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金融機構監管部門有哪些
中國現行金融監管架構是「一行三會」。「一行」為中國人民銀行。「三會」是中國銀監會、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分別負責銀行、證券、保險三大市場的監管
1、中國人民銀行,負責貨幣政策。
2、銀監會,統一監督管理銀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託投資公司以及其它存款類金融機構。
3、證監會,負責對全國證券、期貨業進行集中統一監管。
4、保監會,負責統一監督管理全國保險市場。
金融監管體制是金融監管的職責劃分和權力分配的方式和組織制度。國際上主要的金融監管體制可分為雙線多頭監管體制、一線多頭監管體制和單一監管體制。
金融監管體制是各國歷史和國情的產物。確立監管體制模式的基本原則是,既要提高監管的效率,避免過分的職責交叉和相互掣肘,又要注意權力的相互制約,避免權力過度集中。
在監管權力相對集中於一個監管主體的情況下,必須實行科學合理的內部權力劃分和職責分工,以保證監管權力的正確行使。
網路-中國金融機構監管體制
B. 2008年金融危機全過程
金融危機從2007年就開始了,直到2008年,中國的影響才明顯開來:
2007年2月13日美國新世紀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e)發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預警。
8月2日,德國工業銀行宣布盈利預警,後來更估計出現了82億歐元的虧損,因為旗下的一個規模為127億歐元為「萊茵蘭基金」(Rhineland Funding)以及銀行本身少量的參與了美國房地產次級抵押貸款市場業務而遭到巨大損失。德國央行召集全國銀行同業商討拯救德國工業銀行的籃子計劃。
8月8日,美國第五大投行貝爾斯登宣布旗下兩支基金倒閉,原因同樣是由於次貸風暴。
8月9日,法國第一大銀行巴黎銀行宣布凍結旗下三支基金,同樣是因為投資了美國次貸債券而蒙受巨大損失。此舉導致歐洲股市重挫。
金融危機,是指金融資產、金融機構、金融市場的危機,具體表現為金融資產價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機構倒閉或瀕臨倒閉或某個金融市場如股市或債市暴跌等。
金融危機是金融領域的危機。由於金融資產的流動性非常強,因此,金融的國際性非常強。金融危機的導火索可以是任何國家的金融產品、市場和機構等。
系統性金融危機指的是那些波及整個金融體系乃至整個經濟體系的危機,比如1930年(庚午年)引發西方經濟大蕭條的金融危機。
C. 韓國九大銀行有哪些
韓國銀行根據海外雜志發表的《世界1000個最大銀行排名》對本土進行排名,該榜單上總共有9家韓專國銀屬行。分別是:
1、友利控股:全球第72位,位居韓國銀行之首。
2、KB(國民銀行)金融控股:排名第74。
3、新韓金融控股:排名第78。
4、農協:排名第第102
5、韓亞金融控股:排名第第112
6、企業銀行:排名第116
7、外換銀行:排名第157
8、大邱銀行:排名第330
9、釜山銀行
拓展資料:
中國人在韓國的銀行辦網銀流程:
1、沒有戶頭的一定要帶上護照,手機,登陸證,到櫃台填單就行了,和他們說要辦網銀,填單最好提前寫,因為要簽一堆字。
2、辦理之後人家會給你一個密保卡,這個是免費的,還會告訴你網銀的ID和密碼,你自己回去後一定要改密碼的。
3、都辦好了就可以在網銀上進入個人中心下載認證書了,這個認證比較復雜 ,不過需要你耐心些,內容不是太復雜。全部下載完認證後就可以在網站上購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