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国的四大直辖市是什么
我国的四个直辖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1、北京市
简称“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全国政治中心。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毗邻天津市和河北省。
中国直辖市设立历史:
1949年10月1日,共和国宣布成立,定都北京,是为中央直接管辖的直辖市,同时另有11个直辖市:天津、上海、南京、西安、重庆、广州、武汉(汉口)、沈阳、鞍山、抚顺、本溪。所以,建国初的直辖市共为12个。
1950年11月,旅大行署区设为旅大市(直辖市),由东北大行政区代管,次年11月,南京直辖市与江苏省合并,设立为省会,1953年,哈尔滨、长春相继设为直辖市。此时,共和国的直辖市数量达到最多,除南京直辖市被撤销,剩余14个直辖市。
之后, 重庆、广州、沈阳、长春、哈尔滨、西安、武汉、旅大、鞍山、抚顺、本溪、天津直辖市相继降格为省辖市。1967年1月,天津恢复直辖市,1997年6月,重庆恢复直辖市。至此,中国的直辖市只剩北京、上海、天津、重庆4个直辖市。
② 新一线城市的考核标准是什么
新一线城市的考核标准,首先就是经济是否达标,因为经济是一个城市的基础,直接决定全民的生活质量。还有人均收入水平,只有全民富裕才是真正的富裕。
除此之外,还有人口的多少,人民素质的好坏以及教育程度等一些综合指标。只有这些都达标了,那么就一定能够成为一线城市。
③ 中国简介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1.8万多千米,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千米。海域分布有大小岛屿7600多个,其中台湾岛最大,面积35798平方千米。我国同14国接壤,与8国海上相邻。省级行政区划为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首都北京。
中国古代史,始于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止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前,是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的时间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3)上海西岸文化金融中心扩展阅读: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同时又以“华夏”、“中华”、“中夏”、“中原”、“诸夏”、“诸华”、“神州”、“九州”、“海内”等的代称出现。
中国的原始社会,起自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止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原始社会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时期。氏族公社又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元谋人是已知的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