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擠兌是什麼意思
銀行因信用度下降、有(或傳聞)要破產等原因,面臨儲戶集中提取存款的情況。
這會使銀行陷入流動性危機,進而破產。
② 銀行擠兌是屬於信用風險還是流動性風險
屬於流動性風險,前提是銀行「有能力清償」「當前無法及時完全清償」。信用風險一般是指借款人違約,無法按期足額償還銀行貸款這種情況。特定條件下,可能出現因信用風險帶來的流動性風險,比如某小銀行的大客戶違約了,儲戶對小銀行不太有信心,就趕緊去取款,這樣引起擠兌,但歸根到底儲戶們擔心的不是「借款企業違約」,而是「這筆賬爛了,銀行的錢不夠了,晚去取錢可能就取不到了」,即對銀行「及時足額清償」的質疑。
參考:《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指引》(銀監發[2009]87號)
第三條本指引所稱流動性風險是指商業銀行雖然有清償能力,但無法及時獲得充足資金或無法以合理成本及時獲得充足資金以應對資產增長或支付到期債務的風險。流動性風險如不能有效控制,將有可能損害商業銀行的清償能力。流動性風險可以分為融資流動性風險和市場流動性風險。融資流動性風險是指商業銀行在不影響日常經營或財務狀況的情況下,無法及時有效滿足資金需求的風險。市場流動性風險是指由於市場深度不足或市場動盪,商業銀行無法以合理的市場價格出售資產以獲得資金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