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投行業務崗是什麼意思
投行,是投資銀行的簡稱。是證券和股份公司制度發展到特定階段的產物。投資銀行是與商業銀行相對應的一個概念,是現代金融業適應現代經濟發展形成的一個新興行業。現代投資銀行的組織結構形式主要有合夥人制、混合公司制、現代公司制。
國際上對投資銀行的定義主要有四種:
第一種:任何經營華爾街金融業務的金融機構都可以稱為投資銀行。
第二種:只有經營一部分或全部資本市場業務的金融機構才是投資銀行。
第三種:把從事證券承銷和企業並購的金融機構稱為投資銀行。
第四種:僅把在一級市場上承銷證券和二級市場交易證券的金融機構稱為投資銀行。
投行崗位部門劃分:
投資銀行部: 直接和發行股票、債券的公司打交道,
負責IPO或債券發行的大部分前期工作。有的投行把固定收益部放在投資銀行部之外, 投資銀行部只負責發行股票;但是,大部分投行還是把股票和固定收益合並為投資 銀行部,只是在投資銀行部下面設置Equity Team, Fixed-income Team, Money Market Team等等。
資本市場部: 在投資銀行部完成前期准備之後,由資本市場部負責調查買方客戶(主要是機構投資者)的需求,確定究竟應該發行多少股票或債券,並確定大致的價格區間。有的投行把銷售與交易也放在資本市場部之內;在一般的投行,資本市場部是夾在投資銀行部和銷售與交易部之間的一層乳酪,發展前途相對較小。
銷售與交易部: 在投資銀行部和資本市場部完成一 切准備工作之後,銷售與交易部負責直接與買方客戶打交道,順利圓滿地完成股票或債券的銷售任務。當股票或債券上市之後,銷售與交易部還要負責穩定股價,協商決定是否增發,等等。
兼並收購部: 負責對其他公司的兼並與收購業 務進行咨詢,包括兼並戰略,選擇兼並對象,確定兼並方式,為兼並收購進行融資,以及幫助被收購對象進行反收購等等。有的投行把兼並收購部放在投資銀行部之中。兼並收購部是近年來發展最快的投行部門。
研究部: 負責為其他部門乃至其他公司提供研究服務,包括股票研究,固定收益研究,兼並收購研究以及宏觀經濟研究等等。毫不誇張的說,研究部是投行其他部門立足的基礎,如果沒有研究人員提供的大量資料,IPO和兼並收購都不可能發生。
資產管理部: 為客戶管理資產,主要是管理基金或獨立賬戶,類似於傳統的基金公司的工作。二十年前,大部分投行都沒有資產管理部,但現在投行業務和基金業務日益融合,有的基金也開始做投行業務;總之,資產管理部是大部分投行目前集中精力發展的部門。
大宗經紀部: 為機構投資者,尤其是共同基金或對沖基金提供經紀服務,主要涉及到金額很大的買賣,與零售經紀有本質的區別。有的投行把大宗經紀部和銷售與交易部放在一起,因為兩者的工作性質有很大的相似之處。
私人股權部: 利用自有資金或籌集資金進行私人股權投資,即投資於非上市公司,或者對已經上市的公司進行買斷,使之變為非上市公司。私人股權業務是近年來投行業務的另一個主要增長點。
自營投資部: 利用自有資金進行短期交易或長期投 資。投行進行自營投資是很受爭議的話題,因為這樣很難顧全客戶的利益。有的投行把自營投資,私人股權乃至資產管理等業務混合在一起,導致了更大的利益沖突。
B. 金融監管部門有哪些
金融監管部門包括「一行兩會」,即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和證監會。
金融監管版也被稱權作為金融監管治理。該提法在國際學術界和監管實踐中是一個較新的領域。治理水平、金融機構的財務狀況、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的有效性是決定金融體系穩健性的主要因素。逐漸採用良好的治理方法是金融機構和監管機構共同的責任,監管機構始終採取良好的治理結構,是其監管對象引入良好治理的前提條件。
(2)金融機構的市場部擴展閱讀:
公共監管理論認為,金融業是外部效應和信息不對稱性均十分突出的公共行業,因而需要政府管制。以監管當局為代表的外部監管正是一種使公共利益不受侵害的強制性制度安排。但是這種監管的核心作用也是有限度和邊界的,諸如監管法規的滯後性、監管彈性不足等,從而使有效監管受到限制。
C. 金融市場的各類主體中,主要以 資金供應者身份參與金融市場的主體是()企業家庭政府金融機構
是家庭,消費者是資金供應者
D. 中國金融機構監管部門有哪些
中國現行金融監管架構是「一行三會」。「一行」為中國人民銀行。「三會」是中國銀監會、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分別負責銀行、證券、保險三大市場的監管
1、中國人民銀行,負責貨幣政策。
2、銀監會,統一監督管理銀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託投資公司以及其它存款類金融機構。
3、證監會,負責對全國證券、期貨業進行集中統一監管。
4、保監會,負責統一監督管理全國保險市場。
金融監管體制是金融監管的職責劃分和權力分配的方式和組織制度。國際上主要的金融監管體制可分為雙線多頭監管體制、一線多頭監管體制和單一監管體制。
金融監管體制是各國歷史和國情的產物。確立監管體制模式的基本原則是,既要提高監管的效率,避免過分的職責交叉和相互掣肘,又要注意權力的相互制約,避免權力過度集中。
在監管權力相對集中於一個監管主體的情況下,必須實行科學合理的內部權力劃分和職責分工,以保證監管權力的正確行使。
網路-中國金融機構監管體制
E. 三大對金融機構的監管部門都有哪三個
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
從體制上看,我國的金融監管體制應屬於「一元多頭」,即金融監管權力集中於中央政府,由中央政府設立的金融主管機關和相關機關分別履行金融監管職能,即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分別監管銀行、證券、保險機構及市場,中國人民銀行、審計機關、稅務機關等分別履行部分國家職能。
銀監會負責對銀行業的監管,證監會作為國務院證券監督機構對全國證券市場實行集中統一的監督管理;保監會負責對全國保險業和保險市場的統一監管。
(5)金融機構的市場部擴展閱讀:
1、金融監管的主要對象:
金融監管的傳統對象是國內銀行業和非銀行金融機構,但隨著金融工具的不斷創新,金融監管的對象逐步擴大到那些業務性質與銀行類似的准金融機構,如集體投資機構、貸款協會、銀行附屬公司或銀行持股公司所開展的准銀行業務等。
如今,一國的整個金融體系都可視為金融監管的對象。
2、金融監管的主要內容:
對金融機構設立的監管;對金融機構資產負債業務的監管;對金融市場的監管,如市場准入、市場融資、市場利率、市場規則等等;對會計結算的監管;對外匯外債的監管;對黃金生產、進口、加工、銷售活動的監管;對證券業的監管;對保險業的監管;對信託業的監管;對投資黃金、典當、融資租賃等活動的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