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實現金融業增加值123億元,同比增長12.3%,這個同比增長是怎麼算的
從哪看來的數據?一般是與去年同期比較的
2. 誰有金融市場中的2B法則和123法則!!!
2B的定義 上升趨勢中,如果價格已經穿越或者非常接近先前的高(低)價內而未能持續挺升,稍後趨容勢又反轉回來,則趨勢很可能已經發生變化。 123法則 2B法則本質是123法則的一種特殊形態,用來辨別趨勢發生發轉。趨勢變動的123法則和2B法則; 首先要根據上漲繪制趨勢線,然後: 123法則 1.繪制正確的趨勢線被突破; 2.上升趨勢不再創新高或下降趨勢不再創新低; 3.在上升趨勢中,價格向下穿越先前的短期回檔低點;或在下降趨勢中,價格向上穿越先前的短期反彈的高點; 如果僅發生兩種情況,則代表可能的趨勢變動。如果上述三種情況同時發生,則相當於道氏理論對趨勢變動的確認;
3. 現在網路上很多導航網站,比如hao123,這類做的很好,本人是金融行業的,有沒有專門做財經導航的
你可以自己掏錢製作一個 前期主要是做公益性質的 後續隨著點擊量的增多 有人就會找你做公告或發布信息的
4. 結合巴塞爾協議123,談談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趨勢
個人分析,認為有復以下幾制方面的趨勢,僅供參考:一、全球化趨勢:即中國的銀商業行將會走向世界,與國際銀行、國際資本市場的發展共同進步,發展水平逐步與國際銀行業趨於一致;二、混業化趨勢,中國商業銀行正在開始混業經營發展趨勢,工行成立投行部、成立金融租賃公司、收購國外商業銀行鄧就是一種明顯信號;三、綜合化趨勢:創新業務發展加速,發展投行業務、資金交易業務、金融衍生業務、結算、代理等中間業務,而且這些業務的佔比正在逐步加大。四、理財業務正在成為一種趨勢,不管是公司理財還是個人理財都在快速發展。現在正在沖過去那種注重信貸,從發展貸款收取貸款利息逐步走向發展理財實現客戶資產增值方面收取中間業務收入,實現雙贏的局面。五、風險管理正在顯現出去作為金融管理的價值。過去企業和個人注重發展,缺少資金,銀行作貸款;現在企業和個人注重資產增值,銀行發展理財;不久的將來,人們必然注重風險管理,實現資產管理的根本目的,在風險管理中實現發展和資產增值的雙重目的。六、並購將會成為一種趨勢,大銀行、高效率的銀行將會吞並低效率、小銀行。七、投資銀行將會大有作為,將會在發展、投資、調控的縫隙中通過創新發輝關鍵作用。
5. 金融是什麼定義123
1.定義:金融是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以及與之相聯系的經濟活動的總稱,廣義的金融泛指一回切與信用貨幣答的發行、保管、兌換、結算,融通有關的經濟活動,甚至包括金銀的買賣,狹義的金融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
金融的內容可概括為貨幣的發行與回籠,存款的吸收與付出,貸款的發放與回收,金銀、外匯的買賣,有價證券的發行與轉讓,保險、信託、國內、國際的貨幣結算等。從事金融活動的機構主要有銀行、信託投資公司、保險公司、證券公司,還有信用合作社、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以及證券、金銀、外匯交易所等。好
6. 買了同花順金融大師產品感覺上當了可以找12315投訴嗎
關鍵是它頁面介紹產品有關於「風險提示」的免責聲明!所以投訴恐沒用,應該可以申請部分退款
7. 123金融逾期多久上徵信
只要逾期抄就上
查詢方襲法如下:
1.進入首頁,點擊互聯網個人信用信息服務平台。
2.進入後點擊登錄,填寫登錄名,密碼,點擊登錄。
3.進行身份驗證。用戶選擇銀行卡、數字證書或移動金融IC卡驗證方式可實時獲取驗證結果;選擇問題驗證方式在提交申請24小時後,簡訊接收審核結果。 若多次未通過身份驗證,可轉用其他驗證方式或到當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現場查詢信用報告。
4.提交查詢申請。平台提供個人信用信息提示、個人信用信息概要以及個人信用報告三種產品服務。個人信用信息提示以一句話的方式提示注冊用戶在個人徵信系統中是否存在最近5年的逾期記錄;個人信用信息概要為注冊用戶展示其個人信用狀況概要,包括信貸記錄、公共記錄和查詢記錄的匯總信息;個人信用報告為注冊用戶展示其個人信用信息的基本情況,包括信貸記錄、部分公共記錄和查詢記錄的明細信息。
5.獲取查詢結果。信用信息產品加工完畢後(一般在成功提交查詢申請後的第2天),平台會向用戶發送含有身份驗證碼的簡訊。用戶可在收到身份驗證碼的7天內,登錄平台使用身份驗證碼查看查詢結果。
8. 投訴銀行可以找12315嗎
不是的。
消費者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產品、服務不滿意或其提供產品或服務時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事項可進行投訴,主要有三條途徑:
一、向銀行業機構營業網點或其上級管理部門投訴
如何向銀行業金融機構營業網點投訴?
銀行業消費者對銀行的產品或服務不滿意,首先應與業務發生的銀行網點聯系,可通過信函、電話、走訪等形式向業務發生的銀行營業網點投訴,以便消費者投訴得到及時、快捷的處理。
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在營業網點和官方網站醒目位置公布電話、網路、信函等投訴方式和投訴流程。
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及時做好投訴登記工作,並通過有效方式告知客戶受理情況、處理時限和聯系方式。投訴處理時限原則上不得超過5個工作日。情況復雜或有特殊原因的,可以適當延長處理時限,但最長不得超過60個工作日,並應當以簡訊、電話、郵件或信函等方式告知消費者延長時限及理由。
如何向銀行業金融機構營業網點上級機構投訴?
消費者若對銀行網點處理投訴的結果感到不滿意,可通過信函、電話、走訪等形式向其主管銀行反映情況。銀行網點都會公示投訴電話或其他投訴方式。以便消費者投訴得到及時的處理。
二、向金融監管部門投訴
如何向監管機構投訴?
消費者認為以上投訴未得到銀行業金融機構妥善處理或對處理不滿意的,按照屬地原則,可以向當地銀監局再次投訴。
向銀監局投訴一般應採用書面形式,並詳述投訴事件及性質,投訴事項要明確,事實要清楚,要提供投訴事項的可驗證的有關證據,投訴人姓名及聯絡方式。
銀監局(或銀監分局)接到投訴信件後進行審查,一般在5個工作日內做出是否受理投訴的決定;對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投訴,將及時告知消費者。受理投訴後開展調查,銀行業金融機構或監管部門將在30個工作日內、最長不超過60日內回復投訴人。
三、向地方消費者權益保護機構主張權利或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投訴的一般線路是怎樣的?
投訴應按照「先基層後上級,先機構後監管」的原則,即首先應向銀行業金融機構營業網點和其上級機構投訴,然後再向投訴事項發生地監管機構投訴。任何環節均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