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请把O2O,C2B,B2C,C2C等名词解释一下,更多更好。 互联网 金融 供应链
O2O即Online To Offline,也即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了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这样线下服务就可以用线上来揽客,消费者可以用线上来筛选服务,还有成交可以在线结算,很快达到规模。该模式最重要的特点是:推广效果可查,每笔交易可跟踪。
C2B(Consumer to Business,即消费者到企业),是互联网经济时代新的商业模式。这一模式改变了原有生产者(企业和机构)和消费者的关系,是一种消费者贡献价值(Create Value), 企业和机构消费价值(Consume Value)。C2B模式和我们熟知的供需模式(DSM, Demand Supply Model)恰恰相反
真正的C2B 应该先有消费者需求产生而后有企业生产,即先有消费者提出需求,后有生产企业按需求组织生产。通常情况为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定制产品和价格,或主动参与产品设计、生产和定价,产品、价格等彰显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生产企业进行定制化生产。
C2B的核心是以消费者为中心,消费者当家做主。站在我们平时作为消费者的角度看。C2B产品应该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相同生产厂家的相同型号的产品无论通过什么终端渠道购买价格都一样,也就是全国人民一个价,渠道不掌握定价权(消费者平等);第二:C2B产品价格组成结构合理(拒绝暴利);第三:渠道透明(O2O模式拒绝山寨);第四:供应链透明(品牌共享)
B2C是Business-to-Customer的缩写,而其中文简称为“商对客”。“商对客”是电子商务的一种模式,也就是通常说的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商业零售模式。这种形式的电子商务一般以网络零售业为主,主要借助于互联网开展在线销售活动。B2C即企业通过互联网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新型的购物环境——网上商店,消费者通过网络在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等消费行为。
c2c实际是电子商务的专业用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c2c即消费者间 ,因为英文中的2的发音同to,所以c to c简写为c2c。c指的是消费者,因为消费者的英文单词是Customer(Consumer),所以简写为c,而C2C即 Customer(Consumer) to Customer(Consumer)。C2C的意思就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比如一个消费者有一台电脑,通过网络进行交易,把它出售给另外一个消费者,此种交易类型就称为C2C电子商务。
Ⅱ 盘点2016年互联网金融新名词
互联网向来就是词汇创新的主战场。自从金融加入互联网阵地之后,就出现了一个新行业:互联网金融。自然,在互联网金融行业里,新名词一定是层出不穷的。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列举一些经常会听到,但未必知道是啥意思的新词儿。
先来两个最最基本的。
“P2P”P2P借贷是一种将非常小额度的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民间小额借贷模式。P2P是“Peer to Peer”的简写,个人对个人的意思。P2P借贷指个人通过第三方平台在收取一定服务费用的前提下向其他个人提供小额借贷的金融模式。
“B2C”B2C是“Business to Customer”的缩写,其中文简称为“商对客”。“商对客”是电子商务的一种模式,也就是通常说的商业零售,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这种形式的电子商务一般以网络零售业为主,主要借助于互联网开展在线销售活动。B2C即企业通过互联网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新型的购物环境——网上商店,消费者通过网络在网上购物并在网上完成支付。
介绍完基础,我们再来看进阶篇。
“保理业务”这个词不是新发明的词,但是却在互联网金融兴起之后被媒体广为传播。通俗地讲就是企业把赊销出去的货物的应收账款有条件地转给银行,银行为企业提供资金,并负责管理、催收应收款和坏账担保,企业可借此及时回收账款、加快资金流转。P2P、供应链金融,这些子领域中几乎每天都会接触保理业务。
“全面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理念侧重通过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等制度设计,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从而降低道德风险,并保证组合风险管理和交易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国际先进银行的风险管理,经历了从传统的交易风险管理阶段到组合风险管理阶段再到全面风险管理阶段。当然,金融行业从传统金融行业慢慢向互联网金融过渡,“风险管理”也随之进化,但是现在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理简直差到家了!
“金融风险预警系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是金融监管机构为了更好的对金融经营机构实施有效监控,对其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进行预警、预报所建立的早期预警系统。该系统通过设置的一系列监测比率和比率的“通常界限”,对金融经营机构的经营状况进行监测。早期预警系统可通过对金融经营机构的主要业务经营比率和比率的“通常界限”加以仔细分析,对接近比率“通常界限”的金融经营机构及时预警并进行必要的干预。这种早期预警系统属于事前监管,而互联网金融行业是最需要事前监管的,因为一旦发生不和谐事件,事后往往很难弥补。
“流动性风险FDI”
在事前管理失效的时候,往往会发生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指金融机构没有足够的流动性资金来及时支付流动性负债,乃至引发挤兑风潮的危险。其原因可以是金融机构的资产和负债的期限搭配不当,把大量短期资金来源进行长期资金运用,又没有足够的支付准备,造成资金周转不灵。也可以是因为出现资产损失又无力弥补,失去了支付流动性负债的能力。流动性风险的危害性极大,严重时甚至会置金融机构于死地。目前跑路的那些互联网金融平台,绝大多数都是遇到了流动性风险,没钱还账,导致悲剧发生。
通过以上新名词我们可以发现,除了基本词汇之外,风险,风险,还是风险。互联网金融投资也是投资的一种,投资就需谨慎。而作为互联网金融的运营一方,未来的任何模式中,风险管理都必须摆在第一位,于人于己都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