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小康家庭标准
2018中国小康家庭标准划分为三个等级,高产阶级中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高产阶级净资产和年收入都较高,资产在300万以上,所占人口比例为8%。
中等收入家庭净资产在50万到300万之间,中产阶级所占人口比例为21%。
低收人家庭净资产在二十万以下,群体较多,净资产在二十万以下,年收入在八万以下。
什么是小康!
小康最初是由国家提出,主要指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的一种生活状态,主要以工薪收入为谋生,也可以理解为"中产"或中等财富收入,这其中包括了财资财富和精神财富。目前,中国大部分人的财富以家庭单位为主,如果符合生活状态标准,也可以被称为"小康家庭"或"中产家庭"。
根据网络小康标准来看,小康家庭的收入在年36-50万之间,按照一家三口来计算的话,意味着整个家庭个人的年收入最低也要满足12万元,最高17万。也就是说,每个月都必须过万,才能能满足。
收入过万的家庭有多少?
目前在我们国家,究竟有多少人能月收入过万?从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报告来看,目前中国互联网用户约为9亿,月收入在5000元的人群占28%,月收入4000元以下的人数更多。加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经济数据,2019年中国人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000元,从可支配数据来看,全国月入过万的家庭还是很少。
官方数据下的"小康"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长曾在2014年发表过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满足小康的条件,一是年收入7万-14万家庭人群;二是家里有积蓄或者可以用来投资的资金家庭;三是家的人均居住面积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最后,恩格尔系数在30%-34%之间。
小康家庭是什么样的家庭?多少年收入被认为是"小康"?官方数据下:交通银行与全球知名的尼尔森市场研究公司联合发布了2017年《中国财富景气指数》。这项调查以北京、上海、广州等5个城市为核心,在东部、中西部、南部和北部的22个省会城市进行。
调查报告指出,区域分化的"小康家庭",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地,家庭税后收入超过13万户,成都超过11万户,其他城市超过7万户,都是富裕家庭。毕竟,每个地区的物价和工资都不一样,对小康生活的要求也不一样。在这个地区差距很大的国家,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如果你还没有达到小康水平,不要灰心丧气。现在开始努力工作,才会有更多更好的机会出现。如果已经达到小康生活,应当继续保持下去,才能累积更多的财富。
❷ 中国要是基建搞完了该怎么继续发展
我国被称为"基建狂魔"这个外号,是近年间才兴起的,源于近年来中国一系列大规模基建建设和超级工程。
1、公路上
2005年-2017年,中国高速公路新增7万多公里,通车总里程达12.3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美国第二10.302万公里,加拿大第三1.7万,紧随其后的是西班牙1.47万公里、德国1.297万公里、日本1.152万公里、法国1.146万公里、意大利0.672万公里、韩国0.57万公里、俄罗斯0.45万公里。
2、铁路上
中国铁路里程12万公里,世界排名第二。虽然中国铁总里程与美国差距很大,但是中国高铁占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高铁也一条一条的开通。高铁规划的四纵四横已经完成,八纵八横正在火热进行。
3、钢铁上
当今的现代文明,主体是建立在钢铁和水泥之上的,一个国家如果连钢铁水泥都不能生产,工业化和发展经济便无从谈起。
2015年全球粗钢产量由2005年的11.5亿吨增加至16.2亿吨,增长4.7亿吨,增幅为41.4%。同期,中国粗钢产量由3.6亿吨增加至8.0亿吨,增长4.5亿吨,增幅高达125.9%。2015年印度粗钢产量也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排名第三粗钢生产国。
4、水泥上
2015年全球水泥产量为41亿吨。2005年全球水泥产量为23.1亿吨,十年来全球水泥产量增长了近一倍。从水泥产量排名来看,2015年全球主要国家水泥产量排名前十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美国、土耳其、巴西、俄罗斯、印度尼西亚、伊朗、朝鲜和越南。
5、技术上
在世界桥梁业流传这样一句话:世界桥梁建设20世纪70年代以前看欧美,90年代看日本,21世纪看中国。目前世界上所有高难度、创纪录的桥梁,大部分由中国建造。世界上已建成的最高的5座桥梁全在中国。在已建成或在建的最高桥梁排名前20位中,外国桥梁只占5座,中国则“霸占”了15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