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国际金融第三版刘舒年主编课后习题答案
这个版本好像没有 一般有的话都可以在 大学学习资料免费下载网 找到或问到
❷ 金融考查是什么行业
金融从业资格证书是全国通用的,还算有用,金融学主要学习货币银行学方向有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行、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证券投资、投资项目评估、投资银行业务、公司金融等。
其主要研究分支包括:
金融市场学(en:Financial market)
公司金融学(en:Corporate Finance)
金融工程学(en:Financial Engineering)
金融经济学(en:Financial Economics)
投资学(en:Investment Investment)
货币银行学(en:Money, Banking and Economics)
国际金融学(en:International Finance)
财政学(en:Public Finance)
保险学(en:Insurance Insurance)
数理金融学(en:Mathematical Finance)
金融计量经济学(en:Financial Econometrics)
国内教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黄达主编 《金融学》 国内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米什金
《货币金融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莫顿、博迪合著 《金融学》。 这些都是国内高校最为流行金融学初级教材。 这些书读懂读透,从金融基本理论方面来讲,达到金融专业一定水平应该是没有问题了。 如果仅对金融学当中的某一方面感兴趣也可直接看专门课程的书籍,(这部分属于自学金融专业课程建议选择自学教材),比较独立,通俗易懂。 教材: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庄毓敏, 银行会计学,武汉大学出版社,许 明, 财政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高培勇 基础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王俊生 保险学原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张拴林 货币银行学,武汉大学出版社,王克华 陈雨露, 企业会计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方正生 国际金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刘舒年 金融市场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周升业 王广谦 证券投资与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任淮秀 银行信贷学,武汉大学出版社,吴慎之 货币银行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潘金生
❸ 谁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的第四版国际金融 (刘舒年 温晓芳编著)的课后答案,急用啊
这个你去书店买,也可以去网上看一看
❹ 国际贸易实务0090
1、品质条款是对买卖双方对货物的质量、等级、标准、规格、商标、牌名等内容的具体规定。分为凭规格买卖(指一些足以反映商品品质的主要指标,如化学成分、含量、纯度、性能、容量、长短粗细等)、凭等级买卖(同一类商品,按规格上的差异,分为品质优劣各不相同的若干等级)、凭标准买卖、凭说明书买卖、凭商标或品牌买卖、凭产地名称买卖
2、数量条款的基本内容是规定交货的数量和计算单位。。。按重量计算的货物包括重量的计算方法,如毛重、净重、公重等。鉴于某些商品,如农副产品和工矿产品,因本身特性和自然条件的影响,或者受包装和运输工具的限制,实际交货数量往往不易符合原定交货数量。为了避免争议,买卖双方还常在合同数量条款中订明交货数量的机动幅度。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规定机动幅度有两种具体方法:一是溢短装条款,规定上下浮动幅度;二是“约”量,即多交或少交约定数量的一定的百分比,跟单信用证规定不超过10%。
3、包装条款(Packing Clause)主要包括商品包装的方式、材料、包装费用和运输标志等内容。
a、运输标志 运输标志又称唛头,它通常是由一个简单的几何图形和一些字母、数字及简单的文字组成,其作用在于使货物在装卸、运输、保管过程中容易被有关人员识别,以防错发错运。如(1)收货人代号;(2)发货人代号;(3)目的港(地)名称;(4)件数、批号
b、指示性标志 指示性标志是提示人们在装卸、运输和保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一般都是以简单、醒目的图形和文字在包装上标出,故有人称其为注意标志。(如注意轻放)
c、警告性标志 警告性标志又称危险货物包装标志。用于爆炸品、易燃物品、有毒物品、腐蚀物品、氧化剂和放射性物资等危险货物
分分~~~
❺ 国际贸易专业毕业可以报考吗
市场营销(独立本科段)
--------------------------------------------------------------------------------
来源:福建自考办
2006-03-02
1.专业代号:020208
2.学科门类:经济学工商管理类
3.主考学校:福建农林大学
4.学历层次和规格:
该专业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科基础上的本科层次,在专科毕业的基础上,参加本专业考试计划全国统一设置的13门课程考试,取得合格成绩,获得71学分,并完成规定的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及其他实践性环节的学习任务,且取得合格成绩,思想品德鉴定合格,发给本科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学历。
本科毕业生的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条件,由有学位授予权的主考院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5.报考条件:
①市场营销专业专科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
②经济管理类非本专业专科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以通过的课程可免考)0178市场调查与预测(6)、0058市场营销学(5)、0179谈判与推销技巧(4);
③其他专业专科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以通过的课程可免考)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6)、0041基础会计学(5)、0178市场调查与预测(6)、0058市场营销学(5)、0179谈判与推销技巧(4)。
6.课程设置:
序号 代码 课 程 名 称
学分 教材名称
编著者 出版社 版次
1 0004 毛泽东思想概论 2 毛泽东思想概论 罗正楷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2 0015 英语(二) 14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下册) 高远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3 0021 高等数学(二) 9 高等数学(二)第一分册.第二分册 姚慕生
唐国兴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4 005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3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汪星明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5 0052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 1
6 0055 企业会计学 6 企业会计学 方正生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年版
7 0098 国际市场营销学 5 国际市场营销学 吴世经
曾国安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9年版
8 0149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物务 6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物务 冷柏军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年版
9 0150 金融理论与实务 6 金融理论与实务 周升业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年版
10 0183 消费经济学 4 消费经济学
伊志宏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年版
11 0184 市场营销策划 5 市场营销策划 杨岳全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年版
12 0185 商品流通概论 5 商品流通概论 贺名仑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年版
13 0186 国际商务谈判 5 国际商务谈判 刘园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年版
14 6999 毕业论文 0
学分 71
加考课程 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6 政治经济学原理 卫兴华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8年版
0041 基础会计学 5 基础会计学 王俊生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年版
0058 市场营销学 5 市场营销学 郭国庆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0178 市场调查与预测 6 市场调查与预测 车礼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0179 谈判与推销技巧 4 谈判与推销技巧 王洪耘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年版
工商企业管理(独立本科段)
--------------------------------------------------------------------------------
2005-12-01
1.专业代码:020202
2.学科门类:经济学工商管理类
3.主考学校:福州大学
4.学历层次和规格:
凡专科毕业后取得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所规定的12门课程和毕业论文合格成绩,学分累计在7l学分以上,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发给本科毕业证书。
凡全部课程考试和毕业论文成绩合格的本科毕业生,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十二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由国务院已授权的主考院校授予学士学位。
5.报考条件及说明:
①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专科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
②经济管理类非本专业专科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生产与作业管理(6)、市场营销学(5)、企业会计学(6);
③其他专业专科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6)、企业管理概论(5)、生产与作业管理(6)、市场营销学(5)、企业会计学(6);
④已通过原经济类计划中财务管理学课程(4)的考生,报考本专业时可顶替财务管理学(6);
⑤已通过原经济类计划中企业经营战略概论(7)的考生,报考本专业时,可顶替企业经营战略(6),但应加考专科段的人力资源管理(一)(6)。
6.课程设置及使用教材
序号 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教材名称 编著者 出版社 版次
1 0004 毛泽东思想概论 2 毛泽东思想概论 罗正凯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2 0015 英语(二) 14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 高远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3 0021 高等数学(二) 9 高等数学(二)第一分册、第二分册 姚慕生
唐国兴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4 0051 管理信息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4 管理信息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汪星明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5 0052 管理信息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 1
6 0054 管理学原理 6 管理学原理 李晓光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年版
7 0067 财务管理学 6 财务管理学 王庆成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9年版
8 0149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6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冷柏军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年版
9 0150 金融理论与实务 6 金融理论与实务 周升业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年版
10 0151 企业经营战略 6 企业经营战略概论 刘仲康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11 0152 组织行为学 4 组织行为学 孙彤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12 0153 质量管理(一) 4 质量管理 焦叔斌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13 0154 企业管理咨询 4 企业管理咨询 刘仲康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1年版
14 6999 毕业论文 0
71学分
加
考
课
程 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6 政治经济学原理 卫兴华
顾学荣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8年版
0055 企业会计学 6 企业会计学 方正生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年版
0058 市场营销学 5 市场营销学 郭国庆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0144 企业管理概论 5 企业管理概论 刘仲康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0145 生产与作业管理 6 生产与作业管理 施礼明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年版
0147 人力资源管理(一) 6 人力资源管理 孙建敏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说明:
应考者在全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后应撰写毕业论文。论文题目由主考院校公布,应考者任选一题,以一万字左右为限,要求主题鲜明,观点正确,联系实际,层次清楚,字迹工整,毕业论文要求应考者独立完成,经审查答辩后,采用五级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经济学(独立本科段)
--------------------------------------------------------------------------------
2005-12-01
1、专业代号:020115
2、学科门类:经济学经济学类
3、主考学校:厦门大学
4、学历层次和规格:
本专业考试计划为独立本科段考试。符合条件报考者取得经济学专业(独立本科段)规定的11门课程合格成绩,累计达68学分;毕业论文合格、思想品德鉴定符合要求者,发给本科毕业证书,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由主才学校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5、报考条件及说明
本专业由福建省统计局委托开考。凡符合下列条件者均可报考:
a、已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专科毕业证书者可直接报考本专业。
b、已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非经济管理类专业专科毕业毕业证书者报考本专业时,应加考《经济法概论》(财)、《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财政与金融》、《基础会计学》4门课程。
c、原参加高等教育自觉考试统计专业(本科段)学习尚未毕业的学员,也可参加本专业继续学习。
d、凡2002年前毕业的自学考试管理工程专业专科毕业生可直接参加经济学专业(独立本科段)的考试;2002年以后(含2002年)毕业的管理工程专科毕业生归工学类,应按经济学(独立本科段)的报考条件,参加加考课程的考试。
e、已通过“数据处理概论”课程考试者,可以免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课程。2004年下半年开始参加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考核。
6、考试课程及学分
序号 代码 课 程 名 称 学 分 教材名称 编著者 出版社 版次
1 0004 毛泽东思想概论 2 毛泽东思想概论 罗正楷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2 0015 英语(二) 14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下册) 高远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3 0021 高等数学(二)
9 高等数学(二)第一分册、第二分册 姚慕生
唐国兴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4 005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3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汪星明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5 0052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 1
6 0138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4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贺耀敏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年版
7 0009 政治经济学(财) 6 政治经济学原理 卫兴华
顾学荣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8年版
8 0143 经济思想史 5 经济思想史 王志伟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年版
9 0139 西方经济学 6 西方经济学 刘风良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年版
10 0140 国际经济学 6 国际经济学 佟家栋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年版
11 0142 计量经济学 6 计量经济学 贺铿 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9年版
12 0141 发展经济学 6 发展经济学 于同申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年版
13 6999 毕业论文 0
学分 68
加
考
课
程
0041 基础会计学 5 基础会计学 王俊生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年版
0042 社会经济统计学 7 社会经济统计学 张小裴 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6年版
0043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4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刘文华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年版
0048 财政与金融 5 财政与金融 安体富
周升业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说明:
已取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其它专业的课程合格成绩,若该课程与本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课程名称和学分相同,成绩有效,报考本专业者可以免考该课程。已通过《数据处理概论》课程考试者,可以免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课程。
7、新、旧加考课程顶替对照表
新 加 考 课 程 学 分 旧 加 考 课 程 学分
经济法概论(财) 4 经济法概论(财) 6
基础会计学 5 基础会计学 5
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 7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6
财政与金融 5 财政学 或
货币银行学
7
6
国际贸易(独立本科段)
--------------------------------------------------------------------------------
2005-12-01
1、专业代号:020110
2、学科门类:经济学经济学类
3、主考学校:厦门大学
4、学历层次和规格:
本专业计划为独立本科段考试计划。符合条件报考者,取得独立本科段13门课程的合格成绩,累计达到70学分,毕业论文成绩合格,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发给本科毕业证书。
凡参加英语考试并取得合格成绩的本科毕业生,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有关的规定,由厦门大学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5、报考条件及说明
1) 国际贸易专业专科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
2) 经济管理类非本专业专科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已通过的课程可免考)国际贸易实务(一)(6)、国际金融(6)、国际商法(4)、基础英语(12);
3) 其他专业专科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已通过的课程可免考)政治经济学(财)(6)、基础英语(12)、国际贸易(4)、国际贸易实务(一)(6)、国际金融(6)、国际商法(4)。
6、课程设置及使用教材
序号 代码 课 程 名 称 学分 教材名称 编著者 出版社 版次
1 0004 毛泽东思想概论 2 毛泽东思想概论 罗正楷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2 0021 高等数学(二) 9 高等数学(二)第一分册、第二分册 姚慕生
唐国兴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3 0045 企业经济统计学 6 企业经济统计学 钱伯海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3年版
4 005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3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汪星明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5 0052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 1
6 0055 企业会计学 6 企业会计学 方正生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年版
7 5844 国际商务英语 6 国际商务英语 王学文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8 0096 外刊经贸知识选读 6 外刊经贸知识选读 史天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9 0097 外贸英语写作 8 外贸英语写作 王关富
蒋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10 0098 国际市场营销学 5 国际市场营销学 吴世经
曾国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11 0099 涉外经济学 4 涉外经济学 盛杰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12 0100 国际运输与保险 6 国际运输与保险 叶 梅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13 0101 外经贸经营与管理 4 外经贸经营与管理 宋 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14 0102 世界市场行情 4 世界市场行情 杨逢华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15 6999 毕业论文 0
学分 70
加
考
课
程 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6 政治经济学原理 卫兴华
顾学荣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8年版
0076 国际金融 6 国际金融 刘舒年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0088 基础英语 12 英语(上、下) 吴顺昌
黄震华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0089 国际贸易 4 国际贸易 陈同仇
薛荣久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0090 国际贸易实务(一) 6 国际贸易实务 黎孝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0091 国际商法 4 国际商法 冯大同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7、国际贸易专业(独立本科段)新旧计划课程及学分对照表
新计划 旧计划
对
照
课
程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课程名称 学分
1 毛泽东思想概论 2 中国革命史 4
2 高等数学(二)(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9 高等数学(二)(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9
3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含上机) 4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含上机) 4
4 经贸知识英语 6 专业英语(英语经贸知识教程) 12
5 外刊经贸知识选读 6 外贸函电 6
6 外贸英语写作 8 外贸英语写作 8
7 国际市场营销学 5 国际市场营销学 5
8 涉外经济法 4 涉外经济法 4
9 企业会计学 6 外贸会计 5
10 企业经济统计学 6 外贸统计 5
11 国际运输与保险 6 国际运输与保险 6
12 外经贸经营与管理 4 外经贸经营管理 4
13 世界市场行情 4 世界市场行情 4
实践
考核 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上机 (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上机 (1)
2 毕业论文 不计 毕业论文 不计
加考课程 1 政治经济学(财) 6 政治经济学(财) 6
2 基础英语 12 基础英语 12
3 国际贸易 4 国际贸易 4
4 国际贸易实务(一) 6 国际贸易实务 6
5 国际金融 6 国际金融 6
6 国际商法 4 国际商法 4
总学分数 70 76
总课程门数 13
说明:1、加考课为非一类考生须加考的课程。
2、2001年上半年执行新计划。
❻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接本
国贸是个很广的专业,工作的话操作性比较强。
主要是考证难,只要英文能4级以版上权,本专在工作上是同等待遇的。不存在太大歧视。
要是学的话,建议一开始就认真,好好打基础,考证简单些。
国际贸易专业的主要证是:报关员资格证,报检员资格证,国际货运代理证,单证员
❼ 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利弊分析
一、引言
外汇储备在一个国家金融制度中的作用主要是“缓冲器”。足够的外汇储备表明一国干预外汇市场和维持汇价的能力,它对稳定汇率具有一定的作用;然而,如果一国外汇储备规模过大,可能增加对货币流通和市场的压力,对未来货币流通造成预期膨胀压力。同时外汇储备还可能因外币汇率贬值而使国家蒙受损失,抑制经济增长。因此,面对当前我国持续过快增长的外汇储备,应如何保持适度外汇储备规模提出建议。
二、外汇储备现状
外汇储备,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
近几年来,我国外汇储备一直保持较快增长速度。2000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仅为1656亿美元,2001年同比增长28.1%,达到2122亿美元。此后几年,外汇储备余额同比增长速度都超过30%。其中2002年增长34.9%,2003年增长40.8%,2004年增长51.3%,2005年增长34.3%,2006年增长30.22%。2006年2月底,我国国家外汇储备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一。2006年底,我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达到10663亿美元。2007年全年,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5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3.32%,即为2144亿美元,平均每月增加约385亿美元。其中12月份外汇储备增加313亿美元,同比多增38亿美元。2008年五月末外汇储备余额近1.8万亿美元。
三、外汇储备的积极作用
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强对一国经济发展有着以下几方面的积极作用:
1.提高本币地位
一般来说,一国包括外汇储备在内的国际储备充足,表明该国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维持汇率稳定的能力强,国际社会对该国货币的币值与购买力也充满信心,因此,在国际外汇市场上愿意持有该国货币,该国货币会走向坚挺成为硬货币,该国货币的地位和信誉也因此而提高。
2.弥补国际收支逆差
理论与经验证明,当一个国家在国际交易中出现出口减少或因特大自然灾害以及战争等突发情况而造成临时性国际收支逆差,而这部分逆差又无法依靠举借外债来平衡时,人们首要的选择就是动用国际储备来弥补此逆差,运用部分国际储备来平衡逆差,会减缓逆差国政府为平衡国际收支而采取的一些剧烈的经济紧缩政策对国内经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国际储备在此可以起到缓冲作用。
3.支持本国货币汇率
这是国际储备的重要作用之一。如“十国集团”当年在给国际储备定义时就强调,国际储备是作为维持货币汇率的“干预资产”。
4.增强国际清偿力,提高向外借款的信用保证
一国所拥有的国际储备数量的多少,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强弱的一个重要体现。国际储备多,就意味着国际清偿力高;国际清偿力高,该国向外借款的保证得到加强,同时也表明该国金融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5.获取国际竞争优势
国际储备是国家财产,是国际清偿力的象征,因此一国持有比较充裕的国际储备,就意味着有力量左右其货币对外价值,即有力量使其货币汇率升高或下降,由此获取国际竞争优势。
四、过快增长的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
外汇储备是一国财富的积累和综合国力提高的表现。超过万亿美元的巨额储备,意味着我国具有充裕的国际支付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彰显了我国足以影响世界的经济实力。但如果外汇储备持续过快增长也会给经济发展带来种种负面影响,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加大通货膨涨压力,增加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加剧我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
外汇储备的增加,促使外汇占款形式的基础货币被动增加并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相应增加货币供应量,随着外汇占款持续上升,可供央行进行冲销干预的空间已越来越小。这给央行带来了相当大的困扰:一是货币政策的稳健性受到挑战,货币政策面临中长期的通货膨胀压力。二是由于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事实上的一体化,因此以汇率政策调节外部均衡,以财政和货币政策调节内部均衡的政策分配空间将可能丧失,内外部均衡难以同时达成。
中国外汇储备在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共同推动下迅速上升,这恰恰使人民币汇率承受更大的升值压力。在现有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下,如果央行没有有效的资产来对冲过多的外汇占款,外汇储备的迅速增加则会推动人民币的不断升值。
其次,延缓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我国贸易顺差主要来自外商投资企业的加工贸易的出口增长,而国有企业加工贸易增长乏力。加工贸易的发展尽管有利于我国的技术进步,出口增长等,但也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一方面,造成我国贸易依存度过高,致使我国外贸出口缺乏持续增长的潜力;另一方面,冲击了国内相关原料工业的发展,不利于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
再次,高额的外汇储备成本
外汇储备是一种实际资源的象征,它的持有是有机会成本的。我国持有巨额外汇储备并借人大量外债,等于是以低价将国内资金转到国外给外国人使用,同时还以高价从国外借人资金,其潜在的损失不容忽视。目前我国外汇储备主要是以活期存款和国库券等方式,放在海外生息保值、套利套汇。这种行为的实质就是国际货币流通国无偿或是低息长期使用外汇储备国资源,使我国变相地成为资本输出国。因此,过量的外汇储备规模实际上也是一种资金的闲置,即放弃了国内众多的较高投资收益,形成外汇储备的巨额机会成本,无法实现货币这种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
最后,增加了储备资产管理的难度和风险
巨额的外汇储备并不等于中国经济就高枕无忧,高额的外汇储备不仅积累了巨大的汇率风险,增加了中国配置这些资金的难度,还增加了央行和外管局管理国内各个微观主体的外汇管理难度,只要少有不慎,前功尽弃不说,整个国民经济的风险将暴露于外。在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下,央行负有无限度对外汇资金回购的责任.随着外汇储备的增长,外汇占款投放量的不断加大,这不仅从总量上制约了宏观调控的效力,还从结构上削弱宏观调控的效果,使得央行调控货币政策的空间越来越小。
五、保持合理外汇储备规模的建议
鉴于超量外汇储备对一国经济发展存在以上诸多负面影响,从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来看保持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十分必要,下面就如何保持合理外汇储备规模提出几点建议:
1.实施外汇储备机制改革
(1)优化外汇储备结构
根据国际外汇市场上主要国际货币汇率变化的变动趋势,前瞻性地优化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防止因某种货币的贬值给我国储备资产带来较大的损失。同时,把流动性与收益性原则相结合,寻求流动性与收益性之间的平衡点,妥善安排外汇储备的资产形态。此外,从国家经济安全的长远战略出发,动用部分外汇储备,积极增加国内需要的产品和先进技术进口。在国际市场上价格较低的时候,购买部分石油,矿产等战略性和稀缺性资源。购买的战略储备物资,既可以作为战略储备,也可以在适当的价格水平上抛售。
(2)优化外汇管理机制
把过去以防止资金外逃的外汇管理目标,转移到以防止“热钱”流入的目标上来,对各种形态的投机性资金的流入,进行跟踪调查,完善统计系统,并给予适度的防范。由于借入储备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日趋上升,货币当局有必要加强外债政策与外汇储备政策的协调,在控制外汇储备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又要控制外债的盲目增长,一方面避免用种种优惠政策或较高成本引入国外资金,另一方面,又避免将大量外汇储备闲置。
2.调整货币政策
(1)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
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真正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完善利率—汇率的传导机制。利率和汇率作为资金的对内价格和对外价格,已经成为我国价格体系中最后两种没有完全放开的指标。一方面,要解决市场利率结构问题,在汇率弹性机制的建设中,必须要解决利率在不同市场间的协调问题,利率市场化应迈出更大的步伐。另一方面,明确汇率政策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实施外汇管理机制改革
改革现行的外汇管理机制,逐步过渡到意愿结汇、持汇主体多元化,进一步完善外汇市场和推进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包括改革现行结售汇制度,扩大外汇指定银行的结算周期限额,使银行具备更大的外汇吞吐能力,形成中央银行一级外汇调节力量和金融机构的次级外汇调节力量。同时,延长企业的意愿结售汇期间,允许部分大中企业采取意愿持汇,在此期间内业可以结汇和购汇金额可以冲销;放宽目前结售汇制度中的一些限制,提高保留外汇限额,取消对中资机构开立对外账户的限制,放宽外汇贷款中结汇,购汇还贷的限制,从而使得“意愿期间的持汇”成为外汇市场上的第三级影响力量。
(3)放松汇兑限制
放松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汇兑管制,激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国际化的道路,不仅有利于给过高的外汇储备以合理分流,而且有利于我国利用国际资源、国际市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3.适度的财政政策
在运用货币政策抑制流动性的同时,还要采取特殊的财政政策,提升民生福利,启动内需,从而通过社会保障的实现来推动经济增长,实现人口红利与民生改善、人口红利与国力增强有机结合。
尝试外汇管理与财政政策结合,为廉租房建设做出贡献。因为外汇资产如果用于社会稳定,其作用将是更大的社会稳定溢出效应,从而实现从公平向效益的转变。运用外汇储备促使工业城市反哺农业地区,将对缩小城乡差别进而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特别贡献。
4.其他配套政策
(1)“藏汇于民”,将外汇分散在民间,当国家需要时再集中。这样不仅可分散汇率风险,还能便利企业和个人经济活动。而央行需加快资本项目改革,健全外汇市场、丰富外汇投资领域和投资品种。
(2)限制逐利性短期资本
对逐利性短期资本交易尽可能实施长期限制。在必要时,可在资本项目下开征“外币流动利息预扣税”,包括外币流入和外币流出,通过这种灵活的非连续性的手段进行资本流动控制。
综上所述得出,丰厚的外汇储备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巨额外汇储备为中国国民经济安全构成了一道厚实的“城墙”;另一方面,身背“全球最大外汇储备”的重担,中国亦面临潜在的巨大风险。我们只有趋利避害,变革求新,才能保持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❽ 国际金融入门教材哪本比较通俗易懂
国际金融 作者刘舒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目前最新的是第三版
❾ 从事金融贸易行业需要看什么书
金融学主要学习货币银行学方向有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行、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证券投资、投资项目评估、投资银行业务、公司金融等。
其主要研究分支包括:
金融市场学(en:Financial market)
公司金融学(en:Corporate Finance)
金融工程学(en:Financial Engineering)
金融经济学(en:Financial Economics)
投资学(en:Investment Investment)
货币银行学(en:Money, Banking and Economics)
国际金融学(en:International Finance)
财政学(en:Public Finance)
保险学(en:Insurance Insurance)
数理金融学(en:Mathematical Finance)
金融计量经济学(en:Financial Econometrics)
国内教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黄达主编 《金融学》 国内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米什金
《货币金融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莫顿、博迪合著 《金融学》。 这些都是国内高校最为流行金融学初级教材。 这些书读懂读透,从金融基本理论方面来讲,达到金融专业一定水平应该是没有问题了。 如果仅对金融学当中的某一方面感兴趣也可直接看专门课程的书籍,(这部分属于自学金融专业课程建议选择自学教材),比较独立,通俗易懂。 教材: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庄毓敏, 银行会计学,武汉大学出版社,许 明, 财政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高培勇 基础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王俊生 保险学原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张拴林 货币银行学,武汉大学出版社,王克华 陈雨露, 企业会计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方正生 国际金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刘舒年 金融市场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周升业 王广谦 证券投资与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任淮秀 银行信贷学,武汉大学出版社,吴慎之 货币银行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潘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