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香港城市大学金融学研究生申请问题。
香港大学的研究生的申请一般需要以下材料:
1.本科成绩单:中英文的各一份,并须经过学校公证。
2.英文水平证明:一般应具有托福成绩。与美国不同的是,香港的大学并不要求一定要ETS寄送成绩,而是只要原件的复印件即可。有些大学如甚至不一定要托福成绩,大陆的四、六级证书也可接受。不过一个好的托福成绩显然更有竞争力。
3.GRE成绩:随着竞争的激烈,香港的大学现在又要求GRE成绩,与托福一样,只需复印件即可。这两项可以为我们节省25美元。
4.申请表格:一般来说,只要发一个电子邮件给招生办公室或者系里,对方便会寄来有关表格。不过与美国不同的是,香港的大学会要求你说明自己的研究意向,当然只要一个很宽泛的范围即可,无须非常具体。材料一般是免费的,如果觉得麻烦,甚至可以从网上下载。
5.研究计划:这是与美国大学不同的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与美国的大学要求的 PERSONAL STATEMENT完全不同,研究计划(RESEARCH PROPOSAL)是纯学术的,无须加入诸如个人经历、感情这些东西。它要求申请者要有一个明确的研究方案并对此有较好的掌握。这个计划必须是非常具体的,不能太宽泛。研究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几点:
(1)研究对象(TOPIC),即你想要解决的问题
(2)研究此问题的意义
(3)前人的研究状况即遗留的问题
(4)你的研究方法(METHODOLOGY)
(5)参考文献(BIBLIOGRAPHY):这一点很重要,但往往会被忽视。
下面几种情况会提高成功几率:
本科“出身”好:211/985学校相对于普通高校。
本科成绩好:GPA高/系内排名靠前相对于较低的成绩/较靠后的排名。
有研究经验(适用于研究型):之前做过研究相对于没有做过研究。
推荐人威信高:领域内知名教授的推荐相对于普通讲师的推荐。
推荐人关系:目标教授和推荐教授关系密切相对于互不相识(甚至没听说过)。
有质量的研究计划(适用于研究型):一份有高质量的研究计划相对于随便写的一些文字。
面试表现出色:条理清晰且有礼貌的回答相对于不知所云。
下面几种情况会增加申请难度:
目标学校标准高:港大、中大相对于城大、理大。
目标专业在港热门:金融管理专业相对于农林专业。
研究型研究生:研究型研究生相对于授课式研究生。
跟风转专业申请(在转入专业有所建树者例外):申请不同专业相对于擅长的本科专业。
申请主要由这些方面决定,但能否录取毕竟是综合考虑且由学校、学系和教授几方面决定,在申请的时候,任何人都无法预知最后的结果,请申请者结合上述的条件来给自己“定位”,以估算有多大的把握。
一般来说,系里会建议你先与某位教授联系,确定研究的题目、方法等,取得教授的同意后,在递交正式的计划。当然,如果你能引起教授的注意,请他为你提意见甚至给你修改,那么成功的几率就很大了。
6.推荐信:香港大学一般只要两封推荐信,但必须是学术领域中的人,其他人则不被接受。推荐信是一、两份表格,而不是洋洋洒洒的一大篇。其内容是对你学术才能的评价。此外还要求对你的研究计划做出评价和建议,这一点也不应忽视。
7.此外就剩下申请费(APPLICATTON FEE)了。香港的大学申请费比美国低得多,一般一两百港币,一般人均能承受。
申请时要注意的是,如果想得到奖学金,必须申请全日制 (FULL-TIME)。香港的生活水平很高,学费加申请费至少需要一万港币每月,一般人肯定读不起,不过如果得到STUDENDSHIP的话(每月约一万四到一万五港币),所有开销便无须担心了。
香港学校一般可以先网上申请,然后再寄补充材料过去(比如你的成绩单、学位证明、语言成绩如托福雅思等)
申请08fall入学的话今年暑假过后就可以准备材料了,先把语言考掉,他们语言入学一般托福550,雅思6~6.5,有的专业如金融还要GMAT或GRE;
香港研究生除博士PHD外(本科可以直接申请),分为授课式(MSC,MA等)和研究室(MPHIL),授课式一般1年(自费)以职业发展为主要目的,研究室一般2年(申到都有奖学金,但一般倾向于录取香港本地生源,从某种程度上难度大于PHD的申请)
所以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计划,选择将要攻读的学位!
Ⅱ 香港城市大学的硕士,金融与精算数学(数学院)和应用经济学(商学院),哪一个就业前景更好一些呢
金融与精算数学
金融与数学已经涵盖了基础经济学
香港是亚洲的金融回中心,金融与精算毕业进投行有优势,答香港不就投行多么,就算不是投行,银行也可以。
现在不仅是中国、世界都缺精算师,所以学出来的话并且考个精算师的证书,前景非常好
城大以前是专门的理工学院,所以在理工类非常擅长,虽然商学院也不错,但是毕竟历史没有数学院历史长久
金融与精算可以算是一门技能,不是谁都能学得来的,但是经济学是超级理论化,而且现在学经济的太多了。。
Ⅲ 香港城市大学金融工程专业授课式研究生
国外的大学跨考一般不限制,特别是授课型的,雅思大约是6.5以上。
但是专告诉你授课属型的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不很受欢迎的,你知道只学一年,能学什么,回来后有人脉或到外资企业就业还好些。
不论是英联邦国家还是欧美研究型的也是三年左右。这才是真正的研究生。
Ⅳ 请大神们指教,是否有必要去读香港城市大学金融硕士
香港研究生费用和奖学金:一般研究生学费为每学年40000-50000港币,部分专业需要每学年80000港币(如浸会大学的传理学院)。生活费方面,对于一般内地学生,每学年的总花费在50000港币左右。如果自行在外租房,费用可能有所增加。研究型研究生通常会有补助金,或者称作研究经费,一般标准是博士研究生每月15000港币,硕士研究生每月12500港币(实际数目依学校和专业而不同)。授课式研究生不参与研究工作,所以没有补助可拿,通常在学业中期有奖学金可以申请。奖学金的数目差别就比较大了,而且数目很少,如果计划修读授课式研究生,要做好“没有奖学金也能完成学业”的打算。
Ⅳ 香港城市大学商务资讯系统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金融哪个好
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是香港最好的三所大学,香港城市大版学属于第二权梯队!
商务咨询系统好就业吗?!我不懂!香港城市大学商务资讯系统在香港还是在中国大陆都只是一般般而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金融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在中国大陆就业也很好,考试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难度不大,香港城市大学商务资讯系统这样子的专业都是大陆学生去读,就业很差!!!性价比来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金融学很高!!!至少在中南地区的人脉还是就业都很不错!
Ⅵ 我想在国外投行工作,请问除北大清华外,哪个大学的金融系更好(包括香港的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金融系如何
如果你说的来高盛高华大小摩瑞银中源金在大陆的,清华北大复旦上交还有点希望
必须是专业的top 5 student
以前雷曼没倒的时候,有同学直接到雷曼新加坡的,当然金融风暴后拎着拉杆箱就回来了到中金去做事了
人大金融学出来,去国外肯定没戏,但是可以在国内混得风生水起
如果家里背景够硬,还可以转去五道口(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在国外投行工作还是在国外留学背景比较好,而且美国的话必须美国top 30学校出来的,在英国的话top 10的学校~
澳洲的麦哲理相对冗余度比较大,在香港有办公室,如果是墨尔本大学出来的,除了在澳洲本地就业,也可以rotating到香港那边~
如果香港念商科,城大是最烂的选择,商学院最好的应该是科大。
香港大学五大金刚里面,浸会没有完整的商学院不讨论,剩下的实力排名应该是科大,中大,港大,城大
如果你念城大,跟的不是最好的导师,又不是top student,很难入投行的法眼
看到你的补充了
学术实力的话差别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从就业来说香港机会多,但是上海在上升阶段,以后机遇会越来越多。无论在哪个学校,只要能成为top 10的学生,在就业的时候都是很有优势的
Ⅶ 香港城市大学金融硕士毕业后,有可能去香港投行工作吗急求大家的解答!!
城市大学可能比较难
一般都是港大,港科大,港中文大,港理工大都不多了
Ⅷ 香港城市大学金融与精算数学专业怎么样去读研究生~
很好的一个专业,无论回内地还是留在香港工作都挺不错的 算是香港那边最好的商科专业之一 出来工资也挺高的
Ⅸ 浙江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复旦大学的金融本科毕业生,哪个更容易在杭州找到金融类工作
从历史底蕴来说,上海交通大学一直是著名大学,114年的历史,培养出很多人才,钱学森,弘一法师李叔同,吴文俊,唐文治、蔡元培、李叔同、黄炎培、邵力子、蒋梦麟、马衡、洪深、朱屺瞻、邹韬奋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著名学者。
毫无疑问选择交大经济管理专业啊,人大是一个很功利的学校,而且校园太小没有什么氛围。而复旦是没有任何历史底蕴的。因为复旦的历史是空白的。
还有你网络查查交大强大的经管实力吧:
安泰经济管理学院(Antai)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
这三个学院任何拿出一个都是国内顶级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又是亚太地区排名第一的商学院,国际知名。国内没有任何一所大学比得上。
交大的排名,国家定位比其余的高得多,交通大学建国前就是一流大学了,这是其他学校比不了的。
现在的交大的发展速度公认是最快的,还有生源质量,国际化程度比剩下的学校好的太多了。
交大的商学院体系是国内最庞大的:安泰(antai),高金(saif),中欧(ceibs)构成交大商学院最强大的三驾马车,其中交大的中欧已经是国内的霸主,同时也是世界著名的商学院了,国际排名前20名的。
交大的安泰更是实力强劲,已经拿到了全球最好的三个商学院认证,AACSB;EQUIS;AMBA;【在上海,在中国只有上海交通大学拿到这三个国际顶级商学院认证!!】
这三个认证齐全是国际顶级商学院的标志;
【参考下边的新闻链接】只不过还没有在媒体正式宣布;
交大的MBA已经得到了全球前50强的认可,交大的硕士教育也是进入过全球第37、38位的水准;
交大的安泰,高金,中欧构成了国内最强大商学院系统,去任何一个都是对你未来发展的巨大促进。
参考这条介绍,尤其是最下边。
http://e.sina.com.cn/bschool/2010-09-10/1632266970_2.shtml
至于交大高金专门搞金融研究生,MBA,EMBA教育的,刚建设两年,起点极高,都是国际化师资,国际一流的大牌教授,同时学生都是来自清华北大交大这种学校,也体现这个金融学院的巨大吸引力,让你看看生源来源吧【参考最后的附图】:
很多清华北大过来读研的,可见人往高处走是吧。只有交大有这种吸引力。
无论是人大,还是复旦他们能招收到这种生源吗?他们有这种吸引了吗?
http://www.saif.sjtu.e.cn/index.php/AboutSaif/ShowContent/news_id/1527
“SAIF金融MBA项目原计划招收国内学生120人,而报考人数突破了500人,考录比达4.2:1。因此,SAIF扩招30名MBA学员,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新生联考【平均成绩在沪上MBA项目中拨得头筹。】”
现在的上海东北部的复旦大学所有的学科都来自于1952年院系调整期间其他学校的支援,
所有的知名教授都来自于其他著名大学的支援,主要来自于浙江大学,交通大学,圣约翰大学等等,复旦聚集了华东地区所有著名大学的王牌学科;
复旦大学所有的系主任都是浙江大学和交通大学的教授担任,复旦大学的校长很多也是交通大学的毕业生,可见原来的复旦大学和浙大,交大实力相差之悬殊。
复旦尽管有100年的历史,但是是没有任何历史底蕴的,
去复旦的校史馆就可以看得出,没有任何著名人物是复旦培养出来的,院系调整前的上海人都是以去复旦为耻的,现在上海的老一知识分子提起复旦也是一直摇头;
如果同时去过复旦大学的校史馆和交通大学的校史馆,简单的比较就可以看得出来两所学校历史底蕴的巨大差距,复旦是没有任何历史底蕴的。
比如复旦现在一直拿来宣扬的谷超豪,苏步青等等都是浙江大学的毕业生;
下段文字摘于《大学教育科学》的院系调整史料研究,对于复旦的评价已经非常客气和隐晦了。
http://book.ifeng.com/special/49nianhoudaxue/201002/0203_9420_1536041.shtml
(3)“空白”的复旦。
假设当时全国只设五个综合性大学,上海最具竞争力的大学无疑是交通大学。可除了京城以外,这个最具战略地位的综合性大学却花落复旦,这同样不能令人信服。
复旦大学在民国高校中算不上一流。1952年院系调整时,原复旦大学在自然科学方面【既没有一个重要的学科】,【也没有一个有能耐的教授】。但就是这样一个当时现代科学家缺席的大学,在理工科独步天下的1950年代的院系调整中被定为综合性大学,许多强校的优势学科、著名学者都要弄往复旦,这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
因为,无论是企业的兼并,还是学校的重组,一个自然的选择总是以大吞小,以强吸弱,这符合当事人的心理需求,更便利日后的正常运行。如最近一次的高校合并,就是规模小的大学或二、三流的大学并入规模大的或一流的大学,而不是相反。
假如【今日的复旦,并入上海的一般性高校】,岂不成了笑话?
可当时的确是反其道而行之的。不过,这一貌似“外行”的举措实则是【精心设计】的,堪称【院系调整中的一个经典】。因为,作为华东高校的新科状元,上海、浙江区域唯一的综合性大学,复旦可名正言顺地【把沪、浙两地的高校名流尽收麾下】;同时又阻止了浙大、交大、同济等名校的名师在其中的任一本部的“会师”,大大方便了今后的治理。只要便利自己的驾驭,几乎可以不考虑其他,这是院系调整的一大特征;设综合性大学时弃浙大、交大而取复旦,便是一例。
Ⅹ 香港城市大学金融学研究生好申吗
金融服务学研究生申请条件:
学制1年,有2-4年金融工作经验优先,专学费217,800港币,9月开学,雅思属6.5,托福79,CET6。
香港城市大学的入学条件除了专业成绩和语言成绩外,还需要考察申请者的个性、兴趣、实践能力等,如果你有很好的实习经历或实践经历,那么,被香港城市大学研究生院录取的可能性就更大了一些。
香港城市大学金融学研究生毕业去向有以下这些:
一般是券商,基金,而且就业的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或者在一些金融机构做销售类的岗位(个人销售非机构销售,业绩压力比较大,不好做),去银行的比较多,学生的就业差别很大,好的学校和一般点的学校,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业务岗或研究岗),或者银行的地级市以上分行。
部份毕业生受雇公司名单:汇丰银行、IBM、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等。
中国银行(香港)、嘉里物流、香港移动通讯、凤凰卫视、星展银行(香港) 、香港金融管理局、美通社、英国保诚、香港中华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