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学业 > 金融专业遭遇金融业消失

金融专业遭遇金融业消失

发布时间:2020-12-19 14:27:32

❶ 互联网金融公司倒闭了、卷款逃跑、一夜间消失怎么办

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仍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业务模式还不成熟,容易突破非法集资等专监管底线。属”一方面在经济下行周期,互联网金融面临较大的风险压力,另一方面互联网导致去中间化和去中心化,容易被洗钱等犯罪行为所利用。
行业高速发展但问题频生,对于不断上演的P2P倒闭跑路潮,业内人士表示,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景象属于成长期的“烦恼”。破除这些“烦恼”,及时快速监管大有可为。
1、必须加强监管,防患于未然;2、对卷款逃跑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应加大处理力度,追缴其非法所得。

❷ 人口红利的消失对哪些行业产生影响

人口红利来消失主要对源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传统制造业)、金融业影响。
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主要是指以资源和要素驱动的产业,比如服装、鞋帽、代加工厂、产业上游的原材料加工厂等等。这些产业产品低端,初级产品和半成品为主,核心竞争力没有,依靠规模赚取微薄利润。当人口红利主要是指劳动成本上升的时候,意味着运营成本的上升,行业利润被大幅压缩。
对金融也主要体现在人们储蓄意愿上升,消费动力不足,社会供给大于总需求,社会生产停滞,同时带来社会保障体系内的资金压力和风险。
人口红利消失在这个领域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劳动者在这些领域的就业意愿逐渐下降。

❸ 互联网金融监管落地 风险不会消失 亚洲财经

随着新三板的逐渐升温,不少互联网金融企业目前跃跃欲试登陆新三板,虽看准新三板这块资本市场蛋糕,但是由于其风险饱受大众质疑,登陆资本市场仍是难题。

据券商介绍,目前互联网金融企业登陆新三板难度颇大,券商在选择企业时更注重成长性高的实体企业,选择空间广泛,对大多数网贷平台并不“感冒”。

互联网金融企业为何难登陆资本市场,在登陆资本市场的路上有哪些难点和痛点?行业如何发展才能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监管落地:问题犹在

跑路,成了网贷行业的热门词。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全国10月份当月问题平台数量47家,累计问题平台1078家,占总运行平台的42%。问题的层出不穷让投资者望而生畏,也让券商保持谨慎观望的态度。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今年以来,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经营活动经常突破现有的监管边界,进入灰色地带,甚至触及非法集资、非法经营等红线。

互联网金融良性发展在于其成功作为资金搬运工,有利于中小企业的良性枢纽,带动经济发展,支持实体经济的,这也是中央一再鼓励支持网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瑕不掩瑜,由于目前互联网金融的细则尚未推出,其个性化问题仍旧存在,羊毛出在羊身上,网贷行业问题不断。

互联网金融监管落地,然而风险依然存在。宋清辉谈到人民银行等十部门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主基调以鼓励为主,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是实质性利好。监管落地,是行业的福音,然而各行各业的有序发展并不代表行业已经规范。

据券商表示,目前互联网金融企业多半是初创企业,财务报表等数据分析尚不健全、运营模式千篇一律、模式相对单一,很少有企业能做到百里挑一,如果以上问题不能得到解决,在审批过程中也会存在大量的问题。

环环相扣风险大

新三板虽然门槛不高,然而不等于降低企业的门槛,审批的过程仍然严格。目前互联网金融属于从业机构并非金融机构,专业性相对要弱于传统的金融机构。

网贷行业由于自身特性,团队建设、资金托管、风控把关、运营模式、技术处理、营销方式,环环相扣,由于互联网金融的节点相对多,模式固定化,涉及到中介机构较多,各个环节一旦出现问题就会让行业无形中走入灰色地带。

“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国泰君安证券场外市场部区域负责人表示,目前互联网金融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但其仍然属于新兴行业,处于成长阶段,各个方面尚未健全,难于实现登陆资本市场。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律师表示,由于互联网金融玩的是跨界,它在无形中节约了时间提升了效率,但是它也无形中增加很多环节,P2P网贷的发展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旦环节出现偏差,都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

目前经济下滑压力比较大,并且经济都是有自身周期,跑路并非网贷行业独有,实业或者房地产资金链断裂一样会出现跑路现象,只不过是他们是借了P2P钱还不上,反而拖垮了P2P网贷行业。

91金融联合创始人吴文雄表示跑路绝非网贷行业仅有,金融行业涉及风险也实属正常,企业想要发展长久,最主要的问题仍是是否能解决关键问题、解决行业痛点。互联网企业只有一直非常注重客户的良性发展,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中科沃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为绎谈到其实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估值并不低,互联网金融企业需要找到适合自身的盈利模式。而据记者了解,目前大多数网贷平台是通过“烧钱”模式获客,久而久之只会拖垮行业,对行业发展不利。

登陆新三板仍需时间考验

“目前资本市场已经对互联网金融打开了大门,互联网金融的一些优质企业登陆新三板或创业板甚至是主板市场,在明年或许会很比较常见。”宋清辉对互联网金融登陆资本市场表示很乐观,“新三板企业比创业板企业有更大的成长空间,未来它诞生的某个企业的总市值超越阿里巴巴或许只是时间的问题。”宋清辉谈到对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宋清辉建议目前对于互联网金融,不管是第三方支付、还是P2P业务,都存在相当程度上的政策风险。未来,互联网金融企业应死守“互联网基本法”底线,依法合规经营,这对于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促进我国的社会经济转型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守好法律底线,做好行业自律是行业发展的基本功。”吴文雄谈到,健康有序的行业发展才能驱动行业向前。

券商表示,目前对于互联网金融最大的顾虑就是行业乱象严重,如果企业募资了几百个亿的资金,但是如果出现某金属交易所的问题,引发跑路的问题会带来更多的麻烦。券商表示目前并非是互联网金融企业登陆不了新三板,而是由于行业乱象,券商们都抱着审慎、研究和观望的态度,观察它的模式和风险。

国泰君安证券场外市场部区域负责人介绍,新三板目前将审批放权给券商,券商在选择互联网金融企业时高度谨慎。

据了解,目前企业登陆新三板的最大的责任方在主办券商,主办券商对其整个合法合规、财务规范、行业做出判断,券商要对企业进行信用,由于监管细则尚未落地,行业风险仍然存在。

据悉,在今年上半年,券商纷纷寻找优质企业登陆新三板,而目前随着新三板的日益火热,截止到17日,目前新三板挂牌公司家数4180家,待挂牌总家数176家,申报中总家数1921家。随着新三板市场的火热,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跃跃欲试出来毛遂自荐。券商表示目前每日自身可选择的项目众多,自然在选择企业的过程中优中选优,选择成长空间大、发展潜力好的优秀企业。

目前仍然没有互联网金融公司在新三板挂牌,虽然有报交股转系统,但是目前而言还是原地踏步,并没有直接登录新三板的互联网金融企业。

❹ 互联网金融有没有可能消失

目前我国互联网抄金融仍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业务模式还不成熟,容易突破非法集资等监管底线。”一方面在经济下行周期,互联网金融面临较大的风险压力,另一方面互联网导致去中间化和去中心化,容易被洗钱等犯罪行为所利用。
行业高速发展但问题频生,对于不断上演的P2P倒闭跑路潮,业内人士表示,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景象属于成长期的“烦恼”。破除这些“烦恼”,及时快速监管大有可为。
1、必须加强监管,防患于未然;2、对卷款逃跑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应加大处理力度,追缴其非法所得。

❺ 网贷平台消失了,欠的钱还不了,时间长了会加利息吗

当然不是,很多借款人都会有这样的心态,平台都倒闭了,还还什么钱,从而导致平台回款不顺利,进而投资者找平台追要债权不顺利,所以平台退市只是P2P信息中介平台的退市,绝对不代表借款关系的消失,借款关系,不仅仅意味着平台与借款人之间的,也意味着平台与投资者之间的,投资者有权找平台追索债权,平台自然也永远都有权利去找借款人追索债权。

❻ 京东金融小金库理财金消失,有一样遭遇的难友没

有7635元。无缘无故

❼ 互联网金融会不会让银行消失 货币银行学

个人认为,不管怎么样银行都不会被完全取代的,即使互联网金融业不能让银行彻底消失的。

❽ 未来金融业会消失吗

网络金融业应该会发达起来

❾ 曾是“世界老大”的美林证券,究竟是如何消失的

美林证券的破败消失,主要是因为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在这场影响全球的经济危机中,美林证券受到了超过500亿多美院的损失以及资本减产,最终这家公司为了抵还债务,不得不被美国的第二大银行美国银行收购,在当初的收购价格大概是440亿美元,这家曾经的“美国金融业的百年老店,世界最著名的证券零售商和投资银行之一,资产管理规模曾经位居全球第一”,最终就以这种方式退出长达95年的经济舞台。

其实在美国银行收购了美林证券之后,美国银行也遭受了很大的冲击,这个主要原因是没有在美银股东投票收购事宜之前披露美林已经累积的大量亏损,因为这个原因,就导致美银在收购美林后的一段时间仍然出现了巨额亏损。收购美林,导致美银在这一年的经济营收上损失特别大,在这一年里,美国银行的收入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这些竞争对手主要是像花旗银行、摩根大通和富国银行的经济银行。

所以,对于美国金融来说,美林证券的消失,对整个金融行业的冲击还是很大的,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❿ 金融脱媒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会消失吗

不会的吧。商业银行的职能不只单一的。没有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说明由间接融资变成了直接融资。在商业银行出现之前大家都是直接融资,因为那时候信用规模小,随着社会发展,信用规模变大,直接融资风险变大,于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出现有利于规避风险。(当然,不是商业银行的诞生是由于这个原因,但是个人感觉这是商业银行能够得到发展的原因。)如果说,随着计算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在现有的信用规模下,能够有足够的信息去判断互相的信用状况,很显然,直接融资的整体效率会高于间接融资。人们会趋向于直接融资,毕竟少了一个环节。但商业银行会不会消失,这还真不好说,应该不会。商业银行一消失,整个金融体系就会崩溃,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与支付中介职能没有什么好的机构能够替代。

阅读全文

与金融专业遭遇金融业消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