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的农村金融专业面向就业问题好不好
很好浙江金融职抄业学院以就业为导袭向,致力于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近几年我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大部分在金融单位和其他经济岗位工作,学院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2006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7.41%。
② 湖南农村金融职工大学的介绍
湖南农村金融职工大学创办于一九八五年,面向全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招生。十多年以来,曾多次获得国家教委及湖南省教委颁发的成人教育“先进单位”称号。农村信用计从农行分离出来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仍将湖南农村金融职工大学作为全国农村信用社的重要培训基地。自一九八五年以来,经湖南省教委同意,报原国家教委批准,湖南农村金融职工大学就创办了属国民教育系列的成人大专学历教育,并面向全国农村金融系统招生,为农村金融战线培养了大批人才。
③ 农村合作金融是学什么的
农村合作复金融专业是中央制财政支持提升专业发展能力项目,是省级特色专业,建有模拟银行,实行"课证融通,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知会计会金融,知营销会理财,知流程会管理"。随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民间金融的发展与规范,专业人才需求市场极为广阔。
④ 我是农村金融学专业本科学生,能否跨专业报读法学本科第二学历
本科毕业学生可以抄通过成袭人继续教育包括自学考试(自考)、网络教育(远程教育)、成人高考(学习形式有脱产,业余,函授)、开放大学(原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方式跨专业报读法学本科第二学历。
法学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法学思维,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和法律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法律问题。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担纲精神,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及论证才能以及较好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毕业生适合从事法院、检察院、律师,以及法律顾问、法律事务助理等专业工作。本科毕业生可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⑤ 我想要财政与农村金融(04534)和审计学(N)(08432)的历年试题。。农业企事业会计(N)(08433)
在网上搜。
⑥ 学习农村金融学心的得体会
第一部分,农村金融学的主要内容框架
第二部分,重点部分给你的启示
第三部分,运用所学理论分析中国农村金融形势
⑦ 农村金融学出来可以在那些地方工作
很多的,最多的就是农村的信用社
是一个不错的工作,而且稳定还能帮助到广大农民朋友
⑧ 广东高等教育的 自考财政与农村金融重点章节有哪些详细点...
你好,
看考试大纲
普通自考学习要教材大纲、练习题、历年真题、网上一些学习专资料综合复习属才可以。
自考制定学习计划要根据你的时间考试计划来安排你的考试,时间多学习就快一些,当然也可以从网络上下载资料学习,按照教材与考试大纲相结合的方法来学习,毕竟自考需要靠自己的真实力才可以。此外就是多做一些历次的真题。
自考学习以自己学习为主,主要参考教材和考试大纲加上一些网上学习资料,此外就是历年的考试真题。重点就是吃透考试大纲,用好教材,这是出题的根本,最好是在买一套模拟题做做,巩固学习成果,要制定计划花时间好好学习的。自考要靠真知识才能通过的,多努力吧
总体上讲自考课程考试安排要先易后难,基础课程简单,专业课程难一些,一次考试最多报考4科,所以一次考试选择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有难有易,提高备考效率与考试信心。此外,有自考免考的课程不需要再考。
⑨ 国内外学者对农村金融的定义分别是什么
宁波大学商学院熊德平教授在其著作《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P66-80)以及论文《农村金融与农村金金融发展:基于交易视角的概念重构》(《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2期,P8-13;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7年12期P120-126)全文转载)中,针对既有农村金融定义的缺陷,重新定义了农村金融概念与农村金融发展的概念,并基于该定义,形成了系统的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构建了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与模式,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该概念及其基础上的成果,值得农村金融理论研究、政策制定和实际部门借鉴和思考。
引用以下内容,请按上述提示查阅并注明准确出处,以维护和尊重作者知识产权。
编辑本段农村金融
农村金融准确定义
农村金融准确定义i是研究和解决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的首要前提。文献分析发现,虽然,农村金融在我国历史悠久,但“‘农村金融’作为一个概念被广泛运用,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事”。并且,长期以来,在“金融,即货币资金的融通”的主流金融观[i]基础上,“农村金融”的内涵似乎只要给“金融”冠以“农村”就能自然地被定义出来。事实上,我国既有“农村金融”概念就是这样生成的[ii],即“农村金融就是农村的金融”(见编者注)这种看似简单明了,实际却是望文生义、同意反复的定义,不仅掩盖了农村金融的自身特性,使之失去了作为独立范畴存在的逻辑基础,而且,存在两个明显问题
二“农村金融”问题
一是“农村的”指向不明
是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还是存在于农村地理空间的?还是从属于农村经济主体的?还是冠以“农”字招牌的?还是在农村从事业务活动的?还是其他兼而有之的?等等这些,其内涵含糊不清。
二是对“金融”的理解流于形式
不仅忽视了“对金融的定义,传统金融理论和现代金融理论是有区别的”,“存在从不同视角对‘金融’所进行的规范性的论证”,其表述粼粼种种,各不相同,“直到今天,……,尚无普遍被接受的统一的理论界定”的事实。而且,沿袭了主流金融观—“金融,即货币资金的融通”,只是概括了金融活动的外表,却将其本质隐藏起来的形式化定义。“有‘望文生义’之嫌”,没有深刻地认识到:“金融的实质其实并不是资金的借贷”,而是“财产(Property)的借贷或财产的跨时(Intertemporal)交易活动”,“‘金融’就是信用转让”的金融本质属性。显然,仅依此形式化的定义,难以把握“农村金融”的内涵,更难以进一步透视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本质和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要义。