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橙色預警是什麼意思
橙色預警信號,是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的一種。
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種類由原來的3種增加到10種,為人們所熟悉的黑色台風預警信號將退出歷史舞台。 災害的嚴重性和緊急程度,新版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總體上分為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四個等級(Ⅳ、Ⅲ、Ⅱ、Ⅰ級),分別代表一般、較重、嚴重和特別嚴重,同時以中英文標識,與國家的所有應急處置等級和顏色保持一致。
而原有的台風、暴雨、寒冷3種預警信號的黑色預警信號將成為歷史,統一以紅色為最高等級,由原來的「白、綠、黃、紅、黑」改為現在的「白、藍、黃、橙、紅」;暴雨預警信號和寒冷預警信號原規定按「黃、紅、黑」來分等級十種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號。
(1)境外金融機構橙色預警的參考特徵擴展閱讀
台風橙色預警信號含義:12小時內可能受熱帶氣旋影響,平均風力可達10級以上,或陣風11級以上;或者已經受熱帶氣旋影響,平均風力為10-11級,或陣風11-12級並可能持續。
暴雨橙色預警信號含義:在過去的3小時,本地降雨量已達50毫米以上,且雨勢可能持續。
高溫橙色預警信號含義:天氣炎熱。一般指24小時內最高氣溫將要升至37℃以上。
寒冷橙色預警信號 含義:預計因北方冷空氣侵襲,當地最低氣溫將降到5℃以下。
⑵ 橙色預警是什麼意思啊
這是天氣預報預信號顏色,分別代表一般、較重、嚴重和特級嚴重,我一般查天氣預報都是在微信服務號叫一號查詢上面看的,裡面的預報是我見過最準的,你去看了就知道。
⑶ 藍色預警,橙色預警分別是什麼意思
藍色為最低級別預警,紅色為最高級別預警。中國氣象局公布《突發氣象災害預警版信號發布試行辦法》。辦法規定權,每當台風、暴雨、高溫等突發災害性天氣來臨時,公眾可以從電視、廣播、互聯網、手機簡訊和位於城市顯著位置的電子顯示牌中看到新的預警信號。
橙色預警信號,是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的一種。橙色預警信號含義:12小時內可能受熱帶氣旋影響,平均風力可達10級以上,或陣風11級以上;或者已經受熱帶氣旋影響,平均風力為10-11級,或陣風11-12級並可能持續。
(3)境外金融機構橙色預警的參考特徵擴展閱讀
空氣重污染預警級別
1、黃色預警:預測全市空氣質量指數日均值>200將持續2天(48小時)及以上,且短時出現重度污染,未達到高級別預警條件時。
2、橙色預警:預測全市空氣質量指數日均值>200將持續3天(72小時)及以上,且未達到高級別預警條件時。
3、紅色預警:預測全市空氣質量指數日均值>200將持續4天(96小時)及以上,且預測日均值>300將持續2天(48小時)及以上時;或預測全市空氣質量指數日均值達到500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藍色預警
網路—橙色預警
⑷ 有黃色預警,橙色預警,都什麼意思,都還有哪些
預警來信號的級別依據氣象災害可自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緊急程度和發展態勢一般劃分為四級:Ⅳ級(一般)、Ⅲ級(較重)、Ⅱ級(嚴重)、Ⅰ級(特別嚴重),依次用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表示,同時以中英文標識。根據不同種類氣象災害的特徵、預警能力等,確定不同種類氣象災害的預警信號級別。
⑸ 境外金融機構投資入股村鎮銀行應符合什麼條件
①最近1年年末總資產原則上不少於10億美元。②財務穩健,資信良好,最近2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③銀行業金融機構資本充足率應達到其注冊地銀行業資本充足率平均水平且不低於8%,非銀行金融機構資本總額不低於加權風險資產總額的10%。④入股資金來源真實合法。⑤公司治理良好,內部控制制度健全有效。⑥注冊地國家(地區)金融機構監督管理制度完善。⑦該項投資符合注冊地國家(地區)法律、法規的規定以及監管要求。⑧注冊地國家(地區)經濟狀況良好。⑨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規定的其他審慎性條件。
⑹ 藍色預警 黃色預警 橙色預警怎麼排序
這個網路可以查來的,給你個網自址
http://ke..com/view/2156931.htm
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種類由原來的3種增加到10種,為人們所熟悉的黑色台風預警信號將退出歷史舞台。 災害的嚴重性和緊急程度,新版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總體上分為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四個等級(Ⅳ、Ⅲ、Ⅱ、Ⅰ級),分別代表一般、較重、嚴重和特別嚴重,同時以中英文標識,與國家的所有應急處置等級和顏色保持一致。
而原有的台風、暴雨、寒冷3種預警信號的黑色預警信號將成為歷史,統一以紅色為最高等級,由原來的「白、綠、黃、紅、黑」改為現在的「白、藍、黃、橙、紅」;暴雨預警信號和寒冷預警信號原規定按「黃、紅、黑」來分等級十種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號
⑺ 橙色預警是什麼意思
暴雨預警信號分三級,分別以黃色、橙色、紅色表示。
暴雨黃色預回警信號
含義:6小時內本地將答可能有暴雨發生,或者強降水將可能持續。
暴雨橙色預警信號
含義:在過去的3小時,本地降雨量已達50毫米以上,且雨勢可能持續。
⑻ 離岸金融市場的特徵
特徵
(1)業務活動很少受法規的管制,手續簡便,低稅或免稅,效率較高。
(2)離岸金融市場由經營境外貨幣業務的全球性國際銀行網路構成,這些銀行被稱為「境外銀行」。
(3)離岸金融市場借貸貨幣是境外貨幣,借款人可以自由挑選貨幣種類。該市場上的借貸關系是外國放款人與外國借款人的關系,這種借貸關系幾乎涉及世界上所有國家。
(4)離岸金融市場利率以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為標准。一般來說,其存款利率略高於國內金融市場,而放款利率又略低於國內金融市場,利差很小,更富有吸引力和競爭性。
(8)境外金融機構橙色預警的參考特徵擴展閱讀:
分類
1、避稅港型
該類型的金融市場位於自身經濟規模極小的小型國家或地區,起一個「記帳中心」的作用,產生的投資效應、就業效應和國民收入效應很低。
但在硬體方面的投入成本卻不低,對軟體的要求很高,既可以產生資金滲透,又可成為「洗錢中心」,該類型的市場以加勒比海地區開曼和巴哈馬的離岸經濟為代表。
2、內外一體
該類型的金融市場需要金融業具有高度的經營自由,境內市場幾乎完全開放,對所在地的經濟、金融發展基礎和管理水平又較高的要求。該類型的市場以倫敦和香港的離岸經濟為代表。內外一體型離岸金融市場模式代表著國際離岸金融市場的發展方向。
3、內外分離
該類型的市場是由政策誘導、推動,專門為非居民交易所創設。一方面便於金融管理當局對在岸業務、離岸業務分別加以監管,另一方面可以較為有效地阻擋國際金融市場對國內金融市場地沖擊。該類型的市場以紐約、新加坡和東京的離岸經濟為代表。
4、分離滲透
該類型市場模式是將境內金融業務和離岸金融業務分帳處理的前提下,根據經濟發展中的引資需要,允許一定比例的離岸帳戶資金流入。根據我國現實國情和重慶目前的金融實力,滲透性離岸金融市場模式的設定建議實施「以內外分離為基礎、適度滲透的離岸金融市場模式」。
即從事離岸金融業務的金融機構要專門開設離岸業務帳戶,將離岸業務與在岸業務嚴格分離,同時在將境內業務和離岸金融業務分帳處理的前提下,根據經濟發展中的引資需要,允許一定比例的離岸帳戶資金流入。
⑼ 反洗錢客戶身份識別的四個要求
1、對要求建立業務關系或者辦理規定金額以上的一次性金融業務的客戶身份進行識別,要求客戶出示真實有效的身份證件或者其他身份證明文件,進行核對並登記,客戶身份信息發生變化時,應及時予以更新;
2、按照規定了解客戶的交易目的和交易性質,有效識別交易的受益人;
3、在辦理業務中發現異常跡象或者對先前獲得的客戶身份資料的真實性、有效性、完整性有疑問的,應當重新識別客戶身份;
4、保證與其有代理關系或者類似業務關系的境外金融機構進行有效的客戶身份識別,並可從境外金融機構獲得所需的客戶身份信息。
(9)境外金融機構橙色預警的參考特徵擴展閱讀:
金融機構客戶身份識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
金融機構應當勤勉盡責,建立健全和執行客戶身份識別制度,遵循「了解你的客戶」的原則,針對具有不同洗錢或者恐怖融資風險特徵的客戶、業務關系或者交易,採取相應的措施,了解客戶及其交易目的和交易性質,了解實際控制客戶的自然人和交易的實際受益人
金融機構應當按照安全、准確、完整、保密的原則,妥善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確保能足以重現每項交易,以提供識別客戶身份、監測分析交易情況、調查可疑交易活動和查處洗錢案件所需的信息。
金融機構應當根據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方面的法律規定,建立和健全客戶身份識別、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保存等方面的內部操作規程,指定專人負責反洗錢和反恐融資合規管理工作,合理設計業務流程和操作規范,並定期進行內部審計,評估內部操作規程是否健全、有效,及時修改和完善相關制度。
金融機構應當對其分支機構執行客戶身份識別制度、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保存制度的情況進行監督管理。
金融機構總部、集團總部應對客戶身份識別、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保存工作作出統一要求。
金融機構應要求其境外分支機構和附屬機構在駐在國家(地區)法律規定允許的范圍內,執行本辦法的有關要求,駐在國家(地區)有更嚴格要求的,遵守其規定。
如果本辦法的要求比駐在國家(地區)的相關規定更為嚴格,但駐在國家(地區)法律禁止或者限制境外分支機構和附屬機構實施本辦法,金融機構應向中國人民銀行報告。
金融機構與境外金融機構建立代理行或者類似業務關系時,應當充分收集有關境外金融機構業務、聲譽、內部控制、接受監管等方面的信息,評估境外金融機構接受反洗錢監管的情況和反洗錢、反恐怖融資措施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書面方式明確本金融機構與境外金融機構在客戶身份識別、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保存方面的職責。
金融機構與境外金融機構建立代理行或者類似業務關系應當經董事會或者其他高級管理層的批准。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人民銀行——中國人民銀行令〔2006〕第1號(金融機構反洗錢規定)
中國人民銀行——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令〔2007〕第2號(金融機構客戶身份識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