10個工作日內向申報機構發出《任職資格否決通知書》。
擬任人若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中國人民銀行審核行應否決其任職資格:
(一)不符合本辦法第七條的規定;
(二)有本辦法第十三條所列情形。
第二十一條金融機構對高級管理人員的任免決定,應同時抄報中國人民銀行審核行和監管行。
第二十二條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離任,其任職機構的上級機構或幹部管理機構應對該高級管理人員進行離任審計,並對其工作業績作出綜合評價。金融機構上級機構或幹部管理機構不能進行離任審計的,金融機構應聘請中國人民銀行認可的外部審計師進行。
離任審計應全面、客觀、真實地評價離任高級管理人員。對離任後擬任職的高級管理人員,申報機構在提交申報材料的同時,應提交離任審計報告;對因工作原因不能同時提交離任審計報告的,需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
第二十三條離任審計報告至少包括以下內容:
(一)分管業務經營狀況,包括資產質量、贏利水平等;
(二)分管業務合規合法情況;
(三)分管業務內控建設和風險管理情況;
(四)職責范圍內發生的重大經濟或刑事案件以及本人所應承擔的責任;
(五)審計結論。
第二十四條對金融機構系統內同級機構、同類性質崗位之間作平行調動的,需要核準的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若已經經過任職資格審核,原有任職資格仍然有效,不需重新進行核准,可在任職後提交離任審計報告,但仍需報中國人民銀行備案。
對存在以下三種情形之一的,原有任職資格失效,中國人民銀行將重新審核其任職資格:
(一)金融機構不能在擬任人任職後40天內提交離任審計報告、也未提前向中國人民銀行做出說明;
(二)離任審計報告結論不實;
(三)經離任審計,離任審計對象存在本辦法所規定不宜擔任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的。
第二十五條對跨系統任職、跨地區任職或本系統內升職、需要核準的擬任人,如果原任職機構的監管部門不是中國人民銀行審核行,中國人民銀行審核行在審核其任職資格時,可就擬任人的品行徵求擬任人原任職機構的監管部門的意見,該意見和金融機構的申報材料一並作為任職資格的審核依據。
第二十六條中國人民銀行應建立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檔案。任職資格檔案應包括如下內容:
(一)任職資格申請材料;
(二)中國人民銀行憑以審核的有關文件、資料;
(三)中國人民銀行核准或取消任職資格的文件;
(四)金融機構對高級管理人員作出的處分決定;
(五)其他重要資料。
第二十七條中國人民銀行應對具有不良記錄的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建立專檔,這些人員包括:
(一)被中國人民銀行取消任職資格的;
(二)被中國證券業監管部門或中國保險業監管部門取消任職資格的;
(三)境外監管當局認為不適合擔任高級管理職務的;
(四)有重大違規、違紀行為的;
(五)中國人民銀行認為需要建立專檔管理的具有其他不良記錄的金融從業人員。
檔案內容應包括個人履歷、身份證件復印件、相關文件資料、不良記錄書面材料等信息。 第四章任職資格取消編輯本段第二十八條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違反《金融違法行為處罰辦法》及其他有關法規、規定,中國人民銀行有權依法取消其一定時期直至終身的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
對違反《金融違法行為處罰辦法》及其他有關法規、規定受到撤職處分的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中國人民銀行將取消其5至10年(包括10年)直至終身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對違反《金融違法行為處罰辦法》及其他有關法規、規定受到開除處分的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中國人民銀行將取消其終身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
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受到本機構董事會(理事會)或上級主管部門根據本機構內部規章給予記大過、降級、撤職、留用察看和開除處分的同時,必須報中國人民銀行審核行和監管行備案。中國人民銀行可視情節輕重,取消其1至10年直至終身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
第二十九條對出現下列情形之一負有個人責任或直接領導責任的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中國人民銀行可根據情節輕重及後果,取消1至10年(包括1年)直至終身的任職資格:
(一)因長期經營管理不善,造成連續性的嚴重虧損;
(二)發生重大金融犯罪案件後,不及時報案並採取相應措施,不積極配合有關部門查案、辦案,干擾或妨礙案件查處;
(三)金融機構內部管理與控制制度長期不健全或執行監督不力,造成重大資產損失,或導致發生重大金融犯罪案件;
(四)拒絕、干擾、阻撓或嚴重影響中國人民銀行依法監管;
(五)因嚴重違規違章經營、內部制度不健全或長期經營管理不善,造成金融機構被接管、被迫合並或宣告破產,或者引發區域性或系統性金融危機;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七)其他中國人民銀行認定應取消任職資格的情形。
第三十條對已任職的高級管理人員,如發現在前任機構任職期間存在違法違規違紀行為及其他不宜擔任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的情形,中國人民銀行可取消其一定期限直至終身的任職資格。
第三十一條中國人民銀行對取消任職資格的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應採用適當形式,進行公開或內部通報。
第三十二條中國人民銀行做出取消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決定後,如果被處理者或其所在金融機構不服,可向中國人民銀行申請行政復議。 第五章附則編輯本段第三十三條對違反本辦法有關規定,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金融機構,中國人民銀行可視情節輕重,予以通報,並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金融違法行為處罰辦法》和其他有關法規、規定給予處罰:
(一)未按規定程序向中國人民銀行申報任職資格審核;
(二)向中國人民銀行提交虛假申報材料;
(三)未及時向中國人民銀行抄報高級管理人員任免決定;
(四)未及時向中國人民銀行抄報對高級管理人員紀律處分決定;
(五)其他違反本辦法的情形。

❼ 每個金融機構高管人事費用支出占整個機構人事費用支出的百分之多少

差不多是員工的5到10倍的待遇吧

❽ 金融行業真的工資高么

是的,金融業平均工資是非常高。某市場調查機構,2017年調查數據表明:上市公司中30家券商、26家銀行、4家保險、2家信託近300萬員工薪酬支出合計達到8520.4億元人民幣,人均月工資達23794元人民幣。

具體來看,2017年信託、券商人均薪酬呈下滑趨勢,銀行、保險則有不同幅度的加薪。不過信託、券商優勢仍然明顯,券商人均月工資達37931元人民幣,為銀行(24602元人民幣)的1.5倍、保險(16243元人民幣)的2.3倍。

不同公司的薪資待遇差距甚大,平均月工資前十的有1家信託、8家券商,1家銀行,安信信託人均月工資達132690元人民幣,為第二名東方證券的2倍,同時保險業最高的新華保險平均月工資水平在券商中僅排倒數第三。

銀行:人均月工資基本過2萬

2017年26家上市銀行總工資支出均實現正增長,整體人均月工資達24602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46%。

具體來看,除了常熟銀行、農業銀行的人均月工資稍低於2萬元人民幣外,其他均在2萬元人民幣以上,甚至有4家銀行的人均月工資在4萬元人民幣級別,包括平安銀行(42098元人民幣)、招商銀行(40765元人民幣)、中信銀行(40398元人民幣)3家股份制銀行,以及上市不到兩年的上海銀行。

相比2016年,除了華夏銀行、興業銀行、張家港行、無錫銀行、杭州銀行、江陰銀行等6家銀行外,其他20家銀行人均工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月工資排名第一的平安銀行上漲幅度也最大,達47.13%。

不同於中小銀行普遍「增員又加薪」,五大國有行過去一年流失2.7萬人,薪資依然基本墊底。對比五大國有行,農業銀行薪資最低,人均月工資19457元人民幣;交通銀行最高,人均月工資25501元人民幣。

5家券商平均月工資超5萬,東方證券增逾30%

相較而言,上市券商平均薪資要遠高於銀行保險,整體人均月工資達37931元人民幣。大多數券商人均月工資都能達到3萬以上,超過5萬的就有5家,超過3萬的有18家。

或許是員工激勵上頗為大方,東方證券2017年業績增幅明顯。數據顯示,2017年東方證券平均月工資達6.36萬,相較於2016年的4.8萬,增幅高達32.4%。而東方證券2017年也是唯一一家凈利潤增幅逾50%的券商。

除此之外,還有10家券商人均月工資有不同幅度的增長,招商證券漲36%,華安證券、國元人民幣證券的漲幅也高於20%。國海證券、東北證券、西部證券的人均月工資跌幅逾20%,不過仍有3萬/月左右。僅第一創業平均月工資不足2萬元人民幣,不過這或許也與第一創業2017年員工數大幅增加近1500人有關。華泰證券、光大證券員工數也增加1100餘人。

❾ 金融高管的工資大約是多少

企業和企業不同,最差也要3w。

❿ 財政部為什麼有權力對國有金融機構的高管進行薪酬分配的規定

央行或銀監會僅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業務、機構設立等情況進行監管版。而金融機構還包括證權券公司、保險公司和其他金融企業。
國有企事業單位的財政預算和工資標准均由財政部制定,因此由財政部制定金融機構高管薪酬規則是合適的。

閱讀全文

與金融機構高管收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