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保險公司反洗錢自評報告
而按照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 2007年「中國反洗錢工作全面評估報告」,國際反洗錢和反版恐融資40+9條標准權中,中國仍有9條不達標;以洗錢罪定罪的案例太少,不足以說明反洗錢的有效性;證券、基金、保險行業的反洗錢工作剛剛起步,還未顯現效果。 海量信息價值不高 嚴立新認為,現在是存款立行,商業銀行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不排除有的銀行有意識或無意識地不去深究存款的來源。另外,商業銀行對大額交易、可疑交易並不多加甄別便上報給央行反洗錢監測分析中心,造成有針對性的數據淹沒在海量信息里,從而增加了識別難度。 「這反映了銀行類金融機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多報無罪,少報漏報不報有責』、『既然規定,只能應付』的思維傾向和做法。」嚴立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