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金融行業怎麼做風控
可以用MobTech。他裡面的數據,能幫你分析各個方面。
B. 在金融公司工作的人來說說風控怎麼做。
風控並不是個新職業,不過近幾年它的發展勢頭變得越來越好。無論在傳統金融還是互聯網金融領域,它都成了一個緊俏的職業。這跟近幾年金融領域形態的多樣化有關,用戶對於風險控制變得越來越關注。
總體來說,風控崗位涉及到的工作包括業務審查(業務發生前的審核,通常未通過審核,業務不能執行)、風險監測(業務發生後的持續風險監測,包括預警及應對等)以及業務綜合管理(數據的統計分析等)。
一、工作內容(在銀行、保險、信託、期貨、P2P互聯網金融平台內部,風控的工作側重不盡相同。)
1.銀行
相比其他類型的金融機構,銀行的風險管理部門更為成熟。「巴塞爾委員會」1988年7月制定的《巴塞爾協議》里為全球商業銀行確立了明確的風險管理標准,確定了管理哪幾類風險。尤其對怎麼管控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說得非常清晰。
貸款業務是占銀行風控日常工作比重最高的一類業務。處於中端的風控部門往往在客戶閱讀貸款細則時就開始進入風險審核,看貸款對象的個人風險評估是否符合要求,經過風險評估後的業務才會被提交到更高管理處審批—也就是說,風控的工作存在於交易的過程中。
銀行風控的這種運作方式也成為許多金融機構風險管理的母本。比如保險行業大多是參照銀行的做法。
2.期貨、信託、小額貸款、融資租賃企業
從風險管理的角度來說,期貨、信託、小額貸款、融資租賃企業都算是比較新興的類型。它們的風險管理以風險為核心,側重信用風險、操作風險、市場風險、交易對手風險等等。
這些行業的新興之處還體現在業務的復雜和創新需求上。比如信託,以房地產作為信託產品和以汽車作為信託產品是不一樣的,某種程度上來說每個項目都需要開發一套創新的金融產品。當一個創新產品出來的時候,這個產品是不是能變成一隻基金,或者變成某一種產品推到市場上去,它們的風險管理部就要進行審核。這種情況下,風險管理部需要判斷這個新產品的風險是否可控?風控敞口有多大?萬一出現問題,項目坍塌了,儲戶或者是投資者來向公司要錢時,剛性兌付的資金壓力有多大?有多少可能性這個項目就有多少可能收不回來錢?
風險管理部對於新產品的審批意見非常重要,如果風險管理部或風險管理委員會不批的話,這個新業務真的可能會被否掉。這是一個權力很大的部門。
3.網上個人信貸(P2P)
相對傳統金融領域來說,P2P還處於初期階段,因此風險管理工作可能並不是很完善。有一些企業在做這類金融產品的時候,可能只是從金融企業挖一兩個人來就開始管理風險,他們的風險管理主要集中在信用風險審核。
二、崗位要求(論傳統金融還是互聯網金融,風控都算是一個硬性技能要求比較高的崗位,但根據工作內容的不同,對公司人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在傳統金融領域及P2P中,金融行業相關的知識和經驗是很重要的。
對於畢業生來說,盡管大部分金融機構和企業都抱著一種「反正都是白紙,我可以用我們的體系來培養」的觀念,但如果是金融專業同時具備一些比如FRM金融風險管理師、CFA特許金融分析師等專業證書會更有競爭力。
對於社會招聘來說,風控人才主要來自兩個渠道,一個是從其他類似機構找人;另一個則來自於大會計事務所或咨詢公司,後者出來的公司人往往有一些金融企業審批或企業風控的外部服務經驗。
三、工作狀態及挑戰
不同類型的金融機構及企業的風控因為其職能的不同,所呈現出的工作狀態會有所不同。
通常,一些大型銀行的風控部門由於業務穩定,規模較大,人員充足,因此工作負荷不大,屬於行業中工作壓力較小的部門。不過一些跨國銀行的風控職能往往集中在國外總部或區域中心,中國的風控部門更多地扮演執行的角色,個人的能力體現和成長空間都會受到一定的局限。
在一些大型金融機構,風控的工作重點在於如何將領導的風險偏好轉化為合理的風控工作指標,凸顯自身價值。
一些中小型金融企業,以及非銀行金融機構的風控,由於業務類型復雜、創新性高、變化大,原本就不夠充沛的風控人員,往往需要承擔更大的工作負荷。這類風控人員的職能壓力往往來自於不僅要控制風險,同時還要提高工作效率,即:不錯殺好項目,不漏殺壞項目,同時也不能延誤業務時機。這種時候還有可能受到來自業務部門的壓力,如何在業務發展和風險管理之間找到平衡,如何在壓力下,堅持風控的專業判斷,都是一個好的風控人需要考慮的。相對來說,這類企業的風控人員壓力更大,能力的提升也更快。
不管是傳統金融還是互聯網金融都面臨著不斷發展和迭代的挑戰,這使得風控人員必須保持很強的學習能力和好奇心。
四、職業發展方向
在大部分金融機構里,風控崗位的職業晉升往往通向首席風險官,最終可能成為銀行的副行長,或是其他金融機構的副總經理,主要還是偏重風險管理和控制類的工作。
五、薪酬狀況
根據統計數據表明,在金融行業各職能部門的薪酬漲幅里,盡管中後台部門仍然沒有前台部門的15%高,大約在5%至10%之間,不過風控在中後台其他職能部門中算是漲幅比較高的。
之所以能有這樣比較有優勢的漲薪,主要有兩方面原因。原因之一在於人才貯備不足。過去很多人都沒能認識到風控工作的重要性,所以大家不太願意入行,另一方面這又是一個需要專業技能的工作,因此整體而言從業者不多。原因之二是因為這兩年互聯網金融發展非常迅速,大大小小的P2P平台的出現催生了風險控制人才的需求。加上銀行、保險、期貨、信貸、小貸、小微貸、PE、VC這些行業本身也都有很大的風控人才需求,所以使得這類人才出現缺口。這些企業之間的人才競爭也把風控人員的收入拉到了一個比較高的位置。
從具體行業來說,銀行業風控的薪資漲幅平均在5%至10%之間;保險業相對平穩,因為保險業圈子狹窄,風控流動率較小,薪資漲幅不大。證券基金業內中資外資風控的薪資漲幅有非常大的差異,所以沒法得出一個明確的參考標准。P2P行業的風控人員大多是來自銀行或是同行業。在跳槽的過程中,他們的薪資會得到一個比較大的提升,增長幅度可達30%至50%。
從區域上來說,風控人員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二三線城市需求量雖大,但薪酬偏低。
一線城市有5年到10年經驗的銀行風控人員平均年薪在30萬到60萬元之間;保險業有10年以上工作經驗的風控在外企的薪資約為70萬元,在本土企業為60萬元;證券基金業有5年至8年工作經驗的風控經理在本土企業的年薪一般在30萬至80萬元之間
C. 都說金融的本質是風控,那麼金融機構的風險控制是如何實現的
有效管理戰略風險要求金融機構更好地整合負責戰略的利益相關者與風險管理;設立允許回獨立監管與策略質詢的答流程;運用前瞻性的風險管理辦法培訓風險領導人;以及實施方法體系以理解外部環境變化與不確定性如何影響關鍵業務屬性。
金融機構需要進行靈活規劃,包括分析假設情景,即考慮戰略風險事件對收益及資本的潛在影響,以及如何應對。及時按照假設情景結果進行回應,需要足夠靈活的風險基礎架構能力。金融結構也應考慮確立特定戰略風險(如地緣政治風險、經濟風險與金融科技風險)的「負責人」,負責追蹤並管理此類風險。
金融機構風險管理:靈活應對,優先處理首要問題
D. 小貸風控怎麼做
近年來互聯網信息技術和商業需求的共同推動下,大數據風控和徵信體系日益受到重視,以大數據、雲計算為代表的技術發展,使得海量數據的採集和深入挖掘逐步成熟,驅動了徵信新模式的出現,這也為小貸風控提供了新的契機。大數據不用抽樣調查這樣的捷徑,而採用所有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確保了數據來源的全面,分析方法更為科學有效。
常見認識誤區
不過,大數據的實際應用,必須基於行業本身的現狀和特點,如何將大數據與小貸徵信完美融合,則需要更多基於小貸行業徵信的現實考量與更為科學的技術支持。目前,關於大數據在小貸徵信方面的應用,常存在以下幾個誤區:
1. 直接復制國外成熟的信用評價模式;
2. 用戶的金融數據最具有價值,基於此建模就已足夠;
3. 小貸公司接入央行徵信就能解決問題。
然而,國內的小貸徵信有著自身的特殊情況:
首先,國內徵信數據覆蓋的人群目前還很有限,與美國等國家還存在較大差距;
第二,我國消費者信用數據的深度不夠。以美國為例,其消費者信用數據可以關聯到信用卡、房屋貸款、汽車貸款、銀行存款、水電煤氣費等各個方面,而我國目前的消費者信用數據僅能關聯到信用卡和房屋貸款;
第三,我國各區域的經濟水平也存在較大差異;
第四,銀行數據覆蓋面太低,缺乏用戶行為數據。
大數據徵信
小貸機構通過與大數據風控平台服務商神州融合作,能夠將更多信用記錄以外的信息納入徵信體系,一站式取得客戶的逾期、違約數據,用戶授權的通訊、電商、學歷,經第三方徵信機構採集的電商交易數據、社交數據、銀行卡消費等數據,以及其他個人基本資料、公共記錄等信息,分析提煉風險評估及定價模型,更好地刻畫借款人的違約概率和信用狀況,實現精準化和批量化風險定價。
除數據接入服務外,神州融還可為客戶提供了基於數據的應用決策支持,包括不同數據對業務應用的建議、基於外部數據和Experian開發的通用模型及風控最佳實踐,為小貸公司現有業務和創新的金融業務提供優化和快速構建風控體系的基礎。
在互聯網+時代,合適的管控工具的合理應用,將帶來管理的高度標准化,工作效率的極大提高,風控的手段也將得到質的提升。未來,神州融也將惠及更廣的地域和包括小貸公司在內的更多金融機構,小貸風控問題也將因大數據的助力得到進一步解決。
E. 銀行金融市場業務如何做風控
你可以去一個叫「風控知識暢享平台」的網站,那裡有很多關於銀行業務的知識
F. 信貸系統中是如何做風控的
信貸系統的風控主要依賴於大數據。各維度的數據經過分析整合,形成風控系統或者風控模型,為審核提供智能參考依據。要說做的算不錯的,像阿爾法象、同盾、長亮,這些都是市面上賣的比較好的。
G. 互聯網金融如何做風控
1,風險管理和風險控制。
風險管理:是指如何在項目或者企業在一定的風險的環境里,把風險減至最低的管理過程。它的基本程序包括風險識別、風險估測、風險評價、風險控制和風險管理效果評價等環節。
風險控制:是指風險管理者採取各種措施和方法,消滅或減少風險事件發生的各種可能性,或者減少風險事件發生時造成的損失。所以其實風險控制是風險管理中的一個環節。
2,互聯網如何做好風控:
(1)首先,了解風控體系的建立是打算以哪種形態存在?線上審核、線下審核還是線上線下結合模式?首先不太建議純線上風控審核,基本目前市場還是要以線上評分機制與線下風控結合為主,如果純線上風控審核,對於風控而言難度還是相當大的,那麼真實性、道德風險、合規性等都需要防範的,一旦投資者的資金出現問題,止損難度和費用都會相應增加,純服務平台,是否承墊付投資人損失,那麼對平台會有相當大的預期風險,如果不承諾墊付,那麼市場投資者的粘合度、信任度等問題就需要解決,對於互聯網金融平台發展勢必會受阻,需要承受的是長期的市場適應能力,當然也不排除有些:非結構化產品特殊可行性模式;
(2)但是不得不說,互聯網金融也是一種傳統模式的顛覆,傳統的金融模式:投資者、服務平台(P2P)、融資者,對於一端的投資來分析,互聯網金融公司,是一個快捷有效的一個投資方式,操作的安全性、可控性、穩定性比較重要了;對於另一端借款分析,是否會有信用風險和道德風險出現,對於一個金融企業來說就至關重要,還是一個『風控點』的問題。
(3)然後公司應考慮進入市場方向、目標客戶群體,打算以金融產品為市場導向,再去考慮風控掌握方向,先要把戰略目標確定了,才能去確定有效的風控體系建立、市場推廣方向等,現在就有很多家互聯網背景的公司,他們的風控方向,目標人群是明確的,當然他們的互聯網背景,也為他們帶來了很多的優勢,就是多年的用戶和商戶的數據累計,可以明確的進行數據分析、軌跡消費習慣測算,O2O供應鏈環節把控、產業鏈上下游控制等等的防範措施,這就是他們的風控把握明確方向。
H. 誰能談談銀行的風控模式做什麼,大致實現是怎樣的
1、銀行的風險控制模式的起點主要是衡量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即多少錢和多少錢可以借內,也就是說,借款容人要做評級。一般而言,模型包括兩個部分,即客觀性和主觀性。主要目標是數據類型,能量的。如每年審核公司的財務報告、銀行流水、納稅額等,這些數據可以在模型中設置,已定為給一個分數或等級,作為參考。但客觀數據僅是不夠的,例如,該公司的行業是淘汰落後的行業,如鋼鐵,水泥等,評級可能需要一些退化,例如,在行業的經驗,公司經理會影響公司的風險,所以這部分要依靠主觀做一些調整。
2、寶寶類產品基本沒有8%收益,因為寶寶是貨幣基金的主要對接。貨幣市場是機構的市場,如果有一個流動性大的變化會影響寶寶產品的收益率,如央行宣布上調存款准備金率,即流動性和融資成本理論市場注入將下降,「寶寶」收益率將下降。點對點對點對點的財務管理目前的8%,後面的資產對接的是不可能的貨幣基金,一般是對貸款資產的對接。點對點是個人貸款,使多個貸款資產轉化為資產包,並包裝產品,投資者投了這種產品後,即是分散投資的整個包的一小部分,從而實現多樣化的效果,降低投資風險。
I. 金融科技公司怎麼做風控
金融是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以及與之相聯系的經濟活動的總稱,廣義的金融泛指一切回與信用貨幣的發行、答保管、兌換、結算,融通有關的經濟活動,甚至包括金銀的買賣,狹義的金融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
金融的內容可概括為貨幣的發行與回籠,存款的吸收與付出,貸款的發放與回收,金銀、外匯的買賣,有價證券的發行與轉讓,保險、信託、國內、國際的貨幣結算等。從事金融活動的機構主要有銀行、信託投資公司、保險公司、證券公司,還有信用合作社、財務公司、投資信託公司、金融租賃公司以及證券、金銀、外匯交易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