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金融機構年度業務經營風險評價報告
金融機構的風險評價報告應從下列幾方面去寫:
1、資產的風險
包括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等;
各類資產的敏感度、集中度分析;
資產質量分析;
2、資產負債匹配的風險
利率免疫風險;
現金流匹配情況;
3、經營管理中的風險(巴塞爾協議中的操作風險)
內控管理;
合規管理;
法律風險;
突發事件等。
從管理控制角度從分析合理性、有效性等;
從執行層面分析,具體風險事件發生情況,及其對公司經營的影響。
簡單講這一些吧,如有不足再問吧。
❷ 特殊客戶群體金融服務報告怎麼寫
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互聯網電子產品的不斷沖擊,使 得銀行的壓力越來越大,作為「服務三農」主力軍的農村信用 社(包括農村商業銀行),因其網點大部分都位於農村,面 對的客戶群體也就更為復雜。怎樣做好老弱病殘障這類特殊 客戶群體的金融服務,打造值得老百姓信賴銀行,是我們必 須思考的問題。
一是說說「老弱」客戶群體。隨著國家涉農補貼的發放以 及社保和低保的普及,經常會有一些七八十歲的老人家,步 履蹣跚地來銀行辦理業務。這些老人由於年事已高,視力聽 力均有所退化,導致和這些客戶的溝通相當困難,一句話常 常說好幾遍老人家還聽不清,甚至答非所問。還有就是對於 幾筆業務一起辦理,常常會使老人們感到混亂,算不清。臨 櫃人員在辦理完業務後還需要一筆一筆的算給老人家聽。 對於這些老人家,筆者認為首先要仔細聽老人的話,在 其表達不清時要學會領會客戶的意思向其確認,並以最通俗 的話語來回答客戶,而不要用我們的「官方術語」來回答,客 戶是聽不懂的。其次在涉及好幾筆業務的時候,不能貪快省 事幾筆業務一起配鈔。一筆一清,讓老人家按照自己的思路 走,這樣他們自己比較放心,也不至於對銀行產生不信任。
二是談談「病殘」客戶群體。這些客戶因為各種特殊原因, 有些無法親自到網點辦理業務。針對這些客戶,我們應特事 特辦,提供便捷人性化服務。如主動上門服務,以滿足客戶 需求,上門辦理時可由兩名工作人員一同前往,以保證業務 的真實性、合規性。對於必須由本人到銀行櫃面辦理的業務 (如密碼掛失),銀行工作人員可上門與客戶本人溝通,由 客戶本人出具授權委託書,委託直系親屬持身份證及授權委 托書到網點櫃面代為辦理,代理人在相關業務憑證上簽字確 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三是談談「障礙」客戶群體。 銀行首先為生 活在本地的聾啞人在營業網點推出手語服務,在為殘疾人提 供金融服務領域。目前,聾啞人辦理金融業務的頻率越來越 高。過去,營業員與聾啞人的交流使用紙和筆書寫的方式, 很不方便。而現在一個簡單的問候手語竟然會讓聾啞客戶激 「盲人」客戶, 今年 8 月 動不已,拉近銀行與聾啞人的距離。 1 日,國家《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中規定「盲人攜帶導盲犬 出入公共場所,工作人員應按規定提供無障礙服務」。經嚴格 訓練的導盲犬,是盲人的眼睛。銀行積極響應條例規定,在 營業網點門口醒目位置張貼「導盲犬可入」標識,開設愛心專 屬服務區,設立銀行業務盲文流程及盲文鍵盤,大堂人員全 程陪同關懷,切實保障特殊人群權益。同時,認真落實導盲 犬接待措施及安置點,有效保證其他客戶的安全。
總之,我們在面對這些特殊群體的時候,要以客戶為上, 本著特事特辦原則,不斷完善符合實際工作需要的服務方 式,提高服務人性化水平。
❸ 金融社會實踐及調查報告
短短的一個寒假又過去了,四十天的寒假我用一次簡單的實踐來度過,我從中得到了豐富的知識,為我下一步踏入社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所實踐的單位是我們縣一所職業教育全日制中等專業學校。我在學校里主要是負責校園網的管理,其涉及到校園網網站的正常登陸和訪問,校園內各系部主機是否正常互聯,有無被病毒感染、傳播。使得校園網內的計算機能夠正常運行,做好校園網的管理和維護工作。 從學生到實踐中的一個小小網路維護,短短幾十天的工作過程使我受益匪淺。不僅是在專業知識方面,最主要是在為人處事方面。社會在加速度地發生變化,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得不斷提高思想認識,完善自己。作為一名計算機從業者,所受的社會壓力將比其他行業更加沉重,要學會創新求變,以適應社會的需要。在單位里,小到計算機的組裝維修,大到伺服器的維護與測試,都需要一個人獨立完成。可以說,近一個半月的工作使我成長了不少,從中有不少感悟,下面就是我的一點心得: 第一是要真誠:你可以偽裝你的面孔你的心,但絕不可以忽略真誠的力量。第一天去網路中心實習,心裡不可避免的有些疑惑:不知道老師怎麼樣,應該去怎麼做啊,要去幹些什麼呢等等吧!踏進辦公室,只見幾個陌生的臉孔。我微笑著和他們打招呼。從那天起,我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早上見到他們都要微笑的說聲:「老師早」,那是我心底真誠的問候。我總覺得,經常有一些細微的東西容易被我們忽略,比如輕輕的一聲問候,但它卻表達了對老師同事對朋友的尊重關心,也讓他人感覺到被重視與被關心。僅僅幾天的時間,我就和老師們打成一片,很好的跟他們交流溝通學習,我想,應該是我的真誠,換得了老師的信任。他們把我當朋友也願意指導我,願意分配給我任務。 第二是溝通:要想在短暫的實習時間內,盡可能多的學一些東西,這就需要跟老師有很好的溝通,加深彼此的了解,剛到網路中心,老師並不了解你的工作學習能力,不清楚你會做那些工作,不清楚你想了解的知識,所以跟老師很好的溝通是很必要的。同時我覺得這也是我們將來走上社會的一把不可缺少的鑰匙。通過溝通了解,老師我我有了大體了解,邊有針對性的教我一些知識,我對網路部線,電腦硬體安裝,網路故障排除,工作原理應用比叫感興趣,所以老師就讓我獨立的完成校內大小部門的網路檢修與電腦故障排除工作。如秘書處的辦公室內區域網的組件,中心服務機房的伺服器監測等,直接或間接保證了校園網的正常運行和使用,在這方面的工作中,真正學到了計算機教科書上所沒有或者真正用到了課本上的知識,鞏固了舊知識,掌握了新知識,甚至在實踐中推翻了書本上舊有的不合實際的知識,這才真正體現了知識的真正價值,學以致用。 第三是激情與耐心:激情與耐心,就像火與冰,看似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卻能碰撞出最美麗的火花。在中心時,老師就跟我說,想做電腦網路這一塊,激情與耐心必不可少,在產品更新方面,這一行業就像做新聞工作,補斷的更新,這就需要你有激情,耐心的去不斷的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在一些具體的工作當中也是這樣的:記得剛來學校實習的時候老師安排我去綜合部安裝winXP操作系統,我本想對我來說是非常簡單的事,可沒想到出現了很多問題,開始是硬體問題:光碟機不能用使我在一開始安裝系統時就出現了急躁的情緒,然後順利解決後,XP系統的驅動問題又讓我大傷腦筋!從一開始的USB驅動慢慢的安裝,再通過硬體監測軟體查看硬體型號,到最後把系統安裝成功,用了整整兩天的時間,通過自己的捉摸,調試,自此,我算是真正的搞明白的計算機的硬體安裝,維護和更新,接著我又進行了各種計算機操作系統的反復安裝調試,一遍又一遍的調試安裝,自然有些煩,但我用我的熱情耐心克服這些困難,問老師,查資料,一個個問題迎刃而解,自己在這方面的知識得到了充實。這些在平常的書本上僅僅是獲得感性的認識在這里真的實踐了,才算是真正的掌握了,也讓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告誡自己,不管做什麼,切忌眼高手低,要善於鑽研。還有我感觸比較深的就是查看 log 日誌記錄,因為伺服器的維護是復雜又艱辛的,既要保障物理安全又要保證系統安全,這就需要通過查詢 log 日誌記錄,每一分鍾的伺服器狀況都有 log 日誌記錄,而且它一是數據量大、二是有大量無用信息,所以查看 log 使非常「痛苦」的事情。像這些工作我熬深深地感覺到每有激情與耐心是做不好的。
❹ 對於近幾年中國金融科技的發展有沒有相關的調查報告
近幾年,金融科技發展風起雲涌,區塊鏈、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前沿科技在金融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科技與金融的融合越來越緊密,金融科技正在改變世界、重塑企業、深刻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一方面給世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提高了企業的經營效率,改善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另一方面,在金融科技發揮正面作用的同時,也表現出了一些負面的因素,以比特幣為代表的一大批電子貨幣被人們當做投機的工具,加劇了金融投機活動。因此全面了解金融科技的發展及趨勢變得很有必要,推薦之前用過的《蒙格斯中國金融科技調查報告》。
❺ 金融服務的行業報告
2012年上半年金融抄服務行業創業投資報告(上):
28家企業——金融領域創新者的縮影
第一部分 28家企業——金融領域創新者的縮影
在2012年上半年,資本實驗室共錄得金融服務行業投資事件28起,涉及美國企業20家;已披露金額25起,總計金額約2.55億美元。
從細分領域看,支付服務企業共16家,占所有受資企業的一半以上;獲投資金額約1.8億美元,占總投資額的72%。
此外,提供投資/理財服務、融資服務的企業各6家。這些企業只是金融領域創新者的一個縮影,他們與更多攪局者一起,充滿創意、野心勃勃,正在推動金融行業前所未有的變革。
結合具體的融資項目,可以發現上述三個領域各自呈現出以下特徵:
一、支付服務——百舸爭流
1.支付工具
2.支付工具的工具
3.跨境匯款平台
二、投資/理財——縱深發展
三、融資平台——助小扶弱
2012年上半年金融服務行業創業投資報告(下):
傳統金融機構,當心!
第二部分 傳統金融機構,當心!
1.越封閉,越突破
2.細微處,見功夫
3.無跨界,不精彩
4.用資本,做好事
❻ 金融社會調查報告
1、在商業銀行金融創新方面,我們還沒有看到有什麼可以令人滿意的創新出台。至於,這些,我們應該學習一下孟加拉這個國家的金融創新了。 2、我們的國家金融產品創新,就暫時來說吧,還沒有一個比較有突出的表現來說服人的產品出台,頂多就是來個什麼的小金額貸款什麼的。但是,那個也叫金融產品創新嗎? 3、我們的國家加入WTO後,的確有不少的外資銀行進入我們的國家了。其中簡單的來說,銀行改革上市,就是一個為了適應中國加入WTO的一個過程的。中國的銀行大而不強,而大中有帶小。沒有一個國際化的地位和服務能力,主要的市場是國內的發展,沒有什麼國際的眼光。在一些巨大的外資銀行強勢進入後,我們的銀行的確是應付能力低下啊。銀行服務態度差,產品單調。當外資銀行進入後就出現了利潤大幅下滑,市場份額收縮等等 4、這些包括了基金,債券,期貨,以及一些金融衍生物等在現在看來,我們的主要4大國有銀行面臨著外資銀行的雙重壓力,一方面,外資銀行有更優惠的待遇,有更好的服務,有更多的品種,有更專業的人才……,而我們的銀行都是一些簡單的存款貸款什麼的操作,沒有什麼專業的品種等等,這樣我們的銀行就處於一個比較被動的局面了。 金融的創新和社會的體制,經濟的發展水平有很大的聯系的。而現在我們的商業銀行金融創新不是經濟的問題,也不是發展的問題,而是體制的問題。
❼ 金融學報告
美國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運行產生了一些影響,中國經濟發展面臨著新的困難,而應對全球性的金融危機,關鍵在於合理利用、充分發揮本國的各個方面有利條件。中國應對全球性金融危機具有六大有利條件。
第一,受金融危機的直接影響相對較小。主要體現在:一是對中國金融業影響相對較小。由於中國金融業對外有所開放但尚不充分,與國際金融市場聯動性較少,這就決定了金融危機對中國金融業影響相對有限。目前,中國金融機構不但不存在流動性短缺的問題,反而具有很強的資金調配和運用能力。二是對中國實體經濟影響相對較小。這次全球性金融危機在美國等西方經濟國家正在演變為一場經濟危機,一些國家和地區正在出現嚴重的經濟衰退。中國還不是一個完全的出口導向型國家,國際經濟衰退對中國出口所形成的較大負面影響還不足以動搖中國經濟發展和經濟增長的根基。
第二,應對金融危機的經濟基礎較好。一是中國財政狀況較好。財政收入連續多年高於同期GDP增長率並且出現了較大盈餘。中國目前國家負債率在20%左右,而美國2008年國家負債率高達70%以上,已超過國家負債率的警戒線。因此,中國具有較強的財政調劑能力,具有實行積極財政政策的財政基礎;二是中國外匯儲備充足。中國現有外匯儲備1.9萬億美元,而外債余額只有4000多億美元,這在應對外資可能流出、保持本幣穩定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三是企業資金鏈、居民投資資金鏈基本順暢。盡管遇到了一些困難,但是,截至2008年10月,中國企業存款余額累計超過20萬億元,居民儲蓄累計高達19萬億元。如此巨額存款,既為中國金融機構提供了強大的資金運用空間,又為企業經營或居民消費創造了有利的資金條件。
第三,具有投資拉動經濟的巨大空間。西方發達國家目前幾乎所有的基礎建設都已完成,因此,目前其投資主要是升級型、技術改造型、功能恢復型投資,投資規模較小,投資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不大。而中國現有基礎設施還不能滿足中國經濟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存在著巨大的投資空間。具體表現在:交通建設(鐵路、公路、機場、港口、橋梁建設)、能源建設(石油、煤炭、電站、電網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新農村建設等方面。因此,中國通過投資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仍有廣闊的空間。
第四,以消費拉動經濟的潛力巨大。西方發達國家消費與經濟增長有兩個重要特徵:一是在投資需求空間有限的前提下,國家經濟是一種消費主導型經濟,消費能力下降對經濟衰退的影響極為明顯;二是其居民的消費已經達到一個較高水平,即使消費能力不下降,新增消費需求的空間不大。這就是西方發達國家經濟增長長期保持在較低水平的根本原因。中國則不同,消費市場發展及其拉動經濟增長的前景巨大。中國這些年每年新增勞動力大約800萬人左右。這些新增人口的消費、就業將促進經濟增長。同時,中國目前處於人口快速城市化的過程中,每年城市化人口大約
在1000萬人左右,其拉動經濟的作用十分明顯。而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國居民在住房、汽車、服裝、旅遊、娛樂、休閑等升級性消費已成為越來越多家庭的重要消費內容,升級性消費也有巨大的市場空間。
第五,具有較強的政府調控能力。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中國政府具有較強的宏觀或區域性經濟調控能力。一是中國國有經濟成分相對較高,政府可以調控國有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承擔更多的穩定國民經濟發展的社會責任;二是中國政府在集中和分配全國性財力、協調區域性經濟發展、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引導社會投資方向等方面具有很強的調控能力和優勢;三是中國巨大的投資需求有賴政府發揮規劃、引導、協調的作用。因此,一旦中國經濟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較深而出現GDP增速下降較多時,中國政府可能會進一步加大投資的力度,採取西方發達國家與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松的金融政策,以確保經濟的平穩增長。
第六,具有經濟地位變化的相應有利條件。這些年來,中國的國際經濟地位穩步提升,這對中國應對這次全球性金融危機是有利的。一方面,中國經濟發展對世界經濟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大,使得一些國家或地區在協調世界重大發展事務時,會越來越多地考慮「中國因素」,顧及中國的正當要求和利益;另一方面中國不僅是一個出口大國,也是一個進口大國,是一個前景巨大的市場。對於一些國家或國際經濟巨頭來說,開拓、擴大、延伸中國市場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而考慮中國的正當利益則是他們參與中國市場競爭的必要前提。
作者認為,全球性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運行產生了一些影響,中國經濟發展也面臨著新的困難。但是「受金融危機的直接影響相對較小;應對金融危機的經濟基礎較好;具有投資拉動經濟的巨大空間;消費拉動經濟的潛力巨大;具有較強的政府調控能力和國際經濟地位穩步提升」這六大優勢將使得中國平安渡過此輪全球百年一遇的危機。
(經濟危機的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