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工程建设投融资模式有哪几种
工程建设投融资模式:
1、产品支付:借款方式在项目投产后直接用项目产品来还本付息,而不以项目产品的销售收入来偿还债务的一种融资租赁形式。在贷款得到偿还以前,贷款方拥有项目的部分或全部产品,借款人在清偿债务时把贷款方的贷款看作这些产品销售收入折现后的净值。
2、融资租赁:是一种特殊的债务融资方式,即项目建设中如需要资金购买某设备,可以向某金融机构申请融资租赁。由该金融机构购入此设备,租借给项目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分期付给金融机构租借该设备的租金。
3、BOT融资:BOT融资方式是私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BOT方式在我国一般称其为“特许权”。
4、TOT融资:TOT是移交—经营—移交,政府与投资者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后将己经投产运行的可收益公共设施项目移交给民间投资者经营,凭该设施在未来若干年内的收益一次性地从投资者手中融得一笔资金来建设新的基础设施项目;特许经营期满后,投资者再把该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管理。
5、PPP融资模式:PFI模式和PPP模式是最近几年国外发展得很快的两种民资介入公共投资领域的模式,虽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具有很好的借鉴的作用,也是我国公共投资领域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一个发展方向。
(1)基础建设投资与金融专业扩展阅读:
PPP模式的内涵:
1、PPP是一种新型的项目融资模式。PPP融资是以项目为主体的融资活动,是项目融资的一种实现形式,主要根据项目的预期收益、资产以及ZF扶持的力度而不是项目投资人或发起人的资信来安排融资。
2、PP融资模式可以使更多的民营资本参与到项目中,以提高效率,降低风险。这也正是现行项目融资模式所鼓励的。ZF的公共部门与民营企业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进行全程合作,双方共同对项目运行的整个周期负责。
3、PPP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民营资本“有利可图”。私营部门的投资目标是寻求既能够还贷又有投资回报的项目,无利可图的基础设施项目是吸引不到民营资本的投入的。
4、PPP模式在减轻ZF初期建设投资负担和风险的前提下,提高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在PPP模式下,公共部门和民营企业共同参与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双方可以形成互利的长期目标,更好地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服务。
㈡ 为什么要政府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模式
BT建设投融资模式
一、BT模式 、房地产BT模式
BT是英文Build(建设)和Transfer(移交)缩写形式,意即“建设--移交”,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来进行基础非经营性设施建设项目的一种融资模式。 BT模式是BOT模式的一种变换形式,指一个项目的运作通过项目公司总承包,融资、建设验收合格后移交给业主,业主向投资方支付项目总投资加上合理回报的过程。目前采用BT模式筹集建设资金成了项目融资的一种新模式。
产生背景
1、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基础设施投资的银根压缩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筹集建设资金成了制约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
2、原有的投资融资格局存在重大的缺陷,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建设企业及其关联市场在很大程度上被人为阻隔,资金缺乏有效的封闭管理,风险和收益分担不
对称,金融机构、开发商、建设企业不能形成以项目为核心的有机循环闭合体,优势不能相补,资源没有得到合理流动与运用。
运作
1、政府根据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对项目进行立项,完成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筹划报批等前期工作,将项目融资和建设的特许权转让给投资方(依法注册成立的国有或私有建筑企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根据项目未来的收益情况对投资方的经济等实力情况为项目提供融资贷款,政府与投资方签订BT投资合同,投资方组建BT项目公司,投资方在建设期间行使业主职能,对项目进行融资、建设、并承担建设期间的风险。
2、项目竣工后,按BT合同,投资方将完工验收合格的项目移交给政府,政府按约定总价(或计量总价加上合理回报)按比例分期偿还投资方的融资和建设费用。
3、政府在BT投资全过程中行使监管,保证BT投资项目的顺利融资、建设、移交。投资方是否具有与项目规模相适应的实力,是BT项目能否顺利建设和移交的关键。
㈢ 英国UCL巴特莱特学院里面的基础设施投资与金融这个专业怎么样
据说进去要求还有点高
㈣ 为什么金融危机情况下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扩大抄内需,刺激消费,经济转型(生产型转向服务型),提升产业结构链(以科技产品带动出口),启动中部崛起战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带动市场循环,加大城镇与农村社会福利的投资,加大环保与能源型企业的投资。
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经济转型(生产型转向服务型),提升产业结构链:现在降两率就是刺激国内消费,让消费成为引擎,同时扶持中小企业,让有潜力的企业进一步发展(主要是科技企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也是提升结构炼
以科技产品带动出口:珠展上,国家航天企业已收到几十架飞机的订单
启动中部崛起战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带动市场循环:中国要想度过此次金融危机只能靠发展基础设施和科技。建设基础设施就会向中西部城市和农村进军。这样可以带动市场循环。日前,铁道部已批准了2万亿的发展资金,交通部预计了5万亿的设施建设资金
加大城镇与农村社会福利的投资,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加大农村与城镇的福利投资可以刺激居民消费,同时可以解决长期发展的问题
加大环保与能源型企业的投资:中国水务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同时能源市场也已经吸引了大量的外资
㈤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的学科建设
近二十多年来金融学院的学科建设有条不紊、蒸蒸日上;学术积累日渐丰厚。其中出版的著名学术专著和主干教材有几十部,如《外国货币学说》、《现代货币经济学》、《中国金融发展报告》、《货币银行学原理》、《商业银行经营学》、《宏观金融博弈分析》等;承接的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几十项;公开发表论文几百篇。这些著作、主干教材及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与论文,为金融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办学目标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金融学院确定的近5年的发展目标是:适应金融全球化和上海重建国际金融中心的要求,凭藉学院的整体优势,把握机遇、加速发展,为创造上海市重点学科和全国重点学科提供充足的条件,并以培养一流金融人才作为学院建设的根本任务,努力把学院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金融教学、科研基地。
金融学专业下设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金融两个专业方向;保险专业下设保险与保险精算两个专业方向。 金融学(银行与国际金融,中外合作项目):培养能熟练运用外语,从事金融理论和实务的专业人才。
主要专业课: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信用管理学、投资银行学、证券投资学、货币经济学、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银行信贷管理、银行会计学、项目投资与评估、银行法、国际贸易、公司金融、金融工程、信托与租赁、金融数学、保险学原理等。
毕业生适合到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中央银行、信托投资公司、投资公司、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实务工作,也可在政府部门及教学、科研单位工作。
金融学(公司金融):培养掌握现代公司金融的理论知识和实务,全面了解企业的各种融资机制和金融工具,能够为企业进行金融市场的融资、投资与风险管理服务的现代公司金融管理的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专业课:公司金融、金融工程学、证券投资学、财务报表分析、企业价值评估、跨国公司金融、兼并收购与公司重组、风险投资学、公司治理、基金管理、行为金融学、固定收益证券等。
毕业生适合到各类公司从事资金管理、融资、投资工作;到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市场中介机构从事公司金融业务工作;或在政府部门从事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也可以进一步深造后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金融工程:培养系统掌握金融工程基本理论、实务知识,适应我国金融市场发展需要,具有从事金融产品开发和运用的高级投资与管理人才。
主要专业课:证券投资学、金融工程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保险学、投资银行学、基金管理、固定收益证券、金融计量学、资产组合管理、证券投资分析、货币银行学、公司金融、金融计算与编程、时间序列分析、随机过程等。
毕业生适合在金融监管部门、商业银行、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保险机构、各类金融产品的交易所、金融投资咨询机构、企业集团、上市公司及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从事金融产品设计、投资管理、资本运作等工作。
保险:培养系统掌握保险基础理论与实务知识,能够从事保险经营与风险管理的复合型保险专业人才。
主要专业课:保险学原理、精算数学、财产保险学、人身保险、海上保险、再保险、社会保险、非寿险精算、保险经营管理、保险法等。除了以上专业课程外,还提供美国寿险管理师(LOMA)、产险和意外险(CPCU)专业认证考试,使学生获得国际认证资格,更适应涉外保险企业的竞争。
毕业生可到保险公司、其它金融机构、社会保险部门及保险监管机构从事保险实务工作,也可以进一步深造后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保险(保险精算):培养国际公认的、外向型的精算专业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参照国际精算师协会颁布的教育指南,核心课程采用英国精算师协会考试课程的CT系列和部分ST系列,包括保险学原理、精算数学、利息理论、随机模型、生存模型、金融经济学、财务与财务报告等。课程设计和培养体系将为学生最终成为国际公认的精算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毕业生适合到保险公司、其他金融机构、社会保险部门及保险监管机构从事保险精算工作,也可以进一步深造后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信用管理:培养具有信用经济学和信用管理学基本理论,熟悉国际商业活动与风险管理技术,具有企业信用管理、金融机构信用管理、资信调查与评估、信用风险管理等方面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信用管理概论、企业信用管理、信用风险管理、信用评级、银行信贷管理、信用信息与客户关系管理、信用经济学、企业价值评估、金融计量学、信托与租赁、证券投资学、保险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公司战略管理、公司金融、财务报表分析、经济法等。
毕业生能够从事政府行业监管部门的管理工作,能够参与信用管理中介机构的产品开发与服务,亦能运用信用衍生产品以及其他定量分析方法管理金融机构面临的信用风险,还适合担任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的信控经理,从事商业风险管理工作,或在金融机构内从事与信用风险管理相关的工作。
㈥ 中国在现在的金融危机中为什么要投资基础建设
基础设施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和劳动力,并且很多对劳动者的素质的要求相对较低(使得更多的人能够就业,这点非常重要),这是别的投资项目没法比的,在需要刺激经济发展是,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显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项目建设中,从原材料的生产到运输,再到招募进行建设的劳动力,以及保障劳动力的生活等一系列的链条中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比如在大萧条后罗斯福新政中就有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的政策,其中一个典型的工程就是田纳西水利工程。增加了就业才有更多的人有钱消费。而基础设施都是些民生工程,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这又在一定程度上为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的消费创造了便利条件。我们不是说要致富先修路吗?人们是需要消费的,但得有钱才行。大量基础设施建设为相关人员提供了就业机会也就使提供了消费的钱。很多时候人们不是没有消费需求,而是没钱。现在有钱了,消费能力得到了释放,需求自然就扩大了,也就是起到了boost demand的作用。消费又刺激了生产,生产又会带动就业,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循环。(当然,是有一定限度的。)同时,建设项目消耗大量原材料就是对原材料的大量需求,也就起到boost demand的作用。对原材料的生产自然也是人干的,企业有业务才能给员工发钱。同时为满足需求要扩大生产力,又增加了就业。这样,又有一批人的消费需求会得到释放。经济于是被刺激了。
㈦ 如果我是一家基础设施的投资公司,在全球有多个项目,能申请新加坡金融与财资中心(FTC)计划吗
如果贵公司能符来合就业源和当地支出的条件,并且必须需要一个金融与财资中来统治集团的金融和财政需求,贵公司可以考虑在新加坡设立FTC。最终的批复必须看贵公司的金融与财资业务和模式在新加坡能符合EDB的需求。当然除了政策的优势,新加坡有许多金融的人才能协助企业的发展。希望我的回答能解决到你的问题
㈧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一个怎样的金融机构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简称亚投行,AIIB)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成立宗旨在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总部设在北京。亚投行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
总的来说,目的是在没有外来国家过度干涉的前提下,主要用于支持亚洲国家基础建设的一个机构。从各个角度上看,都应该比美国日本主导的亚洲开发银行更加给力一些。
㈨ 英国UCL巴特莱特学院里面的基础设施投资与金融这个专业好申吗
不是很容易吧 毕竟是UCL里面的学院 不过听说巴特莱特在扩招 你可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