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学业 > 金融专业保险方面社会调查报告

金融专业保险方面社会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1-03-16 15:43:00

㈠ 求电大金融专业社会调查报告一份2000字。

电大金融专业社会调查
有的

㈡ 有谁知道一个关于保险的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怎么写需要做那些准备工作/

你学的什么专业?关于保险的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应该就是一些调查数据吧,包括保险业发展的历史,现状,现在的保险公司都有哪些?老百姓对保险的认可度,包括基本的保险理念啊,投保的人口密度或深度啊等等等等,建议到中国保监会去找专家咨询
如果在金融类的报纸杂志有熟人,那就方便多啦

㈢ 急~~~~关于企业与保险的社会调查报告

我来接分了~

我来接分了~

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报告
由中共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组织的“中国私营企业研究”课题组,在2004年对全国的私营企业进行了第六次抽样调查(此前在1993、1995、1997、2000、2002年已进行了五次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共发出问卷3670份,回收有效问卷3012份,有效回收率为82.1%,有效问卷数约占2003年底全国私营企业总数的1.0‰。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参加了本次调查,并分担了一半的抽样任务。
现将调查数据分析的主要意见简报如下。
关于私营企业的情况分析

(一)两年来私营企业总量上持续快速增长

本次调查显示,2001年以来,私营企业数量有了明显增长。2003年底,私营企业达到300.55万户,比2001年增加97.7万户,增长48.16%。

私营企业发展的地区差异很大,10万户以上的省市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2003年底,全国私营企业户数超过10万户的地区有八个,分别为:江苏(343680户)、广东(323077户)、浙江(302136户)、上海(291711户)、山东(228554户)、北京(186805户)、辽宁(114415户)和四川(110359户)。以上八个地区私营企业共有1900737户,占私营企业总户数的63.24%。

私营企业经营规模继续扩大,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到2003年底,全国私营企业户均雇工11.73人,户均从业人员为14.3人,分别比2001年增长5.68%和6.88%。雇工人数100-500人的有34617户,雇工500-1000人的有3334户,雇工1000人以上的有1130户;2003年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本达117.47万元,比2001年增长24.16%,注册资本500万-1000万元的有84620户,1000万元以上的51830户。注册资本亿元以上的有1156户,比2002年同期增加498户。

(二)两年来私营企业规模稳步扩大

一是资本规模稳步扩大,销售额有所增长。本次调查发现,企业资本规模中位数比2002年调查时上升了20%,销售额的中位数上升了近10%。本次调查收回的问卷分两部分显示:工商局调查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总额的中位数为92万元,而它们在开办时的实收资本总额中位数为50万元,资本增值了0.84倍。工商联调查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总额的中位数为300万元,而它们在开办时的实收资本总额中位数为100万元,资本增值了2倍。这说明,无论是一般性私营企业(工商局调查的对象)还是代表性私营企业(工商联调查的对象),它们在开办企业后,资本都有增值,区别仅仅在于增值快慢而已。在2003年底,在工商局调查企业中,所有者权益超过1000万元的占15.2%;超过5000万元的占3.6%;超过1亿元的占1.2%。也就是说,所有者权益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约占20%;工商联调查企业中,相应的比例更大,所有者权益超过1000万元的占26.0%;超过5000万元的占6.9%;超过1亿元的占3.5%。也就是说,工商联系统的私营企业的所有者权益超过千万元的户数占到36.4%。
企业的销售额也有增长。2003年底,工商局调查企业的销售额中位数为200万元。工商联调查企业的销售额中位数为640万元。

至2003年底,企业的开业年数为5年及以下的占32.9%;6至10年的占42.3%;10年以上的占24.8%。也就是说,被调查企业开业6年以上的占了67.1%。开业年数的中位值为7年。2002年调查时,这个数值是7.04年。考虑到这次调查有一半是通过工商局向一般私企问卷的,不同于上次仅仅调查代表性企业,所以不能得出私营企业存活年数下降的结论。

根据企业的开业年数、企业开业时的实收资本、企业2003年底所有者权益三个数据得出企业的资本年增长率,其中位值为8.8%。

二是企业利润略有回升,销售利润率趋于平稳。上次调查发现,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私营企业的销售利润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此次调查发现,销售利润率已经逐渐趋于平稳。

2003年底,工商局调查企业的税后净利润的中位数为7万元,与前面的销售额中位数相比,可得出销售利润率约为3.5%。工商联调查企业的税后净利润的中位数为25万元,与前面的销售额中位数相比,可得出销售利润率约为3.9%。两者数据相差不大。

与前几次工商联调查数据相比,企业利润略有回升(1997年销售利润率为7.9%,2000年为5%,2002年为3.6%),被调查企业的税后净利润(中位数)从2002年调查时的21万元上升到25万元,但销售利润率只回升了0.3个百分点。

行业利润差距拉大。此次调查发现,房地产业的利润大大高于其他行业,税后净利润的中位值比处于第二位的“电力煤气业?的利润高一倍多。其他利润较高的行业还有电力煤气、卫生体育、建筑业、采掘业、科研技术业,而利润较低的行业为交通运输业、社会服务业、商业餐饮业。可以看出,科研技术业虽然资本规模处于平均水平之下,但其利润中位数却是高于平均水平的,这与其技术含量高有直接关系。商业餐饮业资本规模不大,技术含量较低,而且行业竞争激烈,行业利润低。

三是雇工人数基本稳定。工商局调查企业2003年全年雇工人数的中位值为24人,而工商联调查企业的全年雇工人数的中位值为60人。从纵向来看,私营企业的全年雇工人数基本稳定。本次调查企业的全年雇工人数的中位数与2002年调查企业的全年雇工人数的中位数持平,都是60人。

除了全年雇工之外,企业还雇用一些季节性工人。工商局调查企业雇用半年以上不足一年的工人数的中位值为5人,工商联调查企业中这类雇工人数的中位值为8人。

(三)近两年来私营企业行业和地区分布呈扩张之势

一是主营行业出现多元化趋势。被调查企业的主营行业有两项的比例为16.73%;主营行业有三项的比例为6.42%。也就是说,在调查企业中有近1/4的企业主营行业已经多元化了


二是行业分布随着市场准入的放宽而延伸。被调查企业中以制造业和商业餐饮业所占比重最大:制造业比重达到38.2%;商业餐饮业达到24%,这两项合计超过了60%。与上一次调查相比,这两项所占比例基本未变,商业餐饮业的比例略有提高。

与上一次调查时相比,农林牧渔业和交通运输业都略有上升,采掘业比重基本未变。值得注意的是,社会服务、科研技术等新兴行业的比重增长迅速。如社会服务业从5.6%增长到了11.1%,几乎增长了一倍;科研技术业从2.1%增长到了5.5%,几乎增长了一倍半。建筑业虽然算不上是新行业,但增长率也较高,从5.9%增长到了9.1%,增长了近一半。房地产业的比例不小,达到了8.5%。把教育文化与卫生体育作为主营行业的企业也占了4%;还有1.6%的企业将电力煤气等公用事业作为主营行业。这些变化说明,近两年,民间资本的进入领域有明显的拓展和延伸。
三是企业的总部和生产经营场地逐步从农村和集镇向大城市转移。这是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涉足行业的不断调整以及企业的发展战略相关的,也是同大城市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投资者的努力分不开的。

四是有相当比重的企业开始注重技术开发。调查显示,16.7%的企业有自己的技术专利。30.8%的企业有自己设计的产品。另外,有35.2%的企业产品经过了质量认证。42.3%的被调查企业进行了新产品、新技术、新项目的研发投资,研发投资金额的中位数为30万元。这表明,私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品牌。

五是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逐步增强。企业的产品销售范围(或提供服务范围)逐步扩大。2003年,产品销售县外的比重超过一半的企业占60.0%;产品销售省外的比重超过一半的企业占到了30.3%;产品销售国外的比重超过一半的企业占到了8.1%。

六是外向型企业数量增加。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品销售到国外,另一个是向海外投资。在2003年,被调查企业中有21.4%的企业的产品销售范围(或提供服务范围)涉及到了国外;有2.0%的企业已经向海外投资;有0.3%的企业在海外的投资额超过了100万美元。

大多数企业对我国加入W TO后的市场竞争环境做出了积极反应。被调查企业应对加入W TO的措施依次为:与国内其他企业联合做强做大(25.1%)、引进技术(21.9%)、申请自营进出口权(19.0%)。但是,仍有30.7%的企业根本没有想过如何应对加入W TO以后的国际竞争环境,还有17.2%的企业认为这个问题与本企业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七是相当一部分企业有上市打算。被调查企业中,有近1.0%的企业已经上市或买壳上市;有0.7%的企业已经进入上市辅导期。有26.5%的企业有上市的打算。

(四)近两年来私营企业的治理结构与内部管理正在发生变化

综合工商局与工商联的问卷可以看出,无论是开办私营企业时实收资本,还是2003年底所有者权益,企业主所占份额比例都是70%(中位数)。这个比例数字,同2002年调查时所得的数据相比,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其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却发生了明显改变,正在由以独资企业为主的形式迅速转变为以有限责任公司为主的形式。从1993年到2004年的10余年间,独资企业比例由

63.8%下降为22.5%,而有限责任公司比例由16.5%上升至62.9%。1993年,私营企业中董事会比例为26%,股东大会与监事会无相关记录,党组织、工会和职代会的比例也不高;而到2004年时,六种组织形式比例都在30%以上,其中最高的前三位是:董事会(74.3%)、股东大会(56.7%)、工会(50.5%)。这些内部组织的发育对于完善企业治理结构起到有力的支撑。

本次调查还发现,绝大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企业文化?的作用,特别是其“提高员工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作用,得到八成以上企业的赞同。但是,绝大多数还停留在实用阶段,是从“加强管理层建设”(73.8%)、“着重加强培训”(70.8%)、“建立表彰激励机制”(68.3%)着想的。

(五)私营企业的贡献逐渐被社会认可

一是纳税增加。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私营企业的纳税额也在同步增加。2003年底,工商局调查企业的缴税金额的中位数为8万元,与销售额中位数(200万元)的比率约为4.0%。工商联调查企业的缴税金额中位数为25万元,与销售额中位数(640万元)的比率约为3.9%。纳税大户的比例也在提高。2003年底,在工商局调查企业中,缴税金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占15.0%;在200万元以上的占9.1%;在500万元以上的占3.7%。也就是说,纳税100万元以上的企业占了27.8%。工商联调查企业中的相应比例更高,缴税金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占23.9%;在200万元以上的占14.9%;在500万元以上的占7.3%。在工商联调查的企业中,纳税在100万元以上的占了46.1%。
与前几次调查相比,企业缴税金额不断上升。本次调查比2002年调查时的中位数上升了13.6个百分点。税金与销售额的比率基本稳定,保持在4.0%以下。

二是交费未减。企业除了需要交纳国家征收的各种税以外,还要交纳各管理部门、各种组织收的费用。与上次调查相比,企业的交费金额基本保持不变,这表明了企业的交费负担没有减轻。

三是就业贡献大。私营企业雇用的工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下岗职工和农民工。工商局调查企业中雇用的下岗职工的中位数为6人,占到了总员工数的中位值(24人)的25.0%。工商联调查企业中雇用的下岗职工的中位值为14人,占到了总员工数的中位值(60人)的23.3%。工商局调查企业中雇用的农民工的中位数为12人,占到了总员工数的中位值(24人)的50.0%。工商联调查企业中雇用的农民工人数的中位数为30人,占到了总员工的中位数(60人)的50.0%。

根据上述数据推断,全国私营企业所雇用的员工中,有一半以上是农民工,有四分之一是下岗职工。私营企业对就业的贡献由此可见。

四是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私营经济的发展也有效地推进了国有企业改革。本次调查发现,有6.3%的企业已经兼并或收购了国有企业;还有10.2%的企业正在准备兼并或收购国有企业。有18.3%的被调查企业是由国营、集体改制为私营企业的。据此推断,300.55万私企中约有55万是改制而来的。私营企业在解决国有企业资本金不足、下岗职工再就业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企业-市场-政府的关系尚须进一步调整

此次调查从若干方面探讨了现阶段我国企业-市场-政府之间的关系。调查表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尤其是中共十六大以来,企业、市场与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是,不协调的方面仍然不少。需要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调整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透过企业的三项支出看企业与政府部门的关系。政府部门与企业的关系不够协调,集中表现在企业的各种交费、企业应付来自政府部门的各种摊派,以及为了搞好与政府部门官员的关系而不得不付出的各种并非合理合法的公关、招待费用等方面。为了简便起见,这些支出简称为“三项支出”。此次调查所获得的有关企业的三项支出的费用是十分惊人的。根据1382位业主提供的信息,2003年他们总计纳税112808.4万元,交费55044.5万元,后者相当于前者的48.8%;据819位被访业主的信息,

2003年他们总计纳税78301.6万元,应付摊派支出7207.4万元,后者相当于前者的9.2%;据1554位被访业主的信息,2003年他们总计纳税145064.5万元,用于公关、招待的支出26465.9万元,后者相当于前者的18.2%。

据1351位被访业主提供的信息,2003年他们企业的税后净利润总计116273.5万元,交费总计79009.6万元,后者相当于前者的68.0%;据779位被访者的信息,2003年他们企业的税后净利润总计86905.8万元,应付各种摊派支出6812.5万元,后者相当于前者的7.8%;据1478位被访业主的信息,2003年他们企业税后净利润为168022.3万元,用于公关、招待的支出为25573.6万元,后者相当于前者的15.2%。

根据1002位被访业主的信息,2003年他们企业出资人分红总计25123.9万元,交费总计29394.1万元,后者相当于前者的116.6%;据754位被访业主的信息,2003年他们企业出资人分红总计22652.9万元,应付摊派支出6646.1万元,后者相当于前者的29.3%;据1257位被访业主的信息,2003年他们企业出资人分红总计36655.3万元,用于公关、招待的支出总计16240.3万元,后者相当于前者的44
显而易见,与被调查企业的纳税、税后净利润和分红相比较,三项支出所造成的负担确实不轻。这就从一个方面反映了私营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
大多数被访业主把他们的企业所面临的贷款困难归咎于手续繁杂、贷款抵押和担保条件太严以及贷款成本太高这三个因素。手续繁杂表明银行的贷款程序不适应金融市场的要求;贷款的抵押和担保条件太严意味着银行的相关条款带有霸王条款性质,不容谈判协商;而贷款成本太高则暗含着银行经营管理人员可能存在寻租行为,迫使企业除了支付贷款利息外还要付出其他“公关?成本。

第二,透过企业之间严重的“三角债?看企业与市场的关系。本次调查发现,企业之间的拖欠日益严重。被调查企业应收货款和被其他企业拖欠的借款,最高的达30亿元;被调查企业拖欠其他企业的货款和借款,最高的达4亿元。“三角债”所表现的市场信用危机,影响着私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第三,透过企业纠纷解决机制看企业与政府、社会的关系。本次调查发现,在发生一般经济纠纷时,私下协商成为较多企业运用的纠纷解决途径。诉诸仲裁或向法院起诉的很少,寻求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行政介入的较多;请求工商联或私营企业协会出面协调的较少,默默忍受的人却占一定比例,更少有人通过组织起来的商会调解纠纷或者诉诸媒体评判是非。

在与管理部门发生纠纷时,请求上级政府行政介入、请求工商联或私营企业协会出面协调,则是最重要的途径,不然,只能默默忍受。因为在现实条件下,这种纠纷多数不是可以通过诉诸法律就能有效解决的,私下协商的办法也不容易奏效。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纠纷解决机制几乎不存在地区差别。东部地区并不因为经济发展较快、市场化程度较高而能够形成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不同的纠纷解决机制。这说明,无论东部还是西部,依法解决纠纷所需要的法律制度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都未真正形成。

第四,私营企业对完善立法和政府转变职能的期盼很高。此次调查表明,尽管还存在上述种种问题,但被访业主普遍认为,党的十六大以来,私营企业的发展环境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对于调查表格中所列举的与私营企业发展环境相关的问题,认为有改善的被访业主所占比例,绝大多数在70%以上,只有在私营企业信用制度的建设上面,认为有改善的人所占比例略低于70%。

如何进一步改善私营企业的发展环境呢?此次调查的被访业主也进行了积极的思考。见表一所示。

表一中值得注意的是,表示最关心和关心的方面,是对税收制度的改革(87.4%)、贯彻落实宪法中明确保护私有财产的规定(83.1%)、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81.7%)和建立社会信用体系规范市场秩序(80.7%),这几项都是直接关系到私营企业的经济利益。

关于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情况分析

㈣ 保险专业实践调查报告,以及参考文献

保险市场现状
1问题据有关媒体介绍,国外各大保险公司均看好中国保险市场,一致认为这是本世纪最后一块未被开发的处女地。朱总理访问英国期间,对方把中国开放保险市场当作一个主要议题来谈,一些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甚至把在本世纪末拿到一张中国保险业的准入证视为头等大事。但是,当各国都在注视中国时,我们国内的保险现状却不容乐观,不少人对保险业的现状持否定态度。民族保险业,面临生存考验。
第一、中国的保险市场,尤其是人寿险市场应尽快渡过婴儿期.婴儿期,是一个不成熟、易死亡的时期。众所周知,中国的保险业仅有百年的历史,但在这百年中,中国人自己规范地运作时间却很短。建国前,是外国人占据保险市场,建国后,是一家天下,在计划经济及缺乏竞争的情况下,中国的民族保险业在起步阶段就存在着各种不足,尤其是文革期间又停办保险,所以,从严格的角度看,中国的保险业还处在婴儿期。中国的民族保险业处在一种少专家、缺经验的状态下,这种看似悲观的观点可以从各家保险公司的人员结构中看出。在一些老公司里,人员结构远未达到专业化、年轻化和知识化;而在一些新公司里,虽然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相对较高,但专业知识并不高。也就是说:一个数学博士并不一定是一个跨行业的人才、一个优秀的保险人才。如果不能快速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中国保险业就难以渡过婴儿期,就有夭折的可能。
第二、中国保险市场现状需尽快改变
保险业的一些人士有这样一个看法,中国的保险事业很难干,不少人是过一天算一天,其中部分人把保险业所遇到的难题归于大众,认为中国大众的投保意识差,只知存钱,不知买保险,只看到营养品的重要却看不到保险的重要。笔者认为,责任不能由大众来承担。应当看到这样的事实:中国的不少人都有自己管自己钱的习惯,当年办银行的人是上门找人存钱,而今天,老百姓不用谁去提醒,自己就把钱存在银行;当年办女子学堂的人是挨门挨户地做工作,有时还要被骂,但他们却没有退步,才有了那么多的女子走入学堂。今天,保险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应允许国人对其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关键是我们如何做,用什么样的方法使大众认识到保险能给其带来的好处。换句话说,老百姓对保险有看法,其中主要原因还来自保险业。
各家保险公司大多存在着人员培训期短,专业知识少的问题。 保险是一个新兴行业,需要有专业知识的人去从事,但是,在一些保险公司里,学员经过几天,有的只是类似于工厂里师傅带徒弟那样教一下就开始上岗。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做法。保户在你这里买保险,一保就是终身,而任何商品都不是万能的,各险种所适应的人也不相同,都需要专业人士去为保户精心设计。一个对保险知之甚少的人,他去“拉保险”,保单虽然到手了,可对保户的保障,对维护其利益,是否有人去过问呢?也正因此,一些保户在买了保险后不久,就认为保险不怎么好,这类保户很可能向这样两个方面发展:其一,第二年不再续保,认吃亏;其二,到处宣传保险不怎么样。不管其采取何种方法,对保险公司,对中国保险业都是非常不利的。
第三、从业人员的道德水平与保险业的发展不适应
保险,是一项积德行善的事,但是,在各家保险公司激烈竞争之时,一些公司忽视了对其员工的道德教育,致使保险从业人员泥沙混杂,有的公司盲目扩容,不管什么人都要,使大众对保险从业人员有了一种惧怕感,严重影响了民族保险业的发展。从目前保险市场上看,有两大问题显得非常突出,其一,不能坚持最大诚信原则。有的从业人员在向保户推销保险时,有意夸大保险的功能和范围,诱骗对方投保,使很多不了解保险的人,把保险和非法传销和行骗等同看待;其二,返佣现象严重。有的公司的业务代表单纯追求业绩,公开违反法规,以向保户返佣为条件拉保险,返佣比例越来越高,使保险市场变得比较混乱,破坏了保险市场的正常运行,使正常开展业务的公司难以做到业务。
第四、从业人员流动过快,使保户缺少安全感
由于保险业内竞争激烈,一些公司把业绩看得非常重要,而忽视了员工队伍的稳定性,使保险成了“自己给自己当老板,想干就干,不想干就算”的迅速致富的行业。据了解,有的公司在一年里人员流动高达3 0 %以上。这种不稳定性至少带来两大不利:其一,保户没有安全感,使其不明白自己的利益谁来管;其二,这些从保险业流出的人员在社会上又会攻击保险,给人一种“专业人士观点”的印象,这对保险业的发展具有相当大的破坏性。
第五、小舢板难以打赢海战
中国的保险公司还不多,寿险公司就更少,到目前全国性的寿险公司只有中保、太保、平保、泰康和新华五家,而这五家整体规模都不大,难以和国际上的一些知名公司相比。这种现状其实是对保险业的一种巨大威胁。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难以抵御较大的风险;其二,难以和国外保险公司抗衡。即使国外保险公司暂不进入,而国内的改革发展也需要保险业能以新的姿态出现,靠几条小船就能养家糊口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从全球角度看,一旦国外保险公司进入中国,以我们目前的小公司去和对方比高低,其结果不言自明。如果各家保险公司不能迅速扩大规模,那么,“第三世界”就将永远是第三世界。
在世纪之交,在中国已逐步融入国际大社会的今天,我们应当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可以这样说,民族保险业成败就在当前。目前,我们还是国内几家公司的竞争,很快,我们将面临众多公司,包括外国公司在内的竞争,以目前这种方式、这种素质去参与竞争,我们只能是失败。
针对国内保险市场的现状,我们的观点是:全力抓好两个提高,促进两个转变。所谓两个提高,是指通过政府的适当干预提高各保险公司决策者的经营意识、理念,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使中国保险有一个质的飞跃;通过提高,带来服务质量的转变,逐步促进大众投保意识的转变。
之所以提到政府的适当干预,是因为各家保险公司的决策者的观念非常重要,没有一定的政府行为,这种转变可能会多用一些时间,只有他们的观念转变了,才能提高其服务保险市场的意识,才能下大力气提高员工的素质,从而带来服务水平的转变,再通过服务水平的转变去影响大众,使其对保险有新的认识,从而真正促进民族保险业的发展。
2特点
从中国保险市场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5个大的特点。
第一,少数国有保险公司占有市场的典型垄断市场。在除了再保险以外的人身和财产保险市场上的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平安保险有限公司占90%以上。根据2002年的人身保险市场和保险收入来看,中国3大人身保险公司约占91%。2003年,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甚至占人身保险市场的50%以上。
第二,中国的保险市场从1980年开始,以年平均30%以上增长速度很快地发展。
第三,国有保险公司转换为有限公司带来了所有体制的改革。而且,中国再保险被分为3个公司,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国人寿等公司在海外股票市场上成功地上市了。
第四,保险的社会性技能强化。由传统的经济报酬技能转换为资金流通,社会管理技能。而且,从保险法和各种法规被规定之后,市场逐渐规范起来。
第五,管理体制规范化。从1998年中国保险监督委员会由中国人民银行分出来以后,以在地方主要城市设立分局等的方法来把体系调整起来。此外,对外开放扩大和中国国内保险公司的海外进出增加也是一种特征。
2办法第一,促进保险市场调整结构。首先,要分析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的阻碍因素,消除这些阻碍因素,用债卷公司制度的优点支持保险公司的发展。为引导对保险公司的私人资产的投资,要积极支持国内外的股票市场。
第二,使保险市场主体多样化。要培养具有国际性竞争力的一些大型公司的同时,还需开展中使小保险公司专门企业化。先把保险市场的进入条件调整之后,以使保险市场主体多样化和增加动力的方法来完成具有中国特色保险市场体系。
第三,扩大中国保险市场的对外开放。诚实的履行WTO的条例,逐渐地撤出对外资保险公司的地域/劳务范围限制项目。中国保险分为引进外国资本并接受外国的先进经营观念、管理经验、经营方式的方法来进行中国化。
第四,保险市场监督技能的进一步完整化。改善管理监督方式,强化保险公司的支付能力的监督,缓和信用风险。调整关于保险法律,强化保险统计业务。根据合法程序揭发关于保险市场的违法事项,保护保险市场从事者的全体利益,引导保险市场的公平/公正竞争。
除了以上的4个方针以外,我们还需要注意中国保险市场的对外开放是比和WTO的协约提前履行,世界保险系统都关注到今年年末中国保险市场。
尤其是,据2004年1月在国务院公布的文件,有“其实,现在已经过了争论保险公司资金运用范围的扩大/缩小的阶段,而要注意如何顺利地运用资金。因此可以说,保险公司的资金直接投入资本市场的原理下,需要研究对资金的安全性,流通性、有效性等方案的重视点”。从这句话可知,关于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政府态度有很重要的进展。

第四章 结论

我们组调查的主要部分是加入WTO之后中国保险市场的结构变化以及现在已经进中国保险市场的外国保险公司的状况。目前,已经进来或者打算进入中国市场的西方大部分外国大型保险公司认为中国市场是在亚洲整个地区里最重要的市场、很有前途的市场。
中国保险市场的全面开放意味着外国保险公司不难地进入中国市场,还意味着国际资本对中国投资的力量更灵活。而且,随着外国资本的投资规模会大大增加,其投资方式也会有比较大的变化。
未来的保险公司可能会变成独资公司。因为,法律上的问题、中国市场的信息不足,所以,目前的保险公司大部分只能合资保险公司。但是,如果在中国保险市场上的信息足够充分的话,以后不用跟中国公司合作经营,所以现在的合资经营方式会变成为独资经营方式。
最后,在保险公司的资金直接被投资到资本市场的原则下,一定要提出能解决安全性,流动性与有效性问题的研究和能解除人才不足问题的教育系统等等的方案。
王燕等,“中国养老金隐性债务、转轨成本、改革方式及其影响”,《经济研究》2001(5)
2、袁志刚,“中国养老保险体系选择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研究》2001(5)
3、孙祁祥,“空账与转轨成本”,《经济研究》2001(5)
4、王延中,“中国社会保险基金模式的偏差及其矫正”,《经济研究》2001(2)
5、袁志刚、宋铮,“人口年龄结构、养老保险制度与最优储蓄率”,《经济研究》2000(11)
6、李绍光,“养老金: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的比较”,《经济研究》1999(1)
7、赵曼,“社会医疗保险费用约束机制与道德风险规避”,《财贸经济》2003(2)
8、陈工、谢贞发,“论我国实现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科学版)2003(6)
9、李绍光,“社会保障税与社会保障制度优化”,《经济研究》2004(8)
10、封进,“中国养老保险体系改革的福利经济学分析”,《经济研究》2004(2)
11、朱玲,“从建立传染病社会医疗保险起步”,《金融研究》2003(7)
12、张亚东,“发展商业医疗保险的纵向一体化研究” 《金融研究》2003(7)
13、李珍、杨玲,“养老基金制度安排与经济增长的互动”,《金融研究》2001(2)
14、唐旭等,“中国养老基金的投资选择”,《金融研究》2001(11)
15、北京大学课题组,“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选择:激励与增长”,《金融研究》2000(5)
16、郑伟、孙祁祥,“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经济效应”,《经济研究》2003(10)
17、封进,“公平与效率的交替和协调——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再分配效应”,《世界经济文汇》2004(1)
18、封进,“人口结构变动的福利效应——一个包含社会保险的模型及解释”,《经济科学》,2004(1)
19、封进,“中国养老保险体系改革的福利经济学分析”,《经济研究》2004(2)
20、《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分析与运作分析》朱青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养老保险基金——形成机制、管理模式、投资运用》李曜著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版
22、《中国医疗保险发展模式论》施建祥著 中国物价出版社2003年版
23、《养老保险》董克用、王燕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
24、《医疗保险》仇雨临 孙树菡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
25、经济研究、金融研究、保险研究等杂志上的相关文章
26、有关网站上的文章。
http://cache..com/c?word=%B1%A3%CF%D5%3B%B2%CE%BF%BC%3B%CE%C4%CF%D7&url=http%3A//www%2Esubheap%2Ecom/html/18/2007/0330/22544%2Ehtml&p=&user=

㈤ 急求一份金融学专科(专科)社会调查报告。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中专的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经过两年多专业知识的学习,这个学期我们终于要进行毕业实习了。

2009年6月27日,我被学校安排到XXX区税务局征管科实习。到征管科实习,是我踏出校门步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征管科是税务档案的管理部门,里面的档案资料征是各部门在税收征管过程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等的历史记录。档案管理,听起来让人觉得很轻松,因为当今社会电脑相当普及,任何资料都智能系统化。我来之前也是这样想的,可当我来到这里真正接触这项工作时才知道,事实并不是那么回事,因为有些东西电脑根本就做不到。

我刚来实习,正好遇到征管科资料倒库。资料倒库这个工作不仅工作量大(因为这个科的资料特别多——有两个资料室,每个资料室都放满了资料),而且很复杂——首先要把资料装箱,然后进行交换,交换完后就要把它们上架,上完架后还要给资料编新位置码。特别重要的是:因为保存的都是纳税人的档案,是绝对不可以泄漏出去的。因此,这项工作除了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要有专心致志的工作态度,更重要的是要有很高的警惕性。

长期以来,资料的分类、装订、归档、查阅、变更、移外区、管理等问题一直困扰着管理人员。 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市国税系统在征管方面进行了改革,很多方面都已跃上了新了台阶,走在时代的前沿。去年全市国税系统征管数据大集中和税库联网,今年的办公自动化的推广等等,标志着我市国税系统信息化建设的进步。然而税收征管资料管理模式仍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存在各种问题,处于落后的局面。所以,我认为有许多地方都要迫切进行改进:

一、资料管理要科学

资料管理如果不规范、不科学,就会影响工作效率,甚至给工作造成很大的被动。比如说税收征管资料转送到经办人那里后,按要求经办人应及时进行整理、分类、归档、上夹的,但由于现在各管理分局特别是小规模管理分局普遍存在:

(一)管理户多,失综户多,催报、催缴及看失踪户场地以及各种专项工作又异常繁重,造成工作中顾此失彼的状况;

(二)部分经办人不能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由于这两个原因,导致无暇顾及各类应整理归档的征管资料,造成这些资料很容易遗失。如我所在的征管科就严重存在这种情况:一是资料没有及时整理、归档,有些资料一放就一两个月,二是资料堆放随意性,从桌面到桌底到处都是。

二、资料管理要规范

(一)资料一定要齐全,而且归档一定要符合标准。

资料不齐全或归档不符合标准,就会给工作造成很大的被动。如我所在的征管科的资料就有“张冠李戴”的现象,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工作的难度,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单位的形象。

(二)要有专用、足够的场地。

没有专用的场地或场地不足的话,资料就很难整齐堆放,这样一来,就一定会出现资料查找不方便、检找速度慢等现象,造成既费时,又费劲。如我所在的征管科,征管资料由于受存放场地及其它因素的限制,需查找资料时,则要翻箱倒柜,不仅容易造成资料破损,而且还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三)纳税人资格发生变更的,征管资料要及时转移。

我所在的征管科就存在这种情况:在接收一般纳税人资料时,发现有10多户纳税人资格发生变化(有个别业户变更时间在半年以上的),而税收征管资料尚未移送到接管的小规模管理分局。

(四)资料保管要安全。

目前,我市有些管理分局的征管资料是放在办公室的资料柜里的。要知道,办公室这种地方,前来

办事的纳税人是可以进进出出的,部分两个管理分局共用的资料库,除了上面这些人可以进出外,各分局的经办人也可自由出入,这对资料的防盗、防火等都非常不利。

去年,我市国税系统征管数据集中后,电脑已联网,日常税收征管资料大部分都可以在电脑上查阅,因此,要使资料保管既妥善又安全,完全可以采用以下的做法:①设立专用的库房。②电脑查阅为主。

三、资料管理要面向现代化。

当今社会,信息发展一日千里,电子数据、图像化、办公无纸化、各相关行业资料共享,将是今后发展的趋势。我们税务行业,假如能从税务登记到申报征收再到各类待批文书、税务稽查系列等所有协税事项都电子数据化的话,那么只作为行政复议及相关法律案件的原始税收征管资料取证,是否也因此而改变方式呢?

总之,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纸质税收征管资料将逐渐被电子数据化、图像化所替代。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依靠广大税务干部群策群力,发挥所长,才能共创辉煌的明天。

四、工作体会

在税务局实习的这段时间里,让我体会到做事的艰难。以前什么事都没做过,在家只知道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经过这次实习,让我明白了两个道理:

(一)做任何工作都要积极、认真负责;

(二)要不怕辛苦、不怕困难。

最后,非常感谢学校和XXX税务局给了我这次难得的实习机会。这次实习, 给了我一个锻炼的机会,让我从中得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可以讲是受益良多啊!所以,今后,我会继续努力,不断丰富知识,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争取做一个对社会在贡献的人。
====================================
你自己再加点你自己的内容吧。以上换成任何部门都可以

㈥ 谁能帮我找到一篇关于金融方面的社会调查报告,我是本科生,为了这个都愁死了.大家帮帮忙吧.

大学生对邮政金融业务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

做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市邮政局在邮电分离后,实行企业化,在全市邮协部职工的努力下,成功地视企业的扭亏“三步曲\该步进入良性循环。做为邮政主要业务收入的邮政金融业务,也在这几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较为突出的成功。 一、目前**邮政金融业务现状 1、电子汇兑:做为传统的邮政金融业务,汇兑传递—直是社会群众之间传递资金的主要方式,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近年来,随着银行业间电子通讯技术的运用.加速了资金的传递速度,满足社会和用户的需要.为加强自身竟争力,从2002年起,**邮政国家邮政局的统筹安排下,实现了汇兑传递式的改进、开办了电子汇兑业务。此项业务的开展。取代传递的汇款传递方式、通过现代的电子网络,进行资金的传递,从而大大缩短传递时间,加强邮政汇兑业务的市场竟争力。 2、邮政储蓄。做为邮政金融的主打业务,从1986年恢复开办以来,很好地完成收集社会闲散资金的任务,为国家收储,给老百姓提供了更多的储蓄选择。**邮储蓄,从1995年以来,立志于邮储的网络建设,通过数年来的精心打造,成功实现全市邮政储蓄系统之间和全国邮政储蓄系统的联网,成为中国最大的金融网络的一员。充分满足用户对资金流通的需要、通过全力打造、**邮政储蓄已经成为**银行业中屈指可数的重要部分,市场占有率为7%左右,在老百姓间留下不错口碑,形成良好群众基础。在近年来,**邮政储蓄还相继推出邮政绿卡(储蓄卡)、参加POS消费系统、昼夜服务的ATM服务。通过这些举措的进行,有力地丰富了邮政储蓄金融服务的种类,满足了用户日趋增长的消费要求。 3,金融中间业务:做为受到银行业和邮政储蓄追棒的金融中间业务,受到**邮政局的广泛关注、西部经济发展增势明显.为西部地区金融中间业务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市场,带来无限生机。**邮政局积极创新中间业务,不断推出新的品牌、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有效地改善**邮政蓄资本结构、降低经营风险、 二、影响**邮政金融业务发展的制约因素 1,思想观念的制约:**邮政金融经过IO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是在管理体制、业务经营上还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表现为思想上的落后。观念上的保守、认识上的模糊、行动上的迟缓,习惯于上面布置、下面执行,缺乏主动创新精神,规模效应尚未形成,容易投入产出不成比例或成本巨大的局面。 2、人才技术的制约: 虽然这几年,**邮政在金融人才、技术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因实力所限,仍然受人才,技术方面的制约。邮政金融在用人机制。激励机制和培训机制方面,大部分依然沿袭传统邮政做法,尽管有所改善.但仍不适邮政金融人才队伍的发展,直接制约金融业务的发展;在技术方面,受资金。设备等条件的制约,往往跟不上发展、程序开发能力弱、抗风险能力弱。 2、管理动作方式的制约:银行业的金融业务开展往都由总行统一规划,集中开发全面推广,体现较强的研发和竟争实力。由于国家邮政局没有完整的整体规划,至使欧邮政金融业务,特别是中间业务的开发依然以省一级部门与商业银行竞争,开办业务种类单一,层面较浅,缺少特色。 4。国家政策的制约。受央行政策和体制的影响,邮政金融是一个准银行性质的金融机构,很多银行业务不能开展,在与商业银行的竞争中一.直处于下风。商业银行间的不规范竞争,也使**邮政金融在发展一直处于弱势。 三、**邮政金融业务未来发展的建议 **邮政金融业务发展,在外资银行和国内银行的夹击下,要在强手如林的金融市场取得一席之地,必须大胆走创新的道路,从而扩大自身发展。 1、以理念创新为先导,坚持走创新促发展的道路。中国加入WTO,伴随着严峻挑战和无限的发展机遇。面对国内外各大专业银行的摩拳擦掌,**邮政要克服许多困难,从中国邮政发展的整体高度出发,抓住WTO带来的机遇,发挥自身优势,结合特点、积极研究对策、大胆实践、化不利为有力。**邮政通过综合研究市场、明确自身定位、通过创新,尽快改变靠存款余额获得增长的经营理念,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增加邮政金融服务的增值价值。,利用已经形成的庞大客户群给企业带来可观的规模效益。 2、以业务创新为核心,场育邮政金跳色品牌。**邮政金融要在严格成本效益,找准保持传统业务优势和拓展新的服务点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有累加效应。有规模效应的业务和有市场的个性化服务。如。增加绿卡支付功能,最大程度方便客户;整合“185”客户中心。电话银行。网点等到资源,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拓宽业务服务功能。降低运营成本;利用自身的“本土优势”,加强与外资银行。股份制银行。证券业的合用;通过代办方式,以合法手段涉足个人小额贷款。外币储蓄。教育储蓄等目前邮政金融不能办理的业务。 3、以机制创新为重点,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邮政吕前应该着手解决金融人才需求问题,加强人才的竞争。**邮政应该设立邮政金融人才培训基 金、基地,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建立有效的鼓励人才成长的机制;有重点地面向社会吸路素质人才,增企业创新的技术含量和知识含量;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高级人才予以高工资、高奖励、高待遇,并确保兑现。 4、以技术创新为依托[本文来源于大秘书-www,damishu.com,找范文请到大秘书网],用科技提升金融品牌。高新技术手段的运用,是银行业争夺综合实力的体现,**邮政要加快金融业务信息处理系统的建设,在现在有金融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上,构筑高效率的平台,加大业务应用领域中自主研究开发的力度、提升金融计算机网络的附加值。增加业务操作系统处理功能。提高处理速度和能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实现资源的最佳作用,以优质高效的服务手段来推动邮政金融的发展。 四、多结 **邮政金融业务,从恢复开办以来,在十几年的时间里,通过全体邮政职工的努力、取得辉煌的成就。为邮政事业复苏和活跃国家金融市场立下汗马功能。现在,**邮政面对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展的良机,应结合自身优势,加强自身的实力,提高邮政金融产品的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提升邮政金融业务的实力,在强手如林的**金融市场竞争中,取得自己应有的一席之地。
http://moone.com/wmfw/HTML/75204.shtml

㈦ 金融社会实践及调查报告

短短的一个寒假又过去了,四十天的寒假我用一次简单的实践来度过,我从中得到了丰富的知识,为我下一步踏入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所实践的单位是我们县一所职业教育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我在学校里主要是负责校园网的管理,其涉及到校园网网站的正常登陆和访问,校园内各系部主机是否正常互联,有无被病毒感染、传播。使得校园网内的计算机能够正常运行,做好校园网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从学生到实践中的一个小小网络维护,短短几十天的工作过程使我受益匪浅。不仅是在专业知识方面,最主要是在为人处事方面。社会在加速度地发生变化,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得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完善自己。作为一名计算机从业者,所受的社会压力将比其他行业更加沉重,要学会创新求变,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在单位里,小到计算机的组装维修,大到服务器的维护与测试,都需要一个人独立完成。可以说,近一个半月的工作使我成长了不少,从中有不少感悟,下面就是我的一点心得: 第一是要真诚:你可以伪装你的面孔你的心,但绝不可以忽略真诚的力量。第一天去网络中心实习,心里不可避免的有些疑惑:不知道老师怎么样,应该去怎么做啊,要去干些什么呢等等吧!踏进办公室,只见几个陌生的脸孔。我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从那天起,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见到他们都要微笑的说声:“老师早”,那是我心底真诚的问候。我总觉得,经常有一些细微的东西容易被我们忽略,比如轻轻的一声问候,但它却表达了对老师同事对朋友的尊重关心,也让他人感觉到被重视与被关心。仅仅几天的时间,我就和老师们打成一片,很好的跟他们交流沟通学习,我想,应该是我的真诚,换得了老师的信任。他们把我当朋友也愿意指导我,愿意分配给我任务。 第二是沟通:要想在短暂的实习时间内,尽可能多的学一些东西,这就需要跟老师有很好的沟通,加深彼此的了解,刚到网络中心,老师并不了解你的工作学习能力,不清楚你会做那些工作,不清楚你想了解的知识,所以跟老师很好的沟通是很必要的。同时我觉得这也是我们将来走上社会的一把不可缺少的钥匙。通过沟通了解,老师我我有了大体了解,边有针对性的教我一些知识,我对网络部线,电脑硬件安装,网络故障排除,工作原理应用比叫感兴趣,所以老师就让我独立的完成校内大小部门的网络检修与电脑故障排除工作。如秘书处的办公室内局域网的组件,中心服务机房的服务器监测等,直接或间接保证了校园网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在这方面的工作中,真正学到了计算机教科书上所没有或者真正用到了课本上的知识,巩固了旧知识,掌握了新知识,甚至在实践中推翻了书本上旧有的不合实际的知识,这才真正体现了知识的真正价值,学以致用。 第三是激情与耐心:激情与耐心,就像火与冰,看似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却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在中心时,老师就跟我说,想做电脑网络这一块,激情与耐心必不可少,在产品更新方面,这一行业就像做新闻工作,补断的更新,这就需要你有激情,耐心的去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在一些具体的工作当中也是这样的:记得刚来学校实习的时候老师安排我去综合部安装winXP操作系统,我本想对我来说是非常简单的事,可没想到出现了很多问题,开始是硬件问题:光驱不能用使我在一开始安装系统时就出现了急躁的情绪,然后顺利解决后,XP系统的驱动问题又让我大伤脑筋!从一开始的USB驱动慢慢的安装,再通过硬件监测软件查看硬件型号,到最后把系统安装成功,用了整整两天的时间,通过自己的捉摸,调试,自此,我算是真正的搞明白的计算机的硬件安装,维护和更新,接着我又进行了各种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反复安装调试,一遍又一遍的调试安装,自然有些烦,但我用我的热情耐心克服这些困难,问老师,查资料,一个个问题迎刃而解,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得到了充实。这些在平常的书本上仅仅是获得感性的认识在这里真的实践了,才算是真正的掌握了,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告诫自己,不管做什么,切忌眼高手低,要善于钻研。还有我感触比较深的就是查看 log 日志记录,因为服务器的维护是复杂又艰辛的,既要保障物理安全又要保证系统安全,这就需要通过查询 log 日志记录,每一分钟的服务器状况都有 log 日志记录,而且它一是数据量大、二是有大量无用信息,所以查看 log 使非常“痛苦”的事情。像这些工作我熬深深地感觉到每有激情与耐心是做不好的。

㈧ 金融社会调查报告

1、在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方面,我们还没有看到有什么可以令人满意的创新出台。至于,这些,我们应该学习一下孟加拉这个国家的金融创新了。 2、我们的国家金融产品创新,就暂时来说吧,还没有一个比较有突出的表现来说服人的产品出台,顶多就是来个什么的小金额贷款什么的。但是,那个也叫金融产品创新吗? 3、我们的国家加入WTO后,的确有不少的外资银行进入我们的国家了。其中简单的来说,银行改革上市,就是一个为了适应中国加入WTO的一个过程的。中国的银行大而不强,而大中有带小。没有一个国际化的地位和服务能力,主要的市场是国内的发展,没有什么国际的眼光。在一些巨大的外资银行强势进入后,我们的银行的确是应付能力低下啊。银行服务态度差,产品单调。当外资银行进入后就出现了利润大幅下滑,市场份额收缩等等 4、这些包括了基金,债券,期货,以及一些金融衍生物等在现在看来,我们的主要4大国有银行面临着外资银行的双重压力,一方面,外资银行有更优惠的待遇,有更好的服务,有更多的品种,有更专业的人才……,而我们的银行都是一些简单的存款贷款什么的操作,没有什么专业的品种等等,这样我们的银行就处于一个比较被动的局面了。 金融的创新和社会的体制,经济的发展水平有很大的联系的。而现在我们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不是经济的问题,也不是发展的问题,而是体制的问题。

阅读全文

与金融专业保险方面社会调查报告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