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政府缺錢,銀行難貸,銀行能通過什麼方法或與什麼機構合作達成或滿足政府需求
聯合所有銀行共同貸款
❷ 為什麼銀行和政府「親密接觸」
一般來講,政府方面尋求與金融部門的合作無疑是一種順應國情、順應民情的宏觀調控的需要。自從有了「金融」這個專屬名詞開始,它就已經成為了經濟世界中的核心。現在值得慶幸的是,無論是銀行方面,還是政府方面又或是老百姓都已經明白了這么一個道理:「金融活,滿盤皆活。」
也正因為如此,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政府和銀行方面的親密接觸變得越來越頻繁,而在二者合作之後會給社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是否會像我們之前說的「金融活,滿盤皆活」呢?我們不妨以中國銀行河北省分行與石家莊市政府的合作為例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早在2000年11月21日,國家開發銀行就曾與河北省政府牽手,首例銀政合作協議也由此誕生。根據這份協議規定,國家開發銀行在這次合作中,先後為河北省的211個市政項目提供500多億的授信金額。這些資金的注入,無論是從經濟環境建設方面,還是調整產業結構方面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到了2002年12月13日,中國銀行河北省分行與石家莊市政府正式簽署了總額為80億元的全面合作協議。雙方合作協議的達成不僅標志著這個地區的「銀政聯盟」時代的開始,同時也是全國「銀政合作」的濃縮體現。
隨著這筆80億資金的注入,石家莊市政建設無疑被注入了一針強心劑。早在這筆授信資金打入賬戶的8天前,石家莊市政府就已經與河北省建設銀行展開了全面的金融合作。而像這種銀行與政府積極謀求合作的親密接觸不僅存在於一些國有商業銀行與政府之間,一些股份制銀行也開始啟動了與市政的金融合作計劃。
同樣拿河北省來說,河北地處中原地帶,包圍首都,金融資源非常豐富,這在居民的個人儲蓄上就已經體現得淋漓盡致了,河北省的居民儲蓄在整個金融領域的存款總額幾乎佔到了70%,高達4816億元。如此龐大的金融市場、如此優質的資金基礎,無疑會引起各大銀行在金融領域的逐鹿中原。在早些時期,諸如光大、民生、中行、建行等大型銀行的負責人就已經開始頻頻地接觸河北相關部門的市政領導,尋求與當地政府在金融行業進行接觸與合作。
一般來講,政府從與銀行協議中所獲得的資金絕大部分將被用在城市的基礎建築、土地儲備以及南水北調工程之中,而這些項目可以說都 是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項目,所以,銀行和政府的全面接觸,最終受益最大的很可能就是百姓,所以這算是一種造福地方的合作。
伴隨著外國金融巨頭向中國市場進軍的強有力的步伐,國內各大銀行正在積極地進行備戰,它們在與政府合作中不斷地探尋新的方向,目標就是將「銀政合作」帶向一個更新的高度、更深的層次。
就拿民生銀行與河北省人民政府的合作協議來說,其中與貸款有關的只有兩項。這是一個跨時代的轉變,也是銀政聯合更加全方位的縮影。現如今,國內各大銀行在與政府合作的過程中,早已把放貸這項老套路慢慢地邊緣化了,取而代之的則是更多地向信息共享、資產重組、財務顧問等領域邁進。
可以說,這才是一份更現代、更有效的「金融合作協議」。在過去的陳舊觀念的影響下,很多人把銀行當成了「貸款」的代名詞,進而,這種先入為主的思想誘導著政府與銀行之間的合作方向。被「貸款」所束縛也就成了為什麼雙方合作一直停歇的原因。
從貸款服務中走出,面向更大范圍的金融服務,這是各級政府機關的現代金融意識轉變的體現。其實銀行不單單有放貸專長,它們對經濟的金融支持應該是多方面的,它們對企業的發展能提供的幫助也是多種多樣的,像之前的那種「一貸解百愁」的陳舊觀點早晚要被不斷發展的金融市場所淘汰。貸款拿錢,票據促周轉,理財降成本,重組能救命,越來越多的金融服務已被各級政府、工商企業所接納。
縱觀我國各省與各大銀行的合作之路,大多數都圍繞著這么一個核心:那就是金融合作越來越趨於理財化,金融產品也正在由融通資金轉變為降低價格。
就拿民生銀行在河北省以「大禮包」的方式推出的四項金融產品來說,民生銀行的目的就是用這種新型的金融合作方式來拉近與政府的經濟關系。在這四項金融產品當中,最讓人耳目一新的當屬為企業節約大量財務費用的買方付息票據貼現、外匯票據買斷產品。這類產 品一經推出,就立刻受到了金融市場的熱烈追捧,河北省很多著名企業都難以抵擋「大禮包」的誘惑,立刻與民生銀行達成了新產品合作協議。
如果我們仔細分析一下這些產品的創新意識的話,那麼我們就不難發現,其實這些產品的推出不是能為哪個部門、哪個企業融入多少資金支持,而是能使企業的財務費用大大降低。像這種能為企業降低財務成本的「價格服務」,在目前來講,其實要比單一的「融通資金」來得務實得多。這就是實實在在的業務成本與資金膨脹後產生的一連串「泡沫現象」的不同之處。東南亞金融危機雖然已經過去好幾年了,但是因信貸紐帶的斷裂而引發的一些金融災難卻值得我們銘記幾百年。從這一點看,銀行由「融資服務」走向「價格服務」其實是就是在吸取前人教訓,開創新的時代。
作為資金市場的主體,銀行也可以成為借貸雙方的中介所。但在國內諸多銀行與石家莊市政府的合作協議中,「幫助企業推行股份制改造」、「資產重組」等方面的合作則是作為重頭戲被不斷拿到檯面上來研討。這就意味著國內的資本市場在大體上的培育與完善是離不開商業類銀行的支持的。
在現代經濟體系中,商業銀行早已經不再是以一個單純的「萬能中介者」的角色在唱金融獨角戲了,轉變之後的商業銀行,則是越來越多地扮演起了「資本設計師」的角色。這個「設計師」可以為企業的低成本擴張創造良好的環境。例如債務債權的更迭、優質資產的包裝等,商業銀行憑借這些金融模式的轉換,徹底實現了與資本市場的「無縫對接」,一個更加融合的金融與經濟關系,一個更加廣闊的銀政合作空間也由此誕生。
而在銀行金融觀念積極轉變的過程中,也使得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慢慢地學會了運用「金融指揮棒」,從而來組織一場「銀政聯盟」的「大合唱」。在銀行和政府的親密接觸中,企業成了最終受益 人,在企業的發展中,地方經濟也會逐漸發展起來,給人們帶來更多更實在的利益。
❸ 如何加強政府與銀行間的合作協議
銀行轉賬時時到帳抄,襲跨行要看金額,5萬以上1個小時,5萬以下是6個小時。如果是用農行跨行匯款,資金是從農行卡內實時扣除的。至於到賬時間,得看接收行的處理速度,一般1-2個工作日內到賬,農業銀行轉賬同行轉賬是很快的,半個小時之內就可以到!如果是跨行轉賬時間會比較長點,但最遲也不超過24小時
❹ 政府職能轉型為銀行合作帶來哪些變化
當前,我國經濟金融形勢都出現了新的態勢,在這種新形勢下,銀行開始主動或被動專地進屬行轉型。
正如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楊文升所言,正處在經濟換擋期、結構調整振動期和前期政策消化期的中國銀行業,依靠傳統和規模、高速擴張的經營方式是走不下去。
❺ 政府與銀行合作注意什麼
如果是發行政府債券,政府需要完善專業人員監查體系;如果是借貸,那麼政府有國家兜底,銀行不需要擔心,政府需要規劃還款期限。
❻ 證券公司與政府,銀行,企業的合作方式有哪些
例如:
1、公司股權的轉讓
可通過證券公司交易平台進行大宗交易 或通過場外專市場進行股權交易
2、產業基金屬投資入股
證券公司的產業基金部門可以作為戰略投資者入股公司
3、公司的上市
公司若有融資意願 證券公司可提供融資渠道
4、提供金融理財服務
包括員工股票賬戶的開立 高管持股減持方案及大股東避稅
❼ 銀行與地方政府應怎樣合作
銀行轉賬來時時到帳,跨行自要看金額,5萬以上1個小時,5萬以下是6個小時。如果是用農行跨行匯款,資金是從農行卡內實時扣除的。至於到賬時間,得看接收行的處理速度,一般1-2個工作日內到賬,農業銀行轉賬同行轉賬是很快的,半個小時之內就可以到!如果是跨行轉賬時間會比較長點,但最遲也不超過24小時
❽ 金融機構與政府要怎樣建立合作關系
通過向合衡山作方提供一些特殊的服務滲透到合散帆作方的內部,與其建立更為密切的關系。如中國工商銀沖攔雹行與雲南省昆明市政府簽署了《中國工商銀行與昆明市政府財務顧問協議》,充分運用現代金融服務手段支持地方經濟建設,根據協議,中國工商銀行將參與昆明市的招商引資活動,利用其豐富的融資經驗、專業團隊和國內外機構網路,協助昆明市政府為國內外潛在的投資者投資昆明提供指引,為招商項目提供專業融資顧問意見。通過這種為地方政府提供綜合金融服務的方式,積極支持地方經濟建設,可使企業與地方政府保持長期友好的合作關系。
❾ 政府怎麼協調金融機構之間的關系
首先、要減少政府採取干預政策時獲得的收益。在中央政府層面:建議完善地方政府財權和事權相匹配的制度減少政府因財力不足而干預金融的情況,通過立法進一步明確中央和地方的關系,劃清中央與地方以及地方各級政府間的事權財權,做到財權與事權,權利與義務的對等;建議國家應允許條件較為成熟的地區,放行地方政府債券,為地方政府開辟合法的融資渠道,滿足基礎設施建設的龐大資金需求;建議解決我國司法獨立方面存在的問題,防止地方政府權力過大,責任不足造成的過度干預司法的行為,同時提高金融機構通過法律程序追回不良貸款的效率。金融機構方面:強化自身造血功能,完善內部控制及糾錯機制,提高抗干擾能力,確保系統規范、順暢和高效運轉。地方政府方面:改變官員政績考核機制,由原先的單一的以GDP增長為基礎的晉升激勵轉向對社會公正、民眾福利、環境保護等綜合指標考核的激勵機制,如將創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作為政府工作重點之一,列入政績考核指標。
其次、要減少不良貸款損失。在中央政府層面:應建設和完善以政府誠信為核心,面向企業、個人、覆蓋社會經濟生活各方面的社會誠信體系;應完善以投資擔保公司為主體的信用擔保體系。地方政府方面:要憑借天然公權力,藉助當地的公檢法體系,支持金融機構依法維護金融債權工作,加大對金融機構在債權保全、資產接收、資產處置等環節的政策支持,敦促有關部門簡化手續,減免稅率,積極支持金融機構盤活不良貸款,減輕其在追債過程中耗費的時間和人力成本;要加強對融資平台公司管理,杜絕地方政府自身違規或變相提供擔保、幫助企業逃廢債務等行為。金融機構方面:應積極引入社會信用體系及定期維護,引入信息挖掘技術,擴大信貸徵信系統信用信息范圍和含量,進一步提升系統的信用預警作用,為銀行防範信貸風險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應積極探索小額貸款管理辦法;行業協會應定期組織信貸風險評價經驗交流,通過相互交流信貸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和趨勢,從信貸全過程監控角度探討降低不良貸款率的方法。
再次、要減少政府在改善金融環境上的投資並提高通過金融生態環境給金融機構帶來的收益。值得注意的是,此處的減少並非指純粹的投資額度上的減少,而是「同時」,即改善金融環境應注重效率,由麥金農提出的金融抑制理論,緩解金融抑制的基礎是政府首先需要有穩定的財政能力,由於政府本身資金並不充裕,因此改善金融環境的資金並非越多越好,而應注重效率,因此地方政府需要:加強政府與金融機構間的溝通走訪,促進信息交換,改善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從而提高投資效率;政府應多引進金融咨詢服務業,了解如何有效率的改善金融生態環境,滿足金融機構的長期經營發展需求;改善金融環境,吸引轄區外金融資源進入轄區投資,促進金融集聚區的形成。金融機構方面:加大對地方政府中心工作和經濟工作的研究的投入,創新金融產品,提高金融服務效率;加強行業分類管理,防止同質化惡性競爭。
最後、提高地方政府以及金融機構均採取合作策略時獲得的超額收益。中央政府方面:應放寬地方金融准入控制權,調動地方政府發展金融的積極性,更好地滿足中小企業以及地方性金融機構的發展要求,從而形成良性互動。地方政府方面:提高政府行政運作透明度,完善市場公平競爭制度建設;強化政府的服務功能,通過調查了解當地優勢產業發展情況以及發展需求,有針對地推出相關政策,加強產業、研究所、高校、金融機構間的聯系,培育市場為主體的金融資本配置制度,從而提高信息披露程度和降低信息搜集成本;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共同培育符合我國經濟轉型產業結構調整的多元化金融市場,擴寬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的渠道,減少地方政府改革壓力和成本,同時也讓民間資本有償承擔金融風險,從而建立起多元化的經濟結構相適應的金融組織結構。金融機構方面:積極主動支持地方經濟建設,創新重大項目的信貸方式和管理方法,實行跟蹤管理,根據項目進展情況及時提供有效服務;提高金融企業經營狀況信息透明度,善於引用研究所、高校對當地產業和全國各地經濟發展研究成果,更好的契合當地產業、企業的需求,服務於當地實體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