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是創新什麼要素
。10月30日,銀監會黨委會在傳達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時已就全力以赴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做出部署。
銀監會黨委會提出要緊緊圍繞「十三五」規劃,找准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探索制定反映五大發展新理念的銀行業發展指標體系,強化硬性約束,切實引導銀行業改進服務方式,改善服務質量,提高服務效益。
具體來說,圍繞支持創新發展發力,銀行業要創新金融配套服務等體制機制,注重各類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的科學集成,積極探索「投貸聯動」等新模式,動態滿足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特色金融需求,推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助推發展動力轉換。
同時要圍繞支持重點領域下功夫,通過優化信貸投向、科學利率定價等市場化方式,支持實施「中國製造2025」,支持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不斷提高綠色信貸服務水平。督促銀行業金融加強對沿海沿江沿線經濟帶為主的縱向橫向經濟軸帶,以及「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重點項目和重大工程的支持力度,持續拓展發展新空間。
銀監會繼續要求大力推進普惠金融發展。繼續保持好服務小微的戰略定力,有針對性地創新政策措施,增加金融的有效供給,著力解決「融資難」問題;持續採取清理規范銀行收費等措施,降低融資成本,著力解決「融資貴」問題。要發揮政策性金融和商業性金融的互補作用,整合各類扶貧資源,開辟扶貧開發資金渠道,著重解決邊遠山村和殘障人群等弱勢群體的基礎金融服務需求問題。
銀監會黨委會還明確要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督促銀行業創新方式方法,充分盤活沉澱在僵屍、困頓於低效領域的信貸資源;研究完善逆周期資本、動態撥備等制度,釋放更多信貸資金,確保金融資源真實高效進入實體經濟。
Ⅱ 互聯網金融監管應遵循哪些原則
一是互聯網金融創新必須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要求,合理把握創新的界限和力度。
包括互聯網金融在內的金融創新必須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金融服務能力和效率、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為根本目的,不能脫離金融監管、脫離服務實體經濟抽象地談金融創新。互聯網金融中的網路支付應始終堅持為電子商務發展服務和為社會提供小額、快捷、便民的小微支付服務的宗旨;P2P和眾籌融資要堅持平台功能,不得變相搞資金池,不得以互聯網金融名義進行非法吸收存款、非法集資、非法從事證券業務等非法金融活動。
二是互聯網金融創新應服從宏觀調控和金融穩定的總體要求。
包括互聯網金融在內的一切金融創新,均應有利於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有利於維護金融穩定,有利於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有利於央行對流動性的調控,避免因某種金融業務創新導致金融市場價格劇烈波動,增加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也不能因此影響銀行體系流動性轉化,進而降低銀行體系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能力。
三是要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互聯網金融企業開辦各項業務,應有充分的信息披露和風險揭示,任何機構不得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承諾收益,誤導消費者。開辦任何業務,均應對消費者權益保護作出詳細的制度安排。
四是要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公平競爭是保證市場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的必然要求。在線上開展線下的金融業務,必須遵守線下現有的法律法規,必須遵守資本約束。不允許存在提前支取存款或提前終止服務而仍按原約定期限利率計息或收費標准收費等不合理的合同條款。任何競爭者均應遵守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要求,不得利用任何方式詆毀其他競爭方。
五是要處理好政府監管和自律管理的關系,充分發揮行業自律的作用。
抓緊推進「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的成立,充分發揮協會的自律管理作用,推動形成統一的行業服務標准和規則,引導互聯網金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大型機構在建立行業標准、服務實體經濟、服務社會公眾等方面,應起到排頭兵和模範引領作用。
Ⅲ 金融行業用英語怎麼說
1.
finance
[英]['faɪnæns] [美][fəˈnæns,
faɪ-,
ˈfaɪˌnæns]
釋義:
n.財政;金融;財源;資金
vt.為…供給資金,
從事金融活動;賒專貨給…;掌握財政
2.
banking[英][ˈbæŋkɪŋ] [美][ˈbæŋkɪŋ]
釋義:
n.銀行業務;銀屬行家的職業;築堤
v.堆積(
bank的現在分詞);築(堤);將(錢)存入銀行;(轉彎時)傾斜飛行
希望你喜歡我的答案!
Ⅳ 貨幣政策最終目標的具體含義
貨幣政策根據最終目標的不同有著不同的含義,分別如下:
一、穩定物價最終含義:
物價指數上升,表示貨幣貶值;物價指數下降,則表示貨幣升值。穩定物價是一個相對概念,就是要控制通貨膨脹,使一般物價水平在短期內不發生急劇的波動。
二、充分就業最終含義:
針對所有可利用資源的利用程度而言,失業率越高,對社會經濟增長越是不利,因此,各國都力圖把失業率降到最低的水平,以實現其經濟增長的目標。
三、經濟增長最終含義:
人均名義國民生產總值年增長率剔除物價上漲率後的人均實際國民生產總值年增長率來衡量,政府對計劃期的實際GNP增長幅度定出指標,用百分比表示。
四、國際收支平衡最終含義:
一國國際收支出現失衡,無論是順差或逆差,都會對本國經濟造成不利影響,政府就需要採取各種措施糾正國際收支差額,使其趨於平衡。
(4)金融創新怎樣服務實體經濟擴展閱讀:
目標之間關系
貨幣政策之間的關系較復雜,有的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如充分就業與經濟增長;有的相對獨立,如充分就業與國際收支平衡;更多表現為目標間的沖突性。
物價穩定與充分就業之間存在一種此高彼低的交替關系。當失業過多時貨幣政策要實現充分就業的目標,就需要擴張信用和增加貨幣供應量,以刺激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擴大生產規模,增加就業人數;
同時由於需求的大幅增加,會帶來一定程度的物價上升。反之,如果貨幣政策要實現物價穩定,又會帶來就業人數的減少。所以,中央銀行只有根據具體的社會經濟條件,尋求物價上漲率和失業率之間某一適當的組合點。
Ⅳ 如何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1) 必須來堅持節約資源與保護環源境的基本國策,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 必須堅持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增強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
(3) 必須堅定不移地擴大對外開放,統籌國內與國際兩個市場,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把對內搞活和對外開放結合起來,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4) 必須堅定不移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通過發展經濟增加人們的收入,健全社會保障制度並縮小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確保人民共享經濟繁榮成果。
(5) 改革和完善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縮小收入差距;
(6) 改善民生,促進就業,加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
Ⅵ 從經濟發展的角度,金融創新的意義何在同時帶來了什麼問題
發展的角度,金融創新的意義何在?同時帶來了什麼問題重復
Ⅶ 為什麼要堅決糾正脫離實體經濟需要的偽金融創新
近日財經領域最受關注的關鍵詞是「防風險」和「助實體」。比特幣等所謂「虛擬貨幣」危害和風險不斷顯現,招致監管重拳;「一行三會」有關負責人在「2017金融街論壇」上圍繞金融改革與發展釋放重要信號,金融要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天職,防止脫實向虛。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範金融風險的根本舉措。金融創新要服務於實體經濟,要符合監管要求,對那些披著「創新」外衣的偽金融創新行為甚至是非法金融行為必須重拳出擊、及時遏制
Ⅷ 徵信和大數據都花了,急需點錢,怎麼辦。
徵信,大數據花了,在借貸平台是借不到錢的。要借錢只能向私人借,或者熟人,朋友之內類的。容貸款要求個人徵信良好,具體要看徵信情況,符合條件可以找貸款公司申請。
貸款業務的條件:
1、年齡在18到65周歲的自然人。
2、借款人的實際年齡加貸款申請期限不應超過70歲。
3、具有穩定職業、穩定收入,按期償付貸款本息的能力
4、徵信良好,無不良記錄,貸款用途合法。
(8)金融創新怎樣服務實體經濟擴展閱讀
中國已建立全球規模最大的徵信系統,在防範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促進金融業發展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改善營商環境方面贏得了國內外的廣泛認可。
目前,徵信系統累計收錄9.9億自然人、2591萬戶企業和其他組織的有關信息,個人和企業信用報告日均查詢量分別達550萬次和30萬次。
在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方面,徵信系統通過廣泛的信息共享,有效緩解金融市場中的信息不對稱難題,提升了小微與民營企業融資的便利程度。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企業徵信系統中53%為小微企業,其建立的動產融資登記公示系統和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台,也主要是為小微與民營企業融資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