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圍繞如何打造軍地結對共建示範點,推廣邊境黨建「五共五固」工作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各級黨委要樹立大抓基層專的鮮明導向,屬把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作為管黨治黨的重要任務,認真履行主體責任,著力打造聽黨話、跟黨走,善團結、會發展,能致富、保穩定,遇事不糊塗、關鍵時刻起作用的堅強戰斗堡壘。要堅持抓兩頭帶中間,選樹和表彰一批先進基層黨組織,加大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力度。要加強農村幹部隊伍建設,特別是選優配強「一把手」,實施好村黨組織書記區外輪訓工程,抓好村幹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教育。要嚴格黨員教育管理,落實好「三會一課」等制度,推進黨員「三包」工作常態長效,使每名黨員都成為一面旗幟,引領各族群眾做神聖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要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因地制宜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拓寬農牧民持續增收渠道。要推進軍地結對共建,推廣「五共五固」經驗,推動駐地官兵到鄉村基層黨組織兼職掛職,提升黨建工作質量,讓黨的旗幟在邊境一線高高飄揚。
❷ 機關事業單位、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什麼意思
機關事業單位、社抄區黨組織結對共建指的是政府機關單位和社區的黨組織共同建設,結對共建後可以彌補一些基層黨組織的不足,更好的為人民服務。
在共建活動中,每位黨員均可自主選擇社區統一組織的如政策宣講、環境衛生整治、交通秩序維護、家居服務、困難群眾幫扶等各類服務活動。社區黨組織根據黨員報到及服務情況實行積分制管理,每參加1次活動計1分,最高12分。
(2)黨建結對金融服務擴展閱讀:
開展共建活動。可以組織共建,與社區黨組織互派幹部學習、鍛煉。建立健全與結對社區黨組織聯席會議或例會制度;
也可以活動共聯,鼓勵黨員與結對社區黨組織共上黨課,同過「黨員固定活動日」,聯合開展各類服務活動;三是資源共享,推進基層黨組織信息、陣地、文化、服務等資源共享,利用社區內的學校、培訓機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開展教育活動。
❸ 什麼叫黨建工作
一、黨建工作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以建設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區為目標,以強化功能、服務群眾為重點,以社區黨組織建設為核心,以創新社區黨建工作機制、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為動力,堅持強化基礎、突出特色、開拓創新、注重實效的原則,努力構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條塊結合、共駐共建的社區黨建工作新格局。擴大黨建工作在社區工作的覆蓋面,提高黨組織的社會影響力,把廣大群眾團結在黨組織的周圍,為構建和諧社區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二、黨建工作目標
圍繞「一條主線」,強化「兩個覆蓋」,構築「三個基礎」,形成「四講」氛圍,實現「五好」目標,建制「六網」機制,深入開展「八個一」活動,加強社區黨建工作
圍繞一條主線。堅持把服務群眾作為社區黨建工作的主線,把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檢驗社區黨建工作的重要標准。
強化兩個覆蓋。要以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和影響力為出發點,採取切實有效措施,著力強化社區黨的工作「兩個覆蓋」,即:凡是有黨員的地方,基層黨組織要覆蓋;凡是有基層黨組織的地方,黨員的教育管理要覆蓋。
構築三個基礎。要切實加強社區黨建組織體系建設、陣地建設和制度建設。用一到兩年的時間,把社區黨組織建立好、把社區活動陣地、活動經費問題解決好,把社區黨建工作制度落實好,構築好社區黨建工作的組織、物質和管理基礎。
形成「四講」氛圍。通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在黨員中形成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講奉獻氛圍
實現「五好」目標。一是領導班子好。領導班子及其成員能夠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密切聯系群眾,政治堅定,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勤政廉政,團結協作。二是黨員幹部隊伍好。社區幹部能夠發揮骨幹帶頭作用,社區黨員能夠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三是工作機制好。社區黨組織工作制度健全、運行規范,社區黨建工作協調機制完善。四是工作業績好。社區各項事業協調發展,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成效明顯,治安狀況良好。五是群眾反映好。社區群眾和駐區單位對社區黨組織的工作滿意,社區黨組織得到社區群眾的擁護。
建制「六網」機制,社區綜合治理工作充實形成「六張網」。一是治安防控網;二是流動人口管理服務網;三是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網;四是兩勞人員安置幫教網;五是安全穩定普查網;六是法律援助服務網。
深入開展「八個一」活動,不斷強化黨員的責任意識。每個黨員以幫一戶困難家庭,扶一個下崗職工,看一棟樓院、護一片綠地、發揮一項特長,參加一個志願服務隊,爭做一戶文明家庭,做一件好事為主要內容的「八個一」活動。
三、建立健全黨建工作制度
為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解決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達到提高黨員素質,加強基層組織,服務人民群眾,促進各項工作,建立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長效機制的要求,2010年重點健全完善黨委委員分工負責制、兩委班子民主生活會制度、黨委組織生活會制度(每月十五日)、黨員的「三會一課」制度、民主集中制度、集體領導與分工負責制度,黨員管理教育制度,發展新黨員制度,雙擁、敬老、助殘、幫困、優撫工作制度。通過這些制度的建立和貫徹落實,使黨建工作,黨員的思想素質、政治素質、業務素質邁上一個新台階,進一步增強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為構建和諧社區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積極開展好「結對共建」活動
社區黨組織與區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結對共建」資源共享是加強社區管理的有效途徑,有利於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2010年每季度與結對共建單位召開一次聯席會議,每月開展一次活動。活動內容將以搞好社區建設和社區管理為中心,以地區性、群眾性、公益性、社會性工作為抓手,以共同目標、共同利益、共同需求為紐帶,以給社區居民群眾辦好事、辦事實為出發點。
五、積極開展好社區在職黨員回社區認崗定責活動
2010年根據街道工委對社區黨委的要求,結合我社區的實際情況,針對回社區報到黨員的特長及意願,每月組織安排一次黨員志願者活動,活動內容有:扶貧幫困助殘、便民利民服務、糾紛調解、法律咨詢及講座、擁軍優屬、青少年教育、健康咨詢、科普知識講座、文化體育活動、家電維修等。使廣大黨員在社區工作中成為政治宣傳員、民情調查員、治安巡邏員、群眾服務員、困難救助員。
六、積極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主題實踐活動
積極開展以「便民、利民、富民、安民、育民」為主題的實踐活動,營造良好、溫馨、和諧的氛圍,使黨員在活動中得到鍛煉,群眾在活動中受到教育,密切黨群關系,增進黨群感情。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的利益需求趨於多元化,生活方式、生活觀念多元化,人們的思想發生了全方位、深層次的變化。面對如此廣泛而深刻的時代變遷,社區黨委要適應新形勢,主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為社會的發展創造一個和諧、文明、進取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