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学业 > 上海金融中心缺少

上海金融中心缺少

发布时间:2020-12-15 04:12:34

⑴ 关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问题

我是这里上班的,正常情况下,没有过多的人排队,观光三层需要1小时左右。
具体情况内要根据你到达的容时间来看,人数过多限制入内,以及排队时间肯定会耽误你的行程的。
买票只有在观光厅B1的售票大厅里面有,最好不要买什么路边的不正当来路的票,我们有可能会对持这种票的人禁止进入。
B1的售票大厅有5个售票窗口。
这里最晚进入时间是晚上10点,如果你做地铁的话,肯定是有的。
如果不是团队进入,是没有提前预订的,如果是团队请提前3天和销售部联系。
再给你一个我们的网站,不知道的话可以看网站上的信息,观光厅有时候是闭馆或者有特殊情况的,所以来之前最好可以先看一下。
http://www.swfc-observatory.com/

⑵ 我是一个上海人,大家都知道上海是国际金融中心,我一直想做金融可是望洋兴叹有心无力怎么办

我是一个上海人,大家都知道上海是国际金融中心,我一直想做金融可是望洋兴叹有心无力怎么办? 答:有钱就行

⑶ 为什么上海发展那么好经济条件在国内那么优越却没有成为世界级的国际金融中心

最近的电视新闻又在说上海要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又给大家描绘一幅壮丽的图画,使很多上海人心潮澎,又激动了好一阵子。记得从92年就开始说要建国际金融中心,那时说法是一个龙头三个中心了,仿佛要快17年了,当时说在2010年要初步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差距越来越大,东亚的首尔也提出建立东北亚金融中心、还有中东的迪拜、印度的孟买,上海除了高楼多一些外,却发现竞争对手越来越多。不知道领导们是如何思考的,为啥进度如此慢?宣布了一次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过了10多年后再宣布一次,本身就是一个笑话,难道到2020年再宣布一次争取到2050年将上海建设成国际金融中心?
为啥与主观愿望有如此大的距离?请问目前中国的金融中心到底在那里,在上海吗?不是,是在北京,北京才是实质上的金融中心,金融中心不是看证券公司的店面数有多少,银行的营业网点有多少,存款有多少、贷款有多少,而是要谈这个金融中心的辐射范围有多大,国际金融中心就是辐射整个地球,要看这个中心的一举一动有多大的影响。可以说目前的上海金融辐射范围半径还没有到南昌的距离,除了上证指数外也没有啥可以辐射的,我们看到中国的很多金融信息来自北京、很多金融决策来自北京,北京的一个声音影响着全中国,而上海与南京、杭州一样仅仅是一个决策的执行者,上海仅仅在金融数量的指标上比其他地区指标数好看一些罢了,比如外资银行的数量多一些,证券市场的规模大一些,但外管局、证监会、保监会、央行、四大国有银行及其他商业银行无一例外的扎堆北京。上海的总部只有可怜的交行与证交所、外汇交易中心,剩下的就是区域性的浦发银行。这样尴尬的局面还在说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还说是国家战略、国家支持,各大总行都不支持上海,而情愿留在北京,上海只是中国大陆区域性的金融中心,还在高调宣布要建立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在国际金融上有话语权吗?没有,这个真的没有!再看世界头号金融中心有多少银行总部?有比较才知道是差距。
有的人老是说上世纪30年代上海曾经是国际金融中心,没有错,但30年代的金融中心是宣布出来的吗?30年代的上海金融中心绝不可能在上海再现了,不要忘记那时的首都在南京,南京仅仅是个政治首都,而当时的四大家族所掌控的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农民银行的总行无一例外的都在上海,就是宋子文和孔祥熙也在上海住,并不在南京住,上海还有非常多的民营银行的总行如盐业银行、金城银行等等,还有很多的保险机构的总部、那时的友邦保险的总部不在美国,而在上海,那时的上海首先是个国内的金融中心,才当之无愧的成为远东最大的金融中心,是水到渠成的事。
金融中心不是宣布出来的,宣布出来的肯定不是金融中心。
目前所谓的国家支持,仅仅是小打小闹的来几个不痛不痒的所谓政策,根本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治标不治本,金融中心还是画饼充饥或空中楼阁。国际金融中心不是口号喊出来的,楼建的再高有啥用,上海真正建立起国际上所承认的国际金融中心,起码等到央行总部及工商、农业、建设、中国银行搬迁到上海、外汇管理局、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等一大批中国金融机构的总部搬迁到上海以后要谈的事,他们的到来才能说明上海有金融的聚焦功能,才能汇聚成一个中心,要等到许多的金融政策的颁布与制定在上海发出声音的时候,要等到全国的主要经济报刊与电台追踪报道上海所产生的经济信息的时候,那时也仅仅是国际金融中心的起点,而不是建成,他还需要发展,因为仅仅是国内的金融中心,离国际的金融中心还很远,单单制度建设就够审批一阵子了,其他再高调宣布多少年建成国际金融中心都是黄粱一梦。
请问中央会同意将这些决策制定者的总部搬迁到上海吗?假如就总部搬迁都下不了决心还算是支持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吗?上海人说要建立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才不会急了,我们自己却在安慰香港,认为香港很急,面临上海的竞争,需要香港自己要进步,真是笑话,为什么,因为他们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他们知道中国的金融中心还是在北京不是上海,而北京的金融中心也是个政策性中国金融中心,大陆的金融中心被分散了,没有集中优势,就是深圳还是将招行、平安等牢牢抓在手里不放。上海利用外资建造环球金融中心已经受到外地网民的一片反对声,认为上海的发展是吸了全国的血,上海进行世博建设,也同样是一片反对声,认为上海是利用中央政策在搞建设,是利用全国的力量在做上海文章,请来看看中央宣布上海建金融中心上海之外的网友反应就知道了,上海还能要求北京什么

⑷ 高层建筑的优缺点,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基本概况。。

优点:看起来气复派,很制高的层会远离尘埃层,空气好,这也是好多老总喜欢在高层的原因。
缺点:上电梯不方便。下电梯更不方便。我在22层办过公,深有体会。上电梯紧啊,下电梯也要等半天。遇上地震,火灾,逃都逃不出来。楼附近100米别施工。只是普通的修个路,你也能感觉到你的桌子在动。
个人意思。我还是比较喜欢低层的办公环境。哈哈。

⑸ 高层建筑的优缺点,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基本概况。。

【建设地点】 : 上海市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Z4-1号地块
【开工日期】 :1997年年初;2003年2月工程复工
【竣工日期】 : 2008年8月29日
【用地面积】 : 30,000 m2
【占地面积】 : 14,400 m2
【建筑面积】 : 381,600 m2
【建筑层数】 : 地上101层、地下3层
【建筑高度】 : 492米
【结构形式】 : 钢筋混凝土结构(SRC结构)、钢结构(S结构)
【投资单位】 : 森海外株式会社(Forest Overseas Co., Ltd.)
【建筑设计】 : KPF建筑师事务所
【结构设计】 : 籁思理·罗伯逊联合股份有限公司(LERA)
【设计单位】 :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总承包联合体
【英文名称】 :Shanghai World Financial Center

大楼在90楼(约395米)设置了两台风阻尼器,各重150公吨,使用感应器测出建筑物遇风的摇晃程度,及通过电脑计算以控制阻尼器移动的方向,减少大楼由于强风而引起的摇晃,而预计这两台阻尼器也将成为世界最高的自动控制阻尼器。

慈溪风阻尼器将装上世界最高大楼。最近宁波玺玛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就智能通道控制系统项目签约,该系统将涵盖大楼3000多个通道控制点的进出自动识别管理,这也是国内单体建筑智能化通道控制技术要求最严、科技含量最高、合同金额最大的智能安防项目。

宁波玺玛克公司是由宁波太阳实业有限公司投资的我市首家从事高科技软件开发的IT企业,在与来自美国、日本的多家世界著名的同行企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该智能通道控制系统项目的唯一设备和技术提供方。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以日本的森大厦株式会社为中心,联合日本、美国等40多家企业投资兴建的项目,毗邻上海金茂大厦,总投资额超过10亿美元。据投资方日本的森大厦株式会社介绍,环球金融中心大楼地上101层,地下3层,建筑主体高度达到492米,比已建成的中国台北国际金融大厦主楼高出12米,建成后将成为世界第一高楼。环球金融中心容量10万人,控制通道点3000多个,每天控制记录超过300万条。宁波玺玛克公司承揽的该大楼智能通道控制系统开创了世界智能化大楼安防领域新时代。

宁波玺玛公司积极引进国外同行业顶尖人才,并组成了由清华学子孙开华总经理带领的研发团队。对承担该项目的酸甜苦辣,孙开华十分感慨:“看到我们慈溪周围的企业,大部分是高能耗的粗放型加工企业,自己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想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慈溪人在国内,乃至世界上很多产品都能做到第一,曾经创造奇迹的太阳公司,为什么在智能通道控制系统不能做到国内第一、世界领先?”历经三年多时间,40多人的研发团队,经过刻苦攻关,玺玛克公司研制的SKEPS智能通道控制平台终于获得环球金融中心投资方的认可。

⑹ 上海与国际金融中心到底差距在哪里

陆红军 ······这个问题我们一直在追寻答案。从2001年起至2004年,我们通过大量文献研究、专家论证和多元统计分析,设计与探索实施了一套国际金融中心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金融规模、金融环境、金融聚集度、金融国际化、金融风险防御、金融创新、金融效率、金融人才、金融制度、金融科技10个一级指标和56个基础指标。 本指标体系10个一级指标和56个基础指标测评的样本数据截至2004年,分为客观数据与主观数据两类。其中客观数据源于文献调研,包括2001~2004年的各类统计年鉴,各大官方统计网站,如各城市的金融管理机构官方网站、城市官方统计网站、世界银行等网站,以及2000~2004年各类专业研究报告。 主观数据源于问卷调查,主要包括针对金融制度、金融透明度和金融创新力三指标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对象包括国际金融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高级经济学家、跨国金融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及中国京沪深三地政府经济部门官员、金融业高管人员、律师、高校专业研究人员等。 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评价与比较通过上述方法,我们取得六个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原始数据,再通过统计方法量化,我们得到六个城市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一级指标得分数。 在表中,我们可发现: 1.中国香港在金融聚集度、金融国际化等方面得分比较高,一方面由于香港属于特殊的经济体,另一方面是由于其长期实施自由的商业社会与金融制度。同欧美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相比,香港的金融规模处于中游水平。 2.新加坡的金融发展状况与香港类似,金融聚集度指标得分较高,而金融规模与金融人才得分排名居纽约、伦敦与东京之后。新加坡的经济运行机制与香港类似,且都属于资源缺乏的经济体,主要依赖于开放的政策资源和创新的人才资源。 3.作为世界级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的东京,其优势在于:金融规模得分仅次于纽约,比伦敦高;而在金融人才方面,其得分低于纽约、伦敦。而东京的弱势集中在金融环境、金融效率和金融国际化方面。这主要由于日本金融体系弊端所致。 4.上海近几年发展比较迅猛,但由于整体金融改革有待时日、金融体系基础较薄弱,金融制度健全进程中,导致其大部分指标得分虽然与香港、新加坡接近,总体上仍处于香港、新加坡之后。由于日本银行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后频频发生倒闭现象,资本市场秩序难以控制,而中国政府不断向各银行注入资本,以提高其资本充足率,同时加速银行改制上市进程,从而使上海在金融效率指标中略胜于东京,但与其他金融中心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上海在吸引外国金融机构与金融资产时,采取了不少积极的优惠政策;而东京则相对保守,故在金融国际化指标中,上海与东京的差距并不大。 5.与其他城市相比,前几年上海的相对优势集中于金融规模上,得分略高于新加坡,与香港处于相似的发展水平。上海的不足之处突出地表现在金融风险防御、金融创新与金融人才方面。在金融环境、金融效率、金融国际化方面,上海虽然落后于其他各城市,但差距不是非常大。因此,上海要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必须把握机遇、扬长避短、突出重点,不能全方位赶超国际各大金融中心城市。

⑺ 上海金融中心是谁造的啊

【建设地点抄】 : 上海袭市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Z4-1号地块
【开工日期】 :1997年年初;2003年2月工程复工
【竣工日期】 : 2008年8月29日
【用地面积】 : 30,000 m2
【占地面积】 : 14,400 m2
【建筑面积】 : 381,600 m2
【建筑层数】 : 地上101层、地下3层
【建筑高度】 : 492米
【结构形式】 : 钢筋混凝土结构(SRC结构)、钢结构(S结构)
【投资单位】 : 森海外株式会社(Forest Overseas Co., Ltd.)
【建筑设计】 : KPF建筑师事务所
【结构设计】 : 籁思理·罗伯逊联合股份有限公司(LERA)
【设计单位】 :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总承包联合体
【英文名称】 :Shanghai World Financial Center
2008年8月27日19时30分,共101层、高492米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景观灯光开始全面调试,喜迎8月30日开业迎客~~~

⑻ 为什么说上海是金融中心呢

为什么说上海是金融中心呢

上海精心打造,给很多优惠政策,让银行,金融公司入驻上海。

⑼ 上海金融中心为什么不建在环沿海地区,而要建在长江内河道的陆家嘴

沿海?南汇还是金山?那么交通怎么办?
曼哈顿不是海边,而是在曼哈顿河边。
而且上海市中心本来就在黄浦江沿岸,为什么要大搬家阿。又不是厦门青岛,本来就靠海。

阅读全文

与上海金融中心缺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